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中班语言《家》教案

2.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梦》

3.大班语言活动散文落叶教案

4.中班活动冬天是什么优质教案

5.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花之歌》教案及教学反思

6.初三语文《外国诗》教案

7.八年级语文《组歌》的教案设计

散文诗两首教案_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

《散文诗两首》课内字词与积累.pdf

文档名称:《散文诗两首》课内字词与积累.pdf

格式:pdf 大小:0.09MB

文档介绍:

Day8:《散文诗两首》

1.给下列字注音。

花瑞 ( ) 菡 ( )萏 ( ) 攲 ( )斜 遮 ( )拦

荫 ( )蔽 ( ) 徘 ( )徊 ( ) 匿 ( )笑

祷 ( )告 沐 ( )浴 罗摩 ( )衍 ( )那

2.结合文章回答问题。 (1)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2)孩子变成金色花以后,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 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3)如何理解 “ ( ( 4)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 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

参考答案:

1、ruì hàndàn qī zhē yìnbì páihuái nì dǎo mù móyǎn

2、(1)金色花是印度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天真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衬

着母爱的光辉。 (2)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他也要无私地来回报母爱,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

妈妈生活得更加舒适,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我”在 (3)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使 “

痛苦时得到安慰,在孤独时得到快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 (4)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作

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

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埋下伏笔。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荷塘月色 通化市靖宇中学徐一姝.ppt

需要金币:100

英语必修1unit4earthquakereading精适合普通课堂教学和公开课使用.ppt

需要金币:100

草房子课外阅读题.ppt

需要金币:100

人教新目标九年级英语全册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第2课时)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需要金币:20

人教新目标九年级英语全册 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第1课时)课件.ppt

需要金币:20

人教新目标九年级英语全册 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第4课时)课件.ppt

需要金币:20

2021年北京中考数学复习练习课件:§1.2 整式.pptx

需要金币:100

2021年北京中考数学复习练习课件:§1.1 实数.pptx

需要金币:100

人教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e a great time(第3课时)课件.ppt

需要金币:20

人教新目标九年级英语全册 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第2课时)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需要金币:20

最近下载

田岛绣花机 用户操作说明书.pdf

需要金币:380

《小学教师学科本功训练提要(劳动)》.doc

需要金币:150

2019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含单元写作).docx

需要金币:100

自深深处(王尔德)中英文对照版.doc

需要金币:200

《爷爷的墙》绘本故事.ppt

需要金币:40

XX县XX黑猪养殖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doc

需要金币:100

2020年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高压)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四套).docx

需要金币:200

不吹牛-庚寅年2010年第一期教材689页.doc

需要金币:50

20《陀螺》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

幼儿园中班语言《家》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星星和萤火虫》,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星星和萤火虫》 篇1

 设计背景

 星星和萤火虫是夜晚一对形影不离的好伙伴,在宁静的夜晚闪烁点点光亮,让我们分不清它们是谁,一种亦梦亦幻的美妙奇境。欣赏到这首诗歌,孩子们就像看到自己一样,自己的顽皮,淘气,自己的好奇,神秘,但这一切却都被包容在博大的亲情的怀抱中,幸福而狭隘。

 活动目标

 1、在阅读与谈话的过程中,感受诗歌拟人手法中所表现的意境。

 2、有表情的表演诗歌,并能用语言的方式表现对作品的理解。

 3、认读重点字词:萤火虫、好奇、怀抱、晚风。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重点难点

 用语言的方式表现对作品的理解。

 活动准备

 挂图、大字卡、诗歌读本、(星星、萤火虫)。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播放《小星星》音乐,听着音乐做动作。

 二、感知理解活动

 1、师幼谈话,切入主题,幼儿自由讨论并自由回答。

 2、老师朗诵诗歌,幼儿欣赏,观察挂图。

 ①教师出示挂图,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注意挂图中星星和萤火虫的样子和神态,让幼儿感受星星的顽皮和萤火虫的神秘。

 ②老师再次朗诵诗歌,幼儿认真倾听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童趣。

 3、幼儿自主阅读,彼此分享、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4、集体阅读。

 引导幼儿题为星星和萤火虫相亲相爱、顽皮可爱的情感,感受它们让黑夜光明,快乐的在黑夜里共享晚风的意境。

 三、游戏活动

 游戏:看,填汉字。

 四、体验活动

 1、教师和每个孩子拥抱一次,拍拍他们的后背,并说“你们都是老师的孩子”!感受诗歌中的温暖亲情。

 2、幼儿与教师表演诗歌。

 五、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星星和萤火虫》 篇2

 教学目标

 1. 倾听诗歌,在阅读与谈话的过程中,感受诗歌拟人手法中所表现的意境,

 2. 能在有趣的情景游戏中,写一些笔画、认识汉字的书写风格,发展书写的灵活性。

 教学难点

 对萤火虫有初步了解,知道萤火虫会飞,在夜晚是可以发光。

 教学重点

 认识重点字词:萤火虫、好奇、神经、怀抱、共享、晚风

 教学准备

 挂图、音带、录音机、大字卡、小句卡

 教学过程

 一.预备活动

 1. 师幼互相问候

 2. 幼儿有序取书或教师发书。

 二.感知理解活动

 1. 师幼谈话,切入正题。(师:老师有两个好朋友,它们都喜欢在晚上出现,还会一闪一闪发光,就像眼睛一眨一眨,你们猜猜它们是谁呢?幼儿讨论,自由回答

 2. 欣赏诗歌,挂图观察

 (1) 教师出示挂图,有意识引导幼儿注意星星和萤火虫样子和神态。

 (2) 教师播放诗歌音带,幼儿认真倾听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童趣。提问:诗歌里面讲了什么,你听了幼什么感受?

 3. 幼儿自主阅读或结伴阅读,彼此分享,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4. 集体阅读。

 5. 幼儿听录音跟读诗歌。

 三.游戏活动:看,填汉字。(教师将小字卡有图的一面覆盖在诗歌相应的句子上,请幼儿朗读图文句子,然后根据上的内容,找车相应的汉字贴到诗歌中去,朗读诗歌,游戏反复进行。

 四.结束活动,播放音乐,幼儿有序整理自己的物品。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星星和萤火虫》 篇3

 教学目标

 1.倾听诗歌,在阅读和谈话的过程中,感受诗歌中拟人的手法所表现的意境。

 2.认读重点字词:萤火虫、好奇、神秘、怀抱、共享、晚风

 3.有表情的表演诗歌,并能用画画,语言的方式表现自己对

 作品的理解

 教学难点

 认读重点字词,并学会朗读诗歌

 教学准备

 挂图、音带《小星星》、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

 教学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候线上活动《小星星》教师播放小星星的音乐,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模仿小星星的动作,表现小星星在闪烁、发光的样子。

 2.教师发书

 二、感知理解活动

 1.师幼谈话,切入主题

 师:教师有两个好朋友,他们都喜欢在晚上出现,还会一闪一闪的发光,就像眼睛一眨一眨的小朋友们你们猜猜看他是谁呀?

 幼儿讨论自主发言

 2.欣赏诗歌,观察挂图

 (1)教师的出示挂图,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星星和萤火虫他们的相同之处和神态,让幼儿感知星星的顽皮和萤火虫的神秘

 (2)教师播放诗歌录音,请幼儿认真倾听感受诗歌的童趣

 提问:诗歌里讲了什么?你听了有什么感受?

 幼儿自主阅读,并交流诗歌里的内容

 4.集体阅读

 夜空里,星星为什么一眨一眨?黑夜里《萤火虫为什么一闪一闪?他们都是谁的孩子?在干什么?教师出示大字卡“萤火虫、好奇、神秘等

 引导幼儿体味星星和萤火虫相亲相爱,顽皮可爱的情感,感受他们让黑夜光明,快乐在黑夜里共享晚风的意境

 5.幼儿听录音跟读诗歌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星星和萤火虫》 篇4

 教案目标:

 1、初步理解散文内容,认识夏夜中常见的景物,感受散文表达的意境美。

 2、在课件与的提示下,尝试学说散文中优美语句。

 3、大胆参与活动,体验散文无限美好的遐想意境。

 教案准备:

 1、Flash课件《萤火虫和星星》。

 2、野花、小草、萤火虫、星星若干。

 3. 蓝色背景布一块。

 4、温柔的、带有梦幻般感觉的音乐《梦幻曲》,音响设备。

 教案过程:

 (一)课件导入,初步感知夏夜中的一些景物。

 1、欣赏:认识夏夜中的萤火虫、月亮和星星。

 依据散文情节提问,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

 教师:今天郁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参观一个神奇的地方,睁大眼睛看仔细喽!(出示)你们看到了什么?

 2、小结:在美丽的夜空中,有月亮、星星和萤火虫呢。(引导幼儿说出景物)。

 (二)分段欣赏,理解散文的优美诗句。

 1、欣赏课件:朗诵理解散文段落一。

 教师:今天,它们都来了。(播放Flash,朗诵第一段)教师:月光像什么呀?

 教师:温柔是什么的感觉?

 (先请幼儿说说,然后提炼:温柔就像妈妈抱着我们的时候一样,师边演示变说:轻轻地、柔柔的很舒服的感觉)教师:谁能带着轻轻柔柔的感觉说一说这一句好听的话呢?

 播放《梦幻曲》再次朗诵第一段。(中间可以提醒幼儿边摇晃。)

 2、欣赏课件:朗诵理解散文段落二。

 教师:在这么美的夜空中,萤火虫开始飞舞,它一会飞到了花朵上闻一闻,一会飞到了小草里绕一绕。

 教师:萤火虫它飞到哪里去了?飞到花朵上(小草里)做了一个什么动作?

 教师:那我们也来学一学萤火虫吧。边学边提示幼儿学说"它一会飞到了花朵上闻一闻,一会飞到了小草里绕一绕。"(中间穿插个人点评,及时表扬那些胆小表现好的孩子)教师:小草和野花看见了,它们会怎么样呢?

 教师:那我们来看一看,朗诵第二段。

 教师:小草和野花怎么样了?

 3、欣赏课件:朗诵理解散文段落三。

 教师:萤火虫这下更开心了,它又会飞到哪里去呢?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接着往下听。"朗诵后半部分"萤火虫飞着,飞着,最后和星星们呆在了一起。"教师:"萤火虫飞到哪去了?""原来它们和星星呆在了一起,成为好朋友了。"

 4、欣赏课件,朗诵理解散文结尾。

 教师:"你们知道吗?萤火虫还会变魔术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怎么变的。"教师:萤火虫变成什么了?(看着)小结:原来萤火虫变得和星星一样,忽闪(动作)着淡淡的光。

 (三)完整欣赏,体验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1、播放课件,完整欣赏。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表演、一起学说的好听的话连在一起,是一个好听的故事,名字叫(要加重语气并放慢速度)《萤火虫和星星》,散文的名字叫什么呀?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闯关游戏,完整欣赏教师:可是老师这里有一些萤火虫也想和星星做好朋友,你们愿意帮它们吗?不过月亮姐姐说必须要闯过两关,你们行吗?(让幼儿大声说出来)播放相应的录音,第一关由幼儿跟着老师读,第二关由幼儿跟着电脑老师读。

 (四)表演提升,在优美的情境中进一步欣赏散文。

 幼儿扮演萤火虫,然后将萤火虫贴到蓝色的布做成的夜空中。

 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家长可以利用晚上带幼儿去小区或有绿化的地方,捕捉萤火虫,观察萤火虫发光的现象,让幼儿对进一步了解萤火虫产生兴趣。

 2、歌曲欣赏《萤火虫》。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星星和萤火虫》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讨对夏夜景物的描写,感受散文诗表达的夏夜意境美。

 2、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乐意学习散文诗中美丽的.诗句。

 3、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宁静的夏夜。

 活动重点

 理解散文讨对夏夜景物的描写,感受散文诗表达的夏夜意境美。

 活动难点

 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乐意学习散文诗中美丽的诗句。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宁静的夏夜。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我爱夏天》;《小朋友的书?美工》;磁带及录音机2.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观察过萤火虫。3.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了解散文诗中的角色。

 幼儿使用{小朋友的书。我爱夏天}第29-30页“萤火虫和星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提问:画面上有谁?(引出散文诗的主角:萤火虫和星星)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一天中的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教师朗诵散文诗,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

 听第一遍后讨论。

 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请幼儿说说自己我诗句)

 第二遍后,根据作品内容讨论。

 提问:天空像什么?为什么说天空是一块深蓝色的玻璃?玻璃是怎样的呢(平滑的、亮亮的)月光是怎样的?为什么说月光是一条温柔的河?月光是怎样的呢?(白色的,淡淡的、因为晚上很安静,所以月光给人的感觉很宁静。通过感觉月光和太阳光的比较,从太阳光的强烈、火热,理解月光的“温柔:”)

 萤火虫开始飞舞,小草和野花也开始舞蹈。小早和野花是怎样舞蹈的?(理解词:摇晃、清凉)

 萤火虫飞舞得更开心了,飞着飞着,飞到了哪里?(理解词:飞舞)

 为什么说“有些星星是萤火虫变的?”萤火虫变的星星和别的星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理解词:忽闪、淡淡)

 为什么说“有一些萤火虫是星星变的?”(萤火虫变的星星不小心掉下来,掉到草丛中里,它们又会变成了萤火虫。

 第三遍,听散文诗录音。

 3、指导幼儿有表情地跟着教师看图朗诵散文诗。

 幼儿看着书跟承受教师朗诵散文诗。

 幼儿用好听的声音跟着录音朗诵。

 4、绘画“宁静的夏夜”。

 教师示范。

 用油画棒画弯弯的月亮和小星星,想一想,可以用什么颜色的油画棒画?画上小小的萤火虫,想一想可以用什么颜色的油棒画?表现在黑夜里的小朋友、小狗可以用什么颜色?教师逐一示范,最后用水彩毛蘸蓝色涂底色,表现像蓝色的玻璃一样的天空和夜晚。

 幼儿作画。

 使用{小朋友的书。美工}第28页“宁静我夏夜“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色彩表现自己想象中的夏夜。

 交流与分享作品。

 教学反思

 这首散文诗意境很优美,孩子们比较喜欢,在学习中也很主动,在组织活动之前,我对散文的内容进行了阅读和理解,觉得我们小班幼儿毕竟年龄小,文中个别句子“它们摇晃着枝叶,给草丛扇出一阵阵清凉的风”和“萤火虫变的星星和别的星星一样,忽闪着淡淡的光。”,比较抽象,幼儿不易理解,因此我稍作了修改也不影响作品的意境和内涵,幼儿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本次活动我把它定位于理解散文,感受散文优美的意境,因此我注重从声音、动作两方面让幼儿感受散文诗表达的夏夜意境美。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星星和萤火虫》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散文中所描绘的夏季夜晚的美好意境,丰富词汇如“温柔”、“摇晃”、“淡淡的”。

 2、通过欣赏和观察画面,理解散文的优美诗句。

 3、感受作品带来的无限美好的遐想意境。

 活动准备:

 配乐MP3。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了解散文中的角色。

 1、教师出示,带领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2、提问:画面上有什么?

 3、你能从画面上知道这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吗?

 二、教师边指导幼儿看,边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1、第一遍,教师朗诵散文,自然地根据作品的内容,用艺术性的语言对“温柔”、“摇晃”、“淡淡的”等词语做简单的结实。

 如用和诗歌相匹配的语言对词语进行形象化的解释:“月光洒在我们的身上有什么样的感觉?轻轻的、软软的,就像妈妈的手在抚摸我们,非常温柔。”

 2、第二遍,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三、教师指导幼儿有感情地边看图边朗诵散文。

 1、幼儿看着教学挂图跟随教师朗诵散文。

 2、教师针对幼儿朗诵的情况,用提问或要求幼儿模仿的方式,指导幼儿有感情地再次朗诵散文一遍。

 3、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四、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玩“变变变”的游戏。

 1、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自己所变的不同形状的星星。

 2、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萤火虫的不同飞法,积极鼓励和表扬创编了与别人不同动作的幼儿。

 活动建议:

 领域渗透:选配合适的音乐开展音乐活动,玩“萤火虫和星星”的音乐游戏,引导幼儿分别扮演小草、小花、萤火虫等。

 《萤火虫和星星》

 太阳下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天空是一块深蓝色的玻璃。月光是一条温柔的河。

 萤火虫开始飞舞,小草和野花也开始舞蹈。它们摇晃着树叶,给草丛扇出一阵阵清凉的风。

 萤火虫飞舞得更开心了,飞着飞着,它们竟然在天空中迷路了。

 它们一直往上飞着,飞着飞着,最后和星星们待在一起。

 当萤火虫停住不飞的时候,它们就变成了星星。

 萤火虫变的星星和别的星星一样,忽闪着淡淡的光。要是它们一不小心掉下来,摔到草丛里,它们又会变成萤火虫。

 有一些星星是萤火虫变的,有一些萤火虫是星星变的。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星星和萤火虫》 篇7

 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创编的动作大胆地重现AB两段乐曲。

 2、尝试在双圆队形中学跳集体舞,借助标记的提示掌握转圈的方向。

 3、在固定的动作模式中学习交换舞伴,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音乐(太阳、月亮、星星)

 2、右手上贴有标记。

 活动过程

 一、倾听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星星和萤火虫。(出示PPT)

 师:又是一个晴朗的夜晚,星星和萤火虫又出来跳舞啦,小星星快来准备好,听好音乐,舞会开始啦!(播放星星和萤火虫音乐)

 二、再次倾听音乐,分析音乐特点。

 1、欣赏音乐。

 师:星星和萤火虫跳的太美了,先回位置上休息一下。星星和萤火虫找到好朋友,接下来会干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放月亮的音乐)

 师:听了这首乐曲,你觉得星星和萤火虫可能在干什么?

 2、再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节奏

 师:你们的想法很有趣,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是一首几拍子的乐曲?(放月亮音乐)

 师:谁听出来了,这是一首几拍子的乐曲?

 :你们小耳朵太灵了,这是一首三拍子的乐曲,星星和萤火虫还用这首三拍子的乐曲跳舞呢,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跳的呢?(出示PPT)

 三、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会跳拉手圆圈舞。

 1、幼儿示范舞蹈动作。

 师:星星和萤火虫是怎么跳舞的?谁来教教我们?(请两幼儿上前示范动作)

 师:你们表演谁?(一个演星星,另一个萤火虫)两个人先要?(手拉手靠在一起)然后再?(分开)

 师:接下来要做什么动作了?(转圈)是两个人一起转的吗?谁先转呢?(萤火虫)朝哪边转呢?(有贴花纸的右手边转)转完之后再拉手前~后,这时候是谁转了?(星星),星星往哪边转呢?(同样也是贴花纸的右手边转)

 :原来,星星和萤火虫在跳拉手舞呢,你们看明白了吗?

 2、集体学跳拉手舞。

 师:让我们一起来跳拉手舞吧,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手拉手找空地方站好,准备好!(播放音乐,教师对幼儿进行指导)

 师:星星和萤火虫跳的真漂亮,请你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吧。星星和萤火虫还跳起了圆圈舞呢!看,谁在里圈,谁在外圈?请星星们站在点上,萤火虫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跟他面对面。

 师:好朋友面对面跳舞是件很开心的事情,所以我们要面带?(微笑)眼睛还要?(看着对方)准备开始啦!(放音乐)

 3、学习交换舞伴跳舞。(出示PPT)

 师:(幼儿回位置)你们跳得真美,萤火虫和星星还要找更多的朋友跳舞呢,怎么办呢?(交换舞伴)怎么换舞伴呢?

 师: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换朋友的(出示PPT)

 师:它们换了几次?(两个箭头表示两次)那是谁在换?(萤火虫)往哪边换的?(箭头方向就是右边)星星要不要动?(不要)

 师:范老师哼音乐,小朋友来换朋友试试看,准备好。(边哼音乐边指导)

 师:这次我们听着音乐来交换舞伴吧。(放音乐)

 4、拉手舞和换舞伴结合跳。

 师:呀,又找到新朋友了,太开心了!让我们和新朋友来跳拉手舞吧。(教师边哼唱音乐边指导)

 师:让我们再来一次,听好音乐。(放音乐)

 四、完整表演舞蹈,体验合作的乐趣。

 1、完整欣赏乐曲ABC段,教师帮助幼儿梳理音乐结构。

 师:小朋友你们已经会跳了圆圈舞,星星和萤火虫想邀请你们去参加他们的舞会呢,你们想不想去?去参加舞会可不能跳错了,让我们听着音乐想一想做了哪些动作吧。

 师:(播放音乐)第一段,小星星眨着眼睛出来啦。第二段,萤火虫出来找朋友啦。第三段,萤火虫找到了好朋友,他们一起跳起了拉手舞,然后交换舞伴,玩得真开心啊!你们听明白音乐了吗?

 2、完整表演舞蹈。

 师:让我们听着音乐参加它们的舞会吧!(放音乐)

 3、发现问题,尝试解决。

 4、交换角色表演舞蹈。

 师:你们的舞姿太美了,这次请男孩表演萤火虫,女孩演星星,星星们准备好,舞会开始啦!(放音乐)

 五、结束活动。

 师:听,这是谁的声音?(小鸟)原来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星星和萤火虫要回家休息了!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梦》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家》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语言《家》教案1

 设计意图

 小班的幼儿刚升入中班,对家的概念并不是很了解,为此本主题以儿诗《家》为切入口,通过对儿诗内容的理解,让幼儿初步感知什么是“家”。这首儿诗从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出发,并用问答的形式,尝试引导幼儿用合适的词对小动物的家进行表述,从而迁移到自己的家,激发幼儿对自己家的情感的表达。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提供的线索,尝试用好听的词来表述画面内容。

 2、在掌握儿诗的结构基础上,学习仿编儿诗。

 重点难点

 掌握儿诗的结构基础上,学习仿编儿诗。

 活动准备

 图书《家》,相应的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关于《家》的书,书中藏了很多小动物,它的家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理解儿诗内容

 (一)幼儿自主阅读

 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二)给小动物找家并理解儿诗内容

 给小瓢虫、小鸟、小鱼、白云找家。

 逐一提问:小瓢虫(小鸟、小鱼、小白云)的家在哪里?

 追问:嫩绿、茂密等词的意思。

 教师小结:不知不觉中我们小朋友自己已经在书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儿诗,儿诗的名字就叫“家”。

 (三)发现儿歌问答的结构

 1、了解问答歌结构。

 师:小朋友,你们看,一边问,一边答,这样的儿歌叫做问答歌。

 2、幼儿和同伴一起学习表演问答歌。

 三、创编儿诗,尝试说好听的词

 1、幼儿自主操作。

 2、讲述创编内容。

 四、延伸活动“我爱我家”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你的家是怎么样的?

幼儿园中班语言《家》教案2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3.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贴绒学具。

 3.根据内容制作的头饰若干。

 活动指导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出示“家”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是谁的家?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3.让幼儿尝试一下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等回家的动作。

 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5.倾听配乐诗歌《家》,要求幼儿倾听时想像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反复聆听作品阶段

 幼儿在午睡前躺着聆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幼儿就能流畅背诵诗歌。

 三、交流讨论、表演、表现阶段

 1.集体朗诵交流讨论:诗歌里讲了哪些家?(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背景图)

 诗歌里说的这些家,分别是谁的家?(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粘贴,把白云、小鸟、小羊、小鱼、小蝴蝶、小朋友分别送回家)

 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谁的家?

 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家,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2.表演游戏。

 教师放录音,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

 例:当诗歌里说“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时,扮演白云的幼儿便可想像白云回家的动作,飘呀飘地回到蓝蓝的天空上去。(注:蓝天也由幼儿扮演)

 3.出示尝试题,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诗歌里说:“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密密的树林又可以是谁的家?(幼儿自由发言后,教师对幼儿的仿编诗句进行组合,并把诗歌念给小朋友欣赏)

 例:

 蓝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蘑菇的家;

 绿绿的草地是小兔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水草的家;

 红红的花儿是蜜蜂的家;

 快乐的幼儿因是小朋友的家。

 幼儿尝试着把仿编内容画下来,再交流仿编的诗句。

 幼儿编出;蓝蓝的天空是太阳(飞机、月亮、星星、宇宙飞船、外星人、直升飞机……)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狐狸(孔雀、大象、大灰狼、长颈鹿、啄木鸟……)的家。

幼儿园中班语言《家》教案3

 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掌握儿歌的结构特点。什么是什么的家。

 2、鼓励幼儿根据儿歌提供的线索,尝试初步创编儿歌的兴趣。

 准备:

 1、背景图

 2、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每人一个。

 3、天空、树林、草地、河水、幼儿园。

 过程:

 (一)引入主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新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2、对了你们说对了,现在就让我们这些好朋友起一做个游戏吧。

 3、你们玩完乐也累了,现在听音乐找到自己的家。

 4、教儿歌。

 5、你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现在我们帮助他们也找到自己的家好吗?

 6、教师提问?

 (1)蓝蓝的天空是谁的家?

 (2)茂密的树林是谁的家?

 (3)绿绿的草地是谁的家?

 (4)清清的河水是谁的家?

 (5)红红的花朵是谁的家?

 (6)美丽的幼儿园是谁的家?

 7、幼儿看图分组说。

 8、幼儿看图连贯的集体说。

 (二)让幼儿充分想象,创编儿歌。

 1、你们都吧好朋友送回家了,请你们在动脑筋想一想:

 蓝蓝的天空还是谁的家?

 茂密的树林还是谁的家?

 绿绿的草地还是谁的家?

 清清的河水还是谁的家?

 红红的花朵还是谁的家?

 美丽的幼儿园还是谁的家?

 2、明天我们一起把大家想的聚在一起说给小朋友听,我们一起再来做个游戏吧。

幼儿园中班语言《家》教案4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大胆进行表述与朗诵。

 2、在表演中进行仿编,体验仿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小鸟、蘑菇、小兔、花儿、水草、小朋友教具。

 3、根据内容制作的头饰若干。

 4、根据内容制作的框架。

 5、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等背景。

 活动环节

 (一 )出示“家”的背景图

 1、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张,谁能告诉我,上都有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强调:这是蓝蓝的天空,这是密密的树林......

 2、刚才小朋友们都回答的非常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上究竟都有一些什么呢?教师边指着边说:有蓝蓝的天空,有密密的树林......

 3、猜猜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会是谁的家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散文诗,诗的题目叫做《家》

 (二)朗诵散文诗

 1、教师用较慢的语速朗诵,强调重点。教师提问:这首散文诗的题目叫什么?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

 2、教师边出示教具边朗诵。教师提问: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呢?幼儿回答,教师出示框架。

 3、看框架,师幼在座位前共同完整朗诵散文诗。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把这首散文诗朗诵一遍好吗,会念的小朋友念重一点,不会念的小朋友念轻一点。

 4、教师念前半部分,幼儿念后半部分。师:现在我要请小朋友们跟我合作来朗诵这首散文诗,我念前半部分,小朋友们念后半部分好吗?

 5、男孩子念前半部分,女孩子念后半部分。(上台)师:现在我要请男孩子和女孩子到台上来站成两排一起来朗诵这首散文诗,男孩子念前半部分,女孩子念后半部分,我们比比看,谁念得更好。

 6、全体幼儿到台上边做动作边朗诵这首散文诗。师:现在我请全体小朋友到台上来朗诵这首散文诗,念的时候请你配上动作好吗?

 (三)集体创编

 师: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名字叫《家》,现在我们要来创编一首新的儿歌,我这里有一些头饰,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呢?谁愿意来表演啊?还差一个小朋友哦。老师这里有好多个家,你看有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请你想好最适合自己的家在哪里,不能重复哦。现在我从一数到五,请你快点找到自己的家。现在我们来看看蓝蓝的天空是谁的家啊......

 集体朗诵一遍新的散文诗。

 同样的头饰,请不同的幼儿来表演找到不同的家。师:我再请几个小朋友来表演,这次你可以去找一找不同的家。谁要来表演啊,我要数数了哦,请你找到自己的家。集体朗诵一遍新的散文诗。

幼儿园中班语言《家》教案5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把握这首诗的内在情感脉络。

 (2)教幼儿学习以艺术的方式观察周围事物,想象事物之间的关系。

 (3)教幼儿按照诗歌的重复结构仿编,将个人的经验想象用 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根据诗歌内容,制作1幅教学挂图。

 2、水笔、油画棒、剪刀、浆糊

 活动过程:

 第一层次:学习作品

 教师主要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家”的含义和诗歌的诗文及画面,弄清楚每段诗句中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感受诗歌中的内在情绪。

 ①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出学习的内容。如:教师问:你们都有家吗?喜欢自己的家吗?今天,老师请你们听一首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家”,你们仔细听听看,诗歌里都说了谁的家,是怎样说的?

 ②接着教师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朗诵1遍诗歌,给幼儿一个初步的印象。

 ③以对话的方式,让幼儿讲出诗歌中的主要内容,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帮助幼儿记忆诗歌。例如:蓝色的大海,是谁的家?黑色的云朵,是谁的家?深深的地下,是谁的家?密密的森林,是谁的家?当讲到最后一句时,教师要放慢速度,带领全体幼儿一齐说完。

 ④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每段诗句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教师问:为什么说,蓝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为什么说,黑色的云朵,是大雨的家?为什么说,深深的地下,是石油的家?为什么说,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

 ⑤最后,教师带领全体幼儿朗诵两遍诗歌,教师要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幼儿,使幼儿初步感受到诗歌的内在情绪,能正确地朗诵。

 第二层次:进一步理解诗歌

 这个层次可用多种活动形式进行,意在进一步感受,理解诗歌,以及由诗歌引发的,通过多种途径去探寻相关事物的“家”。

 (1)诗歌表演

 通过动作形态、语言等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2)到大自然中观察,寻找相关事物的“家”,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3)利用画报、电视等知识媒介物,寻找相关事物的“家”。

 第三层次:迁移诗歌的经验

 这个层次,主要通过另一种活动形式,把幼儿从诗歌中猁的知识经验,再现出来,为第四层次的活动作准备。

 可以取剪贴画的形式进行 。教师从一些废旧的画册上剪下图案,由幼儿自由选帖,添画,表现一幅“家”的图画。

 第四层次:扩展想象,仿编诗歌“家”

 这个层次重点让幼儿把获得的大量知识经验,用诗歌的语言表现出来。

 (1)教师带领幼儿回忆并复习诗歌。然后请全体幼儿一齐朗诵诗歌,并让幼儿谈谈每段诗句事物之间的联系。

 (2)激发幼儿讲讲,除了诗歌中说的,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做谁的家呢?

 (3)请幼儿用诗歌的语言,把想象的东西仿编成一首新的诗歌。教师可先示范,再请1名幼儿上来讲。

 教师要帮助幼儿掌握仿编的方法。然后请幼儿分组自由仿编,教师注意观察,指导。最后,让每位幼儿轮流说一句诗,组成一首新的长长的“家”的诗篇,以结束整个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落叶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梦》1

  一、设计意图:

 我们班作为幼儿园语言课题实验班,开展课题实验已经1年多了,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会学胜过学会,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幼儿园语言教育培养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我们较多的强调幼儿园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而实际上,在幼儿阶段,学习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扩展和提升,需要与周围环境中的人、物等相互作用。还应建立在对幼儿个性、能力尊重的基础上,今天,我组织的语言活动《梦姐姐的花篮》正是通过为幼儿创造一个以看、听、说为主体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产生对语言的兴趣,调动幼儿想说、爱说、愿说的欲望,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语言。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通过创设看、听、说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

 2)启发幼儿开展积极的想象,创作出自己的梦。

 3)引导幼儿体会作品所表现的美好意境。

  2.情感目标:对同伴的梦有好奇心,能够认真的蜻蜓,大胆的发言。

  三、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活动前有意识的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梦

 2.欣赏过田野、河塘、秋色等美丽风景

  2)物质准备:

 1.创设做梦的情境、配乐

 2.分组材料:2组青蛙分享器,拼图、故事列车若干

 3.梦姐姐的花篮、花朵若干,仙女棒

  四、活动过程:

  (一)感受散文:

  1.分组操作:青蛙分享器2组、拼图、故事列车

 引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青蛙分享器、拼图、故事列车,里面藏着一些优美动听的故事,请你们去听听、看看、说说吧!

  2.集中提问:小朋友,请你们把看到的、听到的说给大家听!(幼儿个别说)这里有这么多好听的故事,我们大家也一起来说一说!也可以讲给你的小伙伴听!(幼儿自由交流)

  (二)完整欣赏:

 1.引入:小朋友说的故事真好听!老师也有一个好听的故事要告诉大家,我们一起来安静的欣赏吧!

 2.再完整欣赏一遍(幼儿小声跟着说故事)

 师:小朋友,梦姐姐的花篮,这个故事美吗?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吧!

  (三)幼儿“谈”梦

  1.幼儿交流自己的梦:

 师:小朋友,你做过梦吗?你做过什么样的梦?(完整回答)

  2.梦姐姐的梦

 师:梦姐姐也做了一个有颜色的梦,她做了一个粉红色的梦!梦见了粉红色的屋顶、粉红色的花朵、粉红色的蝴蝶结、粉红色的礼物、还有粉红色的糖果。

  3.师:梦姐姐最喜欢把五颜六色的梦送给大家了!我们也来做一个有颜色的梦吧!(幼儿做梦)

  提问:你做了什么梦?

  (四)结束:

 师:小朋友,我们也把这些美好的梦,送给周围的人,送给朋友、送给小弟弟、小妹妹吧!(带领幼儿出室)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梦》2

  活动过程:

  1.直接导入

 师:我们有时会做梦,那是因为有梦姐姐。梦姐姐在哪里呢?瞧,她来了……

  2.欣赏故事前半部分,积极参与活动。

 1)看课件,幼儿欣赏故事。

 2)提问:梦姐姐住在哪里?

 梦姐姐长什么样子?

 她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她看见了谁?在做什么?

 梦姐姐给了她一朵什么颜色的花?

 它梦见了什么?

  3.大胆想象青蛙的梦,并讲述

 1)师:小青蛙正在水草边静静的睡觉。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淡绿色的花。

 师:猜猜小青蛙会梦到些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2) 师:小青蛙自己也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师幼共同讲述)

4.积极讨论、讲述故事第三部分

 师:红色的小鸟用脚抓住树枝,在树上睡觉。猜猜它会做一个什么颜色的梦?

 梦里有什么呢?

 1)幼儿和好朋友一起讨论并讲述。

 2)完整欣赏。

  5.听音乐,随着课件欣赏散文,感受散文的意境美。

6.幼儿想象自己的梦,并能大胆讲述。

 1)幼儿听音乐想象,教师扮梦姐姐。

 2)请一名幼儿讲述。

 3)再次想象,请和好朋友一起说一说。

7.活动延伸

 画梦:请你把自己美丽的梦用笔画下来。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优美的意境,体验快乐、美好、多彩的梦境。

 2、积极参与活动,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梦,发挥想象力。

  活动准备:

 1、课件一份

 2、 花篮一个、花朵45朵、音乐磁带《梦幻曲》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梦》3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

 2、大胆想象,能用连贯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梦境。

 3、萌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五颜六色的花瓣、图谱

 活动过程:

 一、谈话:你们做过梦吗?你做过什么梦?

 二、欣赏散文

 1、师;深绿色的森林里有一位梦姐姐,到了夜晚,她就会提着花篮,从林中轻轻地飞出来,知道她去干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梦姐姐的花篮》。

 提问:梦姐姐把梦送给哪些小动物了?

 它们的梦是什么颜色的?

 2、播放课件配乐朗诵,提问:小黄鸡、小青蛙和小鸟都做了什么颜色了梦?为什么呢?

 梦姐姐真好,给了小动物那么美妙的梦。我们也来说说这三个美妙的梦吧!(幼儿回答,依次出示图谱)

 3、引导幼儿再次配合课件欣赏散文。

 师:小动物们梦见了什么呢?我们再听一听吧!

 三、仿编散文句子

 师:梦姐姐最喜欢爱幻想的孩子了,谁想得到这些花吗?请大家赶紧闭上眼睛,梦姐姐就会送你一朵小花。(梦姐姐送给你一朵什么颜色的花,你做了一个什么梦,梦见了什么?)

 四、梦姐姐为我们送来了这么美妙的梦,我们到班上把这个美妙的梦画出来吧!

 散文:梦姐姐的花篮

 在一片深绿色的树林里,住着美丽的梦姐姐。梦姐姐长着一对会飞的翅膀,胳膊上总是挎着一只轻巧的花篮,花篮里装满五颜六色的花。每到夜晚,梦姐姐都会提着花篮,从林中轻轻飞出来。

 小黄鸡靠在妈妈身边甜甜地睡着。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的花。于是,小黄鸡做了一个金**的梦。它梦见金黄的太阳,金黄的田野,田野上开满金黄的油菜花。

 小青蛙正在小草边静静地睡着。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淡绿的花。于是,小青蛙做了一个绿色的梦,它梦见碧绿的湖水,碧绿的荷叶,荷叶丛里有一支碧绿的莲蓬。

 小鸟站在树枝上美美地睡着。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红色的花,于是,小鸟就做了一个红色的梦。它梦见火红的晚霞,火红的枫叶,枫叶边飞舞着火红的浆果……

 梦姐姐最喜欢那些爱幻想的孩子,她觉得这样的孩子可真可爱,所以,她总是把最美最好的梦送给孩子们。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梦》4

  活动设计背景

 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选择了这节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2.理解散文诗的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

 3.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编能力。

 4.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老师的帮助下,幼儿能以散文中的形式来表述

 重点:让幼儿告诉大家自己认识的颜色或者梦内容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一份、花篮一个、花、钢琴曲《卡农》、图谱。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直接导入

 1.你们做过梦吗?都梦到了什么?

 评析: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直接切入主题。

 2.是谁让你们做梦的呢?

 3.教师小结:原来是梦姐姐让我们做梦的呀。(出示课件,并介绍梦姐姐:在一片深绿色的树林里,住着美丽的梦姐姐。她的胳膊上总是跨着一只轻巧的`花篮,花篮里装满五颜六色的花。一到晚上,梦姐姐就会提着花篮,从林中轻轻地飞出来。)

 (二)欣赏散文

 1.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欣赏一首散文诗,听一听,都是谁做梦了?

 (第一遍)评析:为让幼儿直观地认识种种颜色,体验多彩的世界,我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用课件展现逼真的色彩,让幼儿通过视、听,多通道感受散文诗的梦幻色彩、优美意境。

 2.感受她们做梦的呢?它们都梦到了什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第二遍: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出示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

 评析:本环节取了开放式的提问,老师再次提供给幼儿充分表述的机会,并将小动物,以及梦到的景物一一按散文内容的顺序展示在黑板上,帮助幼儿记忆散文内容。此时,我并不是在等待幼儿正确答案的出来,而是鼓励幼儿尽可能的讲述梦的内容,不强求答案的正确度、完整性。当有些答案幼儿无法讲出时,我给予了丰富知识的机会。 3.它们的梦真美啊,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吧。

 4.这么美的散文诗,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第四遍)评析:在开放式提问的基础上,老师和幼儿一起对散文进行了适时的概括、提炼和总结,使幼儿对散文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也使幼儿对颜色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三)幼儿创编散文 1.梦可真美啊,老师也想来当一回梦姐姐,送花给你们,让你们也做很美的梦,好吗?

 2.播放音乐。“梦姐姐“为每个幼儿放一个小礼物,幼儿自由讨论,大胆构思自己彩色的梦。

 3.那请小朋友看看梦姐姐送给你了一朵什么颜色的花,想一想你会做什么颜色的梦,会梦到些什么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看看谁说的梦最美,待会儿请你来跟梦姐姐说一说。

 4.鼓励幼儿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想象与他人不同的内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回答,用上优美的词汇:梦姐姐送给我一朵XX颜色的花,我会做一XX颜色的梦,我梦到了……

 5.小朋友做的梦可真美啊,我们再去把你的梦说给别的班的小朋友听一听。

  教学反思

 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散文诗的内容情节,很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同时,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表达语言能力的机会,使他们能一步步深入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散文诗非常的优美,加上课件优美的意境,保证了幼儿整个活动的质量。在活动中,我只是活动的引导者,把更多说的机会留给孩子,让幼儿真正做活动的主宰者。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梦》5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初步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能用恬静、舒缓的语气朗诵并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词语柔柔地和甜蜜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诗歌配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感受梦的意境。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这张图上都看到了什么?

 师:夜晚这么美,小女孩抱着小熊在床上睡着了,那让我们像小女孩一样甜甜地睡一觉吧!(播放音乐)

 师:你们有没有做过梦?梦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师:你们的梦真有趣呀!你们想知道我梦到了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二、教师配乐朗诵诗歌,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师:小朋友们,在我的梦里你们都听到了什么?

 2、师:在梦里,我都变成了谁?

 三、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完整朗诵诗歌。

 你听到我都梦到了些什么?

 四、演示课件,分段欣赏

 我们一边听着诗歌,一边把梦中的花朵、太阳它们都请出来好吗?(教师分段演示)

 1、师:在梦里,我变成小花以后,遇到了谁?太阳为我披上了什么?

 变成白云以后,我遇到了谁?(风)风教会了我什么?

 变成轻烟以后,我遇到了谁?(雨)雨做了什么?

 2、师:在梦里,我开心么?你们怎么知道的?

 五、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体验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1、师:我们又听了一遍诗歌《梦》,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2、师:看着这些美丽的画,你们觉得哪些地方最美?(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动作来表现梦的温柔)

 六、教师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1、师:小朋友们,老师的梦美不美?你们喜欢么?那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梦也变成好听的句子吧。

 2、师:在你自己的梦里,你们都变成了什么?又遇到了谁?(引导幼儿独立仿编)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用温柔、甜美的声音把我们自己梦大声说一说。

 七、活动总结。

 教师: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有这么多的甜蜜和美好的梦,老师祝你们这样的梦可以一直拥有。(播放音乐结束)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梦》6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梦不可捉摸的特点。

 2、学习用恬静、舒缓的语气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事先与幼儿交谈有关梦的话题。

  活动过程:

 一、说梦。

 1、在长长的黑夜里。老师和你们一起也慢慢地睡着啦,有时候还会做各种各样的梦。你们想知道吗?

 2、教师讲述自己作过的梦。

 3、你们做过梦吗?做的是什么梦?

 二、找梦

 1、有首诗歌就是讲关于梦的事,题目叫《找梦》。

 2、教师完整的朗读诗歌两遍,幼儿欣赏。

 3、梦是什么时候来得?又是什么时候走的?

 4、有位小朋友想找梦,他是怎么找的?找到了吗?

 5、到了什么时候梦又来了?

 三、想梦

 1、我们一边听诗歌,一边装做梦,看着梦是不是真得留不住、找不到。

 2、教师与幼儿进行模拟游戏活动;互道晚安,教师用恬静、舒缓的语气朗诵诗歌,幼儿双手合掌放到脸颊旁,闭上眼睛,此时可想象某些情景。老师朗诵结束后稍作停顿,再念“我一醒来,梦就去了”,幼儿睁开眼睛。

 四、我也来找梦。

 1、梦来过了吗?现在走了吗?

 2、与幼儿边念儿歌边找梦。

 3、引导幼儿讨论:朗诵关于梦的诗歌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和语气?

 4、幼儿再次完整跟念诗歌。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梦》7

  设计意图: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选择了这节语言活动《梦姐姐的花篮》,通过“做梦”的形式,让幼儿将现实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与梦境相结合,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幼儿的想象,并以看、听、说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在欣赏故事和体验故事意境美的同时,还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名称:

 语言

  活动内容:

 《梦姐姐的花篮》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的优美意境。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编能力。

  重难点:

 理解故事的内容,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

  准备:

 轻音乐、背景图、小动物、花朵、实物图、花篮。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直接导入

 提问:小朋友你们做过梦吗?都梦到了什么?(请幼儿自由发言)

 二、欣赏故事(轻音乐)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名字叫《梦姐姐的花篮》。

 2、边讲边提问

 故事里都有哪几个小动物?(小猴子、小青蛙、小鸟)

 梦姐姐送给了它们什么颜色的小花?

 它们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都梦见了什么?

 3、完整的欣赏故事

 三、给小动物送梦

 师:树林中还有许多小动物正在睡觉,梦姐姐也想把花朵送给他们,请小朋友来帮忙好不好?

 1、出示小动物,请幼儿说说都是谁?

 2、选择各种颜色的花朵,以及实物,将这些贴在黑板上,编成一首儿歌。

 3、鼓励幼儿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想象与他人不同的内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回答。

 学习说:“梦姐姐送给xx一朵xx颜色的花,xx做了一个xx颜色的梦,它梦见了xx?”

 四、给小朋友送梦

 梦姐姐送给小朋友五颜六色的花朵,请幼儿说一说会做到什么样的梦。(鼓励幼儿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想象与他人不同的内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回答。)

 五、延伸活动

 1、可以将自己的梦分享给其他的伙伴。

 2、将自己的梦画下来进行分享。

中班活动冬天是什么优质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落叶教案4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散文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散文落叶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落叶教案1

 一、设计意图:

 在“秋天的童话”主题活动中,我带领幼儿外出散步,一路上幼儿对地上的落叶十分感兴趣,有的幼儿捡起树叶当扇子扇,有的幼儿说:“我要把树叶带回去送给姐姐,让她夹在书里当书签。”有的幼儿干脆把树叶丢进河里,兴奋的说:“你们看,树叶小船。”……原来,树叶会给幼儿带来如此丰富的想象力,而散文诗“落叶”文虽短小,却充满趣味,想象力丰富而美丽、动态感强。通过欣赏教学,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奥妙。诗中语句简短而有重复,也是仿编的好教材,于是我设计了以下活动。而且在这节语言活动中,正是通过为幼儿创造一个以看、听、说为主体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产生对语言的兴趣,调动幼儿想说、爱说、愿说的欲望,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语言。

 二、活动目标:

 1.知道诗歌的名称,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学会有表情地大胆朗诵。

 2.熟悉了解散文诗的句式,了解爬、躺、站、藏、催等动词的含义。学习词汇:飘落。

 3.尝试仿编诗歌,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音乐。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看、听、说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初步学会有表情地朗诵散文,感受散文的语言艺术美。

 难点: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幼儿的想象力,尝试仿编儿歌。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请幼儿欣赏动画《秋天》引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非常好看的动画片,想看吗?教师播放《秋天》,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师:秋天美不美呀?你们刚才从画面上看到了、听到了什么?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树叶都飘到哪里去了吗?

 (飘到小河里、飘到马路上、飘到花园里、秋叶儿还会飘到房顶上、树叶飘到草地上)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

 师:秋叶儿飘到的地方可真多,你们知道吗?它还飘到了一首散文诗里呢,请听:(教师有表情地配乐朗诵散文诗一遍)

 师:散文诗听完了,谁来说说散文诗叫什么名字?散文里有哪些小动物?(有……有……还有……)(教师出示相应的动物)

 师:散文诗里说树叶都落到哪里去了?

 (树叶落到了院子里、树叶落到了小河里,还落到了沟里、树叶落到地上,被小虫当成了家。)

 2.出示多媒体课件,通过听、看、说及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播放课件整体欣赏)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欣赏这首优美的散文诗,请小朋友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好吗?(幼儿完整地欣赏课件)

 师: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你知道树叶飘落到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作什么?(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握句式:树叶落在(),()看见了,把它当作()。并且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爬、躺、站、藏、催等动词的含义。)

 3.朗诵散文诗,进一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1)我们小朋友今天可真聪明,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现在我们跟着画面一起来朗诵这首优美的散文诗吧。(播放片段欣赏)

 ●课件1提问:秋风吹来了,树上的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丰富词汇:飘落)

 ●课件2提问:树叶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课件3提问:树叶又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课件4提问:树叶还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小伞。

 ●课件5提问:树叶最后又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是怎么说的?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了。”(2)再次完整地欣赏并朗诵“落叶”。(播放整体欣赏)4.仿编散文诗

 组织幼儿讨论:落叶可以当作房子,当作小船,当作伞和信,落叶还会落在哪里?又会被谁当作什么呢?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后仿编。(树叶落到院子里,小蚂蚁看见了,把它当作被子。树叶落到草地上,小白兔看见了,把它当作扇子。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看见了,把它当作饼干。)

 师:小朋友想想,除了燕子天冷了会飞到南方去,还有谁也要非到南方过冬的?(大雁。树叶落到地上,大雁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

 师:刚刚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我也把你们所说的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教师把幼儿仿编的内容串起来,跟着音乐朗诵)(三)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落叶的用处还真大,你们喜欢落叶吗?想不想去找落叶呀!

 那好,现在我们现在就去外面寻找落叶吧!教师播放音乐《郊游》,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结束)。附散文诗《落叶》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做屋子。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站在上面,把它当做小船。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下面,把它当做小伞。

 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了!”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落叶教案2

  活动目的:

 1、理解散文内容,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理解词:躺、藏、催。

 3、能根据原文展开联想,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丰富有关秋天的知识经验。

 2、创设有关情境:小河、小沟、院子、大树、草地。

 3、材料准备:

 (1)表现小虫、小蚂蚁、小鱼、小燕子玩落叶四张。

 (2)小虫、小蚂蚁、小鱼、小燕子头饰各8个。

 (3)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组织幼儿自由观察情境,每人捡一片落叶坐下来,讨论:“叶子还会落到什么地方?想想叶子还可以当什么?”点明散文名称《落叶》。

 二、结合情境,欣赏和理解散文。

 (一)幼儿欣赏配乐散文一遍后提问:“听后觉得怎样?散文中有谁?”

 (二)以问题“小动物来到了什么地方?把树叶当成什么?”让幼儿再次欣赏。

 (三)借助通过启发性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结合自身动作和形象比喻,让幼儿学习词:躺、藏、催。

 提问:1、树叶落在地上,谁先爬过来,它怎么做,把树叶当什么?请个别幼儿进入情境表演“躺”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

 2、接下来树叶落在哪儿?谁爬过来,它怎么做?(请部分幼儿进入情境表演其动作)

 3、后来,树叶落在哪儿?谁过来了,又是怎样做?(全班幼儿动作练习,理解动词“藏”)

 4、最后,树叶落在哪儿?谁看见,怎么说?(用形象的比喻解释词:催)

 (四)再次完整欣赏配乐散文,以问题:“你喜欢散文吗?为什么?”引导幼儿去感受其表现的意境。

 (五)幼儿按意愿选择头饰扮演小动物,在音乐伴奏下,教师引导幼儿边欣赏散文边自由表现。

 (六)启发幼儿根据原文展开想象:树叶还会落到哪里?谁看见了,会怎样做?

 三、选择个别幼儿的想象内容进行简单表现并自然结束活动。

 附:散文诗《落叶》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沟里,小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下面,把它当作小伞。

 树叶落到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呢!”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落叶教案3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理解内容,感受作品所体现的优美意境,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能有感情地朗诵,理解并掌握词汇"飘落"。

 3、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按照散文的句式结构,大胆仿编。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组织幼儿户外拾落叶。

 2、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重点:

 通过看、听、说等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活动难点:

 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幼儿的想象力,尝试仿编。

 活动过程:

 一、看落叶,做树叶飘落的动作,引出课题。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出示落叶,让幼儿观察落叶的颜色。

 师: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

 让幼儿运用肢体学做树叶飘落的动作。

 师:大家想一想,这些美丽的小树叶会飘到哪里去呢?

 幼:飘到马路上、飘到花园里。

 二、师配乐朗诵,让幼儿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1、师:树叶儿飘到的地方可真多呀,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的名字叫《落叶》,请小朋友认真听一听,散文里的树叶飘到哪儿去了?(教师有表情地配乐朗诵散文一遍)

 2、提问:

 ⑴小朋友,散文听完了,谁来说说这篇散文的名字叫什么?

 ⑵散文里说的树叶都落到哪里了呢?(幼:树叶落在地上、沟里、河里、院子里。)

 ⑶散文里有哪些小动物?(小虫、蚂蚁、小鱼、燕子)

 三、出示多媒体课件,通过听、看、说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1、完整播放课件一遍。

 师:小树叶落在了不同的地方,小动物们看见了,把它当作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提问:你知道树叶落在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作什么?

 (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握句式:树叶落在(   ),(  )看见了,把它当作(  )。

 ●师:你最喜欢散文诗里的是哪一句话呢,大胆地说一说。

 2、分段播放课件,进一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播放课件①:

 ⑴提问:秋风吹来了,天气怎样了,树上的树叶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呢?

 ⑵师解释"飘落"的意思,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树叶飘落。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丰富词汇:飘落)

 ●播放课件②:

 提问:树叶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作什么?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播放课件③:

 提问:树叶又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作什么?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播放课件④:

 提问:树叶还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作什么?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小伞。)

 ●播放课件⑤:

 ⑴提问:树叶最后又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作什么?是怎么说的?

 (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了。")

 ⑵提问:燕子为什么说来信了?

 幼:树叶落下来了就是在告诉小燕子秋天来了。

 师:燕子为什么要到南方去呢?

 幼:因为南方比较暖和,小燕子喜欢住在暖和的.地方。

 师:小朋友说的都很好,那谁知道散文诗里为什么说"催"我们到南方去呢?

 幼:催就是叫小燕子快点去南方。

 幼:对,小燕子不快点飞等天气冷了就来不及了。

 3、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四、仿编散文。

 ●组织幼儿讨论:

 1、小朋友们念得真好,现在请大家想一想,落叶还会落在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作什么呢?

 2、请小朋友们模仿我们刚才学习的散文里的句式:"树叶落在( ),( )看见了,把树叶当作( )。"编出一句完整话。看看谁最聪明,说得最好?

 ●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后仿编。

 (如:树叶落在草地上,小兔跳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沙发……)

 附散文内容:

 《落叶》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小伞。

 树叶落到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啦。"

 活动反思:

 1、能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教育活动,使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幼儿在与同伴、老师的活动中获得了全新的体验。

 2、提供了良好的质疑环境,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大胆提问,踊跃释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幼儿听的模式。一句“你提的真好!”大大增强了幼儿提问的信心;一句“大家说的真好!”进一步提高了幼儿释疑的兴趣。

 3、为幼儿提供了运用语言的机会。在幼儿进行仿编前,用小组或三三两两自由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幼儿都有说话的机会,他们说话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4、综合艺术,照顾全体,使都能参与想象、讲述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落叶教案4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运用诗歌中的反问句式,尝试仿编诗歌。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助人的快乐之情。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音乐《秋日的私语》《秋天多美丽》

 2、(一片大枫叶、小虫、蚂蚁、小鱼、燕子、船、伞、信、房子)

  活动过程

 1、导入

 提问:秋天到了,小树叶怎么了?小树叶是怎么飘落的?

 T:现在我们来做树叶,用优美的声音为树妈妈唱首秋天的歌。边做动作边唱。

 T:小树叶,你飘到什么地方了?(小朋友回答之后在请坐)

 小结:小树叶飘呀飘,有的飘落在地上,有的落在沟里,有的落在小河里,还有的落在了院子里。

 2、欣赏诗歌

 T:可是有一片树叶飘啊飘,飘到了我们的教室。(出示大枫叶)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散文诗。(配乐诗朗诵)

 提问:诗歌里的小树叶飘到了哪里?谁看见了,它又是怎么说的?(幼儿回答,教师出示)

 它们为什么要说树叶是挺好的房子、小船、小伞和信呢?

 3、分角色朗诵

 (第一遍先集体配乐朗诵)

 T:这首诗歌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当树叶飘落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朗诵?(伤感)

 当树叶给小动物带来帮助时,又该怎么表现?(高兴、快乐)

 (第二遍根据要求,有感情的朗诵(分组配乐朗诵))

 4、仿编诗歌

 提问:树叶还会飘到哪里呢?谁会捡到呢?它们又会把树叶当成什么呢?

 (先请小朋友们讨论再交流)

 谁会用诗歌中的语句来说说?

 5、 活动延伸

 绘画仿编的诗歌

  活动反思:

 《落叶》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在活动中,我使用了教学的方法,让幼儿更易于理解诗歌。而且每一环节都为幼儿创设一个说话、表达的机会,达到语言的落脚点。仿编环节,幼儿大胆想象,敢于表达。正因为如此,孩子们的表现更为主动了,并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花之歌》教案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冬天是什么

教师:屈老师

设计意图:

冬天来临,天气渐渐的转冷。对于寒冷的冬天,孩子们所表现得是不愿早起,不愿到户外活动、不愿意上幼儿园。如何让幼儿勇敢的面对冬天,感受冬天的别样情趣。让孩子喜欢冬天。我结合中班主题《北风吹》设计了本次的活动------《冬天是什么》。这首散文诗,通过拟人的手法描述了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以及小朋友不怕寒冷,在冬天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别样的快乐情境。这一教材很合适激发幼儿热爱冬天的情感。

本次活动,我根据教材和幼儿的年龄特征设计了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等教学环节。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把散文诗内容直观形象的表现出来。帮助幼儿快速掌握诗歌内容、把握好朗诵节奏。让幼儿充满乐趣地、勇敢地面对环境,自觉地,主动地认识周围的变化,使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到发展。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名称:冬天是什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优美。

2、尝试运用:"冬天呀,就是……"的句式描述小动物过冬的方式。

活动重点:学习欣赏散文诗,体会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活动难点: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冬天的感受。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冬季与人们生活及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2、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活动。

1、师:"今天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很美的图画。请小朋友说说看到这幅画,你会想到这是什么季节呢?你觉得冬天是什么样的呢?冬天除了天气这么冷,我们的穿着有什么变化?

2、上的小朋友他们的冬天是怎么样的呢?(这个小朋友好像在说冬天呀,就是在堆雪人。)

3、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

二、视听结合,感受散文诗的美。

1、这么冷的冬天,小动物们的冬天是怎么样的呢?今天陈老师就把小动物们过冬的方式编成一首好听的散文诗。在听这首散文诗之前,陈老师还有两个小小的要求:(1)、散文诗的名字是什么?(2)、散文诗里有谁?

2、示范朗诵第二遍,提问: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用"冬天呀,就是……"的句式说一说。)

3、出示画面,师幼看图配乐朗读1-2遍。

三、学习用句式仿编散文诗。

1、幼儿尝试仿编小鱼、小老鼠、小乌龟和蜗牛的过冬方式。

2、小鱼是怎么过冬的呢?你们猜猜小鱼会说什么呢?

活动延伸:

如果请你当小画家,画一幅:"冬天是什么"的图画.你会画些什么呢?请你和小朋友找一个你喜欢的地方说一说。

附:散文诗《冬天是什么》

青蛙,小熊和蛇说:"冬天呀,就是在树洞里美美地睡上一觉,等到春风吹来的时候,再醒来找东西吃……燕子,杜鹃和大雁说:"冬天呀,就是飞到温暖的南方,度过一个舒适的冬天,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再飞回北方…….

松鼠,兔子和绵羊说:"冬天呀,就是换上一件厚厚的毛大衣,暖暖和和地过日子……小蚂蚁说:"冬天呀,就是躲在树洞里,美美地吃秋天搬回来的好多食物…..

小朋友们说:"冬天呀,就是穿上棉袄,戴上棉帽,高高兴兴地坐上雪橇,堆雪人,打雪仗。冬天呀,就是我们快乐的时光。(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初三语文《外国诗》教案

#教案# 导语《花之歌》是一首散文诗,也是一篇充满哲理的美文。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变化,塑造了花朵作为自然的使者和奉献者,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形象。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花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掌握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花的作用及其神韵和品格,体会作者想象的奇特。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花的爱恋与赞美。

 2.想象文字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花的美丽。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奇特的想象。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人们都喜欢花,那五颜六色、清香四溢的鲜花装点了人们的生活。我们随时随地可见那些美丽的鲜花:生日宴会上的康乃馨,婚礼现场的红玫瑰,校园花坛里的白牡丹……人们赋予鲜花许许多多的含义。今天我们就来加深对花的认识,让我们来看看黎巴嫩的纪伯伦是怎样看待鲜花的。(板书课题:花之歌)

 2.纪伯伦简介,学生初步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词语。

 苍穹坠落 孕育冠冕 赠予祭献

 摇曳旖旎 馥郁凝视 琼浆婆娑

 心驰神往 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

 3.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二)读懂文意

 1.在文中,作者将花比作了什么?

 (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板书: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礼品婚礼的冠冕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2.在这首为花儿唱的赞歌里,花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花儿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它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同学自由朗读,注意读出文章的感情和节奏,感性体会纪伯伦散文诗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2.教师范读课文。

 ①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和“诸元素之女”,共同暗示了一个什么样的自然现象?

 (花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春天发芽,夏天生长,秋天变黄,冬天枯萎。等到春天来临,鲜花又重新开放。在自然界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

 ②“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我”是野地里的花,“我”在晨风中看着太阳升起来,光明降临;傍晚时分,群鸟归林,我看着太阳一点一点地从西山头落下去。“我”是属于自然的,我享有和自然界其他生命同样的生活。)

 ③本文想象奇特,综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来说一说。

 (文中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构建了一幅大自然美丽和谐的图画。)

 预设:“我是大自然的话语”“我是星星”“我是诸元素之女”“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这些句子都是比喻句。

 “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这些句子都是拟人句。

 “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这组句子是排比句。

 四、分组探讨,体悟感情。

 1.小组讨论: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反馈汇报,教师指导:

 这首散文诗表意是写花,但真正是写人,诗人正是利用花这种大自然的语言,来寄托自己的伟大情操,同时也号召我们要“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板书: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

 五、对比阅读,学会想象。

 1.自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说一说这段文字与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想象奇特)

 2.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花之歌》教学反思

 《花之歌》通过花语的倾心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美丽和谐的图画,图画中有诗意的浪漫,也有现实的真实。既写出了花的成长与芬芳,又袒露出了花的凋谢命运,纪伯伦的诗有着哲理寓意深邃,是用诗意的叙述和思考的敏锐来书写人生的。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读通文章之后出示一些重点语句。我在教学中能够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语言的魅力内涵。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由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过渡到感悟作者蕴藏在句子中的情感,小组讨论阶段,学生在充分讨论的过程中对作者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感悟,再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导,认识上就更深一层次,对今后阅读纪伯伦的作品帮助很大。

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花之歌》教学反思

 《花之歌》是一篇略读课文。本文的语言清丽、流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因此这是一篇很适合朗读的文章,用纪伯伦自己的话说“我们活着只为的是去发现美。其他一切都是等待的种种形式,“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是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因此纪伯伦的文章特别能带给人一种特有的美感。在他笔下,花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一、教学效果

 1、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这篇文章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以读为主:听读想象,默读思考,朗读悟情,品读欣赏。抓住这一特点,我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安排教学环节:听读感知——品读欣赏——美读体验——模仿创造,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对课文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学习创造。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使学生享受到审美乐趣,受到情感熏陶。教者“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将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给予学生去自主地品读探究,然后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分享智慧成果。

 2、深入地挖掘了文本主题。授课时,我引导学生挖掘这首散文诗的主题时,出示作者纪伯伦的简介,简述作者的身世和经历,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注入的感情。

 3、出示组歌中的另两首诗《浪之歌》和《雨之歌》让学生体会诗人不同作品之间的相同和不同,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词汇,背诵精彩的语段,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添砖加瓦。

 4、最后,在学生充分感受到诗的美之后,我鼓励学生进行散文诗的创作,培养学生创作的欲 望,体会成功的收获。

 二、成功之处

 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成功的,现在把成功的几方面总结如下: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不因为课程而赶任务,读得不好,随时停下来进行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体会到了诗中的语言的优美,在读中得到了人生的启迪。

 三、不足之处

 本文是一首清丽流畅,极富浪漫与抒情的散文诗,爱与美的主旋律回荡其间,令人陶醉不已,而我在问题设计上,语言欠生动,过于理性和生硬,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对课堂调控不够到位,文章的拓展上衔接不够,拓展内容时间仓促,没有很好地体会把握作者赋予文中的感情。

 四、改进措施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老师要有一条河流,学生才会有一桶水。优美的散文诗需要优美的语言去讲述。我今后,要加强自我语言的修养,用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享受审美的乐趣,感受作者的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加强对课堂的调控能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们有的收获。

八年级语文《组歌》的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初三语文《外国诗两首》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感受自然的美。

 2、体会写景抒情诗表达的基本特点,并尝试写简单的诗。

 3、理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爱。

 教学重难点

 1、诗歌诵读。

 2、诗歌仿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英国有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叫济慈,他说“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这句经典的话本身也是一句诗,它告诉我们生活的本质就是诗,人的一生也是诗。如果我们能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我们平凡的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时时有诗情,人生处处有诗意。写诗,并不像许多同学想象的那么困难,今天,就让我们以两首优美的外国诗为阶梯,去尝试一下写景诗的创作。

 二、品读济慈和叶赛宁,感受写景诗的特点

 1、介绍两位诗人: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叶赛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2、自由诵读感受诗意诗情:

 ⑴自由读、表演读、配乐读。

 ⑵自由谈一谈你从这两首诗中读出了什么样的诗情。

 引导学生交流:

 《蝈蝈和蛐蛐》中的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热爱生活乐观地对待生活。

 《夜》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3、自由诵读议一议诗歌的语言:

 ⑴重点读《蝈蝈与蛐蛐》引导学生体会:

 散文一样的语言:娓娓道来,似在说话,不造作不生硬。

 感受方式:改变诗歌分行排列的方式,把它们以散文的形式排列,读一读体会一下,原来,散文诗就是一篇散文。

 ⑵重点读《夜》,引导学生体会:

 诗的语言就是形象化、细节化、生动化的语言;

 景物的铺排:松林、夜莺、长脚秧鸡、溪水、明月;

 特点的凸现:松林的“幽暗”、夜莺的“歌声”、长脚秧鸡的“欢嚷”、大河的“银星”、小溪的“银波”……

 ⑶教师总结:

 写景类抒情诗其实很简单:

 写诗,就是诚实地写出心中的话;

 写诗,就是细腻地描绘出心中的话;

 写诗,就是优美地表达出心中的话;

 写诗,就是灵活地排列出心中的话;

 ……

 三、他山之玉:看看如何把散文变成诗

 1、把《春》的前几段变成诗:

 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

 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2、把记叙文变成诗:

 深圳的程少堂老师曾把《荷花淀》的开头由记叙文改成这样了:

 原文: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月亮

 升起来

 院子里

 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

 白天

 破好的

 苇眉子,湿润润的

 正好编席

 女人

 坐在

 小院当中

 手指上

 缠绞着

 柔滑修长的

 苇眉子

 苇眉子

 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

 跳跃着

 四、自由创作

 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为题,或者以《夜》为题,模仿这两首诗简易朴实的写法,即兴创作小诗一首并朗诵交流。

 (提醒学生:如果觉得难,可以写成散文再考虑形式。)

 五、课外作业

 自由创作诗歌,在班上举行诗歌创作比赛。

 教材分析

 《组歌》选自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散文诗集《泪与笑》。纪伯伦《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执拗、憔悴、馈赠、真谛、璀璨、长吁短叹、盛气凌人”等词语。

 2.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培养在朗读中想象的能力。

 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角度拟人手法的妙处。

 3.仿写文章精彩语段,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培植学生的博爱心灵。

 教学重、难点

 1.反复朗读,感受语言的形象美。

 2.理解文章丰富的情感内涵。

 3.分析诗中语意递进伸展的层次。

 突破方法: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借助形象感受诗歌意境,进而在朗读品析、语段仿写中深入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感受诗歌语言的形象美、凝练美。第一首诗由歌咏爱情到歌咏对其他更广泛事物的爱,最后坚定地表明“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抒情层层深入。第二首诗多角度比拟,表现“雨”为他人而生活的崇高品质,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中间以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对人生的思索,更坚定了奉献的信念,最后竟然与其他事物融为一体。这样的构思学生不易把握,可以取学生质疑、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的方法进行处理,必要时教师可以集中讲解。

 教学方法

 1.诵读想象法: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想象诗歌画面,感受诗歌的意象美。

  2.读写结合法:在品读的过程当中,进行仿写训练,让学生在写作中领会诗歌高尚的情感内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设计(一)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两首咏物诗。

 咏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两首咏物诗都从自然中的寻常事物中挖掘出不寻常的意义,赋予它们人的品格和意志’

 借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怀。这类文学创作的手法叫做托物言志,古今中外的作家们经常使用。这类作品表达更加形象、含蓄,留给读者更多阅读想象的空间,使读者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今天我们学习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两首散文诗,欣赏托物言志类作品中的两篇杰作。

 设计(二)联想与想象小练习:

 如请你赋予海浪或者雨以一定的意义,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你将赋予它们什么呢?

 示例1:我要赋予海浪勇敢的斗士,因为它敢于面对一切恶劣的天气,敢于冲破一切阻碍,不信,你可以看看岸边的礁石,他们总是被海浪咬得千疮百孔。

 示例2:我要赋予雨生命的使者,春天,一场小雨,会使草木萌发,百花盛开;夏天,一场大雨会使小河水满,河里的鱼虾游得那么欢快;秋天,一场细雨让红透的秋果喜得合不拢嘴;冬天,雨化作洁白的雪,让灰暗的天空撒满洁白的柳絮。

 揭示课题,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朗读课文,感受诗中形象

 1.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海浪和雨的形象。

 教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发挥想象,将课文中的文字换成画面,然后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你想象出来的画面。同时注意圈画出优美的词语,体会其中的妙处。

 生自由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并做好标记。

 (1)字词积累。

 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海誓山盟: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这里指有了生命的浪对海岸立下的爱的誓言。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别人的意见。

 璀璨:形容珠玉光彩鲜明。

 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中。

 馈赠:赠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2)四人小组,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3)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描述自己喜欢的画面,并简要说明喜欢的理由。

 示例:在《浪之歌》中,我看到了银白的浪花冲向海岸,与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海岸上一下子凉爽了许多;在《浪之歌》中,我看到了海浪亲吻海岸的情形,他们的情感是那样细腻;在《浪之歌》中,我看到了海浪陪伴美人鱼跳舞的情形,它的舞姿是那样轻盈;在《雨之歌》中,我看到了细雨洒向大地,大地开始呈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初春美景;在《雨之歌》中,我看到了一夜春雨之后,乱红摇曳,“花重锦官城”的壮美景象;在《雨之歌》中,我看到了干渴的禾苗饱饮甘霖时绿意盎然的情形;..

 2.品读课文,深入探究海浪与雨的丰富内涵。

 教师:海浪和雨在诗人的笔下是那么形象生动,富有思想情感。请你仔细品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领会它们给了世界什么?对生活,它们作出了怎样的抉择?其中蕴涵着怎样的人生境界?

 学生深入品读课文,思考以上几个小问题,然后交流。教师倾听学生的理解,并适时点评,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语言的运用,例如:海誓山盟、亲吻、坚忍而有耐心、拥抱、扑倒等。

 之后,完成两个小活动:

 (1)续写《浪之歌》第5段,或者仿写《雨之歌》第1段,领会它们的生命抉择。

 续写示例.:曾有多少次,我将月亮的影子浸在我的怀里,将他冲洗得更加温润亮泽;曾有多少次,我倾听一群被白沙鱼追赶得疲惫不堪的沙丁鱼轻轻地叹息;曾有多少次,我慷慨地献出我滋养了多年的海藻,给那些饥肠辘辘的人们解除饥饿的痛苦。

 仿写示例:我是七仙女项间散落的项链,洒在秋日的山林,孕育出林间红红绿绿的苹果。

 (2)扩展《浪之歌》最后一个句子,根据你的理解,将代词“这”变成具体内容,领会海浪的人生境界。

 示例:对海岸忠诚无悔的爱情,就是我的生活;对周围众生忠诚无悔的爱恋,就是我的工作。

 3.师生小结,明确海浪和雨的丰富内涵。

 从《浪之歌》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脾气是不喜欢睡眠的”,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守着它的和谐、它的美。从中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而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多么令人欣喜,它是慷慨无私的奉献者和殷勤的使者。自然万物因为它的滋润而生动而美好。我们敏感的心灵常常就是在这潺潺的雨水中,被引领着去触及那些离我们很遥远的记忆、梦想,以及深邃的精神世界。

  三、学生质疑,深入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学生的质疑可能有:

 (1)“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可是,我在恋爱呀!而爱情的脾气是不喜欢睡眠的。”这里的连接词使用好像不合常规?

 (2)“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这句话如何理解?

 (3)将《浪之歌》看做一首爱情诗可以吗?

 (4)《浪之歌》中最后一句话去掉可以吗?

 (5)《雨之歌》中前后内容是否重复?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然后启迪学生探究答案,肯定学生言之成理的`见解,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诗歌主旨深入理解,教给学生围绕整体解答局部问题的思维方法。

  四、拓展阅读,与作者零距离接触

 多媒体展示《组歌》的“引子”部分,引导同学们大声朗读,进一步感受作者高尚的情怀和执著的理想追求。

 组歌引子我不想用人们的欢乐将我心中的忧伤换掉;也不愿让我那发自肺腑怆然而下的泪水变成欢笑;我希望我的生活永远是泪与笑;泪会净化我的心灵,让我明白人生的隐秘和它的玄奥;笑使我接近我的人类同胞,它是我赞美主的标志、符号;泪使我借以表达我的痛心与悔恨;笑则流露出我对自己的存在感到幸福和欢欣。

 我愿为追求理想而死,不愿百无聊赖而生。我希望在自己内心深处,有一种对爱与美如饥似渴的追求。因为在我看来,那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者是最不幸的人,不啻行尸走肉;在我听来,那些胸怀大志,有理想,有抱负者的仰天长叹是那样悦耳,胜过管弦演奏。

 夜晚来临,花朵将瓣儿拢起,拥抱着她的渴望睡去;清晨到来,她张开芳唇,接受太阳的亲吻。花的一生就是渴望与结交,就是泪与笑。

 海水挥发、蒸腾,聚积成云,飘在天空。那云朵在山山水水之上飘摇,遇到清风,则哭泣着向田野纷纷而落,它汇进江河之中,又回到大海——它故乡的怀抱。云的一生就是分别与重逢,就是泪与笑。人也是如此:他脱离了那崇高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质的世界中蹒跚;他像云朵一样,经过了悲愁的高山,走过了欢乐的平原,遇到死亡的寒风,于是回到他的出发点1;回到爱与美的大海中,回到主的身边。

五、课堂练习摘读,积累课文精美语言。

 (1)摘录喜爱的一组美词佳句精彩段,以诵读方式推荐给全班,并简述推荐理由。

 (2)分类集纳语言美点。词分成语、叠词、双声叠韵词、极富表现力的词、拟人化的动词、其他美词;句分修辞美句、极富感情的句子、联想丰富的句子、透射哲理的句子、特别喜爱的句子:段分排比构成的段、具有回环复沓之美的段、结构特别的段。

六、作业设计

 万物有灵,只是因为人的存在。正是因为有灵性的人的凝视,万物才显出人间的情态,有了人的聆听,雨点的敲击才构成一种乐曲。请你用第一人称,发挥丰富的想象,学习多样化的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选取一物,以“ 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写一首散文诗,表现你对人生的思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该课的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入不俗, 直接切入语文学习。 三个导入各具特色,第一个导入从作品的艺术特色人手,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累,领会托物言志手法的特色,便于学生更好地拓展思路,更快地理解<组歌》的思想内涵。第二个导入设计是利用学生的语文能力,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促进生活感悟,直接切入到对海浪和雨的理解,利于与课文形成比较。

  二、熔语文学习、思想教育于一炉。 本文学习设计了几个小活动,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思想,让学生在语文训练中接受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感染。

 比如:自读想象画面,对文章局部内容的续写、仿写,对关键语句的扩展理解等,设计非常巧妙。

  有关资料

 一、作者资料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

 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他的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1《折断的翅膀》(1911)等。《折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她们与命运的苦斗,谴责贪婪、欺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他的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的倾诉取胜。他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他用英文写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疯人》(1918)。此后陆继发表散文诗集<先驱者》(1920)、《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论述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充满比喻和哲理,具有东方色彩。纪伯伦并自绘充满浪漫情调和深刻寓意的插图。

 纪伯伦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歌”。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的理想。他的思想受尼哲学影响较大。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并组织领导过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学团体“笔会”,为发展阿拉伯新文学作出过重大贡献。他的作品已译成多种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他的作品最先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先知》(冰心译,1931)。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的其他作品也逐渐为中国读者所了解。

  二、炽热的恋情、拟人的杰作

 《浪之歌>赏析

 这是一篇借物抒怀之作,也是纪伯伦著名散文诗篇之一。

 读完《浪之歌》,透过浪花、海岸这些形象,我们不禁想起了诗人自己,想起他对祖国炽热而苦苦的恋情。熟悉诗人的人都知道,他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远在他少年时代,为了生存,他同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求生。后来,立志报国的诗人,又遭到放逐。在自己的国土上,他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不得不长期旅居异国,身老他乡。然而,这种因贫穷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别离,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相反,他爱之更深,思之也更切,他不仅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寓深厚的恋情。《浪之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他借助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诗中的海浪形象是极为感人的。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得热烈,爱得深沉。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晚,她又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潮涨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倒在情侣的脚下。面对她这诚挚炽烈的情爱,海岸是异常感激的,他亲吻她,还容忍了她的“任性”。但与海岸连在一起的“山崖”,却不同情她、理解她,不管她如何向他献媚、微笑、倾吐心声,始终装聋作哑,置之不理。

 他这种态度,使海浪感到伤感,苦恼。寂静的夜晚,大地万物都在睡神怀抱中沉沉酣睡,唯有她辗转反侧,难以安眠。然而,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也没有因此而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决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这样消磨岁月,显示出无限的忠诚。海浪对爱情的这种态度,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

 海浪除具有人的特点、能借以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之外,还具有浪的特点。如她的“任性”,总不能平静的心胸,晨昏的情感的变化,潮水涨落时不一的举动等等。都符合海浪的特性。由此也说明,这一拟人形象是塑造得很成功的,显示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

 纪伯伦笔下的自然万物仿佛都是诗人的一个面影,一个道具,浸染着他的气息,跳动着他的诗心。在他的文学世界里,一切事物都仿佛汇流、回旋在一个巨大的合唱之中,歌颂着生命、自然、爱情,而生命、自然、爱情,似乎也只是宇宙运行的同一个恢弘的过程的不同表现、不同名称,为了去印证一个最终的和谐——这样的思想对我们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它是纯然东方的。

 不同于真实世界,在这首散文诗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在前四节里,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接下来,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在星空、美人鱼、礁石和情人组成的画面中,它发出永恒的共鸣,“时而歌唱,时而叹息”,而海浪的歌唱也就是海浪的叹息。

 也因此,我们方可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守护它的和谐、它的美。

 在这里,我们恰恰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

 诗人的故国地处地中海的东端,这也许是海洋的意象在他的散文诗里如此亲切的缘由。

 那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里独自往复拍打着岸边,歌唱复如叹息的大海的梦幻般的图景,一定是这首散文诗诗思的缘起,而这,是仅仅在地图上遥想大海,而未曾在海边久久流连的人所不能写出的。

三、《雨之歌》赏析

 纪伯伦常被称作哲理诗人,但他的散文诗的内涵常常多于一般的哲理诗,就这首<雨之歌》而言,和哲理诗相同的是,它主要用的也是拟人化的手法,但是它并不以得出某种哲理、教谕为目标,它最终形成的是一个具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化约为简单的道理的形象。

 在这首散文诗的绝大部分,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传情的信使”)。值得注意的是在诗中对拟人手法灵活的多方面运用:一方面是对雨的拟人化处理一,从第3节“我哭”开始,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相关意象——花草、云彩和田野等等——相应加以拟人化,一方面雨的形象也时时在变化,或拟人的角度不同,或者由拟人很微妙地转换为拟物,例如第6节“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似乎又获得了一只鸟的形象,此外,除了自然界的具体的物象之外,一些抽象的事物也常常被拟人化,如第2节“清晨的女儿”中的清晨,以及第5节“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中的死亡,可以说是运用于无形。

 文中的空间感依然是宽广浩大的,天上地下,雷电云霓,山河湖海,无所不至,但由于拟人手段的广泛运用,使文中的世界成为一个“人之境”。不过,直到第7节“窗户上的玻璃”和“敏感的心扉”出现,才真正引出了人的世界。

 原来,万物有灵,只是因为人的存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因为有灵性的人的存在,有了他们的凝视,万物才显出人间的情态,有了他们的聆听,雨点的敲击才构成一种乐曲。

 也是因为人的存在,雨才获得了一种新的使者的身份——在潺潺的雨水中,我们敏感的心灵常常被引领着去触及那些平日常常离我们很遥远的记忆、梦想,一个深邃的精神的世界。

 在自然界中,雨水意味着一个循环,正如爱情在人类世界中意味着一个循环,它滋润生命,传递着生命的能量,使之生生不息。纪伯伦散文诗中的世界总处在运动之中,叹息、泪水和微笑只是人类世界运动过程的诸面,而自然,乃是人类世界的一面运动着的镜子。

四、纪伯伦诗歌赏读

 美之歌

 我是爱情的向导,是精神的美酒,是心灵的佳肴。我是一朵玫瑰,迎着晨曦,敞开心扉,于是少女把我摘下枝头,吻着我,把我戴上她的胸口。

 我是幸福的家园,是欢乐的源泉,是舒适的开端。我是姑娘樱唇上的嫣然一笑,小伙子见到我,霎时把疲劳和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而使自己的生活变成美好的梦想的舞台。

 我给诗人以灵感,我为画家指南,我是音乐家的教员。

 我是孩子回眸的笑眼,慈爱的母亲一见,不禁顶礼膜拜,赞美上帝,感谢苍天。

 我借夏娃的躯体,显现在亚当面前,并使他变得好似我的奴仆一般;我在所罗门王面前,幻化成佳丽使之倾心,从而使他成了贤哲和诗人。

 我向海伦莞尔一笑,于是特洛伊成了废墟一片;我给克娄巴特拉戴上王冠,于是尼罗河谷地变得处处是欢歌笑语,生机盎然。

 我是造化,人世沧桑由我安排,我是上帝,生死存亡归我主宰。

 我温柔时,胜过紫罗兰的馥郁;我粗暴时,赛过狂风骤雨。

 人们啊!我是真理,我是真理啊,你们要把这一点牢记在心里。

 在《美之歌>里,诗人把美当成上帝、真理。她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其力量也非常神奇,可以主宰生死存亡,可以令你获得爱情、灵感,可以使人变得聪明、美丽,净化人的心灵,使社会变得崇高起来。同时,她也可以“赛过狂风暴雨”,摧毁一切。诗人在这里不是在演绎哲理命题,而是用艺术的散文诗形式和优美语言,形象地阐述美的作用与意义。

 在纪伯伦前期人生哲学观里,美,有着较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如他认为,“美是一种威严可怕的力量”,是一种“神力”,“只有在美中才有真理”,“只有在美中才有光明”,“美可以使你们的灵魂归真返璞至大自然——那儿本是你们生命的起源”等。在《美之歌》中,也具有这种神秘主义因素,如“我(即“真”)是造化,人世沧桑由我安排;我是上帝,生死存亡归.我,主宰”等。美成了超然之物,成了主宰生灵万物的神。

 在纪伯伦后期人生哲学观里,美,开始逐渐褪减神秘主义色彩,而强调人们自己对“美”

 实践的重要。如他说:“你们到处追求美,除了她自己做了你的道路,引导着你之外,你如何能找到她呢?”这里强调了要你自己去“找”,又说:“美是凝视自己镜中身影的永恒。但你们就是永恒,你们也是明镜。”“美在情人的心中,真在耕者的臂里。”“世上只有两个元素,美和真。”这就是说,美并不是一切,世上除了美之外,还有真。美不是虚无缥缈的,它是现实的、实践的,创造的,是掌握在人们自己手里的。不过《美之歌》的“美”,还没有进入到他后期这种境界。

 《美之歌》这首散文诗的最大特色是,诗人以充沛的,运用众多而生动的比喻,并把许多经典典故通俗化、故事化,把个十分抽象的理念(美)演绎得具体形象,令人神往并引发人们对哲学的深沉思考。再加上新颖的意象和象征,以及运用一连串的排比句,有如一气呵成,行文华丽、流畅而富有音乐性,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这不仅是《美之歌》这首散文诗的艺术特色,也是纪伯伦所有散文诗的艺术特色,被称之为“纪伯伦风格”。

 纪伯伦散文诗创作的数量多,内容丰富,体式多样,叙述型、抒情型、议论型、故事型、寓言型、戏剧型、单纯对话型、书信型、分行诗歌型、长篇、短篇,以及小诗、格言等等,各种体式都有。他为世界散文诗宝库留下了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