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

2.《勾股定理》优秀说课稿

3.北师大八年数学为什么要证明说课稿

4.初中数学说课稿

5.初中数学说课稿/初中数学说课怎么说

6.初中数学圆说课稿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_八年级数学说课模板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说课稿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勾股定理是初中几何数学的基础,学好勾股定理,有助于提升对数学的认知以及对图形图像的理解,下面是我为大家提供的初中数学勾股定理说课稿,一起来看看这课是怎么教学的吧!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

 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拼图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和比较,理解勾股定理,以利于正确的进行运用。

  据此,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及其证明。

 2、能够灵活地运用勾股定理及其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4、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勾股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钻研精神。

  二、教学重点:

 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

 勾股定理的证明。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本课的教法和学法体现如下特点:

 以自学辅导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操作、归纳,理解定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演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分析、证明,使学生得到获得新知的成功感受,从而激发学生钻研新知的欲望。

  五、教学程序

 :本节内容的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动手、动脑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 以古引新

 1、由故事引入,3000多年前有个叫商高的人对周公说,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两端连接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勾是3,股是4,那么弦等于5。这样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2、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有这个性质呢?教师要善于激疑,使学生进入乐学状态。

 3、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初步感知 理解教材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通过自学感悟理解新知,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三)质疑解难、讨论归纳:

 1、教师设疑或学生提疑。如:怎样证明勾股定理?学生通过自学,中等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这时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2、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拼图,观察并分析;

 (1)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

 (2)你能写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吗?

 (3)如何运用勾股定理?是否还有其他形式?

 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参与的效果,接着全班交流。先有某一组代表发言,说明本组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评价和补充。教师及时进行富有启发性的点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最终解决疑难。

  (四)巩固练习 强化提高

 1、出示练习,学生分组解答,并由学生总结解题规律。课堂教学中动静结合,以免引起学生的疲劳。

 2、出示例1学生试解,师生共同评价,以加深对例题的理解与运用。针对例题再次出现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练习中出现的情况可取互评、互议的形式,在互评互议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取全班讨论的形式予以解决,以此突出教学重点。

  (五)归纳总结 练习反馈

 引导学生对知识要点进行总结,梳理学习思路。分发自我反馈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本课意在创设愉悦和谐的乐学气氛,优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合作,营造一种学生敢想、感说、感问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教学活动,在学习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稿

课 题 同底数幂的除法

专 业 数学教育

指导教师 吕 晓 亚

班 级姓 名学 号 [1**********]8

2008年5月25日

一、课题介绍

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数学八年级(上)第十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底数幂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同底数幂的除法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由来和运算应用. 通过对同底数幂的除法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的同底数幂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又是今后学习整式、分式的除法等知识的基础. 此外,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抽象、概括、类比、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2、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结合本节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特点等,考虑初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法则;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熟练、准确地进行运算.

(2)能力目标:通过总结除法的运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例题和习题,训练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以增强自信心;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理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学生对幂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主动融入学习.

3、重点与难点

为了实现以上三个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重点: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及应用.

难点: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由来.

三、教法分析

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新知识的过程. 教学活动中教师着眼于启发,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学生着眼于发现,通过类比后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发展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本节课主要是用启发式、类比式、发现式为主的教学方法.

四、学法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 这节课主要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探索、交流,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得出有价值的理论和知识,灵活地运用旧知识去研究新知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从“学会”到“会学”,最后到“乐学”的学习过程.

五、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将本节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2-

1、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情境1:请同学们回忆,举手回答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回答(并做评价). 此时写出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

m n m +n a ?a =a 加. 即(m 、n 为正整数).

情境2:计算一下三道题. ①10?×10?= ,②25×2?③a 4·a 5 设计意图:回顾以前学过的旧知识,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进入自己的角色,使他们主动加入到学习数学活动中来.

2、提出问题,引出新知

①10?=105,②25=28,③a 5=a 9.

设计意图:通过和前面三道题的类比,减轻了题的难度,从而减缓学生的怕做题的心理,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探究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①10?= 105, ②25×28, ③·a 5=a 9.

?

105÷10?=10?=105-3,28÷25= 2?=28-5,a 9÷a 5= a 4=a 9-5.

问题1 这几个式子的特点、共同之处?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让学生自己讨论寻找这几个式子的特点,老师加以引导得出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问题2 通过这几个式子我们能不能的得出什么规律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究,由上面的计算我们发现(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即:

设计意图:让学生讨论、总结两种得到法则的联系和区别,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法则的认识,培养学生类比、归纳能力.

为了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和运用,巩固新学的知识,下面进入例题解析环节.

3、例题剖析,熟悉新知

例1 计算

3①x 8÷x ?,②(a +b ) 10÷(a +b ) 6,③÷y ?÷(-y)?. (y 3)

例2 已知 81 ÷ 9 ÷ 3 = 729 ,求x 的值.

-3- 2x 2x x

设计意图:知识的掌握需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我所设计的三个例题难度依次上升,根据由简到难的原则,先让学生学会熟悉选用公式,再进一步到公式的变形 应用,巩固知识. 特别是第三题特别强调了运用法则的前提:必需要底数相同.

为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记忆,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 同时为了调动学生思考,接下来让学生进入反馈练习阶段,进一步巩固记忆.

4、知识反馈,提高反思

练习1 (1)口答

(a b ) ÷(b )(-)(-9)a ÷ a ,② ① + a + , ③ 3 ÷ ,

292082n +22n (-3) ()÷()(a b )÷(a b ) ,⑥④,⑤ 33(-3) 2

(2)计算

8 218 ① 9 - 3 ÷ x ÷ x = , ?27 ÷()= ,②x 9333834

③ . (a ) ?a ÷a =

y 2x -y x a =3a a =2练习2:已知 , , 则 = ; 82410

a x -y =

设计意图:根据夸美纽斯的教学巩固性原则,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例题讲解后,通过让个别同学上黑板演演,其余同学在草稿本上完成练习的方式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讲解内容作适当的补充提醒. 同时,在活动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在获得经验和策略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5、小结与布置作业

本节课到这里已接近尾声,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先由学生总结本节内容,教师补充).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2、运算步骤.

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学必需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我将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

1、阅读课本,复习所学内容;

2、课本p 23 5、6、7;

3、选做第8题;

4、预习下一节内容.

六、板书设计

-4-

板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这节课的效果,因此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使整个板面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我将黑板分为四版:第一版是新课的讲解,第二、三版是例题和练习,第四版作副版使用,用于旧知识的复习和情景问题的提出,这样的排版使学生一目了然.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5-

《勾股定理》优秀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教学,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整理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两个性质。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它的性质定理不仅是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依据,而且也是后继学习线段垂直平分线、等腰梯形的预备知识。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知道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和计算。

 (二)能力目标: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动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几何发现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究及应用

 (二)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

 (一)教法:

 本节课用了教具直观教学法,联想发现教学法,设疑思考法,逐步渗透法和师生交际相结合的方法。

 (二)学法: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从已知的、熟悉的知识入手,让学生自己在某一种环境下不知不觉中运用旧知识的钥匙去打开新知识的大门,进入新知识的领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解决新问题,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目的,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我们学过三角形,你都知道哪些特殊的三角形?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

 提问:等腰三角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它的对称轴?

 (二)实验探索,大胆猜想

 教师演示(模型)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实验,并让学生做同样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重合部分,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一些性质。

 (三)证明猜想,形成定理

 让学生由实验或演示指出各自的发现,并加以引导,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逐条归纳,最后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2。

 1、性质定理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在△ABC中,∵AB=AC()∴∠B=∠C()

 2、性质定理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线互相重合

 (1)∵AB=AC∠1=∠2()∴BD=DCAD⊥BC()

 (2)∵AB=ACBD=DC()∴∠1=∠2AD⊥BC()

 (3)∵AB=ACAD⊥BC于D()∴BD=DC∠1=∠2()

 (四)应用举例,强化训练

 指导学生表述证明过程。

 思考题: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高线)是否相等?为什么?

 (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1、归纳: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可证明:两角相等,两线段相等,两直线互相垂直。

 (4)联想方法要经常运用,对解题大有裨益。

 2、作业布置:

 (1)必做题:

 书本课后作业

 (2)选做题:搜集日常生活中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实例,并思考这些实例运用了等腰三角形的哪些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12、3、1等腰三角形性质第一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和轴对称的知识,具有初步的推理证明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使学生学会分析、学会证明,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反映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的边角关系,并且是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直观反映(三线合一)。它所倡导的“观察———发现———猜想———论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今后研究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也是论证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两条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过程方法: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解决问题: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及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根据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及教学目标,因此我将把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究和应用。由于对文字语言叙述的几何命题的证明要求严格且步骤繁琐,此时八年级学生还没有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掌握,因此我将把本节课的难点定为: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推理证明。)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和应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推理证明。

 二、教法设计:

 教法设想:我用探索发现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完成本节的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学法设计: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将从两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等腰三角形:一方面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另一方面,在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过程中,老师要巧妙引导,分散难点。这样做既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能帮助他们探本求源,这样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原则。

 四、教学过程:

 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围绕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设计我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首先向同学们出示精美的建筑物,并提出问题串: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这些中有轴对称图形吗?

 (2)里面有等腰三角形吗?然后向学生介绍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以及边角等相关的概念,由于学生小学就已经接触过,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再提出第三个问题:

 (3)a、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b、等腰三角形具备哪些性质呢?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我们这节课来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大胆猜想:

 ①拿出课下制作的等腰三角形的纸片,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是谁?用你手中的纸片说明你的看法?②等腰三角形沿对称轴折叠后,你能得到哪些结论?(看谁得到的结论多)

 ③分组讨论。(看哪一组气氛最活跃,结论又对又多、)

 然后小组代表发言,交流讨论结果。

 ④归纳:你能猜想得到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你能用文字语言归纳一下吗?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得出性质1,2)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动手折纸活动,根据等腰三角形轴对称性,大胆猜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观。教师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完善、归纳出性质1和性质2。培养了学生进行合情推理的能力。)

 3、证明猜想,形成定理:

 你能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

 对于这种几何命题的证明需要三大步骤:分析题设结论,画出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最后进行推理证明。这对于八年级学段的学生难度较大,为了突破难点,我决定设计以下三个阶梯问题:

 (1)找出“性质1”的题设和结论,画出的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

 (2)证明角和角相等有哪些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通过折叠等腰三角形纸片,你认为本题用什么方法证明∠B=∠C,写出证明过程。

 问题1的设计使得学生顺利地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帮助学生顺利地写出已知和求证;

 问题2提供给学生了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就是三角形的全等。

 问题3的设计目的:因为线的添加是本题中的又一难点,因此让学生对折等腰三角形纸片,使两腰重合,使学生在形成感性认识的同时,意识到要证明∠B=∠C,关键是将∠B和∠C放在两三角形中去,构造全等三角形,老师再及时设问:你认为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将∠B和∠C放在两个三角形中去呢?再次让学生思考,由于对知识的发生,发展有了充分的了解,学生探讨以后可能会得出以下三种方法:

 (1)作顶角∠BAC的平分线,

 (2)作底边BC的中线,

 (3)作底边BC的高。以作顶角平分线为例,让一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以达到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的目的。其他两种证法,让学生课下证明。这样,学生就证明了性质1,同时由于△BAD≌△CAD,也很容易得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垂直于底边。用类似的方法还可以证明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平分顶角且垂直于底边,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平分顶角且平分底边,这也就证明了性质2。

 (设计意图: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观察,猜想,归纳,猜测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发展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明确,结论的正确性需要通过演绎推理加以证明。这样把对性质的证明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使学生感受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两种形式,同时感受到探索证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4)你能用符号语言表示性质1和性质2吗?

 (设计意图:把文字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让学生建立符号意识,这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4、性质的应用:

 例一:在等腰△ABC中,AB=AC,∠A=50°,则∠B=_____,∠C=______

 变式练习题:

 1、在等腰中,∠A=50°,则∠B=___,∠C=___

 2、在等腰中,∠A=100°,则∠B=___,∠C=___

 设计意图:此例题的重点是运用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这一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突出顶角和底角的关系,如

 例一,学生就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结果,对变式练习题(1)、(2)学生得出正确的结果就有困难,容易漏解,让学生把变式题与例一进行比较两题的条件,让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在没有明确顶角和底角时,应分类讨论:变式1(如图)①当∠A=50°为顶角时,则∠B=65°,∠C=65°。②当∠A=50°为底角时,则∠B=50°,∠C=80°;或∠B=80°,∠C=50°。变式2①当∠A=100°为顶角时,则∠B=40°,∠C=40°。②当∠A=100°为底角时,则△ABC不存在。由此得出,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可以求出另两个角(顶角和底角的取值范围:0°<顶角<180°,0°<底角<90°)。

 例二:在等腰△ABC中,AB=5,AC=6,则△ABC的周长=_______

 变式练习题:在等腰△ABC中,AB=5,AC=12,则△ABC的周长=______

 (设计意图:此例题的重点是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以及等腰三角形腰和底边的关系,并强调在没有明确腰和底边时,应该分两种情况讨论。如例二,①当AB=5为腰时,则三边为5,5,6;②当AB=5为底时,则三边为6,6,5。变式练习题①:当AB=5为腰时,三边为5,5,12;②当AB=5为底时,三边为12,12,5。此时同学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得出三角形的周长,这时老师就可以提出质疑,让同学们之间讨论(学生容易忽视三角形三边关系,看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

 例三、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例3是课本例题,有一定难度,让学生展开讨论,老师参与讨论,认真听取学生分析,引导学生找出角之间的关系,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并书写出解答过程。本题运用了等腰三角形性质1,并体现了利用方程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

 例四:

 在△ABC中,点D在BC上,给出4个条件:①AB=AC②∠BAD=∠DAC③AD⊥BC④BD=CD,以其中2个条件作题设,另外2个条件作结论,你能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吗?看谁写得多。(分组讨论抢答)

 5、巩固提高

 (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为度。

 (2)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B=30。求∠1和∠ADC的度数。

 (3)课本本章数学活动三“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

 设计意图:

 (1)题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及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的画法,由于题目没有图,要用到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学生能正确画出锐角和钝角三角形两种图形就容易得出结果,也渗透了一题多解。

 (2)题同时运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性质2,还有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三个知识点,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讨论”是本章的数学活动3“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与等腰性质的证明思路类似,先通过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猜想距离是相等的,然后通过做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进行严密的推理。更加说明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

 6、课堂小结:不仅仅说你收获了什么,而是让学生从知识上,思想方法上,以及线的做法上等方面具体总结一下。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完善本节知识结构。学生对于自己的疑惑提出小组内交流,还没解决则全班交流。

 7、布置作业:

 P55练习1、2、3题

 P56习题1、4、6,(选做7,8题)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第十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先课利用轴对称的知识来探索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证明这些性质。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操作——观察——发现——猜想——论证——应用”的方法是探究数学知识的常用方法。同时“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是又是接下来学习等边三角形知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基础知识,更是今后论证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两条线垂直的重要依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材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相关性质,能运用它们解决等腰三角形的边、角计算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践、观察、同组间学生以及小组与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性质的探究和应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推理证明。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上期学生学习几何知识有了初步的抽象思维感知,有一定的形象直观思维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但其运用数学思维的广阔性、紧密性、灵活性比较欠缺,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引导和培养。

 三、教法与手段

 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和初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将用“操作——观察——发现——猜想——论证——应用”的教学法,利用分组活动,组间合作与交流从而达到对“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的探究的层层深入。另外,我还将用多媒体教学,呈现更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学法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抽象结论,应以观察、实验为前提,几何教学应该把实验方法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结合这一理念在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我将用学生实验操作、小组合作、观察发现、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①复习提问:向同学们出示几张精美的建筑物,引入等腰三角形。

 (设计意图:感知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培养观察力,感受身边处处有数学。)

 ②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1定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边: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

 角:等腰三角形中,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③设问:等腰三角形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引入新课)

 (二)实验探索、得出猜想:

 ①动动手:让同学们用剪刀在长方形纸片上剪下等腰三角形,每个人的等腰三角形的大小

 和形状可以不一样,把纸片对折,让两腰重合在一起,你能发现什么现象?“比一比”看谁思考的结论最多。

 (设计意图:以六人小组为单位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填写导学案。通过组内合作与交流,集

 思广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内表达自己的发现。)

 ②得出猜想: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观察、思考、交流、可能得到的结论: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B=∠C

 (3)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

 (4)∠ADB=∠ADC=90°,AD为底边上的高线

 (5)∠BAD=∠CAD,AD为顶角平分线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发言即组间交流补充,引导归纳提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新知,建立新的知识体系,为进一步探索做准备。)

 (三)证明猜想、形成定理:

 1、结论(2)∠B=∠C你能用一个命题表达这一结论并论证它的正确性吗?

 (1)语言总结: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怎样论证这个一命题的正确性呢?

 ①为证∠B=∠C,需要添加线构造以∠B、∠C为元素的两个全等三角形。

 ②探讨添加线的方法,让学生选择一种线并完成证明过程。

 设计说明:以上过程分小组讨论,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学生寻求不同(作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利用展台展示各小组不同的证明方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3)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结论(3)(4)(5)你也能用一个命题表达这一结论并论证它的正确性吗?

 (1)结合性质一的证明鼓励学生证明总结的命题

 (2)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三线合一”的几何表达:

 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

 ①(1)如果∠BAD=∠CAD,那么AD⊥BC,BD=CD

 ②(2)如果BD=CD,那么∠BAD=∠CAD,AD⊥BC(为了方便记忆可以说成“知一求二!”)

 ③(3)如果AD⊥BC,那么∠BAD=∠CAD,BD=CD

 2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各组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用各小组竞争的方式,参照性质1的探索完成本性质的探索与证明。通过本性质的探索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让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提升。

 (四)实例剖析、巩固新知:

 1、例1:已知:在△ABC中,AB=AC,∠B=80°,求∠C和∠A的度数

 2、例2: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B=30

 (1)求∠ADC的度数(2)求∠BAD的度数

 此题的目的在于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性质的综合运用,以及怎么书写解答题,强调“三线合一”的表达过程。

 解:(1)∵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已知)

 ∴AD⊥BC,∠BAD=∠CAD(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ADC=∠ADB=90°(垂直的定义)

 (2)∵∠BAD+∠B+∠ADB=180°(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BAD=180°—∠B—∠ADB

 =180°—30°—90°=60°

 (设计意图:设计例题1巩固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的理解,让学生学以致用,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而例题2主要是体会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运用。这两个例题作为课本上的例题是基础新知的巩固,要求能正确的写出解题过程。)

 (五)课堂练习、总结所得:

 1、先完成课后81页练习1、2、3、4题

 (设计意图:作为课本上的练习题的完成达到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基础知识。)

 2、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让书生体会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如图,是西安半坡博物馆屋顶的截面图,已经知道它的两边AB和AC是相等的、建筑工人师傅对这个建筑物做出了两个判断:

 ①工人师傅在测量了∠B为37°以后,并没有测量∠C,就说∠C的度数也是37°。②工人师傅要加固屋顶,他们通过测量找到了横梁BC的中点D,然后在AD两点之间钉上一根木桩,他们认为木桩是垂直横梁的。

 请同学们想想,工人师傅的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理解和运用;从数学回到实际生活,自然地渗透数学作用于实际问题的思想。

 3、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觉得在等腰三角形的学习中要注意哪些问题?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归纳,巩固所学知识。A(六)作业布置、深化提高:

 1、课本P84:习题13、31、2、3;(必做题)

 2、(思维发散)选做题

 已知:如图△ABC中,AB=AC,CE⊥AEE1于E,CE=BCB2

 求证:∠ACE=∠BC

北师大八年数学为什么要证明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勾股定理》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勾股定理》优秀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从知识结构上看,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后续学习解直角三角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学生认知结构上看,它把形的特征转化成数量关系,架起了几何与代数之间的桥梁;勾股定理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因此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如下学习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其中情感态度方面,以我国数学文化为主线,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情感。

 (二)重点与难点

 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限于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我将面积法(拼图法)发现勾股定理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我将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突出重点,合作交流突破难点。

 二、教学与学法分析

 教学方法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因此教师利用几何直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探索,设计实验让学生进行验证,感悟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

 学法指导为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鼓励学生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亲自感知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

 我国数学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了使学生感受其传承的魅力,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首先,情境导入古韵今风

 给出《七巧八分图》中的一组,让学生利用两组七巧板进行合作拼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它们围成了怎么样三角形,反映在三边上,又蕴含着怎么样数学奥秘呢?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好奇、探究的欲望。

 第二步追溯历史解密真相

 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依照数学知识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我设计如下三个活动。

 从上面低起点的问题入手,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学生很容易发现,在等腰三角形中存在如下关系。巧妙的将面积之间的关系转化为边长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转化的思想。观察发现虽然直观,但面积计算更具说服力。将图形转化为边在格线上的图形,以便于计算图形面积,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会想到用"数格子"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对于下一步探索一般直角三角形并不适用,具有局限性。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割"和"补"的方法求正方形C的面积,为下一步探索复杂图形的面积做铺垫。

 突破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束缚,探索在一般情况下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存在这一结论呢?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教师给出边长单位长度分别为3、4、5的直角三角形,避免了学生因作图不准确而产生的错误,也为下面"勾三股四弦五"的提出埋下伏笔。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有效地分散了难点。在求正方形C的面积时,学生将展示"割"的方法,"补"的方法,有的学生可能会发现平移的方法,旋转的方法,对于这两种新方法教师应给于表扬,肯定学生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以及探索问题的能力。

 使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使几何与代数之间的关系可视化。当为直角三角形时,改变三边长度三边关系不变,当∠α为锐角或钝角时,三边关系就改变了,进而强调了命题成立的前提条件必须是直角三角形。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理解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以上三个环节层层深入步步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命题1,从而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感性认识未必是正确的,推理验证证实我们的猜想。

 第三步推陈出新借古鼎新

 教材中直接给出"赵爽弦图"的证法对学生的思维是一种禁锢,教师创新使用教材,利用拼图活动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证明勾股定理。这是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相互讨论中碰撞、在相互学习中完善。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观察学生探究方法接受学生的质疑,对于不同的拼图方案给予肯定。从而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教学理念。学生会发现两种证明方案。

 方案1为赵爽弦图,学生讲解论证过程,再现古代数学家的探索方法。方案2为学生自己探索的结果,论证之巧较方案1有异曲同工之妙。整个探索过程,让学生经历由表面到本质,由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发掘过程,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对比"古"、"今"两种证法,让学生体会"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喜悦,感受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自豪感。板书勾股定理,进而给出字母表示,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教师对"勾、股、弦"的含义以及古今中外对勾股定理的研究做一个介绍,使学生感受数学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利用勾股树动态演示,让学生欣赏数学的精巧、优美。

 第四步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我按照"理解—掌握—运用"的梯度设计了如下三组习题。

 (1)对应难点,巩固所学。

 (2)考查重点,深化新知。

 (3)解决问题,感受应用。

 第五步温故反思任务后延

 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我鼓励学生从"四基"的要求对本节课进行小结。进而总结出一个定理、二个方案、三种思想、四种经验。

 然后布置作业,分层作业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勾股定理》优秀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勾股定理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数量关系。它在数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时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勾股定理,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感受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爱国热情,体验自己努力得到结论的成就感,体验数学充满探索和创造,体验数学的美感,从而了解数学,喜欢数学。

 (三)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面积法(拼图法)发现勾股定理。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办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索、在探索中领悟、在领悟中理解。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和推理的能力。他们在小学已学习了一些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包括割补、拼接),但运用面积法和割补思想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另外,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活动参与较主动,但合作交流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教法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和本节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巩固”的模式,选择引导探索法。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身观察,大胆猜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过程。

 学法分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实验操作,模型构建

 3、回归生活,应用新知

 4、知识拓展,巩固深化

 5、感悟收获,布置作业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欣赏:勾股定理数形图1955年希腊发行。美丽的勾股树2002年国际数学的一枚纪念邮票。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欣赏,感受数学美,感受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2)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如果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

 设计意图: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入新课,反映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产生于人的需要,也体现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从而引出下面的环节。

 (二)实验操作模型构建

 1、等腰直角三角形(数格子)

 2、一般直角三角形(割补)

 问题一: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Ⅰ、Ⅱ、Ⅲ的面积有何关系?设计意图:这样做利于学生参与探索,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问题二:对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正方形Ⅰ、Ⅱ、Ⅲ的面积也有这个关系吗?(割补法是本节的难点,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不仅有利于突破难点,而且为归纳结论打下基础,让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通过以上实验归纳总结勾股定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归纳出勾股定理的雏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同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了从特殊——一般的认知规律。

 三、回归生活应用新知

 让学生解决开头情景中的问题,前呼后应,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增加学以致用的乐趣和信心。

 四、知识拓展巩固深化

 基础题,情境题,探索题。

 设计意图:给出一组题目,分三个梯度,由浅入深层层练习,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知识的运用得到升华。

 基础题: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长为3,斜边为5,另一直角边长为X,你可以根据条件提出多少个数学问题?你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这道题立足于双基。通过学生自己创设情境,锻炼了发散思维。

 情境题:小明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厘米长和46厘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

 设计意图: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也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探索题:做一个长,宽,高分别为50厘米,40厘米,30厘米的木箱,一根长为70厘米的木棒能否放入,为什么?试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说明。

 设计意图:探索题的难度相对大了些,但教师利用教学模型和学生合作交流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五、感悟收获布置作业: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作业:

 1、课本习题2、1

 2、搜集有关勾股定理证明的资料。

 板书设计探索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

 设计说明:

 1、探索定理用面积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2、让学生参与,注重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一是学生在活动中的投入程度;二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表达水平。

《勾股定理》优秀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

 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拼图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和比较,理解勾股定理,以利于正确的进行运用。

 据此,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及其证明。

 2、能够灵活地运用勾股定理及其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4、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勾股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钻研精神。

 二、教学重点:

 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

 勾股定理的证明。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本课的教法和学法体现如下特点:

 以自学辅导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操作、归纳,理解定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演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分析、证明,使学生得到获得新知的成功感受,从而激发学生钻研新知的欲望。

 五、教学程序:

 本节内容的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动手、动脑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以古引新

 1、由故事引入,3000多年前有个叫商高的人对周公说,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两端连接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勾是3,股是4,那么弦等于5。这样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2、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有这个性质呢?教师要善于激疑,使学生进入乐学状态。

 3、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初步感知理解教材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通过自学感悟理解新知,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三)质疑解难、讨论归纳:

 1、教师设疑或学生提疑。如:怎样证明勾股定理?学生通过自学,中等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这时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2、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拼图,观察并分析;

 (1)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

 (2)你能写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吗?

 (3)如何运用勾股定理?是否还有其他形式?

 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参与的效果,接着全班交流。先有某一组代表发言,说明本组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评价和补充。教师及时进行富有启发性的点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最终解决疑难。

 (四)巩固练习,强化提高

 1、出示练习,学生分组解答,并由学生总结解题规律。课堂教学中动静结合,以免引起学生的疲劳。

 2、出示例1学生试解,师生共同评价,以加深对例题的理解与运用。针对例题再次出现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练习中出现的情况可取互评、互议的形式,在互评互议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取全班讨论的形式予以解决,以此突出教学重点。

 (五)归纳总结,练习反馈

 引导学生对知识要点进行总结,梳理学习思路。分发自我反馈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本课意在创设愉悦和谐的乐学气氛,优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合作,营造一种学生敢想、感说、感问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教学活动,在学习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勾股定理》优秀说课稿4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是学生在学习数的开方和整式的乘除后的一段内容,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后面解直角三角形的作好铺垫,它也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它将形和数密切联系起来,在数学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他的教育教学价值就具体体现在如下三维目标中:

 知识与技能:

 1、经历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2、理解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会应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等一系列过程,体会数学定理发现的过程,由特殊到一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等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然所精神。

 3、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体验研究过程,学习研究方法,逐步养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由于八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分析能力,但活动经验不足,所以本节课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并掌握和运用它。

 教学难点:分割,补全法证面积相等,探索勾股定理。

 二、说教法学法分析:

 要上好一堂课,就是要把所确定的三维目标有机地溶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所以我用了“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先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图形数学化,然后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同时也真正体现了数学课堂是学生自己的课堂。

 学法:我想通过“操作+思考”这样方式,有效地让学生在动手、动脑、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来发现新知,同时让学生感悟到:学习任何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己去探究。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1、故事引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牛顿,瓦特的故事,让学生科学家的伟大成就多数都是在看似平淡无奇的现象中发现和研究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应该学会观察、思考,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毕达哥拉斯的发现引入新课。

 2、探索新知

 在这里我设计了四个内容:

 ①探索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②边长为3、4、5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③学生画两直角边为2,6的直角三角形,探索三边的关系

 ④三边为a、b、c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证明)

 ⑤勾股定理历史介绍,让学生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发现问题的过程。

 3、新知运用:

 ①举出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运用。(老师讲解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B=90°,AB=6,BC=8,求AC。

 ③要做一个人字梯,要求人字梯的跨度为6米,高为4米,请问怎么做?

 ④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铺,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铺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步路(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

 4、小结本课:

 学完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老师补充:科学家的伟大成就多数都是在看似平淡无奇的现象中发现和研究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应该学会观察、思考,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数学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实践。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是多样性的,我们要多思考。勾股定是数学史上的明珠,证明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将在下一节课学习它。

 反思:

 教学设计主要是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知识形成过程,探索问题的设计上有点难,第二个问题应加个3,3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让学生分割或者补全,这样过度,降低3,4为直角边的探索探索;在2,6为直角边时,这个问题可以不用设计进去,就为后面的练习留足时间。探索时间较长,整个课程推行进度较慢,练习较少。

 对学生的启发不够,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不能及时想出来,没有及时很好的引导,启发,应让学生多一些思考的空间,并及时交给思考的方法。学生反应不是太好,能力差,也或许是因为问题设计的较难,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探究。

 预期的目标没有很好的达成,学生虽然掌握了勾股定理,但探索热情没有点燃,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探索精神没有很好的得到发展。

《勾股定理》优秀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

 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勾股定理是几何中几个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数量关系。它在数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时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二)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能说出勾股定理的内容。

 2、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运用。

 3、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4、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三)本课的教学重点:探索勾股定理

 本课的教学难点:以直角三角形为边的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可选择引导探索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基本教学流程是:提出问题—实验操作—归纳验证—问题解决—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部分。

 学法分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出问题:

 首先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如果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问题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也就是“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如何求第三边?”的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从而教师指出学习了今天这一课后就有办法解决了。这种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入新课,不仅自然,而且反映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这一认识的基本观点,同时也体现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

 (二)实验操作:

 1、投影课本图1—1,图1—2的有关直角三角形问题,让学生计算正方形A,B,C的面积,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不管是通过直接数小方格的个数,还是将C划分为4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来求等等,各种方法都应予于肯定,并鼓励学生用语言进行表达,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A,B,C的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学生通过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容易发现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而言满足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感受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给出一个边长为0.5,1.2,1.3,这种含小数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计算是否也满足这个结论,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结论更具有一般性。

 (三)归纳验证:

 1、归纳通过对边长为整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到一般直角三角形再到边长含小数的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研究,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出一般的结论,尽管学生可能讲的不完全正确,但对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抽象、概括的能力是有益的,同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便于记忆和理解,这比教师直接教给学生一个结论要好的多。

 2、验证为了让学生确信结论的正确性,引导学生在纸上任意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通过测量、计算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然后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表示,因为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勾,股,弦”的含义、勾股定理,进行点题,并指出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最后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对勾股定理的研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问题解决:

 让学生解决开头的实际问题,前后呼应,学生从中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完完成课本“想一想”进一步体会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数学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

初中数学说课稿

《为什么要证明》说课稿

各位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说课的课题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第一节《为什么要证明》的第一课时。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基础,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评价五个方面简述我对这堂课的理解。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为什么要证明》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前面对几何结论已经有了一定直观认识的基础上编排的?本章中所涉及的很多结论在前面已由学生通过一些直观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学生了解这些结论,这里则依据学生平时的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得出一种猜想,从而让学生感受这种猜想未必一定正确,所以需要我一步一步有根有据地去验证。此外,教材还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特殊结论到一般结论的归纳思想、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等。从本节课起,学生开始从有条理的口头表述逐渐过渡到书写自己的理由,要求证明的每一步都要有依据,进行严格的形式化证明。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对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非常有利。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及其在教材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由观察,实验,归纳和类比得到的命题仅仅是一 种猜想,未必都是真命题,需要通过推理的方法加以证实。

2、知道证明的意义及证明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验证、归纳等过程,能进行简单的证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学习充满了探索和创造、感受证明的必要性,养成对数学的好奇性、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

3、教学重难点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观察、归纳、验证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体会到观察、实验、归纳所得到的结论未必可靠,初步感受证明的必要性。

难点:知道证明的意义及证明的必要性

二、 学情分析

我们面对的对象是已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和一定认知能力的个性鲜明的学生?而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关注学生的情况是十分有必要的。

首先、几何证明中严格的逻辑要求使学生普遍认为几何太抽象,太难学,使学生就产生了畏惧心理. 其次、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新精神,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模仿硬套,只重视结论,而忽视了结论的发生发展过程,忽视对证明方法的探索,。

再次、过分专业而严密的叙述要求使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难以逾越语言表述的障碍.本来会表达的意思都被几何语言搞糊涂了.有些学生口头叙述挺好,但一碰到要书写时,不知道如何下手,或者书写层次混乱;没有因果关系的,不管有用没用,把已知条件一律都罗列上;或者跳步,三言两语就写完了,让人看了摸不着头脑.

三、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

教法分析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内容特点我用了引导发现法,逐步渗透法和师生互动相结合的方法。

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在观察探究思考分析后一步一步得出为什么要证明。

教学过程分析 导学案

教学评价

本节内容是为什么要证明,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真正明确认识到证明的必要性。在教学中,我通过一些从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得到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的事例,引导学生探究、交流,使其感悟证明的意义及证明的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要确定命题的正确性,还需要一步一步有根据的说明理由,通过推理的方法加以证实。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上完课后,我发觉自己在教学上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时间分配上不够合理,精讲点拨用的时间偏长,导致习题的讲解时间不充裕。所以在上课之前就要对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好时间,并提前预见到各种问题的发生。

2、上课过程中,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显得比较急躁。如问题(4)教学时,没有给学生过多的时间思考,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不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所以课堂上我们要学会等待,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我将一如既往的认真备课,精心上课,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学习活动,加强自身修养。课堂上时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初中数学说课稿/初中数学说课怎么说

初中数学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数学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说课稿1

 写说课稿一定要有正确的思路,下面一起去看看我为你整理的初中数学万能说课稿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说教材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内容,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从知识的发展来看,学生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实数、一元一次方程、整式、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一元二次方程又是今后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二次函数等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二、说学情

 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激发兴趣为目的的。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现要解的方程不再是以前所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或是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方程时,他们自然会想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解方程的配方法问题。而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上来看,前面我们已经系统的研究了完全平方公式,二次根式,用配方法公式法后,这就为我们继续研究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奠定了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应用因式分解的方法,会正确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利用因式分解法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体会“等价转化”“降次”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体会“降次”化归的思想,逐步养成主动探究的精神与积极参与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

 发现与理解分解因式的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用启发式、类比法、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力求体现“类比---探究-----归纳”的模式。有的逐步展示知识的产生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由于学生配平方的能力有限,所以,本节课借助多媒体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演示,总结因式分解规律,从而突破难点。

 同时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自觉性、活动性和创造性。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因为数学来源与生活,所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为素材创设情景,易于被学生接受、感知。通过课件演示课本中的实例,并应用多媒体对其进行分析,充分显示多媒体演示中的生动性、灵活性,增强直观性;同时帮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抽象能力。由因式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地进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

 问题1: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3倍有可能相等吗?如果相等,这个数是几?你是怎样求出来的?

 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后,展示三种做法。

 问题:小颖用的什么法?——公式法

 小明的解法对吗?为什么?——违背了等式的性质,x可能是零。

 小亮的解法对吗?其依据是什么——两个数相乘,如果积等于零,那么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为零。

 问题2:学生探讨哪种方法对,哪种方法错;错的原因在哪?你会用哪种方法简便]

 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如果a·b=0,那么a=0或b=0

 (如果两个因式的积为零,则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反之,如果两个因式有一个等于零,它们的积也就等于零。)

 “或”有下列三层含义

 ①a=0且b≠0 ②a≠0且b=0 ③a=0且b=0

 问题3:

 (1)什么样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因式分解法来解?

 (2)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其关键是什么?

 (3)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4)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方程,必须要先化成一般形式吗?

 因式分解法: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0,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我们就可以用分解因式的方法求解。这种用分解因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因式分解法。

 这是我会提示学生:1.用分解因式法的条件是:方程左边易于分解,而右边等于零;2.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知识;3.理论依旧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

 (三)巩固提高

 在这个环节,我遵循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先引导学生练习,练习如下:

 用分解因式法解下列方程吗?

 在学生做练习时,进行巡看,及时掌握学生的练习情况,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个别题目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本课知识进行巩固,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完成课本练习后,补充一道习题,目的是提升学生对因式分解法的理解。同时也起到了分层次教学的作用。

 (四)小结作业

 最后是小结环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整个过程让学生自己进行,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考虑带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都不尽相同,因此,我分层次布置作业,作业分为必做、选做两类,以便同时兼顾到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清晰、简洁、直观的原则,呈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板书如下:

初中数学说课稿2

  初中数学圆说课稿

  一、 说教材: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几何初步知识内容,既是一节起始课,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本人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圆的各点分布均匀性和广泛的对称性,同时获得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剪刀、白纸若干张、彩笔、圆规、直尺、圆形物体一个

 教师:课件、圆规、直尺、圆形纸片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在本节课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的改变、课程的开发利用。从欣赏圆、发现圆开始,深深吸引学生,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教给学生学法:情境中欣赏圆的魅力——合作中探究圆的特征——介绍中体验圆的数学文化——实践中感受圆的数学价值,大胆放手,把一切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活泼,而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五、说教学过程

 对本节课的教学,我精心设计了二个主要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以前都和哪些平面图形做了朋友?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出这些图形的特征。

 (二)、突出主体、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圆

 首先我会让学生举举生活中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的?”学生可能会说出:硬币、光碟、路标、钟面、车轮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的。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我会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让学生感受到圆就在我们身边。

 接着,我会出示的两组图形,第一组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第二组就是圆形,通过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组图形是由线段首尾连接所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形成正确表象——圆是一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通过课件展示圆的画面及各部分的名称,同时根据课件让学生分析圆上,圆内,圆外和圆心各指什么?我在适时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活动一:小组合作探究

 (1)以四人为一小组,一起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你发现了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

 (2)把你们的发现,准备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1)找圆心

 首先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对折后打开,用笔和直尺把折痕画出来,并在圆形纸的其他位置上重复上面的折纸活动二、三次。操作后,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亲手操作后,发现所有的折痕都会相交于一点。这些折痕的交点,正好在圆的正中心,我们数学上把这一点叫作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直观操作,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动作化”,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有意设置一些认知冲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 认识半径、直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在这里因为有半径的知识做基础,我会尝试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直径的知识,

 活动二:一起动手

 1.请同学们在圆纸片上画出半径,10秒钟,看能画出多少条?直径呢?

 2.请同学们用直尺量一量画出的半径有多少厘米?你发现了什么?直径呢?

 3.请分四人小组讨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什么特征?直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通过测量和比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关系。得出d = 2r与r = d/2的字母公式,并在练习中通过填表强调了圆内半径与直径的对应关系,还要求学生在圆内一些线段中,找出半径和直径。(设计意图:合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自主探索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并及时巩固学习成果。)

 口答:

 3、掌握画圆方法

 在教学画圆的过程中,我同样会放手让同学们大胆的动脑,动手探索不同的画圆方法。我会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在向外延伸.我会向学生提问:刚才同学们画圆都用到了什么方法和工具啊?和大家交流借鉴一下经验好吗?学生会说出不同的方法和工具.如硬币.线 ,笔,圆规等.此时我会装做很着急的样子向学生问:老师想画一个8厘米的圆可不可以用一元钱的硬币呢?为什么啊?生:学生会从大小不符合等方面来说明不行.此时我又会说那我要是想画一个6厘米的圆又该怎么办呢?为什么啊?生:可能会比较困难.(我在适时从大小符合以及方便等方面慢慢导出学生说出用圆规画圆).接下来我在小结得出画大小不同的圆,我们通常用圆规来画。并播放课件圆规确定半径的方法以及圆规画圆的方法的过程.(并得出结论用圆规画圆可以画出大小不同的圆,也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圆.再次论证得出半径越大,圆就越大,半径越小,圆就越小.

 最后,我根据以上所学的内容,为学生准备了两道习题.来加深所学的知识,一是让同学们1、用圆规画出半径是2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2、画出直径是4厘米的一个圆。

 实际应用:学校田径运动会即将举行,你有办法帮学校在操场上画出一个半径为10米的圆吗? 我会适时加以巩固,在所学知识基础上史料连接,有关圆的知识,名言等,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体会圆所蕴涵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以及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用心.圆与生活又有很大的联系.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快乐。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无处不在.

 巩固练习

 1、填空。

 (通过这道题让学生回顾了本节课所学内容,检验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判断,并说为什么。

 (这些题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并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图略

 圆心O 半径r 直径d

 d=2r或r=d/2

 圆规画圆:定半径、定圆心、旋转一周

初中数学说课稿3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相交线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顶角,邻补角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对该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该节课是在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为今后学习几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证明几何题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本节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识图能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具有推动作用,所以该节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们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该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从图中辨别对顶角和邻补角。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3)理解对顶角相等的说理过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质疑,猜想,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转化,说理能力和数学语言规范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们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着探索和创造。

 (三)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们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该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难点:写出规范的推理过程和对对顶角相等的探索。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用了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多媒体。增大了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们观察、比较、归纳、总结,使学生们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三、学法指导

 让学生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学会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一般规律。从中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能力,并养成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对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立交桥、防盗网。

 设问:从这些得出什么几何图形?学生们会指出:相交线。从而引出了课题:相交线。让学生们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

 (二)新课探讨

 1、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们用已备好的剪刀剪纸片、向他们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一把张开的剪刀能联想出什么几何图形?说一说,剪刀剪开纸片的过程中有关角的变化?

 学生们观察,很容易把剪刀的构造想象成两条相交直线。在剪刀剪纸片的过程中,把手和刀刃之间的夹角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这些角之间存在着不变的位置和数量关系。

 通过生活中的情景抽象出几何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问题2:任意两条相交的直线在形成的4个角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

 学生们以事先分好的小组(四人为一组)为单位,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并填好表格中的内容。接着我加以适当启发引导,让他们归纳出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以及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判定方法。然后让学生们依据这些判定方法找出图中的对顶角和邻补角。有些同学可能概括得不太好,我将肯定他们探讨的热情和发言的勇气。同时,帮助他们进行纠正。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这样,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们分析问题,以至解决问题,体现了新型的课改精神。

 2、对顶角的大小关系

 学生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肯定邻补角互补,也可以猜到对顶角相等,但不是很肯定。为了让学生们的猜想得于肯定,我的做法如下:

 (1)我演示教具(自己制作),也给学生们操做。

 (2)让学生们通过量角器测量。

 (3)让学生们把画好的对顶角剪下来,进行翻折。

 (4)引导学生们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来推导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引导他们写出推理过程后,我在黑板上板出规范的过程。学生们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自己写的和老师写的有哪些异同点。

 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应接受老师的指导与引导,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即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通过学生们的思考、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学生们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三)让学生们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的例子

 学生们可以通过合作流、思考、发表见解。

 让学生们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的例子,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对顶角的性质,体会生活中的对顶角,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打破了他们一直误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这一观念。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例题解析

 例 如图,直线a, b相交, ∠1=40°,求∠2, ∠3, ∠4的度数。

初中数学圆说课稿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下面我们来看看数学说课稿怎么写。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选自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什么是算法,算法的初步知识。本节课是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算法的相关知识即循序结构与选择结构的知识。这为后面学习其他的算法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高中数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算法框图的概念,掌握各种框图符号的功能。了解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概念,能用算法框图表示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算法框图的各个符号功能,培养学生对图形符号语言和数学文字语言的转换能力。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算法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流程图的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动手,用程序框图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体会数学表达的准确与简洁,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各种程序框图功能,算法的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教学难点:选择结构的算法框图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具备的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对算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这一阶段的学生求知欲与好奇心强,有了抽象思维的能力,但是由于高中数学知识复杂,需要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感受知识的形成于发展过程。

三、说教法

教法上,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解决为主线,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思想。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授予——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的过程,而且这一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本节课我主要用“诱思探究”的教法。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知;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以一系列的问题为主线,用讨论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己建构新知识,通过层层深入的例题配置,使学生的思路逐步开阔,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学法

教为了不教,在教知识的同时最关键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领悟、会中用法。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用学生课前预习、查阅资料、课堂阅读、讨论总结、梳理推导、归纳概括等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大量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积极思维,充分体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说教学过程

(一)直接点题,导入新课

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步骤有明确的顺序性,但是对于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被执行的步骤,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会被重复执行的步骤,自然语言的表示就显得困难,而且不直观、不准确。因此,本节课有必要探究使算法表达得更加直观、准确的方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算法框图。有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入新知,导入本节课。

(二)引入新知,奠定基础

1.自主学习

教师提问导学案上自主学习的问题,学生回答

(1)算法和算法框图的概念

(2)程序框的名称和功能

(3)算法的结构及其算法框图

通过复习,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合作探究

(1)顺序结构的算法框图案例例1

(2)选择结构的算法框图案例例2

学生按分组情况合作探究,叫学生上黑板板书探究结果,同学先纠正前面学生板书的问题

教师最后纠正和评价

给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环境,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遵循课本难度,设计一组习题,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概念,克服难点。并将概念中的几个要点分散到每个题目中,有利于学生掌握。

让学生体验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探求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四)总结反思

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观察、归纳、总结,教师完善,让学生积极发言,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及时点评并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让学生回顾本节所学知识与方法,以逐步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纠正,使知识结构更系统,更完善。

(五)布置作业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作业,

一是必做题,课后题的1,2,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学会应用

二是选做题,自己设计一个选择结构的框图

初中数学圆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中数学圆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数学圆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几何初步知识内容,既是一节起始课,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本人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圆的各点分布均匀性和广泛的对称性,同时获得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剪刀、白纸若干张、彩笔、圆规、直尺、圆形物体一个

 教师:课件、圆规、直尺、圆形纸片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在本节课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的改变、课程的开发利用。从欣赏圆、发现圆开始,深深吸引学生,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教给学生学法:情境中欣赏圆的魅力——合作中探究圆的特征——介绍中体验圆的数学文化——实践中感受圆的数学价值,大胆放手,把一切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活泼,而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五、说教学过程

 对本节课的教学,我精心设计了二个主要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以前都和哪些平面图形做了朋友?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出这些图形的特征。

 (二)、突出主体、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圆

 首先我会让学生举举生活中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的?”学生可能会说出:硬币、光碟、路标、钟面、车轮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的。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我会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让学生感受到圆就在我们身边。

 接着,我会出示的两组图形,第一组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第二组就是圆形,通过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组图形是由线段首尾连接所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形成正确表象——圆是一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通过课件展示圆的画面及各部分的名称,同时根据课件让学生分析圆上,圆内,圆外和圆心各指什么?我在适时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活动一:小组合作探究

 (1)以四人为一小组,一起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你发现了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

 (2)把你们的发现,准备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1)找圆心

 首先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对折后打开,用笔和直尺把折痕画出来,并在圆形纸的其他位置上重复上面的折纸活动二、三次。操作后,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亲手操作后,发现所有的折痕都会相交于一点。这些折痕的交点,正好在圆的正中心,我们数学上把这一点叫作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直观操作,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动作化”,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有意设置一些认知冲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认识半径、直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在这里因为有半径的知识做基础,我会尝试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直径的知识,

 活动二:一起动手

 1请同学们在圆纸片上画出半径,10秒钟,看能画出多少条?直径呢?

 2请同学们用直尺量一量画出的半径有多少厘米?你发现了什么?直径呢?

 3请分四人小组讨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什么特征?直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测量和比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关系。得出d=2r与r=d/2的字母公式,并在练习中通过填表强调了圆内半径与直径的对应关系,还要求学生在圆内一些线段中,找出半径和直径。(设计意图:合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自主探索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并及时巩固学习成果。)

 口答:

 3、掌握画圆方法

 在教学画圆的过程中,我同样会放手让同学们大胆的动脑,动手探索不同的画圆方法。我会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在向外延伸我会向学生提问:刚才同学们画圆都用到了什么方法和工具啊?和大家交流借鉴一下经验好吗?学生会说出不同的方法和工具如硬币线,笔,圆规等此时我会装做很着急的样子向学生问:老师想画一个8厘米的圆可不可以用一元钱的硬币呢?为什么啊?生:学生会从大小不符合等方面来说明不行此时我又会说那我要是想画一个6厘米的圆又该怎么办呢?为什么啊?生:可能会比较困难(我在适时从大小符合以及方便等方面慢慢导出学生说出用圆规画圆)接下来我在小结得出画大小不同的圆,我们通常用圆规来画。并播放课件圆规确定半径的方法以及圆规画圆的方法的过程(并得出结论用圆规画圆可以画出大小不同的圆,也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圆再次论证得出半径越大,圆就越大,半径越小,圆就越小

 最后,我根据以上所学的内容,为学生准备了两道习题来加深所学的知识,一是让同学们1、用圆规画出半径是2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2、画出直径是4厘米的一个圆。

 实际应用:学校田径运动会即将举行,你有办法帮学校在操场上画出一个半径为10米的圆吗?我会适时加以巩固,在所学知识基础上史料连接,有关圆的知识,名言等,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体会圆所蕴涵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以及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用心圆与生活又有很大的联系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快乐。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无处不在

 巩固练习

 1、填空。

 (通过这道题让学生回顾了本节课所学内容,检验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判断,并说为什么。

 (这些题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并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图略

 圆心O半径r直径d

 d=2r或r=d/2

 圆规画圆:定半径、定圆心、旋转一周

 初中数学圆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圆柱的认识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十五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圆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几何立体图形,这部分内容包括圆柱的特征,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和圆柱侧面展开图。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由于聋校八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探讨,所以我在本课用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来获取新知识。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同时针对聋生听力受损,语言发展相对滞后的特点,在课堂上注重了聋生语言的培养,用双语教学,鼓励聋生自主发言,发展聋生的语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掌握圆柱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想象、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创新的能力;同时渗透转化的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运用课件提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直观感受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初步渗透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辩证观点。并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的特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本课我用了实践操作法、课件演示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等相关的教法。教师只是以组织者,引导者与合的身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在互动的过程中充分地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因此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打开多媒体课件,出示圆柱的实物模型。同时感知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实物,让学生明白数学于生活。

 (通过以上教学,让学生初步接触圆柱,从生活实际感知圆柱,感受数学同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很巧妙自然的引入了课题,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了解圆柱

 1、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师引导:拿出自己准备的实物,结合教材,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都有什么特征?

 2、生汇报,师订正。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出圆柱各部分的特征,师课件演示加以验证。(课堂实录)

 (针对聋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我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提供教学材料,这样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为探求新知作好心理上的准备,并运用课件验证了自己的想法。对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进行了演示,让学生清晰的感知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一目了然,更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合作交流,深化感知

 1、合作探究,圆柱的侧面展开。

 (1)学生分组动手操作:把圆柱模型的侧面剪开,再展开,观察形状。

 (2)师:你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了一个什么图形?

 (3)学生操作后汇报,教师通过课件验证和补充。(课堂实录)

 (该环节是精心设计的,力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人意识。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展示了圆柱侧面不同剪法的演变过程,浅显易懂,让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圆柱侧面的特征。)

 2、同伴互助,寻求发现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得到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2)教师课件演示展开图加以验证,轻松的突破本课的难点。(课堂实录)

 (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通过形象的课件演示,轻松的分散了本课的难点,突出了本课的重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巩固拓展,延伸应用

 课件出示:

 1、下面哪些物体是圆柱?

 2、指出下列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3、实际测量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

 (练习的设计,既有对刚刚学过的圆柱认识的运用,也有围绕易混易错之处,让学生用手势判断,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里,勇于发言、敢于辩论。训练说理能力的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训练。)

 (五)自主小结,提升理念

 师:我们初步认识了圆柱,谁能告诉老师,对于圆柱你都知道了什么?

 (这既是课堂小结,也是对学生的人文培养重要体现。让学生在自主发挥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育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但能创设一定的情境,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加的凸显教学效果。而flash课件更是以其演示功能强大,动画效果明显等特点被广大教师经常所应用。本课我运用了flash课件对相关的知识进行了动画演示,课件贯穿了整个课堂。上课伊始,我对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进行了课件演示,让学生清晰的感知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让学生在开课的时候,就对本课产生一种兴趣。课中展示了圆柱侧面不同剪法的演变过程,浅显易懂,让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圆柱侧面的特征,轻松的突破了难点,同时,在此基础上展示圆柱侧面展开后与展开前的关系,让学生一目了然,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评价和反思

 课程标准中指出: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本课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通过想象、描述、合作交流,从实物观察、到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来认识圆柱,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及时有效的分散了难点,突破了重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扎实的掌握了所学的知识,突出“做数学”这个数学理念。也使学生在合作同进步,体验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