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批改范例_初中语文作文批改范例大全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介绍一下初中语文作文批改范例的相关问题。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1.作文该如何批改

2.语文老师如何有效批改作文?

3.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批改作文有什么好方法吗

4.如何辅导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和作文?

5.满分作文600字初中以中考作文为例谈作文如何出新

6.初中语文作文的模式都有什么啊.多一点,最好有十来个

初中语文作文批改范例_初中语文作文批改范例大全

作文该如何批改

       作文批改是对学生写作水平的综合评定,其成绩表明该作文的成败得失,对学生今后作文有着指引作用。切中问题的好的评改能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不痛不痒的蜻蜓点水式的评价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几乎没有意义。教学实践中的作文评价存在着主观性、随意性等问题,如评分中的趋中现象,其危害不言而喻。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作文自身的特性,使得作文评价具有相当的难度。学生的作文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个人掌握的字词量、谋篇布局、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和价值取向等多种因素。二是作文评定者的惟一性。所有学生作文只有一个“读者”——老师,老师打个分数写一两句千篇一律的空洞的评语,也苦不堪言。即便老师用地毯式批改,用红笔从头到尾眉批、旁批、总批,用不同的符号标出错别字、病句、优美句,又有几个学生能理解老师的苦心呢?学生仅仅看个分数而已。由此,不难得出,要改变作文评定的现状就要改变作文评定的惟一主体的现象,而且多元作文评定主体又必须能够熟悉学生作文时复杂的心理过程。毫无疑问,引导学生评定作文是上上策。 传统的作文批改老师成了主体,“精批细改”使教师陷入作文批改的“苦海”,而学生则对“满纸红”从心生厌倦到漠视,事倍功半,不利于加强作文训练。《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和交流”栏目中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汇编成册,回顾和交流学习成果。”周先慎先生也说:“改文章不只是老师的事,首先是学生的事。”事实上作文过程的本身就是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使用着自改的手段,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析,能使他们“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只有学生参与了作文的评析,亲身去体验,去感受,才能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作文欲望。语文教师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并“回顾和交流学习成果”?我认为:让学生学会互相点评同学之间的作文,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论语》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通过互评,学生克服了只重写作,不重修改的缺点;通过互评,学生掌握了作文的规范,有助于指导今后的写作实践。

语文老师如何有效批改作文?

        八年级作文指导教案1:作文来源于生活

        一、作文教学的背景

        作文离不开生活,或者我们可以说作文来源于生活。富兰克林也说过:?空袋子难以直立。?作文教学重在从平时生活,从平常小事,从细微处获得写作素材。因此,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具有生活化。

        现代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说:?、大、空?的东西将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能用尽可能的语言材料传递可能的信息,达到尽可能的准确性和理解性,收到尽可能的表达效果,将被认为是写作高手。?所以若要收到这种效果我们必须在写作训练中要注重让学生写出自己想要说的话,必须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并具有准确的表达情意的写作技能。而这些都必须来自于学生对生活细心的观察。教师常常扪心自问:学生学识贫乏,是否是因为我还没有激活他们?学生生活积累缺乏,是否是我没有打开学生生活宝库?若学生达不到心理上的共鸣,是不是我还未拨动学生心上的琴弦?由此,想到了改变长期以来的作文五步骤(命题----习作-----上交----批改-----发还),取而代之的是有着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法。

        二、作文教学的具体要求

        1、命题上教师应尽量想法设法引导学生从自身实践活动中寻找作文素材,通过讨论,交谈,提炼出既具表现力又能引发真情实感的题目来。

        2、写作内容上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加强生生间的交流体验,并通过最擅长的语言表达方式切磋砥砺,闪出思想的火花,从而感悟到写作的真谛,促使学生写作?我口说我心?,让学生将作文当作倾吐心声的载体。

        3、写作过程中,应该创设一个轻松的愉快的氛围,不要求学生作文字数一定要达到多少,允许能力稍差的学生晚交,这样做目的无非是希望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能轻松的完成作文。

        4、作文修改上可让学生反复阅读自己的初稿,在原作的基础上对文字加以修改润色,删除那些与文章情感、主旨等不大符合的枝蔓,并在必要的地方添加一些照应、过度的语句或关联词,使文章的语句更为优美、思路清晰、语脉畅通,最终达到文质兼美的效果。

        5、作为讲评时还应以学生为主体,不管学生的作文写得如何,都是他倾注自己的心血,应该给予他们尊重。让学生针对两次作文的修改谈谈自己的所得,并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他的同学边听边做记录,提出修改后的作文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这样,讲评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在唱主角,学生的写作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三、作文教学安排

        内容与要求

        1、在你的个人经历中,是否见到过这样的?笑?请作简要的叙述。要求:围绕中心,内容具体

        2、母爱是那样的无私与圣洁,母爱也是永恒的话题,请根据你对?母爱?的理解,自拟题目,写发生你和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要求:描写具体细腻。

        3、根据单元主题,以《收获爱》为题,指导写作。要求:有真情实感。

        4、为续写一段文字,设想小弗郎士上完最后一课,在回家路上所见、所闻、所感,题目为?回家的路上?。要求:展开合理的想象。

        5、根据学校开展的活动,学校举办了校运会,以?精彩的运动会?为题写作。要求:突出细节描写。

        6、特奥滚球比赛观后感。

        7、围绕?节日街头真热闹?说一段话。要求:观察仔细,要有明确的中心。

        8、以?生活因爱而精彩?为题,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学会审题。

        9、?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请写一段文字,描写这个画面。要求: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10、请根据词的内容,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展现?沙场秋点兵?的生动场景。要求:有序、细致。

        11、根据单元内容,让学生鉴赏诗词。《莲曲》自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话。要求:学会抓住一个角度赏析。

        12、根据学校开展的活动,征文比赛,以?生活的准则?为话题写作。要求:选材角度新颖。

        13、从日常生活中举一?生物指示?现象,写一段文字加以说明。要求:内容具体,思路清晰,条理清楚。

        14、请通过想象,描绘一下于勒在美洲的生活(200字左右)。要求:结合文章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15、请为《二十年后》续写一个结尾。要求:根据文章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16、根据学校开展的活动,素质教育活动,以?美就在我们身边?为题写出一篇文章。要求: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八年级作文指导教案2: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

        教学目的:

        在记叙文写作中学会穿插抒情和议论。

        教学设计说明:

        (一)记叙文写作中,目前我班大部分学生叙事时能做到选材于生活,但平铺直叙的多,不能恰当运用抒情和议论,感情不够浓烈,难以升华。面对?议论?、?抒情?,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这次作文的要求,读作文指导短文内容,然后叫他们写作,这样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在设计时我将选取近几年中考典型佳作作为指导例文,通过现场阅读、比较、分析、修改,点燃写作兴趣之火,明确抒情和议论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掌握抒情和议论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方法用讨论法、多媒体形式。

        教学过程:

        (一)比较阅读2001年中考两篇同名作文《品茶是一种享受》,让学生领悟升华文章品质的意义。

        (二)学生现场修改一篇经删改过的2005年中考作文《小事不小》,要求补上提升文章内涵、揭示文章主旨的抒情或议论式的感悟性语句。

        (三)点评学生修改情况,亮出《小事不小》该文考生完整的习作内容,比较优劣。

        (五)让学生谈收获、小结。

        布置作业:

        以《他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结合抒情和议论,字数600字左右。

        八年级作文指导教案3:作文回顾

        一 训练重点

        重点训练记叙能力,能够记叙生活经历和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

        具体要求有:合理交待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正确使用记叙人称(最常用的是第一人称,要学着用第三人称,慎用第二人称);掌握常用的记叙方法(熟练运用顺叙,学着使用倒叙,知道插叙和平叙)。

        二 课本范文

        杨朔《荔枝蜜》

        要素: 时间?今年四月 地点?从化温泉 人物?我,老梁,蜜蜂

        ?吃蜜识蜂 原因?荔枝林 结果?梦中变蜂

        人称:第一人称(亲身经历,真实可信) 记叙方法:顺叙

        写作借鉴:欲扬先抑,曲折变化;树-蜜-蜂-梦,层层推进;结尾升华,画龙点睛。

        三 同龄风

        幸福的一刻

        我放学走到家,家里似乎冷冷清清的,但饭菜都在桌子上。?他们在等我?

        开饭了,妈妈给我一个煮熟的鸡蛋。我惊讶的问妈妈:?今天是什么日子?妈妈说:?今天是7月11日,是你的生日呀!?我有点惊喜,似乎生日是忽然来了似的。妈妈又说:?弟弟为了让你好好过一个生日,东跑西跑的忙,还摔了一跤,手都摔出血了。?弟弟听了,有些不好意思。我对他说:?Thank you very much!?弟弟听懂了,闪着乌黑发亮的眼睛说:?Not at all。?

        由于妈妈坚持不吃煮的蛋,我只好把鸡蛋分成三分:我和弟弟吃蛋白,爸爸吃蛋黄。爸爸好象有些难过,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我边吃饭边说:?爸,您别在意,这样的生日我愿意过,这比那些有钱人家的子女过生日要好得多。?爸爸的脸色温柔了许多,津津有味的吃着小小的蛋黄。

        就这样,一碗洁白的米饭,一个小小的鸡蛋,一张擦得干干净净的桌子,一家人,陪伴我过了12岁的生日。这天,没有美味的生日蛋糕,没有华丽的祝福,也没有同学朋友的生日歌谣,但我已经很满足了。如果不是亲人记得,我甚至还忘了呢。

        有亲爱的爸爸妈妈在身边,又有懂事可爱的弟弟,这一刻,我真的很幸福,哪怕即使只有一个小小的鸡蛋。

        简评:间洁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平常的一天,因为有了充盈荡漾的爱心,就幸福无比。小作者抓住了一个细节,写活了三位亲人,真情流露,朴实感人。

        四 作文训练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家,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充满了爱的世界,是一个永远温馨而动人的话题------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杯香茶;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甚至在神奇的动物世界中,也演绎着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

        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1) 自拟题目 (2) 文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课堂讨论:

        1,拟一个什么标题?

        2,如何体现记叙性?

        3,给作文一个怎样的亮点?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批改作文有什么好方法吗

       作文评改是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教师在学生习作评价批改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习作批改的第一责任人。老师的批改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习作方法、修改方法及知识性方面给以指导,对学生习作中表达的思想与感情给以引导,给学生以鼓励,不断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接下来我从两个方面和老师们进行交流。

       一、学生作文批改的基本常识

       1、批改要求。我们现在批改作文的一般要求是眉批、总批加等级,高年级总批有时用批改符号代替,再有学生翻译符号意义。(用幻灯片展示)

       眉批是在习作旁的批语。它是针对性最强,传输的批改信息最清晰的一种批改方式。它花时不多,但指点明白,学生易于领会和吸收并进行修改。眉批要求批语简洁而针对具体问题,句子中肯而富有启发性。眉批是对学生习作感情态度价值观、习作收集梳理信息的方法和过程、思维和语言上的亮点的褒扬,病点的疏通,新生长点的引导。注意它的批改重点是和习作训练的要求一致的。

       总批是教师根据本次训练要求,对习作作出的一种比较全面的诊断,一种激励。总评最怕脱离学生习作的实际,说一些套话空话,最怕脱离学生的习作阶段,写一些忽悠式“鼓励赞扬”,或不着边际摸不着头脑读不懂的“指导引领”。总评要有针对性,要切合习作要求,要符合学生实际,要客观实在,恰如其分,还要因人而异。

       不管是眉批还是总批,我们都要注意做到:教师的批改评要尊重学生,一般不精批细改,要多就少改,多委婉提建议与适当提醒。学生习作的创见,要赞扬。异见,要尊重;误见,要宽容。不写学生看不懂的批语,不写空泛的术语套语,禁止写伤害学生感情的挖苦训斥。做到多就少改,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与高度来考虑与评判;注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慢慢来完善修改。因为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要靠学生自己。

       面批是师生面对面交流学生习作并进行指导的方式,有两种做法:其一,一对一,即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其二,一对几,即一个教师对几个学生。面批因针对性强,所以我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批改作文的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作文的提高。特别是学生作文起步阶段,中、高年级学生中那些习作还不够入门的学生,取面批的方式非常有效。

       关于大作文和小作文。教材规定的大作文,习作的文体、语言训练的点是明确的,批改当然得仔细些,围绕习作要求进行批改引导,以便调查和修正自己的习作教学。大作文的修改不能只用符号。小作文也就是平时的小练笔及周记,可以略批,形式可以更灵活,一般有眉批和等级即可。

       2、批改的内容。

       1格式是否正确。(主要指应用文)

       2找出错别字。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下标记,在后面写上正确的字。

       3找出病句。挑出病句划上横线。

       4标点符号。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等的使用。

       5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以上五点是修改文章最低的要求。)

       结合本次习作的要求,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看文章的选材。包括三点: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

       看文章结构。包括三点: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看表达方式。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时提的要求。

       看语言是否简炼、流畅、深刻。语言简练就是不重复、罗嗦,简要、精炼。流畅是指文章读起来很顺口,不别扭。深刻是指文章的见解精辟,能抓住事情或问题的本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批改符号

       好词佳句在其下面画圆圈。错别字圈起来在后面画上修改的符号。不通顺的句子在下面画横线。删除号是删去字、词、句的符号。调位号是调整字、词、句次序的符号。增补号是增补字、词、句的符号,一般用在需要增补的字、词、句的上方。提行号是另起一段的符号。压行号是降格缩行的符号,用于表示字行退后。离空号:##离空号是表示空行、空格的符号。空行号:>、空行号是表示空行或缩行的符号。

       二、怎样让作文批改更有实效

       作文批改要更有效,教师辛辛苦苦写的评语学生能认真来看,那么老师的评语必须是学生喜欢的,吸引学生的,学生愿意接受的。

       1、批改作文要形式多样,及时有效。

       (1)正确认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和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作文的评价要因人而异,以鼓励为主。有的学生作文必须“求精”,而对另一些学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万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

       (2)多找学生习作中的亮点,进步点给以鼓励,激发其写作的兴趣与信心。特别是习作困难学生。(幻灯片展示)

       (3)让学生参与。(用幻灯片展示例子:如何改错别字,眉批建议,与学生商讨写法和作色评价课题实验实例等等)

       (4)及时批改,注重讲评。小练笔时效性强,最好当天反馈。大作文最好一周一反馈。因学生交上作文都有一个期待期,盼望老师快发下来,当让更想看看自己是否进步了。所以我们最好在学生这个期待期内进行反馈,更符合孩子的期待心理,我们的批、评更有效。讲评的表扬最好面广一些,大一些,让多数孩子得到不同程度的鼓励,从而为接下来的习作打下基础,学生会更有信心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下一次习作中。(幻灯片展示作文批改记录。)

       2、学生及家长等参与习作批改

       叶圣陶老先生提醒我们:“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在学生完成作文训练后,无论是大作文或是小作文,都要训练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教会学生自行修改自己的习作这是作文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把老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的一条途径。

       首先我们要明确在培养学生修改习惯和能力上,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区别也是十分显著的。低年级让孩子知道:“让耳朵当小老师”。写好一两句话,自己轻轻读读,发现并纠正明显的漏字多字等差错。中年级课程标准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到了高年级学生要养成写完习作,自读修改和互改互批,不只是增补漏字、错别字,也不仅是疏通句子,还要能根据习作的重点要求,修改抓不住特点的,写不具体的句段。对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不要拔高,要按照各学段的要求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其次,要教给学生方法。教师要多示范,经常性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习作和学生一起来进行评价。同时要求学生批改的内容可以由简单到复杂,可以先从找错别字,标点符号等入手,再到习作的内容,要求、写法等,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再次,教师不可直接放手不管,学生批完的习作,教师一定进行审批,审批可以略一些,主要找出学生批得好的地方给以表扬鼓励,不足之处加以引导。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慢慢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最后,并不是所有的习作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修改,要有所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习作内容切近学生生活的。一学期可以选一两篇习作放手让学生互批互改。

       家长参与学生习作的评价,不要要求太高,要有所选择。一是家长知识水平不一样,二是家长平时也比较忙。家长的参与主要是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习作情况,提供家长和自己孩子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养成平时在家和家长交流的习惯。让家长参与评价的习作可以是习作内容家长熟悉的,或与家长有关的,这样有利于家长进行评价,家长也易于接受。(幻灯片展示家长评价的作文)

如何辅导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和作文?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了。对学生来说 ――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长期以来,在此种情绪的影响下,作文成了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毫不相干的第三者,一直阻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其实,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 ,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作文―― 学生”一体化,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

       1 让作文批改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初中生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有时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就是说,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各种文体的模式套路已基本成型了,但有时一些具体的写法却把握不起来,明知这样写不妥,却又不知该如何修改,此时教师就应给与适当的点拨,引导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比如有一次,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与创新思维,我故意布置了一片老掉牙的作文题――秋天。其中有一个同学在作文自批中写道:“本文围绕秋天写了几足球天特有的景象,如秋天的晴朗与凉爽,秋天的丰收与繁忙,但又写到了秋雨中树叶的绿,似与要求不符,但这确实是我的所观所感。”而在互批中也这样写:“本文抓住秋写了不少景象,语言很优美,让人读后仿佛跟随作者也走进了那温柔的绿巷里。但本次作文要求写秋,文中却出现了不少绿,好象给人以春天的感觉。”从学生的批语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此类作文的写作方法认识有误差,竟以为写秋天时颜色必是黄,而不能用绿。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其实,秋天时写绿未尝不可,关键是写出秋天中的绿与春夏中绿的不同之处来。例如,春天中的绿是新绿,夏天中的绿是墨绿,而秋天中的绿是黄绿,绿中泛出黄点。所以写景作文重点是把握住景物特征,把看似相似的东西写出一个与众不同来。”如此以来,既纠正了学生批改中的失误,又指导了写作方法,正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2 让作文批改成为思想交流的阵地

       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阶段,自以为是大人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了,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又不免流于肤浅或片面。这在作文中便能很大程度的体现出来。记得一次半命题作文,叫“我再次感受到了__”有个同学写的是“我再次感受到了虚伪的可鄙”内容是前不久为迎接市教学规范化学校所做的某些工作。文中把为迎接验收,老师精心备课,学校全面打扫卫生等写的虚伪可鄙至极,表现出了极大的厌恶,措辞相当激烈。他在自批中写道:“本文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很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受,我就是看不惯学校的这种弄虚作……”而在互批中这样写:“本文取材于实际,很有真情实感,但说话欠妥当,一个学生不应该用这种口气批评自己的学校,其实这一切都是为我们好。”看来,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反面素材”学生在思想上有很大分歧。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你能够抓住身边的事,善于观察,巧妙入文,抒发了真情实感,很好。但我还希望你能深入的思考一下,将学校平时的工作和验收时的工作作个比较,是否那次的工作是彻底的虚?难道老师平时就没精心备课?学校平时就不打扫卫生?总之,我们应该学会全面深刻的去分析某一现象,而不能简单的把一事物定为好或坏……”那次作文之后,我曾作过追踪调查,我发现那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已渐趋成熟,待人接物也较缓和了,一次贴心的评语交流,使其免于思想上误入歧途,我很感欣慰。

       3 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中学生受生活实际和阅读范围的限制,作文取材较窄,纯粹胡编乱造就会漏洞百出,所以学生作文选材多是围绕身边发生的事或亲身经历展开。尤其是我强调学生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所以从学生作文中常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一次,生物老师向我反映说某同学像有心事似的,一节课什么都没背进去,提问时一问三不知,也不知怎么回事。这答案竟让我在作文中找到了,那周的作文话题是“选择”,从文中显示出她收到了男生一张纸条,正不知该如何选择呢。文笔极端细腻,心情异常矛盾,直至最后也没下定决心,甚至还求助月亮星星告诉她该如何选择。很显然,这是初中生常见的早恋现象,这种事不谈,学生面临彷徨,很有可能走上弯路;面谈,又会引起学生心理的恐慌,让其无地自容。于是我便借作文批改进行了一次旁敲侧击的教育:“看得出来,文中的主人公正经历着一次痛苦的煎熬,别的不说,但是一张纸条就已搅得她睡不好觉,听不进课了,以后还能怎样?要知早熟的果子虽然好看,却是又酸又涩。我们是否应该帮她尽快走出青春的沼泽地?”下次作文再交上来时,我发现“月亮不再昏暗,星星不再眨着迷惑的眼睛,主人公的脚步也坚定了”我心中的那块石头也落了下来。如此以来,既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何乐而不为?

       其实,这种方式的作文批改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是满足了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因为自己写出来的作文能够引起别人的共鸣了,这会大大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方法,又有了兴趣,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是一个大难题了。

满分作文600字初中以中考作文为例谈作文如何出新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考试中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可以说占了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但是我们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大多数学生“谈文色变”提起笔就搜肠刮肚半天写不出一字来,因此学生一见作文心就烦.老师呢?也害怕作文教学,因为尽管他们很努力的讲解,但学生仍无所适从,一筹莫展.特别是作文的批改工作,更是费时费力,却吃力不讨好.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高.因此,师生们都感到无奈和烦恼.

        具体情况如何呢?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几组作文例子,我在初二的一节作文课上要求学生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文章,结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A同学开头这样写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母,老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从小到大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她经常就吴得闲,但她对我却很严厉.”下面就写了母亲如何督促他做作业的往事,最后以“老母是伟大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报答老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的回报.”整篇文章不够300百字,都是流水帐且白话连篇.

        B同学开头这样写道:“当我七八岁时,因为我的身体不好,经常生病,所以母亲经常带我去看病”接着第二段就写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自己发高烧了了,母亲就背着自己去看病,在路上母亲把雨伞都移到自己身上,结果母亲浑身被雨水淋得湿漉漉的,自己很感动.最后一段以“我很感谢我的母亲.”结束全文.

        C同学就写的比较好,开头是这样写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却是我人生中最好的导师,十五个春夏秋冬,数不尽的艰难困苦,是您,母亲,总是不辞劳苦、毫无怨言的陪我走过.”接着以下几段详细写了在自己遇到困难时母亲如何教导自己,使自己克服困难,获得成功,比如第一次写作文,由于经验不足,不懂文法,结果交了白卷,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母亲,母亲便牺牲休息的时间,教导她写作的技巧,帮助她寻找写作的灵感、纠正错别字,直到深夜.第二天把作文交给老师,老师表扬了她作文写的不错,她从心底感激母亲.十三岁,懵懂成长,总觉得母亲的苦口婆心的叮咛是唠叨,与母亲发生争执,后来无意间看见母亲在灯光下流泪,那时终于读懂了母亲的心.最后一段以“如果说我能取得好成绩,懂得做人的道理,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结束全文.整篇文章文笔流畅,详略得当,写的还可以.

        从以上的这些作文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参差不齐,不尽人意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想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学生阅读量太少,导致词语积累少,词不达意.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是,近年来随着考试指挥棒的魔力不断增大,学生整天沉浸在“题海战术”里,注意考试技巧和能力,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去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再加上现在的中学生看电视剧多,打游戏机、上网、QQ多,平时读报看散文少,看文学名著就更少.因此,平时缺少积累词语的习惯,导致学生知识贫乏,书面表达不出来,白话连篇、词不达意、口语化加强,甚至写出来的文章只有他自己知道,别人是很难看懂的.例如A同学所写的.

        二、学生生活单调枯燥,导致题材缺乏,写作时无话可说.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造成什么文章.”生活是作文素材取之不尽的源泉,但现在的中学生其生活的方程式是:“吃饭-学习-睡觉”三点一线,非常平淡,再加上学生本身很少积极地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因此学生在写作时总是写那些毫无新意的题材.例如B同学所写的.

        三、缺乏写作的兴趣,导致对作文望而生畏.

        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差,很少尝试成功的喜悦,加上老师少鼓励多批评等原因使得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只能仰视作文,却不能积极地进入作文实践中去,久而久之,对作文的反感情绪也就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要写出好的作文来也只能是天方夜谭.

        四、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导致作文时方法欠缺,偏题离题.

        由于各种原因,现在许多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基本的词汇、句式、语法、修辞等知识是少之又少的,因而现在的中学生有一个通病就是一接到作文题就不思索,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管作文切合题目与否,不是错字满篇就是语句不通,更不要谈什么立意谋篇、写作方法和技巧.总之有作文交就行了.

        面对中学生写作文时所存在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摆脱写作的困境而步入写作的佳境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但现在不少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他们认为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就够了,平时很少阅读课外书籍,因而缺少写作材料,缺少写作借鉴,对作文望而生畏.如果要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积累写作材料,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提高阅读能力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一)x09读与写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

        读与写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非常形象地反映了读对写的促进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是平行发展的,读书多、阅读能力强的人,他们的文章往往也写得很精彩.读书少的人肯定不会写文章.相反如果写几句话都觉得为难的人,他读的书又会多到哪里呢?同样写得好的人,他们读的书往往比一般人要多,他们阅读文章的能力一定也非一般人可及.司马迁通读古籍,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古今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李白,杜甫,王维等这些在文学上有非凡造诣的人,他们读书何止上万卷!钱钟书博览群书,学贯中西,其著作精彩绝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无不说明读与写的关系.

        吕叔湘先生说:“阅读的本领学会了,自己写文章就不难了.”这也道出了读与写的密切关系.从能力构成的基因和思维转化过程来看,中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规律是“积累-模仿-借鉴-创造”.积累,是作文材料的积累,包括生活经历积累,知识技能和语言积累,而知识技能和语言积累就要借助阅读了.通过阅读学生学到了文章写作的规律以及各种写作技巧,积累大量的语汇,还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模仿借鉴,把别人佳作的技巧、语言、思路、手法、典型实例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之中,从而完成文章写作,当学生作文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摆脱模仿借鉴的拐杖,独立地进行创作.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反过来也有助于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思维记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其知识技能的积累和语言的积累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这样,读与写就会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①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从而可知,如果对学习丧失了兴趣与信心,就丧失了求知欲望,学习效果就无从谈起.由于现代资讯的发达,人们日常使用书面语言的范围和频率已远远少于口语.有了电视,人们直接面对的是五彩缤纷的电视画面,有了电脑,人们可以打紧张刺激的游戏或上QQ闲聊,又有多少人有兴趣阅读中外名著?又有多少人对这些名著说出个所以然来?尤其是中学生更加是缺乏阅读的兴趣.因此要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就要培养阅读的兴趣.兴趣就是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兴趣对学生自觉性形成的作用.因而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研究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心理.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来激发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说说读此部书,此篇文章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就像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对文章的体会和感受也是各不相同,对于说得好的要给与充分的肯定,对于不足的要中肯的纠正,这样师生共同讨论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如果学生体会探究问题根源的快乐,并开始试着自己去阅读,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慢慢增强,听说读写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②同时要注意培养阅读习惯

        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自学能力的内容与标志之一,也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前提.这充分说明了培养阅读习惯对语文的重要性.

        首先,要培养学生边读边动笔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的过程中,把不理解的字词、句做好记录再借助工具书或请教别人解决,这比单纯的靠教师“满堂灌”效果要好的多,还要培养学生随时记录自己读书心得的习惯.这些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很有帮助.

        其次,要培养学生摘录、积累的习惯.大文豪苏轼主张“博对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要学生养成摘录、积累的习惯,就是为学生的“正确模仿”做好准备.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出,所得就非常有限.”这都说明积累对作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学生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功夫,在阅读是有意识地收集整理阅读材料中的词语、句式、名人名言等,材料储备丰富.不少学生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轻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仓库储存的素材多寡,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因此应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

        三、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时产生的快感和兴致的激发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呢?

        第一,善于发现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创作,培养创作的兴趣,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学生的作文,在批改时无论是当面批还是书面批我都要找到他们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和鼓励,并且每次作文时我都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佳作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朗读出来,哪怕是一个字用得妙,一个开头写得精彩都衷心表扬一番,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记得有一次,我班一位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平时写作文都是语句不通,词不达意,写不够字数的.有一次我发现他作文的选材不错, 很新颖,于是特意地指导了他一番,然后在作文讲评课上把他的作文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肯定她的进步,建议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从那以后,他写作的态度积极多了,每一次都能写够字数,有时还会认真地阅读一些课外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写作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就更加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第二,因人施教,分类指导.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作文水平高低不一致,是一种正常现象,“一刀切”的教法使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消,也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产生消极心理和行为,因此每次作文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任务、分类指导.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各类作文竞赛,积极向报刊投稿发表,以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差的学生降低要求,减少难度,使他们经过努力达到一个小目标.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用心灵感受世界的习惯.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有一些学生写起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象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生编硬套,往往字词不够,究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不习惯于思考.鲁迅说:“要创作,第一必须观察.”只有贮备丰富的材料.,写文章才能挥洒自如.我们是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写作材料,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长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的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必须热爱生活,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恶丑.思考生活,对观察到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独到的见解.总之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则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因此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用心灵感受世界的习惯.

        五、 帮助学生归纳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1.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定靓丽的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醒目的标题是一篇文章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想使文题靓丽新颖,可引导学生用如下方法:a.引用式.直接引用与材料中心相吻合的诗句、名句、歌词、俗语、广告、做文章标题.这类文题醒目,易引起读者共鸣.例如《世上只有妈妈好》.b.修辞式.即用修辞格来拟标题,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借代等手法,用这种方法拟定标题形象传神,有感染力.例如以“环保”为话题的作文,标题可拟《树的“叹息”》.C .标点式.标点符号属于无声的语言,以标点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使文章新颖独特,引发读者要看个究竟的兴趣.例如《生活--?》.

        2.提供策略方法的指导――写好开头和结尾.古人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把文章的结尾称为豹尾.好的开头引人注目,给热以先声夺人之感.好的结尾回眸一笑百媚生.那么,老师应怎样指导学生写好开头和结尾?我们可以给提供一些方法.例如开头的写法有:①巧用修辞,展示风②悬念入题,引人入胜③抒情开篇,真情感人④转折入题,生动深刻⑤描写入题,自然真挚.结尾的方法有:①自然收束式②画龙点睛式③首尾呼应式④名言警句式⑤抒情议论式

        3.要写好作文,必须指导学生锤炼词语,善用修辞,为文章增添光彩.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精品佳作一定要求“富有文”,而那些语言平淡,索然寡味,瘦得难看,像个“瘪三”的文章,理所当然地遭人啐弃.这就决定了我指导学生作文的前提思想:中学生写作文一定要先光彩夺目,然后才平淡自然.作为作文的初学者在写作文的时候,无时无刻都要以丰富的词汇,优美的文辞来吸引读者,博取作文高分.所以,要写好作文,必须指导学生锤炼词语,善用修辞,为文章增添光彩.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既需要语文教师大胆改革,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才能扬长避短,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让“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永远地成为过去.

初中语文作文的模式都有什么啊.多一点,最好有十来个

       有这样一则趣味故事:一位农夫请了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来,想用最少的篱笆围出最大的面积。 工程师用篱笆围出一个圆,宣称这是最优设计。 物理学家将篱笆拉开成一条长长的直线,设篱笆有无限长,认为围起半个地球总够大了。

       数学家好好嘲笑了他们一番,他用很少的篱笆把自己围起来,然后说:“我现在是在篱笆外面。”

       读这样的故事,总是令人身心舒畅,因为它既幽默有趣,又富含哲理。同样的材料,不同的角度,创造了不可思议的答案。生活是这样,写作也是这样。有时候材料没有变,想法变了,写出来的文章也便焕然一新。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高分甚至是满分作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新。从内容、语言到结构,立意高深,选材新颖,构思精巧,体裁独特。也就是说好文章贵在出新,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面写出有新意的作文,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写作素质与能力外,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学生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也很重要。

       一、内容新在角度

       对于多数学生来说,生活大多都是平淡无奇,而写作选材大都来自这些日常生活,如何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材料(自然风光、社会生活、成长经历、人生感悟、品行美德等)变换视角,重新审视,挖掘其平凡生活中的新问题、新意义,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为此,我根据角度切入点的不同,设置了若干个作文专题,主要针对学生立意与选材方面进行有序训练,以提高学生在立意上的高度和深度,选材上的新颖和别致。

       1.反面切入,以异求新

       就是另辟蹊径,运用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对文题进行解读,撇开常规性的视角和观点,挖掘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提出全新的看法。

       如,2007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作文题: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宁静也是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里。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这就是幸福” 是一篇有导语的标题作文,审题没有障碍,立意选材就显得更加重要。要想让作文写出新意,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普通的文章都会沿着出题者的意图,写一些幸福就是拥有、等待、感动等内容。如果人云亦云就不免落了俗套,如果另辟蹊径,运用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对文题进行解读,挖掘其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提出全新的看法,就会让人耳目一新。如,人们往往对放弃、失败、挫折等没有好感,但如果由此进行逆向立意:学会放弃,这就是幸福;在逆境中成长,这就是幸福等。

       2.大题小作,不同凡响

       将选材和立意聚焦到一个小的颇具代表性的方面去思考,通过小,来反映大道理,做到“一粒沙里看世界”。如,《美丽的苹果》(2006年北京市中考满分作文)表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者将这种美德通过削苹果这一件平常小事进行传递,一只苹果架起了祖孙三代人之间的情感桥梁,作者的别具匠心可见一斑。以此为例,我设计了作文题《一件小事》,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去体味、思考,从日常的小事中挖掘人生的真理。学生写作的过程,也是他们探寻人性中最闪光的精神品质,挖掘人生中耐人寻味的深意的心路历程。

       3.变换角度,新意即现

       突破常规,拓展思路,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立意自然就高深起来。如,200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满分作文《你在我心里》文章就把“你”定为“语文”,跳出了一般的认识,文章马上令人眼前一亮。又如作文训练“尊重”,大多数学生一看到作文题就会把目光投射在父母、老师、朋友等人身上,这样写出的文章往往大同小异。因此我在作文指导时,要求学生变换一下立意或选材的角度,把视野无限扩大,选择写与众不同的对象:自然、音乐、文学、历史等,或者更细化一些,写与某一文学人物、某一历史人物、某种动植物进行情感交流而获得的尊重感,深入挖掘,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会新意丛生。

       4.放大细节,引入活水

       细节对表现文章的中心主旨往往具有独特效果。

       如,《美丽的苹果》这篇文章的感人之处在于细节:妈妈削苹果的姿势很漂亮。她安详地拿起水果刀,飞快地在苹果上转着,果皮便宛如一只轻轻点过水面的燕子,时而向下,时而朝上,绕着苹果自由地飞舞。片刻之后,圆圆的苹果便呈现在我们面前,完美得就像一件艺术品。削完后,妈妈总会拿过碟子,将苹果一片片削好,递给祖母。那一瞬间,妈妈那写满微笑的双眼那么美丽。

       对“妈妈”削苹果动作描写得细致入微,“转”、“点”、“飞”等词语,将“妈妈”对长辈的孝顺、对晚辈的关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语言美在丰富

       为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较快提高,我尝试将一些锤炼语言的技巧和方法,通过作文修改的形式,进行强化训练。先用优秀作文的例子来指导学生,使学生修改作文有法可依。在每次作文批改前后,我都会要求学生按照给出的一种或多种技巧,修改文章。这种润色式的作文修改训练,也是让学生作文出新的有效途径。

       1.亮出主旨,先声夺人

       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好的主旨必须言简意赅、有文、有内涵,如文章的题目、开头或结尾处,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如,2008年广西桂林市中考满分作文《当羽翼渐渐丰满的时候》:日光下,山林间,人生之路上,我看到自己的一双羽翼渐渐丰满,一种奋力抗击人生风浪的精神在心之高端渐生……

       蕴涵人生之理,传达做人之道,给人深刻启示。此外,还可以借用名言警句、古诗文、流行歌曲或社会热点话题等句子来概括主旨,也可以巧用比喻、比拟、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来点亮主旨。

       2.巧寓哲理,意味深长

       哲理句往往是作文的闪光点、动人处,常常使人回味无穷。如“幸福是困难向你低头,挫折向你挥手”、“海浪不回避礁石的撞击,才得以壮观;人生不拒绝遗憾的存在,才得以明达”、“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等。如果在作文中适时而恰当地提炼哲理名言,文意就会因此精辟隽永。

       3.活用修辞,多姿多彩

       活用修辞,既可以使文章结构显得独树一帜,又可以增添文。常用的方法有对比、排比、拟人、比喻、反问、回环反复、引用等。

       如,2007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满分作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语文,是李太白的杯中酒;语文,是曹雪芹的梦中泪;语文,是鲁迅的彷徨呐喊;语文,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寒冬;语文,是朱自清笔下春天的和风细雨;语文,是老舍笔下济南冬天的清透与秀气。

       文章将古今几位诗人、作家、学者的情感世界、文学造诣或名言佳句融入其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在句与句之间营造出一种美的氛围,增添了文章的韵味。

       三、结构巧在多变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重点训练学生多种文体的写作规范和要求,并熟练掌握一、二种文体的写法。而在备考时,我则有意识地让学生尝试一些新的写法,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作文增色不少。

       1.一线贯穿,凸显主题

       内容决定结构,结构为内容服务。如何把纷繁复杂的内容衔接起来,并为主题服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一条线索把相关的材料贯穿起来,使它成为一个整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线索。线索可以是人、事、物,也可以是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逻辑的发展等。如,2008浙江省年杭州中考满分作文《与你一起的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的风景贯穿在4个铭心刻骨的日子里:春日的初识――夏季的冰棍――秋日的诺言――冬季的热水袋,四季所代表的是一段沉甸甸的往事,一份永不褪色的友情。

       2.片段组合,文思纵横

       片段组合,将写作材料从古今、中外、正反等方面进行整合,围绕一个主题将几件事或某件事的几个侧面并列或交错展开。这样,使内容更充实,主题更鲜明。

       如,2006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满分作文《告别之美》:告别之美,在易水寒风之中……告别之美,美在“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悲壮……

       告别之美,在汨罗江畔……告别之美,美在“上下求索”的真诚执著……

       告别之美,在远山菊海中……告别之美,美在“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定恬静……

       例文运用了排比形式,不但利于谋篇布局,展现事物的层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主题,而且例文选取了3个典型的历史人物,从“士为知己者死”的荆轲到“上下求索”的屈原,再到“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仿佛矗立在我们眼前,从不同角度剖析了告别之美。

       3.想象联想,吸引读者

       青少年有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发挥得好可以创造新奇独特的世界。以童心看世界,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编写天真深刻的童话寓言、冲突尖锐的戏剧文学、无巧不成书的等,寓深邃的道理于浅显生动的故事之中。此外,考场作文中,还有一些公认的好的写作形式,如求解式、产品说明书式、民事诉状式、广告式、 调查报告 式、访谈式等,也可以借鉴。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聚德中学)

       在目前的作文批改中,教师大多在越俎代庖,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真正的“主角”呢,一般只能是“听众”“看客”.他们对老师批改的作文似乎比较“冷漠”,很少“有”动于衷.作文批改的“互动模式”.即在作文批改中,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动关系,使作文批改臻于学生自主操作的范式.下面先介绍做法:

       一、做好互动准备

       1、动员.从作文批改,尤其是教师高投入、学生低收效的现状入手引导学生明确互动的必然性;从学生参与直至独立进行批改的意义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互动的重要性;从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条件入手引导相信互动的可能性.通过以上动员,学生空前高涨,这就为学生自主合作提高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作文批改的互动模式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基础.

       2、分组.为了确保这一改革能够得到良好组织和有效调控,把学生分成五至七个互动小组(小组每组5人左右,组长一人).分组时,提请学生考虑以下原则:从性格、习惯、爱好等方面考虑自愿组合,从水平方面考虑互补组合,以合理的人员配置作互动的能力保证.

       二、进行“互动”批改

       进入批改阶段,我们按“四互”要求进行操作

       1、互定标准.每次批改时,引导学生在严格掌握共性标准(评改作文的一般要求,例如内容、结构、语言、书写等)的前提下灵活处理特殊情况(某类文体的某个或某些相关要求).我们分两步付诸实施:起初,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有关作文知识、规律、组织全体学生商讨决定相应标准;往后,教师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交换意见直至明确批改要求.

       2、互改习作.开始正式批改时,一般有三个步骤.一是先由一个同学批改本组内一个同学的作文:改正错别字、改通语句、改妥标点、写好眉批及总批、给定分数或等级,二是再由两位组长把关,复改自己以外的作文,不只对作者而且还对初评提出补充或修正等方面的意见.最后教师对全部作文,特别是学生吃不消的作文进行总体把关,了解学生的作文尤其是批改状况,摸清行情,积累材料,为相互指导做必要准备.

       3、互谈体会.这是“互动”时不可缺少的环节.其意义在于扩大“互动”交流,加强评改者与评改,习作者与评改者,习作者与习作者之间的多向“对话”.操作时可分两个步骤.一是小组内交流.先让习作者与初评者,复评者以及教师“对话”,或谈在某一细节存在的疑惑,或谈在某一方面得到的启发.二是小组外交流.统一安排时间,由各小组推派的代表就习作者和评改者双方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在全班交流,在全班范围内取得“互动”效应.

       4、互推佳作.这也是“互动”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意义在于:互改成果,推出范文.互推佳作应体现以下两个原则:一是鼓励性.每次作文,小组内至少要推出一篇佳作,在全班交流,学习.那些写作水平一直比较高的同学,当然应鼓励其“冒尖”;那些小组内一直无缘入“围”的同学,更应予以“关爱”,鼓励其“出墙”.二是集体性.誊写或打印前,习作者须按初评、复评以及师评意见自我修改,然后提请组内同学再次修改;誊写或打印后,全班同学以及教师进一步提出完善意见.

       好了,今天关于“初中语文作文批改范例”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初中语文作文批改范例”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