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文程是汉人,为什么会投奔大清?

2.历史,范文程

范文程的后人还存在吗_范文程后代分布哪些省

范文程说通俗一点,就是汉奸。

这小子还是南宋重臣范仲淹的十七世孙。

他的家里也深受大明的优待,曾祖父曾经官至兵部尚书。

范文程18岁就考取了秀才,在辽东居住。可惜随后多年时间,范文程没有进学,始终是一个秀才。

在大明,秀才有些特权,但无法做官,不能满足范文程自己的政治欲望,也不能发挥他的才能。

当时辽东属于文化荒漠地区,范文程在哪里尚且不能进学,考中举人之类,在全国就更没有竞争力了。

就是因为范文程明白走科举考试,很难在大明出头,而满清急需要汉人谋士,这才决定背叛祖国。

所以,清军攻占抚顺以后,范文程主动去投靠满清,成为满清麾下的大汉奸。

据说当时努尔哈赤大喜,对手下人说:“这可是名臣的后人啊,你们可得对他好好尊重啊!”

为什么努尔哈赤这么说?除了范文程是兵部尚书的重孙子,范仲淹的后代,也是因为他是有能力的秀才。当年满清麾下都是一群武人,没几个识字的。

在捧着本《三国演义》都能当军官教材的军队里,范文程的秀才就相当于今天的博士后,算是一流学者。

这说明,范文程非常擅长投机,他投的很准,很快成为皇太极心腹。

诚然,范文程这个人能力非常强,对于满清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军事都有很大的贡献,堪称开国重臣。

但此人身为汉人,投靠异族甘做鹰犬,反而自己的同胞,实属人品低劣的民族败类。

范文程的所作所为,其实同汪精卫没啥区别,一丘之貉而已。

比如,明军围攻大安口城,范文程披甲上阵,率领枪炮手,斩杀很多明军。

再比如,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初四日,范文程上书摄政王,奏请立即出兵伐明,夺取天下。范文程的建议,对清夺取中原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制定,对促使清军出发,起了巨大的作用。

满清几乎每一个大规模军事举动,都有范文程的身影。

就是在范文程的献策先,不知道多少汉人因此被杀。范文程的官帽红缨上,染满了自己的同胞的鲜血。

其实范文程投靠满清之前,满清在东北已经胡作非为,大肆虐杀辽东汉人,侥幸没死的也被他们当做奴隶。就这种情况下,范文程也主动去投靠,说明此人对同胞的死活毫不在意,是个无耻小人。

自然,范文程过的也不是很好。满清是异族朝廷,实权派众多,互相倾轧,毫不留情。范文程也被迫陷入政治斗争中,几次差点完蛋。

更倒霉的是,他的老婆竟然被多铎抢走了,范文程不但戴了绿帽还遭受了奇耻大辱。

这也算是报应吧。之前满清官兵对于汉人老百姓,欺男霸女,无所不为,范文程助纣为虐,最终搞到自己的头上。

范文程是汉人,为什么会投奔大清?

范仲淹后代名人有:长子范纯祐、次子范纯仁、三子范纯礼、幼子范纯粹、十七世孙范文程等。

1、范纯祐

范纯佑,天资聪慧,“方十岁,能读诸书”“为文章,籍籍有称”,可以说是一个神童,但他是个大孝子,“不应科第”,不求功名,陪伴父母,让几个弟弟安心从政。特别是在范仲淹帅兵在西北抵抗西夏军队期间,范纯佑成为范仲淹的得力助手,甚至担任大军先锋,为稳定西北边防做出了重要贡献。范纯佑曾历任监主簿、司竹监等官。

2、范纯仁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

天圣五年(1027年)六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宋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范纯仁于宋徽宗登基后,官复观文殿大学士,后以目疾乞归。著有《范忠宣公集》。

建中靖国年间去世,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宣。

3、范纯礼

范纯礼官至尚书右丞,就是副宰相。《宋史》给他贴的标签是“刚正”、“沉毅”,也符合其父之言。由于刚正,得罪了权臣,被诬告在接待辽国使节的宴会上,直呼徽宗名字。徽宗下令将他贬官外放,后来又卷入新党旧党的变法之争,余生郁郁不得志。

4、范纯粹

范纯粹(1046年~1117年),字德孺,北宋官员。范仲淹第四子,出生于邓州(今河南省邓州市)。以荫入仕,性沉毅,有干略。

5、范文程

范文程(15年-1666年),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今沈阳)人。清朝初期政治家、谋略家。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

范文程少好读书,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在沈阳县学考取了秀才,时年18岁。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八旗军攻下抚顺,范文程与兄范文寀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成为清朝开国元勋之一。清太宗时期,他深受倚赖,凡讨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

康熙五年(1666年),范文程去世,终年70岁。康熙亲撰祭文,赐葬于怀柔县之红螺山,谥文肃。康熙皇帝亲笔书写"元辅高风"四个字,作为对他的最高评价。

历史,范文程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范文程这个人,说起他的名字,可能并不是很多人都了解,那么大家一定都知道范仲淹吧,范文程就是范仲淹的后人。那么作为一个汉人的范文程,为什么会一心投奔大清,并未大清做出了很多贡献呢?其实无非就是和我们现在一样遇不到伯乐,有才智无法施展,无奈之下只能转投阵地。

首先范文程作为一个汉人,更是作为范仲淹的后人,才华很厉害,具有很高的谋略和能力,同时也一样怀有报国的远大志向。但是在明朝,他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他想要施展才能,却没有办法。另一方面,当时的明朝内部已经很腐败了,所以在这种不得志的情况下,他只能转投努尔哈赤。

在范文诚的心中,由于明朝内部已经很腐败了,他觉得让天下黎民百姓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已经不大可能了,而且当时天下的时局也不是一般人能控制的。经过多方面的思考下,他坚定地归顺了大清。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艾佛做大庆的过程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清朝的稳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是后世流芳。

细数下来,范文程一生经历了清朝的四位君主,分别是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和康熙。不言而喻,他是清朝之初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臣,自然为清朝立下的功劳也是不可磨灭的。无论如何,他用事实证明了归顺清廷,她的这一决定是十分正确。

明万历四十六年 (1618),自愿投效努尔哈赤,参加后金。为参与帷幄 的主要谋士之一,深受倚赖。凡伐明的策略、争取汉官归降、 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

清顺治元年(1644),在李自成农民军攻下北京的关键时刻, 他连续上奏疏,力主清军尽早进关,并建议严肃军纪,以收 人心。 顺治帝定鼎北京,百废待举,范文程又提出一系列措施, 以安人心。如宣布为崇祯发丧,各衙门官员俱照旧录用,严 禁以“搜捕逆贼”为名互相告讦,废除明季三饷加派等。面 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建议奖励垦殖,恢复濒于崩溃的农业生 产。他特别重视开科取士,争取汉族知识分子对清王朝的支 持。

由于他功劳卓著,顺治九年授议政大臣,先后晋少保兼 太子太保、太傅兼太子太师。范文程历事四朝,于清朝 的建立和发展,多所贡献。卒后康熙帝亲写祭文悼念,谥文肃。

此人功大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