爬天都峰教学设计_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导语: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在暑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课文中以吐泡泡的形式 对?终于?一词的理解作了提示,目的是让学生读到这里,能联系上文理解?终于? 的意思,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克服了种种困难爬上天都峰的。

 学习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难点是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文字介绍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资料。

 同学们去过天都峰吗?谁能介绍一下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去过天都峰的同学可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没去过的同学可介绍一下自己从网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资料。)

 如:天都峰: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解放后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围绕课题,质疑。

 1.谁爬天都峰?

 2.怎样爬天都峰?

 3.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三、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1.了解大意: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谁爬天都峰?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本文主要写了暑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主要写"我"和老爷爷。)

 2.理清思路:小组讨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前的情景?(1-5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是写爬天都峰之中的事?(6-7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后的对话(8-10自然段)

 3.抓住山峰险势,通过朗读,理解?我?的心理。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顶峰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告诉我们峰顶很高,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天都峰高耸入云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写出了石级壁陡实指天都峰之险。?挂?是直上直下的意思,作者用?我爬得上去吗写出了自己在险峻山势面前担心,怕爬不上去,用?发颤?写出了当时害怕的心理。

 在朗读时一是读出山势的险峻、陡峭;二是读出来作者心理的紧张与担心。

 4.抓住?奋力而攀?,通过朗读体会登峰之艰难。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奋力?读时要加强语气,读出充分鼓起劲来,尽所有的力量爬。

 ②?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两个?一会儿?读出作者爬山时不怕累,巧用爬山方法,历尽艰辛克服各种困难。

 ③?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爬呀爬?,爬山是何等的不容易。?终于?是奋力的结果,还能表现出?我们?经过巨大努力之后爬上了天都峰的快慰心情。

 把带点词的语气读出来,从而体会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5.抓住?互相道谢?,通过讨论,明白登山成功之理。

 同桌交流,谈谈自己对?我?及爷爷说的话的理解。

 ①"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这句话肯定了?我?爬山的勇气对老爷爷行为的影响。?居然?是说老爷爷能爬上天都峰是出乎意料,根本没有想到的。

 ②?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我?由望峰生畏到坚定信心直至爬山成功,勇气来源于老爷爷的行为鼓舞。

 通过交流,由此得出他们都是在对方的鼓舞下,爬上顶峰的。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爸爸的话。

 (1)自己动手画出爸爸说的话,认真读一读,?汲取?是什么意思?(吸取)

 (2)爸爸说的话?真有意思?你怎么理解?

 (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

 (3)爸爸为什么说这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四、总结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要善于从别人身上获取力量,增添勇气,把事情办好。

 教学反思

 《爬天都峰》是一篇哲理意味较强的文章。要体会老爷爷与?我?对话的深意,体会成功需互相鼓励,对于还未经历多少人生的三年级孩子来说是比较抽象的。这是此课的一大难点,也是我下面反思的重点所在。

 课堂上呈现出的总体情况是:发言的比较少,课堂气氛略显生硬,安静,学生对问题主旨的领悟较慢。对以上几个问题我将借几个教学环节具体地说说。首先谈谈课堂气氛这一点,其实它的背后隐藏着许多问题。我个人的感觉是:撇开这个班的学生听课状态比较差这些客观原因。单就我个人的教学来说;首先,我的铺垫工作做得不够足。在第二课时的第二环节上,学生的模拟表演与思考己经很好地调动了大家的思维,结合,学生也谈到天都峰的险了。但在谈到?面对这么险峻的天都峰,作者的情况如何时,?学生只能谈到害怕,没有能再深入下去。而我进一步启发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想时,学生的'回答依然比较单一。我看?没希望?了,就自己说了出来,学生似乎也没有真正领会。最明显的要体现对?老爷爷,您也爬天都峰这两句话的理解上。学生开始?小妹妹,你也爬天都峰还会错了意,后来,我自己模仿了一下二人的口气,学生才能体会到二人心里的怀疑。但怀疑背后的敬佩学生却未能领会。当时我在学生说出怀疑后,问学生?再想想,还有什么又模仿了一次,并且加进了一点敬佩的口气。但学生不得要领,后来我启发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小妹妹,看到这样一个老爷爷都来爬山,山这么高,这么陡,你心里会怎么想?学生还是把思想停留在怀疑上,我没有办法,只好又一次太心急地将答案以?是不是?的形式直接说了出来。后来我想,这是因为我在上课伊始对人物心理的铺垫就不够。所以导致学生光注意山陡了,山陡理所应当会害怕。但学生就没想到作者本身站在天都峰脚下就是要来战胜自我的。还有我光自己模仿对话的口气,先?启发?了,没有留给学生自己品味的空间,所以学生就根据前面的教学做了推断,所以我想总的问题在于我生硬地进行一个接一个的教学环节,都没有充分注意到环节之间的过渡与铺垫。其他几个问题与我上课时时不时要严肃起来整顿纪律有关。破坏了原有的较为轻松的上课气氛。另外,本文的主旨谈战胜困难,我忽略了学生实际生活,没有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历来谈,因此主题的揭示就显得单薄、苍白。我也有做得不错的几个环节:包括生字的小组自学及攀登情景的再现及朗读指导。我以自己的朗读带动起全班的气氛,以多种形式朗读,指明读、男女生读,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赛读,学生读得都很不错,有的地方可以说是声情并茂。所以我想,如果我前面的铺垫再深入一点的话,在此基础上的理解及朗读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能过课件感受天都峰的?又高又陡?,从而体会小姑娘和老爷爷爬山前的心理活动;通过朗读学习并讨论了解爬山的过程是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5、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课件。

  探究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⑴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⑵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⑶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2、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3、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4、?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⑴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⑵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5、?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⑴学生读书圈划。

 ⑵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⑶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⑷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三、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⑴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⑵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⑶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第三课时

 一、课外延伸,交流课余生活

 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二、完成作业

 听写、基础训练练习。

 三、课后小结

 知识技能目标完成地不错,但是情意目标稍欠火候,对于战胜困难,互相学习鼓励品质,只能初步地培养。原因可能是学生家庭条件较好,生活较舒适,没有碰到过什么困难,所以没有实际生活的体会。

 常规方面今天有了一个很大的突破,学生读书声音大了,不再细声软语了。下一步将培养学生大声地回答问题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爬天都峰》优秀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认识生字,了解字义,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回顾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1.读:自读课文。

 2.画:画出文中生字词。

 3.查:用音序查字法从字典中查找所学的生字。

 4.找:根据词义,从字典中找出难解字的字义。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文,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注意字形:

 3.理解词意。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

 终于: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文指努力向上登攀。

 汲取:吸取。

 犹豫:拿不定主意。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本文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三、自由读文,巩固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讲读全文,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的品格。

 2.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资料。

 同学们去过天都峰吗?谁能介绍一下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去过天都峰的同学可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没去过的同学可介绍一下自己从网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资料。)

 如:天都峰: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解放后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围绕课题,质疑。

 1.谁爬天都峰?

 2.怎样爬天都峰?

 3.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

  三、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1.了解大意: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谁爬天都峰?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本文主要写了暑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主要写我和老爷爷。)

 2.理清思路:小组讨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前的情景?(1-5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是写爬天都峰之中的事?(6-7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后的对话(8-10自然段)

 3.抓住山峰险势,通过朗读,理解“我”的心理。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顶峰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告诉我们峰顶很高,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天都峰高耸入云”“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写出了石级壁陡实指天都峰之险。“挂”是直上直下的`意思,作者用“我爬得上去吗?”写出了自己在险峻山势面前担心,怕爬不上去,用“发颤”写出了当时害怕的心理。

 在朗读时一是读出山势的险峻、陡峭;二是读出来作者心理的紧张与担心。

 4.抓住“奋力而攀”,通过朗读体会登峰之艰难。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奋力”读时要加强语气,读出充分鼓起劲来,尽所有的力量爬。

 ②“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两个“一会儿”读出作者爬山时不怕累,巧用爬山方法,历尽艰辛克服各种困难。

 ③“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爬呀爬”,爬山是何等的不容易。“终于”是奋力的结果,还能表现出“我们”经过巨大努力之后爬上了天都峰的快慰心情。

 把带点词的语气读出来,从而体会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5.抓住“互相道谢”,通过讨论,明白登山成功之理。

 同桌交流,谈谈自己对“我”及爷爷说的话的理解。

 ①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这句话肯定了“我”爬山的勇气对老爷爷行为的影响。“居然”是说老爷爷能爬上天都峰是出乎意料,根本没有想到的。

 ②“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我”由望峰生畏到坚定信心直至爬山成功,勇气来源于老爷爷的行为鼓舞。

 通过交流,由此得出他们都是在对方的鼓舞下,爬上顶峰的。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爸爸的话。

 (1)自己动手画出爸爸说的话,认真读一读,“汲取”是什么意思?(吸取)

 (2)爸爸说的话“真有意思”你怎么理解?

 (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

 (3)爸爸为什么说这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四、总结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要善于从别人身上获取力量,增添勇气,把事情办好。

  五、课外拓展。

 (1)开展以“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为话题的讨论会,可搜集一些典型事例交流。

 (2)开展“黄山风景展”活动或出一期墙报、手抄报专刊。

 小学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吸取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2.练习运用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理解词语,读懂每句话,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生字新词,练习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

 2.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结尾的那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写好思考题的幻灯片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

 今天,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学习一篇课文《爬天都峰》,看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从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一)老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以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

 (二)看录像片让学生了解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两脊旁是万丈深渊。

  二、学习新课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书,特别是要读准本课生字的音,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

 (二)指名读书,订正读音。

 《天都峰》读dū不读dōu,“”“似”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应该读“jià”、“sì”。

 (三)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读准字音。

 出示字词卡片认读:

 暑 铁链 似乎 犹豫 奋力 攀着 手脚并用

 终于 辫子 鼓舞 决心 居然

 (四)再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犹豫:拿不定主意。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课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峰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本文是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汲取:吸取。

 5.再读书,读后知道全文共有几自然段,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巩固练习

 1.读书。

 2.读词语。

 3.预习生字的字形。

  第二课时

  一、谈话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爬天都峰》,通过学习字、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还要知道记叙的顺序。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书。

 2.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爬天都峰的时间:是暑;知道了谁爬天都峰:“我”和爸爸;还知道了干什么去:爬天都峰。)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暑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齐读第2自然段。

 2.说说第2自然段一共写了几句话。(3句)

 3.再指名分句读,读后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4.提问:“我”来到天都峰下,看到天都峰,心情如何?学生找出重点句,读出来。老师再引导学生找出重词“发颤”。依据这个词再追问为什么发颤?(学生找到描写天都峰高与陡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体会。)

 5.体会两个语气词的作用。(“啊”“哩”两个语气词,表达了“我”的惊叹,烘托了天都峰的高。)

 6.回答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天都峰的高和陡?(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爬天都峰要有勇气与力量。

 7.指导朗读,读出天都峰的高和陡。

 8.让学生说说第2自然段主要的意思。(天都峰又高又陡。)

 (三)学习第3~9自然段。

 1.带着问题默读第3~9自然段。在爬天都峰时,“我”与谁相遇?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爬上天都峰后“我”说了些什么,老爷爷说了些什么?

 2.解决“在爬天都峰时‘我’与谁相遇”的问题。(在爬天都峰时,“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遇。)这位老爷爷的年纪怎么样?从哪儿知道的?(老爷爷的年纪是大的,头发“白发苍苍”,“年纪比我爷爷的年纪还大。)

 3.解决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①指名读6、7自然段。

 ②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

 ③处理课后思考·练习2,读一读,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1)我(奋力)向峰顶爬去。(括号里“奋力”一词更能表现出小作者鼓起劲,不怕困难,努力向上攀登,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具体,鲜明。)

 (2)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表示“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4.看黑板的板书说说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5.解决爬上天都峰后“我”说了些什么?老爷爷说了些什么的问题。

 ①指名读8、9自然段。

 ②画“我”和老爷爷说的话。

 ③读“我”和老爷爷说的话。

 ④体会对话的内容。(对话的内容是相互道谢。)

 ⑤他们为什么要相互道谢。

 6.处理“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

 ①找,

 ②读,

 ③体会“也”的作用。

 (表面似乎双方都有点怀疑,其实是对对方表示羡慕、敬佩,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7.小结,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爷爷说的话是第二次对话,这两人的对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这个“勇气”已经包含在第一次对话中。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少怎敢爬天都峰呢?

 8.处理课后思考练习2的第三句话,“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居然”一词,意思是出乎意料。其实也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敢于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找出爸爸说的话。

 2.理解词语:汲取、吸取。

 3.爸爸说这句话再告诉我们什么: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进步。

  三、总结

 (一)指名读课题回答通过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补充完整后回答: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遇,我俩相互鼓励终于爬上了天都峰。

 (二)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看板书总结课文记叙的顺序。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复习

 (一)检查读书。

 (二)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新课,处理生字的字形

 (一)“暑”字注意是“曰”字头。

 (二)“”字右上是“”,不要写成“几”。

 (三)“似”字的最后一笔是点。

 (四)“辫”字中间是“纟”,和“辩”“辨”“瓣”区分。

 (五)“舞”字中间是四个小竖,右下是三笔写成:一。

  三、指导书写

 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写工整、正确。

  四、处理课后作业

 (一)读句子,再用带点的词语各说一句话。(见书。)

 (二)指导学生造句。

 终于——

 纪念——

 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