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2.王洪波的学术论文信息

3.急求 车床或铣床plc系统设计的论文 专科

4.有没有数控毕业设计论文的

5.求小型圆柱坐标机械臂设计论文

6.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7.什么是机械手重复精度

机械手设计论文_机械手设计论文答辩的问题有哪些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6篇)

 在生活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1

 论文题目:

 MC无机械手换刀刀库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论文是开发设计出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价格较低、生产周期短的小型立式加工中心无机械手换刀刀库。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调研一个加工中心,了解其无机械手换刀刀装置和结构。

 2、参照调研的加工中心,进行刀库布局总体设计。画出机床总体布置图和刀库总装配图,要有方案分析,不能照抄现有机床。

 3、设计该刀库的一个重要部分,如刀库的转位机构(包括定位装置,刀具的夹紧装置等),画出该部件的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如壳体、蜗轮、蜗杆等3张以上工作图。

 4、撰写设计说明书。

 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度安排

 本课题取的研究方法为:

 (1)理论分析,参照调研的加工中心,进行刀库布局总体设计。

 进度安排:

 2009.3.16-3.20 收集相关的毕业课题资料。

 2009.3.23-3.27 完成开题报告。

 2009.3.30-4.17 完成毕业设计方案的制定、设计及计算。

 2009.4.20-5.15 完成刀库的设计

 2009.5.18-5.29 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

 2009.6.01-6.08 毕业设计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 廉元国,张永洪. 加工中心设计与应用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3

 [2] 惠延波,沙杰.加工中心的数控编程与操作技术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2

 [3] 励德瑛.加工中心的发展趋势 [J]. 机车车辆工艺,1994,6

 [4] 徐正平.CIMT2001 加工中心评述[J].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1,6

 [5] 刘利. FPC-20VT 型立式加工中心[J]. 机械制造,1994,7

 [6] 李洪. 实用机床设计手册 [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

 [7] 刘跃南.机械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8

 [8] Panasonic 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器 MINASA 系列使用说明书

 [9]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第 2 卷[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1

 [10]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第 3 卷[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1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2

 1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1 课题研究背景

 在数控机床移动式加工中移动部件和静止导轨之间存在着摩擦,这种摩擦的存在增加了驱动部件的功率损耗,降低了运动精度和使用寿命,增加了运动噪声和发热,甚至可能使精密部件变形,限制了机床控制精度的提高。由于摩擦与运动速度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特别是在低速微进给情况下,这种非线性关系难以把握,可能产生所谓的尺蠖运动方式或混沌不清的极限环现象,严重破坏了对微进给、高精度、高响应能力的进给性能要求。为此,把消除或减少摩擦的不良影响,作为提高机床技术水平的努力方向之一。该课题提出的将磁悬浮技术应用到数控机床加工中,即可以做到消除移动部件与静止导轨之间存在的摩擦及其不良影响。对提高我国机床工业水平及赶上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且社会应用前景广阔。

 1.2课题研究的意义

 机床正向高速度、高精度及高度自动化方向发展。但在高速切削和高速磨削加工场合,受摩擦磨损的影响,传统的滚动轴承的寿命一般比较短,而磁悬浮轴承可以克服这方面的不足,磁悬浮轴承具有的高速、高精度、长寿命等突出优点,将逐渐带领机电行业走向一个没有摩擦、没有损耗、没有限速的崭新境界。超高速切削是一种用比普通切削速度高得多的速度对零件进行加工的先进制造技术,它以高加工速度、高加工精度为主要特征,有非常高的生产效率,磁悬浮轴承由于具有转速高、无磨损、无润滑、可靠性好和动态特性可调等突出优点,而被应用于超高速主轴系统中。要实现高速切削,必须要解决许多关键技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高速切削主轴系统,而选择合理的轴承型式对实现其高转速至关重要。其中,磁悬浮轴承是高速切削主轴最理想的支承型式之一。磁悬浮轴承可以满足超高速切削技术对超高速主轴提出的性能要求。但它与普通滑动或滚动轴承的本质区别在于,系统开环不稳定,需要实施主动控制,而这恰恰使得磁悬浮轴承具有动特性可控的优点磁悬浮轴承是一个复杂的机电磁一体化产品,对其精确的分析研究是一项相当困难的工作,如果用实验验证则会碰到诸如经费大、周期长等困难,在目前国内情况下不能取国外以试验为主的研究方法,主要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磁悬浮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是一种获得磁悬浮系统有关特征简便而有效的方法。这就是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磁悬浮轴承的应用与发展可以说是传统支承技术的革命。由于具有无机械接触和可实现主动控制两个显著的优点,主动磁悬浮轴承技术从一开始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磁悬浮轴承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Holmes和Beams利用交流谐振电路实现了对钢球的悬浮。自1988年起,国际上每两年举行一届磁悬浮轴承国际会议,交流和研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1990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提出了柔性转子的研究问题,同年G.Schweitzer教授提出了数字控制问题;1998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R.Vuillemin和B.Aeschlimann等人提出了无传感器磁悬浮轴承。近十年,瑞士、美国、日本等国家研制的电磁悬浮轴承性能指标已经很高,并且已成功应用于透平机械、离心机、真空泵、机床主轴等旋转机械中,电磁悬浮轴承技术在航空航天、计算机制造、医疗卫生及电子束平版印刷等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纵观2006年在洛桑和托里诺召开的第10界国际磁轴承研讨会,磁轴承主要应用研究为磁轴承在高速发动机、核高温反应堆(HTR-10GT)、人造心脏和回转仪等方面。国内在磁悬浮轴承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对磁悬浮轴承的研究起步于80年代初。

 1983年上海微电机研究所用径向被动、轴向主动的混合型磁悬浮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全悬浮磁力轴承样机;198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陈易新等提出了磁力轴承结构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主动磁力轴承机床主轴控制系统数学模型,这是首次对主动磁力轴承全悬浮机床主轴从结构到控制进行的系统研究;1998年,上海大学开发了磁力轴承控制器(600W)用于150m制氧透平膨胀机的控制;2000年清华大学与无锡开源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实现了内圆磨床磁力轴承电主轴的'工厂应用实验。目前,国内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等都在开展磁悬浮轴承方面的研究。2002年清华大学朱润生等对主动磁悬浮轴承主轴进行磨削试验,当转速60000r/min、法向磨削力100N左右时,精度达到小于8m的水平,精磨磨削效率基本达到工业应用水平。2003年6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磁悬浮应用技术研究所研制的磁悬浮干燥机的性能指标已通过江苏省技术鉴定,向工业应用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005年“济南磁悬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磁悬浮轴承主轴设备,在济南第四机床厂做磨削试验,成功磨制出一个内圆孔工件,这是我国第一个用磁悬浮轴承主轴加工的工件。此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近几年来,由于微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磁悬浮轴承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进展。

 从总体上看,磁悬浮轴承技术正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理论分析更注重系统的转子动力学分析,更多地运用非线性理论对主动

 磁悬浮转子系统的平衡点和稳定性进行分析;更注重建立系统的非线性耦合模型以求得更好的性能。

 (2)注重系统的整体优化设计,不断提高其可靠性和经济性,以期获得磁悬浮轴承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3)控制器的实现越来越多的用数字控制。为达到更高的性能要求,控制器的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由于数字控制器的灵活性,各种现代控制理论的控制算法均在磁悬浮轴承上得到尝试。

 (4)发展了多种新型磁悬浮轴承如:无传感器磁悬浮轴承、无轴承电机超导磁悬浮轴承、高温磁悬浮轴承。此外,磁悬浮机床主轴在各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高洁净钢材Z钢和EP钢的引入;陶瓷滚动体,重量比钢球轻40%;润滑技术的开发,对于高速切削液的主轴,油液和油雾润滑能有效防止切削液进入主轴;保持架的开发,聚合物保持架具有重量,自润滑及低摩擦系数的特点从应用的角度看,磁悬浮轴承的潜力尚未得到的发掘,而它本身也未达到替代其它轴承的水平,设计理论,控制方法等都有待研究和解决。

 3 课题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3.1 研究目标

 控制器是主动控制磁悬浮轴承研究的核心,因此正确选择控制方案和控制器参数,是磁悬浮轴承能够正常工作和发挥其优良性能的前提。该课题主要研究单自由度磁悬浮系统,其结构简单,性能评判相对容易、研究周期短,并且可以扩展到多自由度磁悬浮系统的研究。针对磁悬浮主轴系统的非线性以及在控制方面的特点,该课题探索出提高系统总体性能和动态稳定性的有效控制策略。

 3.2 主要研究内容

 (1)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2)对磁悬浮机床主轴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并将其数值化、离散、解耦和降阶等,为后续研究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3

 1、 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本人毕业设计的课题是”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及总体设计”,并和我的一个同学(他课题是“钢坯喷号机喷号部件设计”)一起努力共同完成钢坯喷号机的设计。我们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价格相对便宜,工作性能可靠的钢坯喷号机来取代用人工方法在钢坯上写编号。

 对钢坯喷号是钢铁制造业必然需要存在的一个环节,这是为了实现质量管理和质量追踪。我们把生产钢坯对应的连铸机号、炉座号、炉号、流序号以及表示钢坯生产时间的时间编号共同组成每块钢坯的唯一编号,适当的写在钢坯的表面。这样就在钢铁厂的后续检验或在客户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钢坯的质量有问题,就可以根据这个编号来追踪到生产这个钢坯的连铸机、炉座、炉号、流序及时间等重要信息,及早的发现并解决生产设备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国外像日本、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对钢坯的自动编号,虽然其设备较多,价格较贵,但大大提高生产的自动化进程和效率。并且钢坯喷号机具有设备利用率高、位置精度高、可控制性能好等优点。而在国内,除了少数的几家大型钢铁企业(宝钢、鞍钢等)引进了自动钢坯喷号机,大部分的钢铁企业仍然处在人工编号的阶段。

 实现钢坯喷号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钢坯喷号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会有很大的市场。一方面因为人工的工艺流程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能量,而且打断了生产的自动化进程,从而致使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生产钢坯的车间温度很高,有强烈的热辐射,同时还有大量的水蒸气和粉尘,因此对其中进行人工编号的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并且对身体是一种摧残,容易得职业病。所以无论从那个方面看都急需一种价格相对便宜,工作性能可靠的钢坯喷号机来代替人工编号。

 作为一个大学生,毕业设计对我来说是展示我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一个机会,也是对我的综合能力的一个考验。我本人对“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及总体设计”的课题也非常感兴趣,我一定会努力完成这次毕业设计的。总的来说,钢坯喷号机对于钢铁厂和这次毕业设计对于我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2、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

 本课题是基于机械设计与电子控制结合的技术来设计钢坯喷号机。经连连轧的钢坯规格为160mmx200mm的方形钢坯,用切割机割成定长,由300mm宽的输出通道送出。

 1.基本内容

 先拟定钢坯喷号机的总体方案,然后确定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的传动方案及结构参数,最后画出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的装配图以及零件图。

 2.系统技术方案

 (1)工作过程:启动机器PLC控制步进电机带动钢坯喷号机到相应的位置,按下启动键发送控制信号传到控制部件(PLC),控制部件发出控制命令给执行部件(主要是行走部件及喷号部件,行走部件带动喷头靠近钢坯表面,然后喷头进行喷号),喷号完成后喷头上升并清洗号码牌。再次移动喷号到下一个钢坯处。

 (2)要求实现的功能:行走部件功能(喷号机整体左右的移动,喷号部件的上下前后移动,喷头的左右移动)、喷号部件功能(喷头喷号,清洗号码牌,号码牌的更换)。其中号码为(0—9)十个数字,号码可以变化更换。每个号码大小为35mmx15mm,号码间距为5mm。

 (3)实现方案:

 行走功能的实现:由于在钢坯上喷号并不需要很精确的定位,所以用人工控制步进电机的方式移动整体喷号机来粗调。用液压缸提供动力来推动喷号部件,并用行程开关控制电机来实现喷号部件上下移动,下行程开关可以控制喷号部件与钢坯表面之间的间距和发出信号使喷头开始喷涂料并向右移动。用液压缸推动,滚轮在导架上滚动的方式实现喷好机构的前后移动,并用行程开关控制电机来实现喷头的左右移动,右行程开关可以控制喷头停止喷涂料并回到初始位置和喷号部件向上移动。

 喷号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案由和我一组的同学确定。

 3、进度安排

 3-4周 认真阅读和学习有关资料和知识,并翻译英文文献

 5-7周 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的传动方案及总体设计

 8-9周 确定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结果参数

 10-13周 完成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装配图及零件工作图

 14-15周 准备并进行毕业答辩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4

 1. 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十字轴是汽车万向节上的重要零件,规格品种多,需求量大。目前,国内大多用开式模锻和胎模锻工艺生产,其工艺过程为:制坯→模锻→切边。生产的锻件飞边大,锻件加工余量和尺寸公差大,因而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工艺环节多,锻件质量差,生产效率低。

 相比之下,十字轴冷挤压成形的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劳动生产率。用冷挤压成形工艺代替切削加工制造机械零件,能使生产率大大提高。

 2、制件可获得理想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冷挤压十字轴类零件的精度可达ITg---IT8级,表面粗糙度可达Ra O.2~1.6。因此,用冷挤压成形的十字轴类零件一般很少再切削加工,只需在要求特别高之处进行精磨。

 3、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冷挤压后金属的冷加工硬化,以及在零件内部形成合理的纤维流线分布,使零件的强度高于原材料的强度。

 4、降低零件成本。冷挤压成形是利用金属的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形状的零件,因而能大量减少切削加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从而使零件成本大大降低。

 2. 国内外同类设计(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

 利用切削加工方法加工十字轴类零件,生产工序多,效率低,材料浪费严重,并且切削加工会破坏零件的金属流线结构。目前国内大多用热模锻方式成形十字轴类零件,加热时产生氧化、脱碳等缺陷,必然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且后续的机加工不但浪费大量材料,产品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并不理想。

 用闭式无飞边挤压工艺生产十字轴,锻件无飞边,可显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1)不仅能节省飞边的金属消耗,还能大大减小或消除敷料,可以节约材料30﹪;由于锻件精化减少了切削加工量,电力消耗可降低30﹪;

 (2)锻件质量显着提高,十字轴正交性好、组织致密、流线分布合理、纤维不被切断,扭转疲劳寿命指标平均提高2~3倍;

 (3)由于一次性挤压成型,生产率提高25%.

 数值模拟技术是CAE的关键技术。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可以在昂贵费时的模具或附具制造之前,在计算机中对工艺的全过程进行分析,不仅可以通过图形、数据等方法直观地得到诸如温度、应力、载荷等各种信息,而且可预测存在的缺陷;通过工艺参数对不同方案的对比中总结出规律,进而实现工艺的优化。数值模拟技术在保证工件质量、减少材料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缩短试制周期等方面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目前,用于体积成形工艺模拟的商业软件已有“Deform”、“Autoforge”等软件打入中国市场。其中,DEFORM软件是一套基于有限元的工艺仿真系统,用于分析金属成形及其相关工业的各种成形工艺和热处理工艺。DEFORM无需试模就能预测工业实际生产中的金属流动情况,是降低制造成本,缩短研发周期高效而实用的工具。二十多年来的工业实践清楚地证明了基于有限元法DEFORM有着卓越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模拟引擎在大金属流动,行程载荷和产品缺陷预测等方面同实际生产相符保持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度。

 3. 课题设计(或研究)的内容

 1)完成十字轴径向挤压工艺分析,完成模具总装图及零件图设计。

 2)建立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模具的三维模型。

 3)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4)相关英文资料翻译。

 4. 设计(或研究)方法

 1)完成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工艺分析,绘制模具总装图及零件图。

 2)写毕业论文建立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模具的三维模型。

 3)完成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4)查阅20篇以上与课题相关的文献。

 5)完成12000字的论文。

 6)翻译10000个以上英文印刷符号。

 5. 实施

 04-06周:文献检索,开题报告。

 07-10周:进行工艺分析、绘制模具二维图及模具三维模型设计。

 11-13周:进行数值模拟。

 14-16周:撰写毕业论文。

 17周:进行答辩。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5

 一、毕业设计题目的背景

 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第一级为锥齿轮减速,第二、为圆柱齿轮减速。这种减速器具有结构紧凑、多输出、传动效率高、运行平稳、传动比大、体积小、加工方便、寿命长等优点。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内已有许多单位自行设计和制造了这种减速器,并且已日益广泛地应用在国防、矿山、冶金、化工、纺织、起重运输、建筑工程、食品工业和仪表制造等工业部门的机械设备中,今后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二、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研究背景,通过对参考文献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了齿轮、减速器等的相关内容;在技术路线中,论述齿轮和轴的选择及其基本参数的选择和几何尺寸的计算,两个主要强度的验算等在这次设计中所需要考虑的一些技术问题做了介绍;为毕业设计写作建立了进度表,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了一个指导。最后,给出了一些参考文献,可以用来查阅相关的资料,给自己的设计带来方便。

 本次课题研究设计是大学生涯最后的学习机会,也是最专业的一次锻炼,它将使我们更加了解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困难,也使我对专业知识又一次的全面总结,而且对实际的机械工程设计流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相信这将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实质性的帮助。

 三、实施

 收集相关资料:20XX年4月10日——4月16日

 开题准备: 4月17日——4月20日

 确定设计方案:4月21日——4月28日

 进行相关设计计算:4月28日——5月8日

 绘制图纸:5月9日——5月15日

 整理材料:5月15日——5月16日

 编写设计说明书:5月17日——5月20日

 准备答辩:

 四、参考文献

 [1] 王昆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 邱宣怀 机械设计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

 [3] 濮良贵 机械设计第七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任金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5] 许镇宁 机械零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6] 机械工业出版社编委会 机械设计实用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6

 1. 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十字轴是汽车万向节上的重要零件,规格品种多,需求量大。目前,国内大多用开式模锻和胎模锻工艺生产,其工艺过程为:制坯→模锻→切边。生产的锻件飞边大,锻件加工余量和尺寸公差大,因而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工艺环节多,锻件质量差,生产效率低。

 相比之下,十字轴冷挤压成形的具有以下优点:

 1、增强劳动生产率。用冷挤压成形工艺代替切削加工制造机械零件,能使生产率大大增强。

 2、制件可获得理想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冷挤压十字轴类零件的精度可达ITg---IT8级,表面粗糙度可达Ra O.2~1.6。因此,用冷挤压成形的十字轴类零件一般很少再切削加工,只需在要求特别高之处进行精磨。

 3、增强零件的力学性能。冷挤压后金属的冷加工硬化,以及在零件内部形成合理的纤维流线分布,使零件的强度高于原材料的强度。

 4、降低零件成本。冷挤压成形是利用金属的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形状的零件,因而能大量减少切削加工,增强材料的利用率,从而使零件成本大大降低。

 2. 国内外同类设计(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

 利用切削加工方法加工十字轴类零件,生产工序多,效率低,材料浪费严重,并且切削加工会破坏零件的金属流线结构。目前国内大多用热模锻方式成形十字轴类零件,加热时产生氧化、脱碳等缺陷,必然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且后续的机加工不但浪费大量材料,产品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并不理想。

 用闭式无飞边挤压工艺生产十字轴,锻件无飞边,可显着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1)不仅能节省飞边的金属消耗,还能大大减小或消除敷料,可以节约材料30%;由于锻件精化减少了切削加工量,电力消耗可降低30%;

 (2)锻件质量显着增强,十字轴正交性好、组织致密、流线分布合理、纤维不被切断,扭转疲劳寿命指标平均增强2~3倍;

 (3)由于一次性挤压成型,生产率增强25%.

 数值模拟技术是CAE的关键技术。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可以在昂贵费时的模具或附具制造之前,在计算机中对工艺的全过程进行分析,不仅可以通过图形、数据等方法直观地得到诸如温度、应力、载荷等各种信息,而且可预测存在的缺陷;通过工艺参数对不同方案的对比中总结出规律,进而实现工艺的优化。数值模拟技术在保证工件质量、减少材料消耗、增强生产效率、缩短试制周期等方面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目前,用于体积成形工艺模拟的商业软件已有“Deform”、“Autoforge”等软件打入中国市场。其中,DEFORM软件是一套基于有限元的工艺仿真系统,用于分析金属成形及其相关工业的各种成形工艺和热处理工艺。DEFORM无需试模就能预测工业实际生产中的金属流动情况,是降低制造成本,缩短研发周期高效而实用的工具。二十多年来的工业实践清楚地证明了基于有限元法DEFORM有着卓越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模拟引擎在大金属流动,行程载荷和产品缺陷预测等方面同实际生产相符保持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度。

 3. 课题设计(或研究)的内容

 1)完成十字轴径向挤压工艺分析,完成模具总装图及零件图设计。

 2)建立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模具的三维模型。

 3)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4)相关英文资料翻译。

 4. 设计(或研究)方法

 1)完成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工艺分析,绘制模具总装图及零件图。

 2)毕业论文建立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模具的三维模型。

 3)完成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4)查阅20篇以上与课题相关的文献。

 5)完成12000字的论文。

 6)翻译10000个以上英文印刷符号。

 5. 实施

 04-06周:文献检索,开题报告。

 07-10周:进行工艺分析、绘制模具二维图及模具三维模型设计。

 11-13周:进行数值模拟。

 14-16周:撰写毕业论文。

 17周:进行答辩。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光轴生产线专用气压搬运机械手设计

2.四自由度多用途气动机器人(机械手)结构设计及控制实现

3.井下胶带输送集成控制

4.基于S7-300 PLC的带传动实验台远程控制系统的研究

5.J45-6.3型双动拉伸压力机及PLC控制系统设计

6.机械毕业设计:冲压搬运机械手设计

7.机械毕业设计:机床上下料机械手设计

8.自动售货机的PLC系统设计

9.矸石制浆材料工业生产线系统设计

10.船舶机械PLC控制系统设计

11.工业机械手模型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12.专用榫齿铣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13.基于S7-300 PLC的带传动实验台远程控制系统的研究

14.超厚玻璃掰边机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15.复合化肥混合比例装置及PLC控制系统设计

16.机械电子毕业设计:金属粉末成型液压机PLC设计论文含cad图纸下载

17.物料传输分拣系统设计

18.PLC电梯控制

19.PLC对C650普通车床的电气改造设计

20.电梯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西门子S7-200)

21.五层五站电梯PLC控制 (三菱PLC)

22.电梯PLC控制设计

23.锅炉系统的PLC设计 (plc毕业论文)

24.PLC在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中应用

25.S7-200PLC在水厂虹吸刮泥机系统中的应用

26.PLC在景杆和灯杆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7.大型商厦观光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28.PLC控制直列式加工自动线

29.基于TVT-99A电梯模型的组态软件开发

30.小型立体仓库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31.基于TVT-99A电梯模型的组态软件开发

32.PLC在电梯中的应用

33.洗衣粉生产线的包装系统设计

34.抽水泵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35.可编程控制器在配料生产线上的应用

36.基于PLC的自动送料小车控制设计

37.饮料灌装机的PLC程序设计

38.无模压力成形机电机PLC控制设计

39.霓虹灯广告屏装置PLC控制梯形图的设计与调试

40.啤酒桶清洗机设计

41.西门子802s数控车床的进给控制设计

42.CNC3136A数控车床电气系统设计

43.基于工控机和PLC设计喷油泵实验台监控系统

44.自动售货机的PLC系统设计

现场典型工业设备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PLC自动换刀电气控制的设计

王洪波的学术论文信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一种预制盒装填烟包侧盖自闭式推出装置的设计

某发动机皮带轮高温扭转疲劳测试台架设计与应用

基于Solidworks的V自动充电对接装置设计与仿真分析

基于分步拓扑优化的装甲托架结构轻量化设计

面向特定产品双工位气动夹具设计与应用

地面垃圾捡拾清扫装置的结构设计

基于LabWindows/CVI的某型UUV载荷抛载装置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一种应用于某零件自动化生产单元的柔性检测装置

LNG半自动化装卸臂应用研究

某重型牵引车车架轻量化设计研究

某星载通信天线展开锁定机构设计

雷达方位回转±270°的安全保护装置设计

连续油管半挂车双后桥液压转向系统的设计研究

以上是我列举的一些题目,是我在机械工程与技术期刊上看到的,题目你可以参考。

急求 车床或铣床plc系统设计的论文 专科

---------------------------代表性论文-----------------

[1] Hongbo Wang and Fumio Kasagami. A Patient Transfer Robot between Bed and Stretcher, the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 2008, 38 (1), pp. 60-67 (SCI)

[2] Hongbo Wang, Ke Yu, Bingyi Mao, “Self-localization and Obstacle Avoidance for a Mobile Robot,” Neural Computer and Application, 2009, 18 (5): 495-506(SCI)

[3] Hongbo Wang and takakazu Ishimatsu. Vision-based Nigation for an Electric Wheelchair Using Ceiling Light Landmark,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Robotic Systems, 2005. Vol. 41, pp. 283-314 (SCI)

[4] 王洪波,齐政彦, 胡正伟, 黄 真,“并联腿机构在四足/两足可重组步行机器人中的应用,” 机械工程学报, 2009, 45 (8): 24-30.

[5] 王洪波, 等. 病人搬移设备的机电一体化设计和应用. 机 械 工 程 学 报, 45(8): 68-74, 2009.

[6] Hongbo Wang, Ke Yu and Hongnian Yu, “Mobile Robot Localisation Using ZigBe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a Vision Sens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l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10(3/4):184-193,2010.

[7] Hongbo Wang, Zhengyan Qi, Guiling Xu, Fengfeng Xi, et al., Kinematics Analysis and Motion Simulation of a Quadruped Walking Robot with Parallel Leg Mechanism, The Ope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4):77-85, 2010.

[8] Hongbo Wang, et al., Load control based on PIC microcomputer for a training machine suited to elderly people, Int. J. Intelligent System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7(4): 382-395, 2009.

[9] Hongbo Wang, Xiaohua Shi, Hongtao Liu, Liang Li, Zengguang Hou and Hongnian Yu. Design, kinematics,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for a lower-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I: Journal of Systems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July 18, 2011, 225 (6): 860-872.

-------------------------2012年-----------------

期刊论文

[1] Xiaohua Shi, Hongbo Wang, Lin Yuan, Zhen Xu, Hongwei Zhen, Zengguang Hou,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490-495: 2236-2240.

[2] Hongbo Wang, Xue Yang, Xiaoqian Zheng, Ning Du, Hongwei Zhen, and Zengguang Hou, Design and Analysi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Surgical Robot System, Advanced Science Letters, 2012,8: 31-36.

国际会议

-------------------------2011年-----------------

期刊论文

[1] Fengfeng XI, Yuwen LI, Hongbo WANG. Module-based method for design and analysis of reconfigurable parallel robots,Front. Mech. Eng. 2011, 6(2): 151–159.

[2] Hongbo Wang, Xiaohua Shi, Hongtao Liu, Liang Li, Zengguang Hou and Hongnian Yu. Design, kinematics,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for a lower-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I: Journal of Systems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July 18, 2011, 225 (6): 860-872.

国际会议

[1] Xue Yang, Hongbo Wang, Lin Yuan, Ning Du, Zengguang Hou. Minimally Invasive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Surgical Robot System, 201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 August, Beijing, pp.124-129.

[2] Hongbo Wang, Xue Yang, Guoqing Hu, Zengguang Hou and Hongnian Yu. Catheter Intervention Manipulation System of Minimally Invasive Robotic Surgery, 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echatronic Systems, Zhengzhou, China, August 11-13, 2011, pp. 211-216.

-------------------------2010年-----------------

期刊论文:

[1] Hongbo Wang, Ke Yu and Hongnian Yu, “Mobile Robot Localisation Using ZigBe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a Vision Sens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l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10(3/4):184-193,2010.

[2] Hongbo Wang and Zhengwei Hu, Road edge recognition for mobile robot using laser range finder, Int. J. Advanced Mechatronic Systems,2(4): 236-245, 2010.

[3] Hongbo Wang, Zhengyan Qi, Guiling Xu, Fengfeng Xi, et al., Kinematics Analysis and Motion Simulation of a Quadruped Walking Robot with Parallel Leg Mechanism, The Ope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4):77-85, 2010.

[4] 王洪波, 史小华, 赵永生, 史艳国, 姚建涛,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项目教学实践与探索, 中国教育研究论坛, 2010,11(130):15-17.

[5] 王洪波,史小华, 张庆玲, 王志松, 赵玉琴基于项目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践教学改革,” 现代教育导引杂志, 2010,76:63-65.

[6] 赵永生, 姚建涛, 郑魁敬, 王洪波, 李仕华, 史艳国, 五位一体式“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10,(3):40-42.

[7] 王洪波, 徐桂玲, 张典范, 胡星, 助老助残四足/两足可重构并联腿 步行机器人运动学建模与仿真,燕山大学学报,2010,34(6):508-515.

会议论文:

[1] Guoqing Hu; Zhengwei Hu; Hongbo Wang, Complete Coverage Path Planning for Road Cleaning Robot, 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pril 10–12, 2010, Chicago, USA, 2010: 643-648.

[2] Zhengwei Hu and Hongbo Wang, Tian Zhang, Xiaoqian Zheng, and Xue Yang, Path Planning and Control System Design for Cleaning Robot,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Automation,Harbin, China June 20-23, 2010: 2368-2373.

[3] Hongbo Wang, Zhengyan Qi, Guiling Xu and Zhen Huang, Reconfiguration Plan Analysis of Quadruped/Biped Walking Robot with Parallel Leg Mechanism, 2010 IEEE/ASM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 and Embedded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Qingdao, China,July 15-17, 2010: 196-201.

[4] Guoqing Hu, Liang Li, Hongbo Wang and Yun Xiang, A Novel Active Training Machine Used for Elderly People,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ICMIC 2010), Okayama, Japan, July 17-19, 2010: 688-691.

[5] Fengfeng Xi, Yuwen Li, Hongbo Wang, A Module-Based Method for Design and Analysis of Reconfigurable Parallel Robots,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 August 4-7, 2010, Xi'an, China, 2010: 627-632.

-------------------2009年-----------------

期刊论文:

[1] Hongbo Wang, Ke Yu, Bingyi Mao, “Self-localization and Obstacle Avoidance for a Mobile Robot,” Neural Computer and Application, 2009, 18 (5): 495-506

[2] 王洪波,齐政彦, 胡正伟, 黄 真,“并联腿机构在四足/两足可重组步行机器人中的应用,” 机械工程学报, 2009, 45 (8): 24-30.

[3] 王洪波, 等. 病人搬移设备的机电一体化设计和应用. 机 械 工 程 学 报, 45(8): 68-74, 2009.

[4] Hongbo Wang, et al., Load control based on PIC microcomputer for a training machine suited to elderly people, Int. J. Intelligent System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7(4): 382-395, 2009.

[5] 张立丽, 王洪波. 基于PIC 单片机的直流电机控制器的设计[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9, 2009, 30 (11): 2681-2683.

会议论文:

[1] Zhengyan Qi, Hongbo Wang, Zhen Huang, “Kinematics of a Quadruped/Biped Reconfigurable Walking Robot with Parallel Leg Mechanisms,” ASME/IFToM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onfigurable Mechanisms and Robots (ReMAR 2009), June 2009, London, UK, pp. 558-564.

[2] Zhengwei Hu, Hongbo Wang and Hongnian Yu. Sensor Based Road Boundary Recognition of Mobile Robot, The 200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ing, Sensing and Control(ICNSC2009),March 26-29, 2009, Okayama, Japan, pp. 210-215.

[3] Hongbo Wang, Hongtao Liu, Xiaohua Shi and Zengguang Hou. Design and Kinematics of a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 17-19 October, 2009, Tianjin, China. pp. 1174-1177.

[4] Peng-Feng Li, Zeng-Guang Hou, Feng Zhang, Min Tan, Hong-Bo Wang, Yi Hong, Jun-Wei Zhang, An FES Cycling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CPG, 31st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EMBS Minneapolis, Minnesota, USA, September 2-6, 2009, pp. 1569-1572.

[5] Wang Hongbo, Shi Xiaohua, Li Liang A New Active Training Machine for Aged People.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9年增刊(2009中国机构与机器科学应用国际会议), pp. 120-122

-------------------2008年-----------------

期刊论文:

[1] Hongbo Wang and Fumio Kasagami. A Patient Transfer Robot between Bed and Stretcher, the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 2008, 38 (1), pp. 60-67 (SCI)

[2] 王洪波,田行斌,张海明,黄真,“差动机构在全方位移动机器人上的应用,”机械设计与研究,2008, (2)。

会议论文:

[1] Hongbo Wang. Path Planning Based on Ceiling Light Landmarks for a Mobile Robot, 200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ing, Sensing and Control, Sanya, China, April 6-8, 2008, pp.1593-1598(EI, STPT)

--------------------------2007年以前-----------------

--------------------------国际期刊-----------------

[1] Wang H.B., Huang Z., Kinematic Influence Coefficient Method of Kinem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1990, 25(2): 167-173 (SCI)

[2] Huang Z, Wang H.B., Dynamic Force Analysis of n-DOF Multi-Loop Complex Spatial Mechanisms,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1992, 27(1), -105 (SCI)

[3] Hongbo Wang, Takakazu Ishimatsu and Jamal Mian. Self-Location for an Autonomous Wheel Chair, JS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19, 40(3),pp. 433-438 (SCI)

[4] Wang .B., Ishimatus T.Schaerer C. Huang Z., Kinematics of a Five-Degrees-of-Freedom Prosthetic Arm,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1998, 33(7):895-908 (SCI)

[5] Hongbo Wang, Chul-Ung Kang, Takakazu Ishimatsu and Tsumoru Ochiai. Auto Nigation on the Wheel Chai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al Life and Robotics, 1998, 1(4), pp. 141-146

[6] Hongbo Wang and takakazu Ishimatsu. Vision-based Nigation for an Electric Wheelchair Using Ceiling Light Landmark,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Robotic Systems, 2005. Vol. 41, pp. 283-314 (SCI)

--------------------------国际会议-----------------

[8] Wang Hongbo and Huang Zhen, Dynamic Force Analysis of Six-DOF Parallel Multi-Loop Robot Manipulator, ASME Paper 86-DET-68, October, 1986

[9] Wu Shengfu, Wang Hongbo and Huang Zhen, The Relation Between Workspace and Construction Parameter of the Parallel Robot Manipulator, Proc. of Asian Conf. on Robotics and Its Application, Hongkong, April, 1991, pp. 425-428

[10] Uhrhan Christoph, Hongbo Wang and Takakazu Ishimatsu. Inverse Kinematic and Simulation of a Prosthetic Arm, Proc. of Asian Control Conf., Tokyo, July, 1994, pp. 611-614

[11] Hongbo Wang, Takakazu Ishimatsu, Uhrhan Christoph and Zhen Huang. Kinematic Analysis of a Prosthetic Arm, The 3rd Int. Conf. on Automation, Robotics, and Computer Vision, Singapore November, 1994,pp. 682-686

[12] Hongbo Wang, Chul-Ung Kang, and Takakazu Ishimatsu. Computer Control of Wheel Chair by Using Landmark, Proc. of the 10th Korea Automation Control Conf.(International Program), October 1995, pp. 388-391

[13] Izuru Yoshioka, Nobuyoshi Taguchi, Baek Ju Yeol, Hongbo Wang and Ishimatsu Takakazu, Coordnation of Dual Arm Robot Using 3-D Vision Sensor, Proc. of the 10th Korea Automation Control Conf.(International Program), October 1995, pp. 400-403

[14] Chul-Ung Kang, Hongbo Wang, Takakazu Ishimatsu and Tsumoru Ochiai. Wheel Chair Assisted with Laser Range Finder, Proc. SPIE Int. Conf. Machine Tool, In-Line, and Robot Sensor and Control, Philadelphia, October, 1995, Vol. 2595: pp. 92-99 (EI)

[15] Hongbo Wang, Chul-Ung Kang, and Takakazu Ishimatsu. Auto Nigation on the Wheelchair, Proc. of Int. Symp. on Artifical Life and Robotics, Oita, February 1996,pp. 199-202

[16] Hongbo Wang, Takakazu Ishimatsu and Christof Schaerer. Position Analysis of a Prosthetic Arm, Proc. Of the IASTED Int. Conf. on Robotics and Manufacturing, Honolulu, Hawaii, August, 1996, pp. 287-290

[17] Hongbo Wang, Takakazu Ishimatsu, and Jamal Mian, Vision-guided Nigation for a Wheel chair, Conf. on Robotics and Manufacturing, Hawaii, USA, August, 1996,pp. 145-148

[18] Hongbo Wang, and Takakazu Ishimatsu. Path Planning for an Autonomous Wheelchair, Proc. of 2nd Int. Workshop on Advance Mechatronics, Nagasaki, Japan, December 19, pp. 260-264

[19] Izuru Yoshioka, Nobuyoshi Taguchi, Baek Ju Yeol, Hongbo Wang and Ishimatsu Takakazu, Tele-Operation of Coordinated Dual Arm Robot Using Delta Type Master Arm, Proc. of Int. Conf. on Precision Engineering, November, 19,

[20] Hongbo Wang. Kinematic analysis of robot with two arms, Sixth Int. Symposium on China Development in 21 Century, Tokyo, Japan, November, 2003

[21] Fumio Kasagami, Hongbo Wang, Masahiro Araya, Ichiro Sakuma and Takeyoshi Dohi. Development of robot to assist patient transfer, Proc. Int. Conf. System, Man and Cybernetics, Hague, Netherlands, Oct. 2004, pp. 4383-4388 (EI)

[22] Fumio Kasagami, Hongbo Wang, S. Toshimitsu, Ichiro Sakuma and Takeyoshi Dohi. Patient transfer aratus used in hospital, Proc. Int. Conf. Network, Sensing and Control, Arizona, USA, Mar. 2005, pp. 738-743 (EI)

[23]Hongbo Wang and Fumio Kasagami, “Careful-Patient Mover Used for Patient Transfer in Hospital”, in 2007 IEEE/ICM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lex Medical Engineering-CME2007, Beijing, May 23-27, 2007, pp. 20-26 (EI)

[24]Hongbo wang, Lingfu Kong and Hongnian Yu, “Ceiling Light Landmarks Based Localization and Motion Control for a Mobile Robot,” 200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ing, Sensing and Control, London, April 15-17, 2007, pp. 285-290 (EI).

[25]Hongbo Wang, “Kinematics and Control for a Personal Robot with Five Degrees-of-freedom Arms,” in 200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ing, Sensing and Control, London, April 15-17, 2007, pp. 507-512 (EI).

[26]Hongbo Wang and Fumio Kasagami, “Development of Motor Controller Based on PIC,”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orea, November 2007. 1102-1107(EI).

——————国内杂志——————

[1] 黄真,王洪波,“复杂多环空间机构动力分析的影响系数法”,机械工程学报,1988,24(3),74-80 (1A, EI)

[2] 王洪波, 黄真, “螺旋理论在空间机构运动和动力分析上的应用”,机械工程学报,1992,28(2), pp. 98-102 (1A, EI)

[3] 王洪波, 赵永生, 黄真,“空间机构受力分析的螺旋法”, 力学与实践,1992,No.4,pp. 39-42 (核心)

[4] 王洪波, 黄真,“YS-I 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和动力模型”,机械设计,1993,10(6),pp. 42-45 (1B)

[5] 澹凡忠,王洪波, 黄真,“6-SPS机器人的影响系数及其应用”,机器人,1989,89(5),20-24 (1B)

[6] 王洪波, 黄真,“六自由度并联式机器人拉格朗日动力方程”,机器人,1990,12(1),pp. 23-26 (1B)

[7] 吴生富,王洪波, 黄真,“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的研究”,机器人,1991,91(3),33-39

[8] 黄真,王洪波,“六自度并联多回路机器人动力分析的影响系数法”,机械科学与技术,1989,89(3),41-49 (核心)

[9] 王洪波,赵永生,黄真,“6-TPS并联机器人的力传递矩阵”,机械科学与技术,1992,41(1),pp. 44-49 (核心)

[10] 杨传岩,王洪波,黄真,“三角平台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研究(一) 优化算法”,机械科学与技术,1992,42(2),pp. 12-18 (核心)

[11] 杨传岩,王洪波,黄真,“三角平台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研究(二)结构参数的影响”, 机械科学与技术,1992,43(3),pp.32-36 (核心)

[12] 赵永生,王洪波,高峰,黄真,“应用旋量建立机械手的动力学模型”, 机械科学与技术,1993,46(2),pp. 30-32 (核心)

[13] 王洪波,黄真,“单环空间机构运动和动力分析的影响系数法”,东北重型机械学院,1987,11(4), pp.37-45

[14] 王洪波,“空间机构运动分析的正交螺旋法”,东北重型机械学院,1991,14(1), pp.32-38

[15] 王洪波,“5R和7R串联机械手的运动分析”,河北机电学院学报,1989,(3), pp.130-133

[16] 澹凡忠,王洪波, 黄真,“并联机器人位置干涉的研究:(1)液压缸的干涉”,1989,(2),pp.55-59

[17] 澹凡忠,王洪波, 黄真,“并联机器人位置干涉的研究:(2)虎克铰的干涉”,1989,(3),pp.118-123

[18] 澹凡忠,王洪波, 黄真,“并联机器人位姿相关空间的研究”,天津大学学报增刊,1990,,pp.63-66

[19] 王洪波, 齐波,孙健,刘树军,“影响系数在平面机构中的应用”,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1993, 17(3), pp. 199-205

[20] 王洪波, 黄真,“YS-I 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分析”,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1993, 17(1), pp. 9-16

[21] 陈超超,田行斌,王洪波,黄真,“一种用于移动机器人避障的模糊神经控制算法”,机器人,2003 (1B)

有没有数控毕业设计论文的

1.车床加工论文

2.《如何控制切削量有关方面的论文》

3.数控机床的论文

4.数控编程的论文

5.数控机床的检测与维修的毕业论文

6.稀沥青喷刷机设计开题报告

7.c6150车床数控化改造

8.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9.《六工位卧式镗铣专用加工机床的控制系统设计》

其设计任务如下:

1> 分析六工位卧式镗铣专用加工机床的工艺流程和机床的动作流程

2> 设计其控制系统的硬件

3> 编写其控制系统的软件

要求如下:

1> 画出其硬件原理图

2> 画出PLC接线图

3> 调试系统(这个由我来)

4> 编写毕业设计论文 (1万字以上)

10.《和面机的设计》

11.设计S195柴油机中“最终传动箱壳体”的加工工艺和其中某道工序的专用夹具

12.工程机械的主动减振系统研究

13.关于模具设计油笔笔筒或矿泉水瓶盖的毕业设计论文

14.汽车减震器的论文

15.机械零件加工或车床加工

16.关于印刷机械的工艺与发展

17.5t/h冲天炉热风炉胆的设计

18.从公差标准的发展看中国工业标准化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19.影响数控加工质量的分析

20.数控中心技师论文

21.矿山机械类毕业设计

22.关于机电数控机床

23.机电一体化方面的论文

24.机械产品设计"的论文

25.数控车床加工零件方面的论文

26.NOKIA8210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

说明书.doc(29页)

8210手机上壳装配图.dwg

顶杆固定板零件图.dwg

动模零件图.dwg

主装配图1.dwg

主装配图2.dwg

27.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设计

说明书.doc(29页)

A1液压系统原理1.dwg

总装配图1(A0)A0-00.dwg

总装配图2(A0)B0-00.dwg

定位缸(a2)B-01.dwg

定位缸前缸盖(A2)B0-02.dwg

防尘压盖(a4)B0-03.dwg

法兰盖A4纸B0-06.dwg

后端盖(A4)B0-08.dwg

活塞(A4)B0-07.dwg

活塞杆A4纸B0-05.dwg

夹紧缸A2B0-04.dwg

导向套A4纸03.dwg

顶尖A4纸04.dwg

压装缸A0.dwg

压装缸活塞A4纸02.dwg

压装缸活塞杆A405.dwg

轴承托架a4纸06.dwg

28.XKA5032AC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自动换刀设计

说明书.doc(21页)

1刀库装配图A0.dwg

2自动换刀装置的安装示意图A2.dwg

3机械手装配图A2.dwg

4机械手液压控制图A3.dwg

5蜗杆零件图A2.dwg

机械手换刀过程传动演示.mpg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29.Φ90磨球群铸金属型复合模具设计及制造工艺设计

说明书.doc(46页)

动画演示.mpg

实际生产1.rm

实际生产2.rm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上模A2.dwg

上砂芯A2.dwg

胎具图.dwg

下模A2.dwg

下砂芯A2.dwg

装配图.dwg

30.安全帽注塑模具设计及模腔三维造型CADCAM

说明书.doc(24页)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开合模过程.i

装配过程.i

抽芯机构.dwg

定模A1.dwg

动模A1.dwg

动模垫板A2.dwg

零件图A4.dwg

推杆固定板A2.dwg

斜导槽A3.dwg

异型推杆A4.dwg

装配图A0.dwg

31.笔筒抽屉注射模实体设计及数控加工

说明书.doc(22页)

侧型芯A2.dwg

抽屉注射模装配.dwg

定模板兼型腔A1.dwg

零件图A2.dwg

型芯A2.dwg

32.拨叉加工自动线设计

说明书.doc(27页)

A0中间底座装配图(A0).dwg

A3中间底座---零件图(A3).dwg

倒挡拨叉(A3).dwg

电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dwg

电气图(A2).dwg

副变速拨叉(A3).dwg

刚性主轴(A2).dwg

滑台装配图(A0).dwg

集中控制图(A2).dwg

加工示意图(A3).dwg

快挡拨叉(A3).dwg

随性夹具输送系统图(A3).dwg

自动线工艺过程图(A3).dwg

自动线总体布置图(A0).dwg

加工动画.i

33.长度计数器盖模具设计

说明书.doc(21页)

凹模A3.dwg

模具整体图A0.dwg

凸模A3.dwg

型腔设计图A2.dwg

制品A4.dwg

主流道衬套A4.dwg

34.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设计及型腔CADCAM

说明书.doc(22页)

注塑模拟.mpg

装备动画.mpg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零件图.dwg

零件图A0.dwg

零件图A1.dwg

装备图A0.dwg

35.抽屉注塑模具设计

说明书.doc(22页)

侧型芯A2.dwg

侧型芯.dwg

抽屉注射模装配A0-O0-00.dwg

导轨块A4.dwg

定模板兼型腔A2.dwg

定模板兼型腔.dwg

定位圈A4.dwg

零件图A2.dwg

零件图.dwg

斜导柱A4.dwg

型芯A2.dwg

型芯.dwg

36.大口杯盖注塑模设计

说明书.doc(24页)

杯盖.DWG

顶杆.dwg

定位环.DWG

上模零件图.DWG

下模零件图.DWG

主流道衬套.DWG

装配图.dwg

37.大型管材相贯线切割机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两轴联动.i

手动调节割炬.i

四轴联动.i

支架装配.i

相贯线切割机软件系统.exe

A0Z轴方向工作滑台装配.dwg

A0割炬支架装配.dwg

A1相贯线切割机总体布局图.dwg

A1硬件连接线路图.dwg

38.多功能甘蔗中耕田管机改进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端盖(A3).dwg

驱动轮(A2).dwg

驱动轮装配(A1).dwg

行走系(A0).dwg

张紧轮装配图(A1).dwg

支架(A0).dwg

支重轮轴(A4).dwg

支重轮装配(A2).dwg

39.甘蔗收获机剥叶和集拢环节的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甘蔗剥叶机和集拢装置A2.dwg

剥叶片A4.dwg

扫叶片A4.dwg

橡胶棒A2.dwg

橡胶棒依附圆筒A2.dwg

装配图俯视图.dwg

装配图右视图.dwg

装配图主视图.dwg

40.甘蔗种植机机构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机架装配图A0.dwg

四张A2图纸.dwg

行走机构装配图A0.dwg

41.高硬度辊筒注塑模设计

说明书.doc(25页)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浇口套零件图A4.dwg

零件图A0.dwg

零件图A2.dwg

装配图A0.dwg

42.海工码头工字钢数控切割设备

说明书.doc(24页)

布局零件图A2.dwg

回转机构装配图A1.dwg

回转零件图A2.dwg

液压缸装配图A3.dwg

整体布局图A1.dwg

43.渐开线斜齿轮注塑模设计

说明书.doc(22页)

斜齿轮注塑模装配图.dwg

斜齿轮型腔.dwg

型腔衬套.dwg

渐开线斜齿轮.dwg

主流道衬道.dwg

定模型腔.dwg

44.经济型数控系统研究与设计

说明书.doc(62页)

A1数控操作面板外形图.dwg

A1系统连接图.dwg

A3板式结构图.dwg

数控机床操作面板A2.dwg

系统电气原理图A0.dwg

45.沐浴露瓶盖注塑模具结构设计

说明书.doc(28页)

定模板.dwg

定模型芯.dwg

动模板.dwg

动模型芯.dwg

上瓶盖.dwg

下瓶盖.dwg

装配图.dwg

46汽车发动机连杆称重去重自动线设计

说明书.doc(21页)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布局图A0.dwg

分类机A0.dwg

进退液压缸零件图A2.dwg

连杆部件总成图A2.dwg

连杆零件图A2.dwg

连杆上端盖A3.dwg

输送装置A0.dwg

专用部件输送装置液压缸A1.dwg

自动线工作循环时间表A4.dwg

自动线控制框图A2.dwg

47.汽车发动机连杆大小头孔中心线平行度自动检测装置设计

说明书.doc(25页)

动画.mpg

答辩演示幻灯片.ppt

A0汽车连杆大小头平行度自动检测装置设计装配图.dwg

测试箱装配图A1.dwg

连杆总成图A3.dwg

数控系统控制电路图A1.dwg

液压夹紧系统原理图A4.dwg

支座零件图A2.dwg

48.全液压多功能甘蔗收获机设计收割输送装置设计

说明书.doc(16页)

割梢去头刀片A4.dwg

甘蔗收获机收割去头机构装配图.dwg

喂入机构部件图.dwg

割蔗头蔗梢部件图.dwg

49.三自由度圆柱坐标型工业机器人设计

说明书.doc(24页)

答辩演示幻灯片.ppt

工作空间图.dwg

机构简图.dwg

导向套.dwg

支架.dwg

支座.dwg

转动壳体.dwg

支座和手臂装配图.dwg

终端执行器.dwg

实体.mpg

动画.mpg

50.洗衣机波轮注射模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A2定位圈.dwg

A0 装配图.dwg

A1凹模.dwg

A2凹模套板.dwg

A2动模固定板.dwg

A3浇口套.dwg

A3凸模.dwg

A4浇口套.dwg

制品.dwg

51.相机壳下盖注塑模具设计

说明书.doc(27页)

模具组合动画.i

脱模动画.i

凹模.DWG

零件.DWG

模具装配图.dwg

凸模.DWG

52.行星齿轮的注塑模具设计及其模腔三维造型CADCAM

说明书.doc(24页)

垫板A2.dwg

垫块A3.dwg

定模板.dwg

定模固定板A3.dwg

动模板.dwg

浇口套A3.dwg

推杆固定板A2.dwg

行星齿轮零件A3.dwg

装配图A0.dwg

53.扬声器模具设计

说明书.doc(31页)

盖板.dwg

上垫板.dwg

凸模固定板.dwg

下垫板.dwg

下模固定板.dwg

卸料板.dwg

上顶块.dwg

下顶块.dwg

冲孔凸模.dwg

二模凹模.dwg

二模凸模.dwg

拉深冲孔凸凹模.dwg

落料凹模.dwg

落料拉深模凸凹模.dwg

凸模(二模).dwg

模柄.dwg

第二模具总装配图.dwg

总装配图.dwg

54.液压控制阀的理论研究与设计

说明书.doc(29页)

A0溢流阀装配图.dwg

A1溢流阀先导阀体.dwg

A1溢流阀主阀体.dwg

A1溢流阀主阀芯.dwg

A4溢流阀调节杆.dwg

A4溢流阀调压螺帽.dwg

A4溢流阀先导阀芯.dwg

A4溢流阀先导阀座.dwg

A4溢流阀主阀座.dwg

55.运送铝活塞铸造毛坯机械手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答辩演示幻灯片.ppt

实体.mpg

动画.mpg

装配图A0.dwg

末端执行器A1.dwg

传动轴A2.dwg

底座A2.dwg

底座上端盖A2.dwg

齿轮轴A3.dwg

底座转盘A3.dwg

工作空间图A3.dwg

传动轴底部端盖A4.dwg

导向杆前支架A4.dwg

导向套A4.dwg

机构简图A4.dwg

上下导向杆A4.dwg

楔块A4.dwg

支承端盖A4.dwg

56.发动机三维设计

说明书.doc(45页)

发动机.mpg

剖视.mpg

气门相位.mpg

发动机总装配图.dwg

30多张三维设计图 PRO/E

0 引言

X62W万能铣床是一种高效率的加工机械,在机械加工和机械修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万能铣床的操作,是通过手柄同时操作电气与机械,以达到机电紧密配合完成预定的操作,是机械与电气结构联合动作的典型控制,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组合机床。但是在电气控制系统中,故障的查找与排除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在继电器接触式控制系统,由于电气控制线路触点多、线路复杂、故障率高、检修周期长,给生产与维护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地影响生产。时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对工业智能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市场经济要求制造业对市场需求做出迅速反应—生产出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低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为满足这一要求,生产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必需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与灵活性,这就需要使用智能化程度高的控制系统来取代传统的控制系统,使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更加灵活、可靠,更容易维修,更能适应经常变动的工艺条件。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西门子S7-200和触摸屏对X62W 型卧式万能铣床的继电接触式电控系统进行技术改造的方案。

1 X62W万能铣床工作原理及继电器接线图

1.1 工作原理

主电路中有三台电动机,M1是主电动机,拖动主轴带动铣刀进行铣削加工;M2是进给电动机,拖动升降台及工作台进给;M3是冷却泵电动机,供应冷却液。三台电动机共用一组熔断器FU1作短路保护。每台电动机均有热继电器FR作过载保护。其中以主电动机的热继电器FU1和冷却泵电机的热继电器FU2作总的保护,它们的常闭触头串在控制电路的总线上,而进给电动机的热继电器FR3只作进给系统的保护,其常闭触头接在进给控制电路中。因为主电动机要求不频繁的正反转,用组合开关SA5控制倒相。进给电动机的正反转频繁,用接触器KM3和KM4进行倒相。冷却泵在主电动机起动后方可开动,另有手动开关SA1控制。主电机用两组起动按钮SB3和SB4并联,两组停止按钮SB1和SB2串联.接触器KM1是电动机M1的控制接触器,SQ7是位置开关,用作主轴变速的冲动开关。主轴的起动,按下起动按钮SB3或SB4,接触器KM1通电吸合并自锁,主电动机M1起动.当主电动机起动后,KM1的触头接通控制电路的进给控制部分,才可以开动进给电动机。 电机的转速达到一定速度时接通速度继电器,当按下停止按钮SB1或SB2时,接触器KM2得电,主轴电机反转。

工作台向右进给,当主轴起动后,工作台控制电源接通.将位置开关SQ1旋转,SQ1-1常开触头闭合,接触器KM3通电吸合,电动机M2正转.当运行到预定位置时,位置开关SQ1复位,电动机M2停止转动。

工作台向左进给,将位置开关SQ2旋转,SQ2-1闭合,SQ2-2断开,接触器KM4通电吸合,电动机反转,工作台向左移动。

当SA3-1、SA3-3闭合SA3-2断开时,电流通过11、SQ6、15、SQ4-2、16、SQ3-2、17、SA3-1、18、SQ1-1(或11、SA3-3、21、SQ2-2、22、SQ1-2、17、SA3-1、18、SQ3-1)、19、KM4、20 ,KM3得电M2正转,工作台向下运动。

当SA3-1、SA3-3闭合SA3-2断开时,电流通过11、SQ6、15、SQ4-2、16、SQ3-2、17、SA3-1、18、SQ2-1(或11、SA3-3、21、SQ2-2、22、SQ1-2、17、SA3-1、18、SQ4-1)、24、KM3、25, KM4得电M2反转,工作台向上运动。

当SA3-2闭合 SA3-1、SA3-3断开时,电流通过11、SQ6、15、SQ4-2、16、SQ3-2、17、SQ1-2、22、SQ2-2、21、SA3-2、19、KM4、20, KM3得电。当SA3-2闭合,SA3-1、SA3-3断开时,进给电机M2正反转就组成了互锁,SQ1,SQ2,SQ3,SQ4位置开关控制圆盘旋转不同的位置。

不论电动机正反转,接触器KM3和KM4的线圈电流都由SQ1-2和SQ3-2接通.若机床正在向左进给 机床的联锁问题,当SQ2或SQ4被旋转时,它们的常闭触头SQ2-2或SQ4-2是断开的,所或向右进给时,发生误操作,压着上下前后手柄,则一定使SQ3-2或SQ4-2中的一个断开,使KM3或KM4断电释放,电动机M2停止运转,以确保安全。位置开关SQ6为进给变速冲动开关。

冷却和照明控制,冷却泵只有在主电动机起动后才能起动,所以主电路中将M3接在主接触器KM1触头后面, SA1控制冷却泵。照明电路用安全电压36伏用开关SA4控制。

2 X62W 型万能铣床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

2.1 PLC 的选择和硬件设计。

根据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要求,输入输出均为开关量,需要PLC监测的输入信号有8个按钮,5个行程开关,两个选择开关,输入点为 21点,PLC输出控制信号有6个继电器,1个照明灯,共7点。因此,选用了西门子S7-200PLC,具体配 置 如 下 :CPU226CN AC/DC/DC型(6ES7 216-2BD23-0XB8),自带24点输入,16点输出,自带两个接口2个RS-485接口 PORT0和POT1,一个通讯接口,能满足控制要求。PLC的I/O口分配是根据其控制对象的特点和控制要求,将I/O口的输入输出口与相应的电气设备相连,达到控制和检测的功能,具体I/O分配如表1。进行完I/O分配后,进行PLC硬件设计,PLC外接硬件电路如图1。

I/O分配表

表1

内部寄存器I/O分配表

表2

2.2 PLC编程:

根据机床控制要求,PLC语句表如程序1,在程序设计过程中,用了6个内部继电器来简化程序设计,主轴电机正反转互锁和进给电机正反转互锁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程序中将不同的控制方式均分开设计,这样程序结构简洁、清晰。由于整个系统用触摸屏控制,它可替代物理按钮和开关及其指示灯,所以在编程序是这些按钮和开关均使用了内部寄存器M0.6-M3.1, 把下面程序的输入寄存器改成相应的内部寄存器即可。内部寄存器程序,如程序2

程序1 手动控制程序

程序2 自动控制程序

3、触摸屏选择及设计

触摸屏越来越多的用在了工业中,方便,易于远程控制。根据X62W铣床的控制要求,我们用NTOUCH触摸屏和MCGS组态软件配合PLC来替代控制柜上的按钮和选择开关等物理元器件,并且还可以通过触摸屏来监视铣床运行动作情况。

3.1 MCGS组态编辑

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在本系统中,依靠MCGS系统设计组态画面,实现对系统操作和监控。如图2

图2 系统控制总体画面

以上提到此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均是开关量,所以在MCGS组态的实时数据库中定义的名字类型也要为开关型的,如图3

图3 实时数据库

3.2 通讯连接

既然用MCGS控制此系统,那么怎么才能让其与西门子PLC相互通讯,起到监控的作用?MCGS组态软件在设备窗口中建立系统与外部硬件设备的连接关系,使系统能够从外部设备读取数据并控制外部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对工业过程的实时监控。根据此系统的控制要求以及控制方式,可以利用PPI电缆,相互传数据,以便实现监控。

在设备窗口中需要设置设备0-[通用串行口父设备]属性和设备1-[西门子S7-200PPI]属性,此时,还需要设置设备内部属性增加相应的PLC通道,和通道读写类型,输入通道多数用到的是内部寄存器,读写类型是只读类型,输出寄存器Q0.0~Q0.6读写类型,Q1.0.和Q1.1只读类型值读取SA313和SA32的开关信号,在实际通讯过程中,在设备属性设置中“串口端口号”设为0-COM1,通讯波特率设为:6-9600,数据位位数:3-8位,数据校验方式:偶校验,一位停止位,数据集方式:同步集。设置完后单击“确认”按钮返回。

为了西门子S7-200PLC与MCGS更好的通讯,必须在设备属性设置:[设备1]对话框中设置属性设备注释为:西门子S7-200PPI,初始工作状态为:启动,最小样周期为:1000ms,PLC地址为:2,内部属性设置PLC通道要与实施数据库中所定义的名字相对应。如图4。

图4 PLC通道属性设置

编辑完毕组态画面,在上位机上试验成功,便可以通过上位机的网线接口用一根网线和触摸屏上的网线借口相连接,并且在MCGS嵌入式组态软件菜单栏中“工具”\“下载配置”设置好IP地址,便可以下载到触摸屏中,如图8,然后,用PPI电缆连接触摸屏和PLC,母头连接触摸屏COM5口,公头连接在PLC接口上,即可实现丢掉控制柜面板上的按钮控制,用触摸屏的软按钮控制,画面生动,清晰。

4 结束语

本文所述方案是对原来的继电接触式模拟控制系统进行 PLC与触摸屏改造而成,已在实验室控制柜予以实施。运行结果表明,该 PLC 控制系统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控制稳定可靠,且尽大限度降低了操作的危险性。

参考文献:

[1]、陈远龄.机床电气自动控制[M] 重庆大学出版社,19

[2]、吕景泉.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杨长能,张光毅.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及其应用[M]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

[4]、MCGS嵌入式用户手册 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5]、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

我先给你目录,你要的话先给分 我再发你邮箱 谢谢

求小型圆柱坐标机械臂设计论文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如下 详情请查看 andy1014831557.blog.163

+工艺-“填料箱盖”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孔夹具设计

+工艺-CA6140机床后托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工艺-CA6140型铝活塞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及夹具设计

+工艺-MG132320-W型煤左牵引部机壳的加工工艺规程及数控编程

+工艺-MG250591-WD型煤机右摇臂壳体的加工工艺规程及数控编程

+工艺-SSCK20A数控车床主轴和箱体加工编程

+工艺-WHX112减速机壳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工艺-X62W铣床主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钻床夹具设计

+工艺-X5020B立式升降台铣床拔叉壳体工艺规程制订

+工艺-Z90型电动阀门装置及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

+工艺-回转盘工艺规程设计及镗孔工序夹具设计

+工艺-加工涡轮盘榫槽的卧式拉床夹具

+工艺-壳体的工艺与工装的设计

+工艺-支承套零件加工工艺编程及夹具

+机电一体化-PLC控制电梯

+机电一体化-T6113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机电一体化-连杆平行度测量仪

+模具-五金-笔记本电脑壳上壳冲压模设计

+模具-五金-冲大小垫圈复合模

+模具-五金-带槽三角形固定板冲圆孔、冲槽、落料连续模设计

+模具-五金-盖冒垫片

+模具-五金-湖南Y12型拖拉机轮圈落料与首次

+模具-五金-护罩壳侧壁冲孔模设计

+模具-五金-空气滤清器壳正反拉伸复合模设计

+模具-注塑-wk外壳注塑模实体设计过程

+模具-注塑-PDA模具设计

+模具-注塑-底座注塑模

+模具-注塑-电流线圈架塑料模设 计

+模具-注塑-对讲机外壳注射模设计

+模具-注塑-阀销注射模设计

+模具-注塑-方便饭盒上盖设计

+模具-注塑-肥皂盒模具设计

+模具-注塑-闹钟后盖毕业设计

+模具-注塑-普通开关按钮模具设计

+模具-注塑-软管接头模具设计

+模具-注塑-手机充电器的模具设计

+模具-注塑-鼠标上盖注射模具设计

+模具-注塑-塑料挂钩座注射模具设计

+模具-注塑-塑料架注射模具设计

+模具-注塑-小电机外壳造型和注射模具设计

+模具-注塑-斜齿轮注射模

+模具-注塑-心型台灯塑料注塑模具毕业设计

+模具-注塑-旋纽模具的设计

+模具-注塑-牙签合盖注射模设计

+模具-注塑-游戏机按钮注塑模具设计

+设计-8英寸钢管热浸镀锌自动生产线设计

+设计-102机体齿飞面孔双卧多轴组合机床及CAD设计

+设计-200米液压钻机变速箱的设计

+设计-“包装机对切部件”设计

+设计-C618数控车床的主传动系统设计

+设计-CA-20地下自卸汽车工作、转向液压系统

+设计-CG2-150型仿型切割机

+设计-DTⅡ型皮带机设计

+设计-GBW92外圆滚压装置设计

+设计-NK型凝汽式汽轮机调节系统的设计

+设计-PLC控制机械手设计

+设计-SPT120推料装置

+设计-T611镗床主轴箱传动设计及尾柱设计

+设计-XQB小型泥浆泵的结构设计

+设计-YZJ压装机整机液压系统设计

+设计-板材送进夹钳装置

+设计-棒料切割机

+设计-播种机设计

+设计-铲平机的设计

+设计-车载装置升降系统的开发

+设计-大模数蜗杆铣刀专用机床设计

+设计-大型制药厂热电冷三联供

+设计-大型轴齿轮专用机床设计

+设计-大直径桩基础工程成孔钻具

+设计-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设计

+设计-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设计-地下升降式自动化立体车库

+设计-电液比例阀设计

+设计-钉磨机床设计

+设计-多功能自动跑步机

+设计-隔水管横焊缝自动对中装置

+设计-隔振系统实验台总体方案设计

+设计-基于ProE的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实体建模及运动仿真

+设计-集成电路塑封自动上料机机架部件设计及性能试验

+设计-绞肉机的设计

+设计-经济型的数控改造

+设计-卷板机设计

+设计-磨粉机设计

+设计-某大型水压机的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

+设计-普通钻床改造为多轴钻床

+设计-桥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设计

+设计-乳化液泵的设计

+设计-三自由度圆柱坐标型工业机器人设计_1

+设计-双柱式机械式举升机设计

+设计-拖拉机变速箱体上四个定位平面专用夹具及组合机床设计

+设计-外圆磨床设计

+设计-涡轮盘液压立拉夹具

+设计-巷道堆垛类自动化立体车库

+设计-巷道式自动化立体车库升降部分

+设计-小型轧钢机设计

+设计-校直机设计

+设计-液压绞车设计

+设计-液压式双头套皮辊机

+设计-玉米脱粒机设计

减速器的整体

打散分级机总体及机架设计设计

膜片式离合器的设计

冰箱调温按钮塑模设计

洗衣机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手机外壳造型及设计

插秧机系统设计

精密播种机

知识竞赛抢答器

多用途气动机器人结构设计

运输升降机的自动化设计

车床主轴箱箱体右侧10-M8螺纹底孔组合钻床设计

双铰接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的设计

卧式钢筋切断机的设计

YQP36预加水盘式成球机设计

模具导向定位机构

工程钻机 的 设 计

模具-水泥瓦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组合机床主轴箱及夹具设计

压燃式发动机油管残留测量装置设计

基于普通机床的后托架及夹具设计开发

300×400数控激光切割机XY工作台部件及单片机控制设计

Z30130X31型钻床控制系统的PLC改造

锡林右轴承座组件工艺及夹具设计

生产线上运输升降机的自动化设计

DTⅡ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知识竞赛抢答器PLC设计

万能外圆磨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管套压装专机

可调速钢筋弯曲机的设计

出租车计价器系统设计

FXS80双出风口笼形转子选粉机

搅拌器的设计

金属切削加工车间设备布局与管理

连杆零件加工工艺

螺旋千斤顶设计

支架零件图设计

C616型普通车床改造为经济型数控车床

R175型柴油机机体加工自动线上多功能气压机械手

惰轮轴工艺设计和工装设计

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

斜联结管数控加工和工艺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加工工艺与钻床夹具设计

CA6140杠杆加工工艺

X5020B立式升降台铣床拨叉壳体

XK5040数控立式铣床及控制系统设计

XKA5032A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自动换刀装置的设计

Y32-1000四柱压机液压系统设计

低速级斜齿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带式运输机用的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传动齿轮工艺设计

齿轮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柴油机连杆的加工工艺

叉杆零件

拨叉零件工艺分析及加工

毕业设计 酒瓶内盖塑料模具设计

ZUO半自动液压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

Z3050摇臂钻床预选阀体机械加工工

端面齿盘的设计与加工

二级直齿轮减速器设

法兰零件夹具设计

分离爪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设计

杠杆工艺和工装设计g

杠杆设计

过桥齿轮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后钢板弹簧吊耳的工艺和工装设计

活塞的机械加工工艺,典型夹具及其CAD设计

汽车半轴

滤油器支架模具设计

渐开线涡轮数控工艺及加工

减速箱体工艺设计与工装设计

机座工艺设计与工装设计

机械手的设计

青饲料切割机

设计“CA6140法兰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传动及减速装置

十字接头零件分析

输出轴工艺与工装设计

数控车削中心主轴箱及自驱动刀架的设计

数控机床自动夹持搬运装置

套筒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椭圆盖板的宏程序编程与自动编程

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及其零件图

型星齿轮的注塑模设计

轴向柱塞泵设计

总泵缸体加工

组合件数控车工艺与编程

组合铣床的总体设计和主轴箱设计

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环面蜗轮蜗杆减速器

笔盖的模具设计

盒形件落料拉深模设计

放音机机壳注射模设计

气门摇臂轴支座

Φ3×11M水泥磨总体设计及传动部件设计

内循环式烘干机总体及卸料装置设计

MR141剥绒机锯筒部、工作箱部和总体设计

Φ1200熟料圆锥式破碎机(总体设计与回转部件)

PF455S插秧机及其侧离合器手柄的探讨和改善设计

FXS80双出风口笼形转子选粉机

螺旋管状面筋机总体及坯片导出装置设计

AWC机架现场扩孔机设计

制冷专业毕业设计(家用空调)

水闸的设计(土木工程)

钻法兰四孔夹具

宣化某毛纺厂废水处理工程

电 流 线 圈 架 塑 料 模 设 计

支架零件图设计

斜联结管数控加工和工艺

01卧式钢筋切断机的设计

09500100打散分级机总体及机架设计

11YQP36预加水盘式成球机设计

015盒形件落料拉深模设计

18设计-插秧机系统设计

19-工程钻机 的 设 计

21设计机床-车床主轴箱箱体右侧10-M8螺纹底孔组合钻床设计

23设计-精密播种机

26手机外壳造型及设计步骤文档

27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34 生产线上运输升降机的自动化设计

36 知识竞赛抢答器PLC设计

37 双铰接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的设计

41 多用途气动机器人结构设计

46 自动洗衣机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55 模具-冰箱调温按钮塑模设计

56 模具-水泥瓦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分析

56 模具-水泥瓦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分析

65 膜片式离合器的设计

68 减速器的整体设计

108放音机机壳注射模设计

108放音机机壳注射模设计

111气门摇臂轴支座

300×400数控激光切割机XY工作台部

C616型普通车床改造为经济型数控车床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加工工艺与钻床夹具设计

CA6140杠杆加工工艺

DTⅡ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FXS80双出风口笼形转子选粉机

JLY3809机立窑(加料及窑罩部件)设计

JLY3809机立窑(窑体及卸料部件)

MR141剥绒机锯筒部、工作箱部和总体设计

PF455S插秧机及其侧离合器手柄的探讨和改善设计

R175型柴油机机体加工自动线上多功能气压机械手

X5020B立式升降台铣床拨叉壳体

XK5040数控立式铣床及控制系统设计

XKA5032A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自动换刀装置的设计

Y32-1000四柱压机液压系统设计

Z3050摇臂钻床预选阀体机械加工工

Z30130X31型钻床控制系统的PLC改造

ZUO半自动液压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

Φ3×11M水泥磨总体设计及传动部件设计

Φ1200熟料圆锥式破碎机

酒瓶内盖塑料模具设计

拨叉零件工艺分析及加工

叉杆零件

柴油机连杆的加工工艺

齿轮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出租车计价器系统的设计

传动齿轮工艺设计

带式运输机用的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低速级斜齿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电 流 线 圈 架 塑 料 模 设 计

端面齿盘的设计与加工

惰轮轴工艺设计和工装设计

二级直齿轮减速器设

法兰零件夹具设计1

分离爪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设计

杠杆工艺和工装设计

杠杆设计

管套压装专机

过桥齿轮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后钢板弹簧吊耳的工艺和工装设计

环面蜗轮蜗杆减速器

活塞的机械加工工艺,典型夹具及其CAD设计

机械手的设计

机座工艺设计与工装设计

基于普通机床的后托架及夹具的设计开发

减速箱体工艺设计与工装设计

渐开线涡轮数控工艺及加工

金属切削加工车间设备布局与管理

可调速钢筋弯曲机的设计

连杆零件加工工艺

滤油器支架模具设计

螺旋管状面筋机总体及坯片导出装置设计

螺旋千斤顶设计

内循环式烘干机总体及卸料装置设计

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

汽车半轴

青饲料切割机

设计“CA6140法兰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设计-AWC机架现场扩孔机设计

设计-搅拌器的设计

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传动及减速装置

生产线上运输升降机的自动化设计

十字接头零件分析

输出轴工艺与工装设计

数控车削中心主轴箱及自驱动刀架的设计

数控机床自动夹持搬运装置

水闸的设计

套筒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椭圆盖板的宏程序编程与自动编程

万能外圆磨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锡林右轴承座组件工艺及夹具设计

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及其零件图

型星齿轮的注塑模设计

宣化某毛纺厂废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

压燃式发动机油管残留测量装置设计

知识竞赛抢答器PLC设计

制冷专业毕业设计(家用空调)

轴向柱塞泵设计

总泵缸体加工

组合机床主轴箱及夹具设计

组合件数控车工艺与编程

组合件数控车工艺与编程

组合铣床的总体设计和主轴箱设计

钻法兰四孔夹具

3L-108空气压缩机曲轴零件.rar

6层框架住宅毕业设计结构计算书.rar

20米T梁毕业设计.rar

Q3110滚筒式抛丸清理机的设计(总装、弹丸循环及分离装置、集尘器设计).rar

Q3110滚筒式抛丸清理机的设计(总装、滚筒及传动机构设计).rar

500100打散分级机内外筒体及原设计改进探讨.rar

X700涡旋式选粉机.rar

半精镗及精镗气缸盖导管孔组合机床设计(夹具设计).rar

半精镗及精镗气缸盖导管孔组合机床设计(镗削头设计).rar

毕业设计五层教学楼(计算书及CAD建筑图.rar

单拐曲轴机械加工工艺.rar

高层建筑外墙清洗机---升降机部分的设计.rar

高速数字多功能土槽试验台车的设计.rar

货车底盘布置设计.rar

颗粒状糖果包装机设计.rar

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rar

轴盖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rar

JX001笔盖的模具设计.rar

JX002冰箱调温按钮塑模设计.rar

JX003插秧机系统设计.rar

JX004车床变速箱中拔叉及专用夹具设计.rar

JX005乘客电梯的PLC控制.rar

JX006出租车计价器系统设计.rar

JX007电动自行车调速系统的设计.rar

JX008电风扇旋扭的塑料模具设计.rar

JX009电机炭刷架冷冲压模具设计.rar

JX010电源盒注射模设计.rar

JX011电织机导板零件数控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rar

JX012多功能自动跑步机(机械部分设计).rar

JX013多用途气动机器人结构设计.rar

JX014放大镜模具的设计与制造.rar

JX015肥皂盒模具的设计.rar

JX016_GCPS—20型工程钻机.rar

JX017管套压装专机结构设计.rar

JX018盒形件落料拉深模设计.rar

JX019后钢板弹簧吊耳的加工工艺.rar

JX020环面蜗轮蜗杆减速器.rar

JX021机床-S195柴油机机体三面精镗组合机床总体设计及夹具设计.rar

JX022机床-车床主轴箱箱体右侧10-M8螺纹底孔组合钻床设计.rar

JX023机油盖注塑模具设计.rar

JX024机油冷却器自动装备线压紧工位装备设计.rar

JX025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rar

JX026基于普通机床的后托架及夹具设计开发.rar

JX027减速器的整体设计.rar

JX028搅拌器的设计.rar

JX029金属粉末成型液压机PLC设计.rar

JX030精密播种机.rar

JX031可调速钢筋弯曲机的设计.rar

JX032空气压缩机V带校核和噪声处理.rar

JX033拉深模设计.rar

JX034螺旋管状面筋机总体及坯片导出装置设计.rar

JX035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rar

JX036膜片式离合器的设计.rar

JX037内螺纹管接头注塑模具设计.rar

JX038内循环式烘干机总体及卸料装置设计.rar

JX039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rar

JX040生产线上运输升降机的自动化设计.rar

JX041实验用减速器的设计.rar

JX042手机充电器的模具设计.rar

JX043鼠标盖设计.rar

JX044双齿减速器设计.rar

JX045双铰接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的设计.rar

JX046水泥瓦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分析.rar

JX047四层楼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rar

JX048塑料电话接线盒注射模设计.rar

JX049塑料模具设计.rar

JX050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rar

JX051托板冲模毕业设计.rar

JX052推动架设计.rar

JX053椭圆盖注射模设计.rar

JX054万能外圆磨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rar

JX055卧式钢筋切断机的设计.rar

JX056五寸软盘盖注射模具设计.rar

JX057锡林右轴承座组件工艺及夹具设计.rar

JX058心型台灯塑料注塑模具毕业设计.rar

JX059新K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的设计.rar

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圆柱坐标型工业机械手设计

2006-12-04 21:11

圆柱坐标型工业机械手设计(完整一套设计,有说明书:论文,图纸)

001_装配图-A0_横向.dwg

002_装配等轴测图-A0_纵向.dwg

003_机械手传动原理图_A4_纵向.dwg

004_机构简图-A4_纵向.dwg

005_工作空间投影图_A3_纵向.dwg

006_手爪驱动气缸_A4_横向.dwg

007_活塞杆3连接块_A4_横向.dwg

008_底座_A3_纵向.dwg

The Principles HARMONIC DRIVE GEARING.doc

谐 波 传 动 原 理.doc

001_任务书.doc

002_成绩评定表.doc

003_1_毕业设计(论文)书_封面.doc

003_2_毕业设计(论文)书_目录.doc

003_3+4_毕业设计(论文)书.doc

目 录

<一>、摘要………………………………………………………….1

<二>、工业机械手总体设计……………………………………….2

一、运动设计及确定主要参数……………………………………………….2

二、驱动系统和位置检测装置的选择……………………………………….3

三、结构布置上的要求……………………………………………………….3

四、设计方法………………………………………………………………….3

<三>、工件的计算………………………………………………….4

<四>、工业机器人机构简图……………………………………….4

<五>、末端执行器的结构与设计………………………………….5

一、设计要求………………………………………………………………….5

二、弹性机械手的结构……………………………………………………….5

三、手指夹紧力的计算……………………………………………………….6

四、手指式手部结构和驱动力计算………………………………………….6

五、气缸的设计与计算……………………………………………………….7

<六>、小臂的结构与设计………………………………………….9

一、设计要求………………………………………………………………….9

二、小臂的结构……………………………………………………………….9

三、驱动力计算……………………………………………………………….9

四、气缸的设计与计算……………………………………………………….10

五、小臂抗弯刚度校核……………………………………………………….11

<七>、大臂的结构与设计………………………………………….11

一、设计要求………………………………………………………………….11

二、大臂的结构……………………………………………………………….11

三、驱动力计算……………………………………………………………….11

四、校核活塞杆的稳定性…………………………………………………….12

<八>、腰座的结构设计及计算…………………………………….13

一、设计时注意的问题……………………………………………………….13

二、腰座的结构结构………………………………………………………….13

三、轴承的选择及较核……………………………………………………….14

四、电机的计算及选择……………………………………………………….16

五、谐波减速器及其选用…………………………………………………….17

参考文献…………………………………………………………….19

[摘要]: 使用SolidWorks 2000设计出机械手的总体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使用SolidWorks中的质量特征工具,对零件的质量、密度、体积、重心、惯性主轴和惯性力矩进行设计计算,可以大大减轻在设计过程中繁琐计算及校核步骤。

[关键词]:机械手、SolidWorks、简图、汽缸、步进电机、轴承

[Abstract]: Make use of the SolidWorks 2000 to design the collectivity machinery of manipulator. And use the quality-character-tools of the Solidworks to assistant design and calculate the part of the quality、density、volume、barycenter、inertia of principal axis and inertia moment. It can greatly ease the hey calculate and the process of verify in the course of design.

[Key words]: manipulator、SolidWorks、sketch、cylinder、axletree

参考文献

1. 周伯英·工业机器人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6.

2. 龚振帮编·机器人机械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3. (日)藤森洋三·机构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4. (日)加藤一郎·机械手图册·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

5. 成大光编·机械设计图册(5)·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6. 何存兴编·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华工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8.

7. 沈鸿·机械工程手册(10)·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10.

8. <机械设计师手册>>编写组编·机械设计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1.

9. 日本液压气动协会编·液压气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1

10. 东北工学院<<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编写组编·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12

11. 周开勤编·机械零件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

12. 沈利华·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

13. 吴振彪编·机电综合设计指导·湛江海洋大学·2002.3

什么是机械手重复精度

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中最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大学机电一体化开题报告范文,欢迎浏览!

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篇1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关于用PRO/E软件进行玩具造型设计

 1.本课题的来源、选题依据:

 (1)此玩具造型设计是依据玩具行业的现状以及市场的需求而进行的,主要是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的毕业设计能够潜移默化地掌握PRO/E软件操作技巧,同时培养自己玩具设计的实践能力。

 (2)我们对玩具摩托车的设计从前车轮镜像到后车轮,再以车轮为基础构建摩托车的主体及外壳特征。

 (3)通过此次的PRO/E软件设计摩托车,体会到PRO/E系统的博大精深,对其具体命令的应用有了更深的掌握。

 (4)本课题来源于玩具摩托车画报。

 2.本课题的设计(研究)意义(相关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化中期国家,而中国的玩具行业也从传统老厂发展为世界玩具制造工厂,又从世界制造玩具工厂向创造工厂积极迈进。而玩具行业的不断转型也预示着中国玩具产业的明天将更加灿烂辉煌。

 中国是一个玩具生产大国,但并不是一个玩具生产强国。缺乏规模大的玩具生产商,缺乏玩具开发人才,缺乏品牌效应是最大的问题。尽管中国玩具的出口量很大(全球75%的玩具在中国生产),但这些玩具基本上是以OEM的形式进入国际市场的。在全国8000家玩具生产企业中,3000家获得出口许可证,但其出口的七成以上玩具都属于来料加工或来样加工,即为国外品牌打工。因此,应提高中国玩具产业的生产工艺,主动占领世界玩具产业的制高点,提升中国玩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中国玩具的自有品牌是中国玩具业的当务之急。

 社会在飞速的发展,人们在充分满足了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后,对平时的方面也有了更高了的需求。当然玩具是人们在中不不可少的一种工具。所以,相信随着外销和内销市场不断成熟、完善和规范,加上国家在政策上对玩具、动漫和游戏等“创意行业”的大力扶持,我国的玩具行业也将变的越来越强大。

 3.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拟用的实现手段(途径):

 (1)通过对模型的综合分析,可以将玩具摩托车看做是由前车轮、后车轮、主体、外壳组成。完成玩具摩托车设计后,可以根据哦设置颜色与外观,必要时可以对模型进行渲染处理,从而获得更为逼真的玩具模型效果。

 (2)在该玩具设计中,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创建所需要的曲面,以及由这些曲线创建所需的曲面。

 (3)熟悉PRO/E软件的操作技巧,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

 4.参考文献

 [1]黄圣杰、张益.Pro/ENGINEER曲面设计.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2]Manxman Yuan, Kiang Quid. Institutions and lication configuration. Beijing: 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 2002

 [3]MING, Wong He. ENGINEER Wildfire Surface design techniques and examples [M]. Beijing: China Railway Press, 2005

 [4]乔丽英.精通Pro/ENGINEER 中文野火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5]詹友刚. 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通用模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林清安.Pro/ENGINEER野火版3.0中文版基础零件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7]林清安.Pro/ENGINEER2001零件设计.基础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8]林清安.Pro/ENGINEER2001零件设计.高级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9]林迎春Pro/ENGINEER曲面设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张鹏飞,李德法.基于Pro/E的双系杆行星轮机械手的运动分析及仿真.许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指导老师意见及建议:

 签字: 年 月 日

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篇2

 自动化与机械自动化技术

 目前,我国自动化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在机械领域中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降低人力劳动成本,工作人员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操作就能够实现大型机械的自动化作业,甚至能够完成人们无法完成的工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机械领域提供了保障,人们打破了对传统机械行业的认识,以自动化设备来实现对机械的调用和装配,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报废率,是整个机械装配流程形成连续化,使产品的生产周期大幅缩短,保质保量的完成机械装配任务,为企业创造出更为丰厚的经济效益。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信息自动化。信息自动化主要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而形成的,其中主要包括制造、设计、工艺设计、数据库系统管理等。制造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用数值控制技术来实现自动化应用,进而完成产品的生产,也被称为数控技术;设计是指用计算机设计软件来完成对产品的创意、设计、建模、参数值评测等,并且对机械构件实现精确测量;工艺设计则是制造和设计的纽带,能够有效提高工艺生产的效率,并使之实现优化和提升;产品数据库系统管理则是用计算技术来实现对储入库,进而实现信息数据的系统化管理。

 物资供输自动化。物资供输是对品生产的原材料进行运输和调配的过程,其物资供输自动化则是用自动化手段来完成物资的运输和调配,是自动化在机械领域中得到应用的细分体现,其中涉及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装置、自动化物资输送、自动化软件等。

 生产自动化。生产自动化能够从机械制造加工方面得以体现,可以实现机械组件的自动化装卸,这种自动化装卸在系统不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循环重复进行,有效降低人力使用成本,并且能够降低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失误,提升产品的合格率,大幅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设备装配自动化。设备装配自动化是将整个装配流程输入到数控设备中,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对机械的操作,按照特定的规格、形状制成配件,同时还能够完成一系列组装、调试、验收等工作,是一条能够自动完成机械装配的自动化流水线。在机械制造业中,设备装备拥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而自动化设备能够协助完成接卸装配,使很多繁琐的人工装配能够用机械替代完成,极大地提高机械生产效率,是现代化机械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检测自动化。自动化装配完成的零件或设备需要对其进行检测,而自动化检测则能够很好的完成这项工作。针对新型材料、零部件和复杂的工艺加工产品,在机械制造也中用人工进行检测难度非常大,而且效率极低,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机械制造与生产的要求,检测自动化被应用到机械制造是一种必然趋势,用多种检测技术来对机械制造出的产品进行检测,其中包括电流信号、时序错排、人工神经网络和其他更为智能的设备诊断技术。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发展趋势

 高度集成化。将自动化应用在机械制造领域,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实现制造技术的高度集成化。集成化是一种生产模式,能够将多种生产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形成流水作业,对制造生产工作进行整合,并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来实现和完成机械制造的自动化,并将其细分到各个子系统中,如自动化信息系统、自动化制造系统、自动化管理系统等,相互子系统之间分工协作,形成一套拥有高集成度的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

 智能化。机械制造是由手工制造发展转变而来的,传统简单的机械制造技术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依托于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所构建的智能化系统能够实现机械加工的集成化、系统化、流程化作业,打破传统机械生产的局限,引入高效能的功能体系,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实现系统的集成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力求实现全自动的智能化生产。智能制造就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机械制造中,同时在自动化基础上实现更加现代化的机械制造,使相互之间的技术能够相互渗透和共融,能够运用计算机来对机械制造进行分析和决策,模拟人的思维来模仿和代替人的工作。此外,相较于专家智慧,智能化机械制造能够完成专家无法完成的对自身进行监视,及时发现错误并进行调整和改进,同时还能对任务进行预设,不断调节自身参数获得最佳状态,不受情绪的影响等优势。可见,智能化系统相较于人工智能要更高一层。

 虚拟化。虚拟化指用计算机技术来使机械产品能够在现实中完成完全模拟,进而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比如,机械制造过程中应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和信息控制技术,能够更好的对计算机的控制过程进行模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在实际工作中避免出现类似错误。利用虚拟化能够大幅提高产品设计和研发的周期,保证产品质量,进而提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效果逐渐凸显,能够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机械制造的发展。可见,应用自动化技术来对机械制造业形成有力支撑非常重要,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升作业效率,进而提高企业总体效益,使机械制造企业实现低投高产,运用自动化技术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篇3

 建筑电气工程的原材料质量购过程不透明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工程人员,如果没有合格的原材料,他也无法造出安全可靠的房子。同理,原材料对于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来说,其意义深远,影响重大。这不仅因为原材料的优劣决定了成果的合格与否,而且关系着使用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当前,原材料问题表现在购过程、以次充好、质量不过关等问题上。原材料的购中存在的普遍的回扣现象,购人员受高回扣利益的驱使,欺骗企业与一些不正规的厂商签订购买合同这就使大量的不合格产品用在工程上,影响了工程质量。另一方面,现在市场上冒伪劣产品很多,如果企业没有很好的区别,很有可能购买到不合格的产品。这些都有可能对电气工程产生巨大的影响。

 建筑电气施工过程粗制滥造,管理混乱建筑电气工程的最终成果是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才能完成,最终为使用者验收。毋庸置疑,施工过程的管理秩序,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等因素都对最后结果起着重要作用。而当前的'建筑电气施工过程则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线路的设计和铺设上存在施工不严的现象。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此问题,厚壁钢管对焊连接,会产生内部结瘤,使穿线缆时损坏绝缘层,薄壁钢管熔焊连接会产生烧穿,埋入混凝土中会渗入浆水,导致导管堵塞。这些现象都是不允许发生的。二是照明器具安装存在问题。照明器具的型号、规模和安装都是需要专门设计的,然而很多时候工程师却没有重视这些问题。

 从质量管理角度对建筑电气工程的对策分析

 电气施工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责任心及工专业素养作为一名专业的电气技术人员,首先应该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的责任心。这就要求应对所承担的电气工程负责,还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深入、细致地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签证、进度、安全等管理工作。这里要特别强调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问题,因为很多建筑电气工程出现事故的根本原因不是由于知识不够,而是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或者是根本不重视手头上的工作,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这个问题值得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重视。与此同时,专业的电气施工人员还要不断学习,落实和强化新的知识。现阶段强电各系统的技术已比较成熟,但电气设备、材料及元件种类繁多,要全面掌握各种电气产品的性能,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积累经验,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强化对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是控制施工过程,保证最终结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改进程序,提高效率的关键所在。我们要从整个施工过程着手,把质量管理贯穿到所有的施工程序之中。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作为一名电气技术人员不能只停留在按图施工的水平,要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努力并善于发现图纸中的不足,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对业主而言是维护其利益,对自己也是技术能力的提高。其次,对于工程要求比较高,对人员要求也比较高的项目,要求施工前要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并调整好技工和普工的比例。对技工进行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

 加强对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管理安全是永远是第一位的,对于建筑电气工程来说,安全尤为重要。这里的安全,不仅仅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而且还指使用安全。要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首先就要提高施工人员相应的规范的工作措施,还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训练和培训,同时要强调施工的程序性,杜绝赶快超快的现象发生。而对于使用安全而言,则在更广的层面对建筑电气工程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要确保使用安全,首先就要求我们的施工方保质保量,对工程兢兢业业,使之不出现问题,其次还要对使用者做好相关培训,使其能正确的使用。最后,更要做好服务措施,对于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和指导。

 结语

 随着建筑电气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建筑电气工程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气工程施工中应把“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放在首位,根据施工特点,人员结构,本着安全、优质、高效的原则,认真管理好从材料购、施工过程到工程验收的全过程,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电气工程的工程质量。

;

机械手的重复精度是指如果动作重复多次,机械手到达同样位置的精确程度。

机械手到达指定点的精确程度,它与驱动器的分辨率以及反馈装置有关。重复精度比单次精度更重要,如果定位精度不够精确,通常会显示一个固定的误差,这个误差是可以预测的,因此可以通过编程予以校正。重复精度限定的是一个随机误差的范围,它通过一定次数地重复运行来测定。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气动伺服技术走出实验室和气动伺服定位系统的成套化。

布鲁特机械手的重复精度将越来越高,它的应用领域也将更广阔,如核工业和军事工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