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上册位置方向要注意什么教案

2.通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三篇

4.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导学案有木有

5.数学六年级上期要学什么内容

分数除法教案_分数除法教案北师大版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 经验 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分数除法的教学 反思 ,望大家喜欢。

分数除法的教学反思 范文 一

一、问题展示:

在分数除法这一单元中,主要展示的是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这三种类型的计算 方法 ,其中,在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得比较快,学习效果也很好,但是在教学整数除以分数后,通过学生的练习反馈,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错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1.在除号与除数的同步变化中,学生忘记将除号变成乘号。

2.在除数变成其倒数的时候,学生误将被除数也变成了倒数。

3.计算时约分的没有及时约分,导致答案不准确。

二、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形成这些错误现象,通过对析,可能有一下原因:

1. 教学方法 上:例题讲解分量不够;教学语速较快;学困生板演机会不够多;讲得多、板书方面写得少。

2.学生学法上:受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影响,形成了思维定势,以为每次都是分数要变成倒数,整数不变,从而导致同步变化出现错误;其次,学生听课过程中不善于抓重点,在分数除法中,被除数是不能变的,同步变化指的是除号和除数的变化;最后,学生的 学习态度 和学习习惯也直接影响了本科的教学效果。

三、解决办法

1.增加学生板演的机会,

2.课堂上,对于关键性的词语,要求学生齐读,用以加深印象。

3.辅差工作要求学生以同位为单位,进行个别辅导。

分数除法的教学反思范文二

短短的40分钟的课上完了,但是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却是很多,这从侧面也显现了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还是不成熟,仍然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

首先,从整体上来说,这堂课还不够完整。一堂课应该由问题引入——新课探索——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所构成。但是我的这堂课在小结后就匆匆结束了,并且小结进行的也是相当的仓促。显然,在整体布局和时间的分配方面仍需要加强。

其次,在这堂课中,或许是学生的紧张,或许是学生的确掌握的不够,导致出现了很多没有预料到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我的应变的能力就显的很薄弱,有些问题我不明白该如何的处理,因此只能草草的让其他学生报了正确的答案后囫囵带过而已。而这个问题恰恰是需要自己去着力解决的。学生产生了问题本是展现老师水平的时候,针对错误的答案,可以让学生们讨论“错误的原因”,“正确的该是什么”等等;在措词上也应该尽量避免“对吗?”,“正确吗?”等等看似“疑问”实则否定的话,而应取“还有 其它 答案吗?”之类的语句,让其它学生去思考。因此,对于这个问题需要更加详细的备课,更加巩固的考虑

再者,在概念的引出之前事实上我只用了一个例子。但事实上,一个例子,是不具代表性,相反,应用更多的例子,正例,反例等等,必要时,教师还可以创造一些错误的题目来让学生判断。而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晰,更透彻的理解这个概念,方便学生最后自己概括出概念。因此,张波老师也建议将概念后面的巩固练习提上来,放在概念形成之前,作为辨析进行。

另外,在课堂上,学生应该是主体,教师只是作为引导。我们需要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去讨论,让学生通过老师设计好的有层次的阶梯一步一步自己发现,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的“做数学”。而不是老师灌输学生接受。

这是一堂非常具有 教育 意义的课,课堂上暴露了相当多的问题,其他老师也给我指出了各种有效的改进方法。相信通过这次机会我会得到很大的进步。

分数除法的教学反思范文三

1.以解决问题入手,感受分数的价值。

从分饼的问题开始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当商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本课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借助学生原有的知识,用分数的意义来解决把1个饼平均分成若干份,商用分数来表示;二是借助实物操作,理解几个饼平均分成若干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而这两个层面展开,均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设计的。

2.分数意义的拓展与除法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步。

当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除数作分母,用被除数作分子。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可以理解为把“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也可以理解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也就是说,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建立过程,实质上是与分数的意义的拓展同步的。

教学之后,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就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存储于学生脑海里的状态而言,除了抽象性的之外,应当是抽象与具体可以转换的数学知识。整节课教学有以下特点:

1.提供丰富的素材,经历“数学化”过程。

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是以具体可感的实物、为媒介,用动手操作为方式,在丰富的表象的支撑下生成数学知识,是一个不断丰富感性积累,并逐步抽象、建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丰富数学学习材料,二是在充分使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学生逐步完善自己发现的结论,从文字表达、到文字表示的等式再到用字母表示,经历从复杂到简洁,从生活语言到数学语言的过程,也是经历了一个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问题寓于方法,内容承载思想。

数学学习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方法自然就寓于其中;学习内容则承载着数学思想。也就是说,数学知识本身仅仅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以知识为载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就分数与除法而言,笔者以为如果仅仅为得出一个关系式而进行教学,仅仅是抓住了冰山一角而已。实际上,借助于这个知识载体,我们还要关注蕴藏其中的归纳、比较等思想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分数除法的教学反思相关 文章 :

★ 数学分数除法的教学反思

★ 分数除法的教学反思

★ 新课标分数除法的教学反思

★ 数学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

★ 小学数学课堂反思3篇

★ 数学分饼教学反思案例精选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以整数教案

★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反思

★ 五年级分饼教学反思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教案优秀范文三篇

六年级上册位置方向要注意什么教案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案 教学内容:“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应用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够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这类简单的实际问题。

2、借助线段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 难点: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同学们我们第一单元已经学过了分数乘法应用题,老师现在来考一考你们学得怎么样? 师出示复习题

1、找出题中的单位“1”,并写出数量关系式。

2、应用题:爸爸的体重是75千克,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说明做此题要求: 1.找出题中的单位“1”。 2.说出数量关系。 3.列式解答。 先让全班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抽一个学生到黑板板演,最后集体评讲。 师问:做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找准单位“1”。 师:同学们真棒!找到了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钥匙了。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你们想学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吗? 生:迫不及待的回答:想。 师:那么我们这一节课就来探讨一下:“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好吗? 生:大声说:“好”!

二、谈话引入新课

1、小调查:你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保留整十数。学生回答。

2、师: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 我们的身体内有很多科学知识藏在里面呢,你们知道自己体内水分的含量吗?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什么吗? 生:水 师:对!水是我们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它对我们人体是至关重要的,是构成我们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那么你们了解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几分之几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医生的话)

3、师提示:①从医生的话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指名说一说。有什么关系式? ②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你能算一算自己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吗? 口答。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板书数量关系。 体重×4/5=体内水分的质量

三、探究新知:

1、探究问题 ①继续出示情境图:(小明的话) 从小明的话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说一说。 ②出示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把例4和复习中的第2题进行比较,你知道两道题里哪几个数量是相同的?哪几个数量是不同的? 生:相同的是都是:求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生:不同的是复习题单位“1”是已知;例4(1)中的单位“1”是未知。 师:例1中哪个量是单位“1”? 生:小明的体重。 师:单位“1”的量是多少知道吗? 生:有的学生说是“”有的学生不敢说。

师:老师平时上课的时候讲找单位“1”的方法是在题目中找关键字。题目中的关键字是“占”字,“占”字后面的就是单位“1”。 师:那么从条件 “水分占小明体重的”就可以找到单位“1”是谁? 生:小明的体重。 师:我们现在找到了单位“1”,那你能写出它们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式吗? 师:要求小明的体重,我们应该选用小明说的哪个条件?为什么? ③已知小明体内的水分是28千克,要求小明的体重需要用到医生说的哪个数量关系?把用到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 ④、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这个数量关系呢? 师生逐步完成线段图。 ⑤分析数量关系

小明的体重×4/5 =体内水分的重量 ⑥、根据这个等量关系,能不能直接算出小明的体重?怎样办?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 ⑦、独立列方程解答.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设未知数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生:同学们立刻举起手来。 师:老师就请芯怡同学来写。 生:单位“1”×4/5= 28 师:**同学真棒!能把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来解答。那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式来解答。 师:**同学这么聪明,我们应该有什么表示呢? 生: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我们在做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时候单位“1”都是已知的,但是现在题目中的单位“1”却是未知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用方程来解答,把单位“1”设为”X”。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还等什么现在就行动吧! 生: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在巡视的时候看到有的同学书写写得特别工整,老师想让他把学习成果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

生: 解:设小明的体重为x千克。

X× 4/5=28

X=284/÷5

X=35

答:小明的体重是35kg。

4、巩固应用。 教材第39页做一做。 先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 全班交流时,重点讲一讲数量关系。

三、应用反馈。

1、练习八第1题。 学生读题,找出等量关系式和单位“1”后,再列方程解答。

2、第2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注意强调条件里告诉了多余条件。

四、读书质疑。

阅读课本37页内容,把例题补充完整。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什么情况下列方程解答?列方程的根据是什么?

通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二、教材变化:

分数乘法: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增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

位置与方向: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到五年级上册,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移到本册。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三篇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体现着很强的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通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通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xx页的内容,做一做,练习十一第x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迁移到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1、20÷5=(20×10)÷( × )=( )

 2、想一想:什么叫商不变的规律?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

 3、我们学过了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活动一比的基本性质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学习任务。

 1、启发诱导,发现问题:6:8和12:16这两个比不同,可是它们的比值却相同,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呢?。

 6:8=6÷8=6/8=3/4 12:16=12÷16=12/16=3/4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2)利用比和分数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总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2)追问:这里“相同的数”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呢?

 活动二化简比

 学习方式:尝试训练、汇报交流。

 学习任务。

 1、认识最简单的整数比。

 (1)提问:谁知道什么样的比可以称作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2)归纳:最简单的整数比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二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3)指出几个最简单的整数比。

 2、运用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1)分别写出这两面联合国国旗长和宽的比。

 (2)思考:这两个比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吗?为什么?(前项和后项除了公因数1还有其他的公因数。)

 (3)尝试化简。

 (4)汇报交流:只要把比的前、后项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5)想一想:这两个比化简后结果相同,说明了什么?(这两面旗的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6)出示例题,组织交流

 ①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6:2/9=(1/6×18):(2/9×18)=3:4

 ②前后项先化成整数,再化简:0.75:2=(0.75×100):(2×100)=75:200=3:8

 ③用分数除法的方法计算:1/6÷2/9=1/6×2/9=3/4

 (7)小结:如果一个比的前、后项是分数的,就把前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比的前、后项是小数的,先把它们都化成整数,再化简。

  三、达标测评

 1.完成课本第xx页的“做一做”,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第xx页练习x的第x、x、x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通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xx、xx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学会通过测量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并会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掌握画图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根据描述标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教、学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直尺、量角器等。

 学生: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交流例题x中有关台风的消息。

 ⑴同学们听说过台风吗?你对台风有什么印象?

 ⑵播放有关台风的消息: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师:听到这侧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启发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台风的位置和动态。

 2.导入新课。

 现在台风的确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一)]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台风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到确定位置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展开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题例1

 1.投影出示例题1。

 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从图中信息?

 (启发学生观察时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哪里;以哪里为观测点;图中台风中心的个体位置在哪里。)

 2.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

 ⑴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⑵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

 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

 (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位置与A市的连线和正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提问:如果只有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

 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必须知道两个条件,即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在这个方向上距离观察点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要用“方向+距离”的方法来确定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

 3.组织计算。

 师:现在我们知道台风中心所在的具体位置了,那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呢?

 学生独立计算,组织交流。

 600÷20=30(小时)

 (二)教学例题2

 1.投影出示例题2。

 提问:在例题1的图中,B市、C市的具体位置应该标在哪里呢?请你在例题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2.尝试画图。

 ⑴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⑵小组交流作图的方法。

 ⑶尝试画图。

 教师巡视交流,参与部分小组讨论,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3.组织全班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

 组织交流和评议,通过交流明白在图上标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确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点与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线与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B市距离A市200km,在图上也就是2cm。

 C市:先确定方向,直接在图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C市距离A市300km,在图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

 200÷40=5(小时)

 5.总结画图的基本步骤。

 交流:你们认为在确定物体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总结:

 (1)确定平面图中东、西、南、北的方向。

 (2)确定观测点。

 (3)根据所给的度数定出所画物体所在的方向。

 (4)根据比例尺,定出所画物体与观测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体会在图上确定位置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

 这道题物体所在的具体方向和距离都没有直接给出,需要学生自己测量和计算。

 ⑴让学生独立进行测量、计算、填空。

 ⑵组织交流。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测量方向的,怎样计算距离的。

 2.教材第21页“做一做”。

 ⑴学生独立进行画图。

 ⑵投影展示,组织评议。

 ⑶交流画图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关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在平面图上标明物体位置的方法是先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来确定距离,最后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标出名称。

通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通过主动发现的讨论式学习,激发合作意识,培养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比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支红粉笔、五支笔。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意义

 1、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过完国庆节,你知道今年10月1日是祖国几周岁的生日吗?xx年前的10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让每一位中国人为之自豪。但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国旗中还隐藏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呢!

 出示出一面国旗:

 2、判断:小强身高1米,他的爸爸身高173厘米,小强和爸爸身高比是1∶173。

 明确:同类量相比单位名称要相同。

二、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1、去年奥运会中国女排在首场比赛中以3∶0击败了美国队,打出了我国的女排风。这里的3∶0表示什么意思?它和我们今天学习的比相同吗?为什么?

 强调:这里的3∶0是表示两个队各赢了几局,不是相除关系,而今天学的比是指两个数的相除关系。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你知道吗?公元4世纪希腊数学家欧多克斯,利用线段找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几何比——黄金分割,它的比值大约是0.618,比大约为2∶3。

 介绍:黄金割应用非常广泛,国旗的宽与长的比是2比3,接近黄金分割,现在你们知道五星红旗为什么这么美观了吧!

 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黄金分割:

 T型台上选也要求的身长与腿长的比符合黄金分割。

 理发师也将黄金分割运用到发型设计中去。

 ……

 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去调查。

通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导入

 1、我们全班有xx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

 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

 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练习

 1、练习一第x题。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x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练习一第x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

 练习x第x、x、x题。

通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比。

 2.记住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求比值。

 3.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性。

 4.通过自学讨论,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自学探究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诱发参与

 1、师:“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

 生1:牛奶比果汁多1杯。

 生2:果汁比牛奶少1杯。

 生3: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

 生4: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

 师:2÷3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

 生:果汁的杯数和牛奶的杯数比较。

 师: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样说?

 生:牛奶的杯数和果汁的杯数比较。

 2、师述:用新的一种数学比较方法,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方法对两种量进行比较。(板书:比)

 3、师:那么这节课你想学习比的哪些知识呢?

 (什么叫比,谁和谁比……)

 二、自学探究新知

 1.探究比的概念。

 教师指着板书问:2÷3求的是什么?是哪个量和哪个量的比?

 生: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几分之几,是果汁和牛奶的比。

 师:对!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的比是2比3。

 (板书:果汁和牛奶的比是2比3,学生齐读。)

 师:照这样,牛奶是果汁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牛奶和果汁的比。

 生:牛奶是果汁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牛奶和果汁的比是3比2。

 (板书:牛奶和果汁的比是3比2)

 师:都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较,为什么一个是2比3,而另一个却是3比2呢?

 生:因为2比3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而3比2是牛奶和果汁的比。

 师:对,研究两个数量的比较,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是不能颠倒的。

 出示试一试。

 师:1:8表示什么意思?

 生:1和8表示洗洁液1份,水8份。

 师:怎样表示容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生:先求出体积再比较。

 课件出示:走一段900米长的山路,小军用了15分钟,小伟用了20分钟。让学生填表。

 师: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是怎样求出来的?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

 师:说说900米和15分钟的意义。

 生:900米和15分钟分别是小军走的路程和时间。

 师:那么小军的速度又可以说成哪两个量的比?

 生:小军的速度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

 师:什么叫比?(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

 生1:除法叫比。

 生2:两个数相除叫比。

 师:两个数相除,以前叫除法,今天就叫做比。多了一种叫法,你觉得“比”字前面加上一个什么字比较妥当?

 生1:加上“又可以”。

 生2:加上“又”字。

 师: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想一想这个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什么关系?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相除”下面加上着重号,学生齐读比的概念。)

 2.自学探究比的各部分名称等知识。

 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68~69页。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画出来,自学完后同桌互相说说“我自学到了什么”。

 (学生同桌相互说完后,集体汇报探究。)

 生:我学会了比的写法。

 (老师指着2比3,让学生到黑板上写出2∶3。)

 师:2、3中的符号“∶”是什么呀?

 生:这是比号。(板书:比号)

 师:写比号时,上下两个小圆点要对齐放在中间。(让学生同桌互相看看比号写得是否正确,并接着汇报。)

 生:我知道了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师(指着2∶3)问:前项后项各是几呀?(学生答后接着汇报。)

 生:我知道了比的读法。

 (教师指着2∶3,指名学生试读2比3,然后学生齐读2比3。)

 师:我们已经知道比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想一想,你还学到了什么知识?

通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百分率,理解这些百分率的含义,并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求百分率的一般方法,会正确地求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依据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过程,自主建构知识,归纳出求百分率的方法。

 3、数学思考: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世界,逐步形成“数学的思维”习惯。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百分率的用处及必要性,感受百分率来源于生活,体验百分率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率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百分率的含义。

教学用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x分)

 1、出示口算题,x分钟,并校正题目。

 2、小结学生所提问题,并指名口头列式。

 3、将问题中的“几分之几”改为“百分之几”,引学生分析、解答。

 4、小结:算法相同,但计算结果的表示方法不同。

 5、说明:我们把做对题目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叫做正确率;那么做错的题目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叫做错误率。这些统称为百分率。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6、口算比赛:(1分钟)(见课件)

 7、根据口算情况,提出数学问题。(做对的题目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做错的题目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

 8、尝试解答修改后的问题。

 9、比较:“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0、举一些生活中的百分率,明确目标,进入新课的学习:(1)知道达标率、发芽率、合格率等百分率的含义。(2)学习求百分率的方法,会解决求百分率的问题。

二、设问导读(x分)

 1、说明达标率的含义。

 2、板书达标率的计算公式,并说明除法为什么写成分数的形式?

 3、组织学生以4人小组讨论。

 4、巡回指导书写格式。阅读例题,思考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做达标率?

 (2)怎样计算达标率?

 (3)思考:公式中为什么要“×100%”呢?

 (4)尝试计算例1的达标率。

三、质疑探究(x分)

 1、在展示台上展示学生写出的百分率计算公式。

 2、要求学生认真计算,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①生活中还有哪些百分率?它们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求这些百分率?

 ②求例1(2)中的发芽率。

 四、巩固练习(xx分)

 1、指名口答,组织集体评议,再次引学生巩固百分率的含义。

 2、对每一道题都要让学生分析、理解透彻,并找出错误原因。

 3、出示问题,指导学生书写格式,并强调

 4、解决问题要注意:看清求什么率?找出对应的量。

 5、引学生比较、发现:这些百分率和100%比较,大小怎样?哪些百分率可能超过100%?

 6、引学生观察、发现:出勤率+缺勤率=1.

  五、加强巩固

 1、说说下面百分率各表示什么意思。(1颗星)

 (1)学校栽了200棵树苗,成活率是90%。

 (2)六(1)班同学的近视率达14%。

 (3)海水的出盐率是20%。

 2、判断。(2颗星)

 (1)学校上学期种的105棵树苗现在全部成活,这批树苗的成活率为105%。()

 (2)六年级共有54名学生,今天全部到校,今天六年级学生的出勤率为54%。()

 (3)把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为25%。()

 (4)一批零件的合格率为85%,那么这批零件的不合格率一定是15%。()

 3、解决问题(3颗星)

 (1)我班有27名同学,上学期期末测试中,有24人优秀,那么我们班成绩的优秀率是多少?27名同学全部合格,合格率是多少?

 (2)六(1)班今天有48人到校,有2人缺席,求出勤率。

 (3)要求,以2人小组互查,每人练习一道题,口头列式。1、王大爷在荒山上植树,一共植了125棵,有115棵成活。这批树的成活率约是多少?

 (4)王师傅加工的300个零件中有298个合格,合格率是多少?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导学案有木有

 教学内容:p27倒数的认识,练习六全部习题。

 教材简析:这个内容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作准备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注意突出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具有互相依存的特点。

 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倒数的概念,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过程:

 一、用汉字作比喻引入

 1、 师指出:我国汉字结构优美,有上下、左右……结构,如果把“杏”字上下一颠倒成了什么字?“呆”把“吴”字一颠倒呢?(吞)……一个数也可以倒过来变为另一个数,比如“3/4”倒过来呢?(4/3)“1/7” 倒过来呢?(7/1也就是7)这叫做“倒数”,随即板书课题。

 2、 提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的目标——研究倒数的意义、方法和用处。

 二、新知探索:

 1、 研究倒数的意义

 师:请大家看书p27第3行的结语:乘积等于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学生自学后,问:有没有疑问?

 师引导学生说出: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而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2、 学生自主举例,推敲方法:

 (1)    师:下面,请大家各自举例加以说明。

 (2)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交流。

 (a、    以“真分数”为例;如:5/8的倒数是8/5……真分数的倒数是分数。)

 (b、    以“分数”为例;8/5的倒数是5/8……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

 (c、    以“带分数”为例;带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

 (d、    以“小数”为例;分两种情况:纯小数和带小数,纯小数相当于真分数,带小数相当于分数)

 (e、    以“整数”为例;整数相当于分母是1的分数)

 学生举例的过程同时将如何寻找倒数的方法也融入其中。

 3、 讨论“0”、“1”的情况: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因为1与1相乘得1,所以1的倒数是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不可能是1,所以0没有倒数。)

 4、总结方法:(除了0以外)你认为怎样可以很快求出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看看书上是这样写的吗?(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自己说的居然和书上的意思一样)

 三、反馈巩固:

 1、 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问:“8”的倒数是几?

 2、 练习六 5(判断)

 3、 补充判断:

 a、 a是自然数,a的倒数是1/a。

篇二

一、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二单元《倒数的认识》

 二、 教材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倒数的认识”是分数的基本知识,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3.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五、 教学难点:熟练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六、  教学过程:

 (一)、 谈话

 1.交流

 师: 我们的黑板是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教室的墙面又是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黑与白在语文上是什么联系?

 生:黑是白的反义词。

 生:白是黑的反义词。

 师:能说黑是反义词或白是反义词吗?

 生:不能,因为黑与白是相互依存的联系。必须说清楚谁是谁的反义词。

 师:那么,数学上有没有相互依存联系的现象呢?

 生:约数和倍数。

 师:你能举例说明约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联系吗?

 生:例如8是4的倍数,4是8的约数。不能说成8是倍数或4是约数。因为8和4是相互依存的。

 2.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数学中具有相互依存联系的现象的有关知识。

 (二)、学习新知

 对数游戏

 1.学习倒数的意义

 我们六年级办公室里有7人,男教师4人,女教师3人,下面我和同学们做个对数游戏,就是我先根据3和4 说一个数,同学们跟着根据3和4说一个数 。

 师:4是3的4/3,

 生:3是4的 3/4

 师:7是15的7/15; 生:15是7的15/7。

 ……

 提问;看我们做游戏的结果,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

 生1:第一个分数的分子就是第二个分数的分母,第一个分数的分母就是第二个分数的分子。

 生2: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相互调换了位置。

 生2:两个分数的乘积是1。

 提问:像符合这种规律的两个数叫做什么数呢?谁能给这种数取个名字。(倒数)   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提问:那么怎样的两个数才是互为倒数呢?指导看书。

 思考:(1)什么是倒数?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你能找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吗。请举例

 评析:回答问题

 理解“互为”的意义。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找朋友游戏(课前每位同学发一张数字卡片)

 练习

 (!)出示卡片  (六位同学举着卡片依次站在黑板前)

 7/9 11/4 1/50 8 6/5 99

 (2) 规则:如果下面的同学拿到的数是以上这些数字的倒数就到相应的同学前面排队

提问:下面的同学你们找到自己的朋友了吗?那么你们能找到自己的朋友吗?

 3教学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出示例题:找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2/3 7/4 1/5 9 1/7/8 0.4

 小组讨论 指名板演

 提问:1.你是怎么找出2/3的倒数的?

 生1:因为2/3与3/2乘积是1,所以2/3的倒数是2/3

 生2:因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分子与分母正好调换位置。2/3的分子与分母调换位置后是3/2,所以2/3的倒数是3/2 。

 2.你是怎么找出7/4的倒数的?

 ……

 提问: 我们怎样才能很快地找到一个数的倒数?为什么?

 4.练习 请剩下的没有找到朋友的同学继续找倒数

 5.讨论:1的倒数是谁?0的倒数呢?

 生:1的倒数是1

 师:能说明一下理由吗?

 生1:因为1与1的乘积还是1。

 生2:因为1可以化成1/1,1/2的分子与分母调换位置后还是1/1,即1,所以1的倒数是1。

 师:0的倒数呢?

 生1:0的倒数是0。因为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

 生2: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的倒数是任何数。

 生3:0的倒数是没有的。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才互为倒数,而0乘任何数都得0,说明0乘任何数都不得1,所以0没有倒数。

 生4:0可以写成0/1,0/1的倒数是1/0。

 生5:不对,1/0分母是0,没有意义,所以0是没有倒数的。

 6.完善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三、 巩固练习

 (一)填空

 1.因为5/3*3/5=1,所以()和()互为();

 2.因为15*1/15=1,所以()和()互为 ();

 3.4/7与()互为倒数;

 4.()的倒数是6/11

 5.()的倒数是2

 6.1/8的倒数是()

 7.1/2/7的倒数是()

 8.0.3的倒数是()

 (二)判断

 1.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必定是1。()

 3. 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 。()

 4.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四)思考

 4/5*()=()*8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 布置作业

篇三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第十一册第三单元中的“倒数的认识”,它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的一个重要概念。教材首先让学生观察乘积是1的算式,引出倒数的意义;根据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是应该用1除以这个数,但学生尚未学习分数除法,因此,教材接着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寻找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2、用自学与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归纳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倒数的意义和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1、0的倒数的求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课前啊,老师发现许多同学是结伴来到多媒体教室的,比如说~~~~~~~你们俩是不是好朋友啊?(请点到名字的两名学生分别表述一下两人之间的关系)

 师:好朋友是双向的,可以说成“***和***互为好朋友(也可以说***是***的好朋友)

 教师找一对儿同桌,让他们也说说相互间的关系。(***和***互为同桌,一起来上数学课)

 二、揭示倒数的意义

 师:那今天咱们来学点儿什么呢?

 1、(课件出示例7)

 请学生动手找找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

 学生回答教师演示。

 2、师:你知道吗?像这样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我们把它称之为互为倒数。 (课件展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课题:倒数的认识。

 教师请学生提炼一下,然后板书: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倒数

 3、举例子说清两数之间的关系。比如3/8和8/3的乘积是1 ,我们就说3/8和8/3互为倒数。(师板书3/8和8/3互为倒数)

 师:还可以怎么说呢?像刚才我们表述朋友、同桌关系一样。

 引导学生说:3/8的倒数是8/3;8/3的倒数是3/8。

 师:我们能不能说3/8是倒数?“互为”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字?

 生1:“互为”是指两个数的关系。

 生2:“互为”说明这两个数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必须说清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而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比如5/4和4/5的积是1,我们就说……7/10和10/7的乘积是1,我们就说……(生齐说)

 4、请你再举个例子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活动)

 5、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倒数的意义,知道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而且倒数不能单独存在,是相互依存的。根据对倒数意义的理解你们能不能找出3/5和2/3的倒数呢?

(学生写并汇报师板书。)

 三、探索求一个倒数的方法

 1、师: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请你写出更多的乘积是1的任意两个数,看谁写得多。四人一小组,怎么分工呢?(请学生说建议)准备好了吗?一分钟倒计时开始!

 师:时间到,停!谁愿意把你写的念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生读,师有选择的板书在黑板上。 )

 师: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写出这么多乘积是1的两个数,真不错。 如果给你们充足的时间,你们还能写多少个这样的乘法算式?

 生:无数个。

 2、师:其实我知道大家在刚才的比赛过程中啊,一定有窍门,所以才会写得那么快,那么多,是什么窍门?谁来说说看?

 (学生畅所欲言,但是一定不规范。)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组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规范说法。

 3、师:正因为分子和分母调换了位置,(师指黑板)相乘时分子分母就可以完全约分,得到乘积是1。所以很快就可以找出一个数的倒数来,对不对?

 4、师生一起小结:也就是说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板书)

 5、学生自主探索5和1的倒数。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

 6、0的倒数呢?

 启发思考,允许讨论。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不可能得1。

 四、归纳小结

 师:我们求了这么多数的倒数,谁来总结一下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生1: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生2:如果是求一个整数的倒数,可以把这个整数看成是分母是1的分数,然后再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生3:1 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生齐读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

 五、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一第一题。

 2、完成练一练。

 (1)学生在书上完成,教师巡视,请同学板演。注意学生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2)发现一学生书写有误,与该生交流。

 (3)用展台展示该生的错误。

 师:这样写可以吗?(7/12=12/7)

 师:为什么? 规范书写,要写清谁是谁的倒数,或谁的倒数是谁。

 3、完成练习十一第二题。

 4、完成练习十一第三题。

 5、完成练习十一第四题。

 师:请你仔细观察每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可以先互相说一说。

 应该有的汇报是:

 生1:我从第一组中发现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分数(大于1)。

 生2:大于1的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小于1)。

 生3:几分之一的倒数都是整数。

 生4: 非0整数的倒数都是几分之一。…… ……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倒数这一小节,就像是一篇文章里的过渡段一样,既承上又启下,是学习下一章分数除法的必要基础,请同学们课后认真练习,掌握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的基本方法,为下一章的学习做好准备。

数学六年级上期要学什么内容

这里有的,名校名师教案大全。

我们都整理成集,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阶段语文、英语、数字、音乐、美术、体育、自然、科学等》百度网盘大全

链接:s://pan.baidu/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对于小学阶段所涉及到的各科各类资料,我拍改们都收集、归类并定期更新。欢迎有需求的家长、老师收藏。

分数乘法

1.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十一册数学全册A

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十一册数学全册B

分数约分

2.分数乘法应用题

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十一册数学全册C

分数应用题1

分数应用题2

3.倒数的认识

4.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十一册数学全册D

分数乘、除应用题比较

整理和复习

5.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十一册数学全册E

分数应用题

倒数的认识1

6.浙教版小学第十一册数学全册教案

倒数的认识2

倒数的认识3

7.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全册教案F

分数除法

8.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全册

分数除法课件

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分数

2.分数除法应用题

3.比

比的应用1

比的应用2

整理和复习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数乘、除应用题比较

2.分数应用题

分数应用题1

整理和复习

分数应用题2

分数应用题

圆1

圆2

圆3

圆的演变

圆的认识1

圆的认识2

圆4

圆的认识1

圆的认识2

圆的认识3

圆的认识4

圆的认识5

圆的认识6

圆的认识7

圆的认识8

圆的认识9

圆的认识10

1.圆的认识

圆的认识7

圆的面积1

圆的面积2

圆的面积3

圆的面积4

圆的面积5

圆的面积6

圆的面积7

圆的面积8

苏教版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9

圆的面积10

圆的面积11

圆的面积12

圆的面积13

圆的面积14

圆的面积15

圆的面积16

圆的面积17

圆的面积18

圆的面积19

圆的面积20

圆的面积21

2.圆的周长和面积

圆的周长1

圆的周长2

圆面积的计算

圆的周长6

圆的周长7

圆的面积

圆面积公式

圆面积计算

圆面积公式推导演示

*3.扇形

圆的周长1

圆的周长2

圆的周长3

圆的周长4

圆的周长5

4.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1

轴对称图形2

轴对称图形3

轴对称图形4

量一量,算一算

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3.百分数的应用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2

整理和复习

百分数的应用

调查利率,计算利息

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