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2.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是什么

3.什么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期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4.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5.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什么

6.为什么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社会经济发展_经济社会发展还是社会经济发展

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决定性因素:是创新。

1.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2.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创新能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能推动人类思维 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 泉。

4.只有弘扬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才能给我国的各项事业充满活力的源泉,才能在激烈的国际 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屹立于先进民族之林。

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创新。

科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科学技术。

很多人会以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但其实不是的。科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科学技术。

(1)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先进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科学文化两个部分,其中,思想道德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解决了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

(3)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援。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络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社会潜在生产能力。

国资必须有明确的市场存在边界和深度,电网、电信网可相对控股或“金股”,网管的成本降低考核公示,与收入挂钩。股权或证券交易中心公开国资转让,透明招投标,全过程公众可监督。

人口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没有人,就无法组成社会群体,就无法谈论社会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

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生产力的要素看,是人的因素。

而人的因素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创新的源泉,所以,实践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什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政策还是科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吗。而政策对经济发展也有很大影响!一个好的政策环境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中国就是政策实施的好,而推动经济迅速发展。但科技发展是主要因素!其次经济发展要靠投资、消费、出口来推动!三者协调发展能够推动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然而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消费对经济贡献率低!因而国家大力扩大内需,保增长同时调整经济结构,这是政策的积极影响!同时国家大力发展科技,转变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决定性因素。那么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您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

1、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无论什么事物,其运动过程,都有着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这一点是绝对的;但是具体事物的具体的运动过程,其内因和外因又是可以转化的,也许现在的内因会变成以后的外因,这个事物运动的内因就是那个事物的外因,所以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又是相对的。

2、文化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抽象概念,只能根据内容、地域、受众等标准来具体定义不同的文化型别。但具体的文化积淀、产品和服务却是和政治、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等紧密相关的。我们无法区分现实事物和文化,这两者是不同的层次和范畴的概念,实际上,人类社会的现实事物就是具体的文化。文化的发展很大意义上来说,就是现实事物的发展。而现实的事物当然无非就是这点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活和人化自然。

3、文化就是人类社会中的现实,现实变化发展的内因,就是文化发展的内因,根本上来讲,当然就是经济和生产力。

4、经济、政治、文化,这三个词,是仅同时见于中国主流理论政策,实际上,文化应该在这里有特殊的内涵,可能特指物化的意识形态。

什么成为 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人的因素 则是生产力中的主体性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教育,决定人才,人才决定科技,科技决定生产力…教育为本。

人囗因素是社会发展的a决定性因素b必要的条件

B.

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第一,人口因素不决定社会的性质和更替

人口的状况如何不决定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人口的变化也不是引起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例如,美国和日本的人口状况不同,而两国的社会制度却相同。中国和印度的人口状况大致相同,而两国的社会制度却不同。再如,我国在1949年,人口状况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社会制度却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从1949年到现在,我国的人口由六亿五千万发展到十三亿,社会主义制度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而且发展的更加巩固和完善。

第二,人口因素受着社会发展的制约。

人口的繁衍和发展,不是纯粹的自然过程,总是受着社会物质生产状况的制约,受着社会制度的影响。当物质生产需要劳动力,当物质生产较好地满足人的需要时,人口就会有所发展。当物质生产需要劳动力较少,或者物质生产不能地满足人的需要时,人口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就会受到制约。例如,婴儿的成活率,人们的健康状况和受教育的程度,都受着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

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要实行计划生育。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在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的同时,要努力提高人们的素质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在社会治理上规范有序,政治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从而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只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分配资源合理,才能有效减少社会矛盾纠纷,从而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是什么

一、加快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2]发展作为一个众多要素相互影响、联系互动的系统过程,它要求人们必须把握联系、探求规律、整合力量、科学推进。强调“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对发展的这种特征的准确把握。但是,把握发展的规律,目的还是发展,而且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科学发展观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一定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防止片面性。而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昭示我们:经济发展虽然不是发展的全部,却是发展的核心内涵,这也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必须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76万亿美元,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实际增长4倍以上,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000万。[3]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经济总体规模的扩大和国民财富的普遍增加,使我们党有条件在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同样也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不断使社会和谐从较低层次发展到较高层次,从较低水平发展到较高水平。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是基本国情。从总体上说,我国生产力水平仍比较落后,人均GDP排名仍居世界百位之后,占世界22%的人口仅占有世界财富的4%,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困难,以及出现的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从根本上说都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与社会主要矛盾相联系或由其引发。因此,只有经济的不断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才能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我们要防止因强调全面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构建和谐社会”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当前,社会上对于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认识上仍然存在两种误区:一是对和谐社会孤立认识,认为完全是社会问题,只要社会矛盾协调好了,和谐社会自然就能够实现;二是认为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只有等到经济高度发展时才能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否定发展的观点,而是要求科学的发展。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适时调整和化解二者之间的矛盾,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把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尝试。我们必须明确,当前倡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综合国力为前提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前提。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单纯地谈论构建和谐社会,无异于舍本逐末、本末倒置。这与党和政府所主张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相违背,也不符合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4]显然,马克思在此强调的是生产力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的矛盾运动是由人们的社会实践所决定的。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又对生产力与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从唯物史观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要以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为前提。同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又客观需要社会的和谐作为保障。二战后非洲的许多国家由于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直接和长期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国际经验也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时期,这个国家则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如果处理得好就能够继续顺利发展,反之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我们党适时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这既是基本原理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三、着力解决当前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为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解决当前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并对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制度予以改进。例如,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社会结构中最典型也是最突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出不同利益的“多元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给农村人口提供了一个较为自由的活动空间。农民纷纷涌入城市谋生。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城乡二元结构似乎会消失了。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城乡差距反而是越拉越大。一方面,户籍制度仍然制约着市民和农民从出生到亡的每一个生活境遇;另一方面,农民在城市中并不存在与市民同等的机会,他们在再就业、求学等方面,除了受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限制之外,还要受社会资本的限制。这样,一方面,我国社会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还有一种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它由市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和农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这两部分构成。这种潜在结构的存在从根本上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所导致的社会问题当前已经发展得相当严重,如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以及有关教育和生活保障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必须对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加以改变,使之适应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注重社会结构的调整,是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社会阶层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要打碎这种双重结构,从制度上入手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社会上仍存在诸多的不和谐因素,并日益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甚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例如,个别地区为了经济的发展,大搞所谓的开发区,并占用大量农田,不给或少给失去土地的农民以必要的经济补偿。有些城市和地区,为了改变城市面貌,搞强行的拆迁、征地。个别地方甚至动用公、检、法等执法部门,搞暴力“拆迁”,大大激化了社会矛盾,影响了社会稳定。诸如此类问题都是近年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是容易激化社会矛盾的,而且有愈益愈烈的趋势。在此情况下,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就是要正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调整和解决。因此,强调和谐是必然的现实性选择。它是对过分注重发展,而不理会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甚至不惜激化社会矛盾,也要坚持“发展”的那种观点的矫正和调整。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对于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对既相矛盾而又相互联系的辨证体。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追求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要求和现实需要,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加快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是相统一的。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

什么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期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是指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包括:人均国民收入、社会保障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城市化率、环境污染指数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期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高质量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包括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动力高质量,经济结构、供给体系高质量,社会保障支持体系高质量,综合效益高质量等方面。

它既包括社会发展链条上的经济发展这一起点,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成熟与否,还体现着社会发展的根本理念和最终目标。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

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质量发展的矛盾关系

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把握好“时、度、效”。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依据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做到相互促进、协同发力。

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工作主线、基本路径、制度保障和具体着力点,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什么

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方面。其中,以下几个方面是比较明显的。

首先,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际贸易和投资越来越频繁,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种趋势在推动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合作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数字化和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特征。

第三,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推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最后,人类文明的多元化和和谐共处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越来越频繁,这将推动人类文明的多元化和和谐共处的发展。

总之,随着全球化、数字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文化多元化等趋势的不断推动,未来社会的发展将会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先进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为什么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公有制经济。根据《经济生活》内容可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指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亦称“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战略”。

为什么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因为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

详解如下: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无论是全面、协调,还是可持续,最后都要落到“发展”两个字上。既谓之发展观,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学习、掌握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紧抓住这个第一要义。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这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

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依然是全国人民关注的中心问题,依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正因如此,我们党才把发展确定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现在不算太穷了,但还远远算不上富裕。我们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但这个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多美元,纵向比较是跨过了一道重要的门槛,但横向比较我们还处于很低的水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全面的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必须继续地、不停顿地发展壮大自己。

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旧的问题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又会产生。目前,我们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下岗失业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的,有的是在新形势下产生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这些年来,我们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已成为一条重要的经验。发展虽然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有发展,才能为各种问题的解决创造更好的条件,才能使很多复杂的问题逐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继续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其他发展的关系。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始终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紧紧抓住和切实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只有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果放松经济建设,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就可能造成全局性的消极影响。对此,全党全国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坚定不移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