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精神_抗震救灾精神ppt
1.想要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我们应发扬什么样的精神
2.抗震救灾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3.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有哪些意义
4.2016-2019有哪些体现抗震救灾精神?
5.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看中国***的伟大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亿万人民及海外侨胞纷纷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表达自己对灾区人民的援助和支持。至今,中国红十字会已接收到来自社会各界捐赠的款物价值超过1.2亿元;海外华商通过院侨办向地震灾区捐款6850万元,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乐施善举的传统美德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解读。
而“有一分能耐使一分能耐”、“有一份力出一份力”,更是成为普通百姓支援灾区人民的朴实行动。成都市民自发排着长队,深夜踊跃献血,献血队伍长达数百米。为满足市民献爱心的需要,相关部门临时设立了无数个献血点;而在武汉出现了地震中感人一幕,上百人“尾随”孕妇从楼道慢慢撤离,真切地体现了对生命的敬重;在网络上,无数情真意切的祈愿帖子传递着无数同胞情感,手机中接连不断的慰问信息始终温暖着灾区人民的心。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院的坚强领导下,有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抗灾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因为,我们今天都是汶川人。
想要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我们应发扬什么样的精神
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丰碑
一个多月前,汶川大地震震动中国:山崩地裂,江河痉挛,物毁人亡。一个多月来,中国抗震救灾震撼世界:全民奋战,众志成城,自强不息。
汶川作证: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实践,砥砺了五千年不屈不挠的炎黄子孙的铮铮铁骨,熔铸了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抗震救灾精神,锻造了伟大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不朽丰碑!
党中央、院近日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强调,要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抗震救灾精神的丰富内涵――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科学理性、开放透明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伟大标识
中华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与天灾人祸的抗争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遭遇过多次大的自然灾害。从1966年的邢台抗震救灾到16年唐山抗震救灾,从1987年大兴安岭扑救森林大火到1998年三江抗洪抢险,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今年初迎战冰雪,一次次自然灾难的严峻考验,一场场人间真情的集中倾注,凝结了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奠定了我们今天战胜特大地震灾害的意志力基石。
围绕汶川特大地震展开的这场气壮山河的救灾实践,喷吐出无比炽热的人间大爱,迸发出世所罕见的民族真情,映照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力量,诠释出新时期中华民族抗震救灾精神的丰富内涵。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当灾难突然降临,党中央、院果断决策,紧急号令,主题只有一个:“第一位是救人”,“救人是重中之重”,“一线希望,百倍努力”!旋即,国之重器,云集灾区;国之精锐,拯救斯民。截至6月13日,各路救援大军累计解救和转移1403671人,各级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37.61亿元,接收国内外各界捐赠款物455.78亿元,调运救灾帐篷105.15万顶,调运过渡安置房24.51万套。以人为本,是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核”。抗震救灾的一切力量,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行动。从拯救生命到伤员医治、群众安置、灾区重建,党和一系列有效措施,始终彰显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核心主题,凸显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鲜明的实践特色。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中国人民战胜各种灾难的坚强信念。危难面前,各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各省份对口支援,社会各界自发动员,各项爱心捐助活动有序进行……全国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一起,显示出空前的团结,再现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动人场景。一句“我们都是汶川人”,正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动写照。山崩地裂,撼不动党和人民的团结一心;桥断路毁,挡不住全国人民的同舟共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全国之力,支援抗震救灾,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长期形成的奋不顾身、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再次得到了集中弘扬。当灾难发生时,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组织群众自救互救;人民教师为了学生的安危,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白衣战士冒着余震的危险,救死扶伤;灾区群众强忍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悲痛,积极投身抗震救灾。、武警官兵更是舍生忘死、冲锋在前,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成为抗震救灾的突击队和主力军。中华儿女展现的英勇奋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总在最关键时刻、最需要的地方闪耀。
科学理性,开放透明。运用现代手段,统筹协调、临危不乱,显示出良好的法治与科学精神。在救灾中,启动了一级救灾应急机制,国家力量按预案投送,一切行动按《防震减灾法》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等进行。抗震救灾充分运用了科技手段和现代化设备,为赢得救人时间、提高救灾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救援人员参与救灾的行动在抗震前线展开,一批批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一批批国际爱心捐款源源不断送抵灾区。同时,党和开诚布公,信息公开透明,确立了国民之间互相信任、理解与尊重。震情实时更新的“全国直播”,随着电波和网络迅速传播,抚平了公众的不安,凝聚起坚定沉着的力量,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
在这场斗争中,中华民族又经受住了一场严峻的考验。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伟大标识,是一本博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科书,也是党和国家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抗震救灾精神的深邃实质――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中实现新时期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高度统一,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的内在魅力
抗震救灾精神多方面内涵聚拢起来,其深邃的实质在于鲜明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两种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的内在魅力。
抗震救灾精神――凸显了民族精神的延伸与升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大多数成员认同与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及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祖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积淀为中华民族之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反映;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和平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崭新表现。这次抗震救灾,大大强化和提升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自强不息精神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和最精彩的阐释。凭着这种精神,多难兴邦才能成为现实。
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化,五千年沧海桑田的历史,始终坚守着、积存着、传承着一种百折不挠、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始终体现着、印证着、弘扬着一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始终贯穿着一根压不弯的民族脊梁。这种气概、精神与能力,越在大灾大难面前,越能得到充分的彰显与升华。愈挫愈勇,愈摧愈坚,不断从民族精神中汲取力量,又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内涵。这次抗震救灾斗争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世人由此看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振和焕发、延伸和升华。
抗震救灾精神――表征着时代精神的凝结与精华。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与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精神风貌与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改革创新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也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围绕改革创新这个核心,时代精神有着全面的多维表现,其特征是与时俱进,其本质是以人为本,其要求是确立开放意识与世界理念、自主意识与民主觉悟、竞争意识与效率追求、法制意识与和谐取向,等等。凭借这种时代精神,中国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不仅奠定了抗震救灾的物质基础,而且有效提升了公民意识、国民素质、人文精神,铸造了全新的民族道德。抗震救灾体现的人文关怀,既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又反映了尊重生命价值、尊重人格尊严的普世价值,张扬了人性与博爱的力量。抗震救灾催生的志愿者精神,不仅给受灾的人民群众带来了莫大希望,而且有助于提升公民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准,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文明。在严酷灾害中人民群众所表现出的团结互助、勇于承担的公民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是现代国家生存发展的道德基础。抗震救灾还彰显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交流合作的时代风范,显示了一个正在复兴的国家的博大胸怀与高度自信。
抗震救灾精神――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中实现了新时期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高度统一。民族精神是思想基础,着重于对历史的科学传承;时代精神是思想导引,着重于对未来的努力开拓。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共同构成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与精神动力的核心内容,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的具体彰显。以此为前提,实现了中华大地上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高度统一。在当代中国,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所举的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我们所走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三位一体,在执政的***领导下有机结合,使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有了更加坚实的集体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根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大力弘扬,展示出当代中国***人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敏锐的时代意识,表征着中华民族正以全新姿态走向全球化,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适应人类文明大趋势的根本希望所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抗震救灾行动所展现的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它承载着全国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深情厚谊,承载着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理想,凝聚着排山倒海、一往无前的巨大力量。作为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机融合的抗震救灾精神,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从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物资集结调运、空中投送中,从天安门广场和在祖国大地上空回荡的“加油,四川!”“加油,中国!”的呐喊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爱祖国与爱人民的高度统一、革命英雄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高度统一,感受到***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人民军队好、人民群众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价值(意义)――抗震救灾精神具有凝聚力、创造力、文化力,是应对挑战、迎接考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恩格斯曾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这种补偿,从即时性看,在于国人当前的奋力抗争,尽量减少灾难的物质损失;从长远性看,在于科学提升抗争的精神价值,将战胜劫难的智慧与勇气,融入文明演进的历史长河。
救灾实践所锻造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统一的抗震救灾精神,宛如一座不朽的丰碑,弥久愈坚,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成为我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进道路并不平坦,不仅会有急流险滩、风暴雷霆,还会有各种阻力、干扰,充满着曲折与艰辛、风险与挑战。因此,从现实性上说,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自强不息、应对挑战、迎接考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抗震救灾精神是凝聚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切民族都有自己的凝聚力,失去凝聚力的民族必然会走向没落与衰亡。当国家、民族处于多事之秋,灾难常常会异乎寻常地激起人们奋发图强的气概,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战胜困难,夺取胜利,促进国家更加强盛。汶川抗震救灾的实践,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在地震灾害面前,党心顺、军心振、民心齐、力量聚,海内外各种社会力量有效整合,大家自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了空前的高涨。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大力发扬抗震精神所展示的民族凝聚力,坚定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心,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努力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为搞好灾区重建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抗震救灾精神是创造力。巨大的凝聚力在实践中必然生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创新是民族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汶川大地震唤起了人们对32年前唐山大地震的痛苦记忆。经其后30年的改革开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抗震救灾创新了中国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应急管理方式和灾难救助方式等。可以说,这次救灾过程中呈现的新理念、新实践、新突破,正是对30年改革开放的一次特殊检阅。信息的公开透明、公民精神的成长壮大,深深刻下了30年民主法治建设、社会文明进步的烙印。抗震救灾精神的弘扬,创造力的发挥,将更加坚定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搞好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抗震救灾精神是文化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毫无疑问,灾难之中,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深植,国家政治文明的演进,民族内在精神的重塑,公民责任意识的增强,必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升华为一种文化力量,激发出一种制度动力,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精神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软实力”。努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将会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自觉增强全国人民的忧患意识、大局意识、使命意识,时刻想到有困难要克服,有大山要攀登,有对手要竞争,有宏图大略要实现,始终保持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抗震救灾已经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今后的任务更艰巨、更繁重。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使之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办好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信心百倍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抗震救灾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中国人民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团结一致的强大力量、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书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壮丽诗篇。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坚强领导、科学指挥,始终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在震后第一时间就把抗震救灾确定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成立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周密组织、科学调度,建立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全民动员、区域协作的工作机制,迅速组织各方救援力量赶赴灾区,紧急调集大批救灾物资运往灾区,精心部署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及时推动灾后恢复重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发扬全国一盘棋思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在调集人员、支援物资、收治伤员、安置移民、建造临时和过渡住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19个省市党委和积极落实中央部署,义不容辞地支援灾区恢复重建。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党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生动展现了危难时刻党和强有力的领导和指挥能力,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的勇气和信心。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灾区各级党委和、广大干部群众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在山崩地裂的危急关头,灾区各级党委和处变不惊、指挥若定,带领群众化悲痛为力量、从废墟上勇敢站立起来,沉着冷静地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各级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组织群众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想方设法安置受灾群众,带领群众抓紧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广大***员舍生忘死、勇往直前,做到了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展现了新时期***人的光辉形象。灾区人民临危不乱、守望相助,全力开展自救互救。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多少人瞬间作出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的抉择,多少父母用双臂为孩子撑起生命的天空,多少老师用身躯为学生挡住死神的威胁,多少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奋不顾身地奋战在第一线。我们可爱的孩子们,有的在废墟下唱起嘹亮的歌曲,有的机智地搜救同学,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可贵的爱心。灾区各级党委和、广大干部群众凭着这样的顽强意志,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业绩。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14万6千名人民子弟兵,心系灾区人民安危,肩负党和人民期望,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承担起抗震救灾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英雄的人民子弟兵勇于突进震中地带,敢于跨越生死界线,克服千难万险,进入千村万户,为灾区人民带去生命的希望和生活的勇气。7万5千名民兵预备役人员自觉行动,成为解救受灾群众、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公路运输、油料保障、电力抢修、恢复生产等方面的重要突击力量。广大消防特勤、特警、边防等公安救援队伍和公安民警恪尽职守,全力救助群众,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全力保障灾后恢复重建,为金色盾牌增添了新的光彩。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系灾区,形成了齐心协力抗击灾害的磅礴力量。在抗震抢险的日日夜夜里,全国各族人民忧心如焚、戮力同心、生死与共。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汶川加油、中国加油,成为响彻中华大地的最强音。多少人自发从天南地北赶赴灾区做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多少人自发前往遍布全国的献血点争先恐后无偿献血,多少人自发为灾区慷慨解囊,多少***员自发向党组织交纳特殊党费。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发扬救死扶伤精神,夜以继日地抢救生命、严防疫情,完成了非战争状态下最大规模的生命抢救和伤员转运。广大新闻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一线,及时传递党中央的声音,深入报道抗震救灾进展情况,生动展现广大军民的英雄事迹,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强大舆论支持。地震、气象、交通、电力、通信、广电、水利、供水、供气以及其他战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工程建设者密切协作,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有力支持。广大文艺工作者热情讴歌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为抗震救灾斗争提供了有力精神鼓舞。从城市到乡村、从部队到厂矿、从机关到基层、从街道到学校,规模空前的生命大营救,历经险阻的千里大驰援,处处涌动的爱心大奉献,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汇聚成全民族风雨同舟的强大合力。
这场特大地震灾害,既是人世间的一场重大磨难,也是前进中的一场重大考验。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用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坚韧努力战胜了磨难、经受住了考验,向历史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有哪些意义
抗震救灾体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王新建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憾着世界,苍天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同样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地震发生后,在当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以最快的速度抢救生命,以最大的限度减少损失,在艰难险阻面前,解放军官兵、志愿者、灾区人民、全国人民手牵手、肩并肩、心心相印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和不同的岗位,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不断凝聚、迸发,抗震救灾勇士的大爱精神和奉献精神感动着我们,他们的英雄事迹催人泪下。7月18日下午我们公司也集体收看了《信阳市直机关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会》电教片,在报告会上信阳奔赴一线的勇士们同样是不惧艰难险阻,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以他们惊人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赞歌。 英雄们的事迹、精神在激励着我们,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得失不能放弃呢?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震撼着我们,我们该如何行动呢?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在工作面前多一份责任,在困难面前多一份勇气,在同志面前前多一些宽容,在成绩面前多一点谦虚,在弱者面前多一点帮助,在迅猛发展的时代面前多一点学习,在我们共同握手为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多一份贡献。
2016-2019有哪些体现抗震救灾精神?
试题答案:(1)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竞争力的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看中国***的伟大
2016年,四川、台湾连续发生地震,中国救援队伍和台湾民间救援队伍相互协作,展现了互救互助的精神。
2017年,在墨西哥地震中,全球各国的救援队伍进行了共同协作,展现了抗震救灾的国际合作精神。
2018年,印度洪水导致当地数千人丧生,印度和志愿者们积极投入救灾工作,展现了抗震救灾的无私奉献和响应迅速的精神。
2019年,中国云南、新疆和日本东京等地相继发生地震,各级和社会志愿者积极响应,展现了抗震救灾的全民参与和强大力量。
抗震救灾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升华 第一,抗震救灾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也是抗震救灾精神的理性所依。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用发展着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抗震救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强大思想武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等理论进一步丰富深化,特别是极大弘扬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
第二,抗震救灾精神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也是抗震救灾精神的方向所指。我们党一贯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此次抗震救灾所表现出来的高度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的局面,印证了我国长期以来理想信念教育的巨大作用,也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人民心中坚不可摧的地位。人们更深地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夺取抗震救灾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三,抗震救灾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也是抗震救灾精神的活力所在。中华民族精神既是源远流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内涵,使时代精神不断融入民族精神,实现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第四,抗震救灾精神深化了公民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认同。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也是抗震救灾精神的境界所系。在抗震救灾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公共行为准则,牺牲奉献的精神得到普遍张扬。详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永放光芒 抗震救灾精神意义重大
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机融合的伟大结晶。
抗震救灾精神是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写照。
抗震救灾精神是以人为本理念同科学精神的和谐统一。
抗震救灾精神作用巨大
抗震救灾精神是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
抗震救灾精神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
抗震救灾精神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化解各种风险的强大动力。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与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紧密结合起来。
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
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紧密结合起来。详细※抗震救灾彰显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凝聚和升华 ※抗震救灾伟大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丰碑※民族精神丰碑的支柱、基石、材料是什么?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彰显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立即作出部署,迅速成立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并创造性地把指挥部设在灾区,把抗震救灾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观念,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地震灾害中,人民的生命得到及时抢救,受灾群众生存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仅得到了体现,也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党和人民非但没有退缩,反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从容、自信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洪流中去,众志成城,充分体现并极大地弘扬了民族精神。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