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精读对阅读理解有帮助吗_精读阅读理解有好处么
1.如何才能读透一篇文章求解答
2.初中阅读教学怎样善于捕捉写作特点
3.如何阅读散文
4.小学全学段精读教程怎么选?别急,选它就对了!
5.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水平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荷叶母亲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荷叶母亲教学反思1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基本符合散文诗的文体特点,以品析为主,以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为基础,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一、与学生互动不够。课前我与学生的沟通较少,因此敢于主动发言的同学不多。而对于回答问题的同学,我没有及时地予以鼓励,造成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二、对学生的诵读指导不够充分。在我范读的时候,应该提示学生有意识地模仿我的语速、语调,再结合对课文的初步理解朗读一遍,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本文是要求背诵的篇目,课堂上应反复诵读,课文的主旨段在品析之后可要求学生背诵下来,其余段落可选背。
三、课文集美环节形式大于内容。此环节本来是要求找出文中直接描写红莲的段落,从中选句子,形成一篇先描写后抒情的微型美文。我提示学生可以找与环境、心情、红莲情状相关的语句,范围太大,学生反而不好把握,其实只要找出能体现本文主旨也就是直接描写红莲的句子就可以了。
四、课文品析不够深入,变式较少。我指导学生从炼字用词、修辞手法、情感表达、写作手法等方面品析课文,让他们找出自己欣赏的语句,朗读并说出其妙处。显然,这种做法并不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教师应给出示例,让学生掌握赏析文字的方法,也可取替换式,让学生感受本文典雅优美的意境。同时,不要囿于单纯的文字赏析,也可从本文象征手法的妙用、三条线索之美、托物言志的作用等方面入手,使学生深入文本。
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堂课虽然有不少瑕疵,但是在评课老师的批评分析中,也让我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出口,从而避免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荷叶母亲教学反思2《荷叶母亲》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以亲情为主题,写出亲情的真挚。《荷叶母亲》,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文题之所以用“荷叶母亲”,是因为文中作者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书写心中的感触,抒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文章语言清新自然,隽永淡雅,显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讲授《荷叶母亲》这节课时,我按照“初读感知——品读悟情——抒写感恩”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篇课文的文质之美,体会浓深的母子深情。
首先,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幅荷叶荷花的简笔画,然后问学生由会想到什么诗句或者想到什么话语,从而引入课题,介绍冰心。
接着让学生听录音朗读,注意把握字音、语调、节奏、情感。听完之后交流感受。在学生交流感受这一环节,有一些预习比较充分的学生还谈到了对主旨句的理解,但是这只限于个别学生而已。由于把握不准时间,让学生天马行空扯远了。所以导致在进入第三环节“品读美文,体悟情感”时,有些内容重复分析以至于花费了不少时间。
我是用下午的第三节课,由于担心拖堂,会造成学生的急躁不安,影响课堂效果,于是把学生读书的时间缩短了。这一做法,我觉得违背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应该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自己悟,这不仅把读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我发现能力。
而我觉得本节课比较成功之处在于:
让学生在品读语言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出荷叶对红莲的荫蔽也就是母亲对儿女的庇护,体会诗歌中的浓浓母子深情。明白借物写人的写法。学以致用,课的最后环节设计让学生“抒写诗句,感恩母亲”在他们动手写一写母亲时,放音乐背景《烛光里的妈妈》渲染情境,让学生抒写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在这一环节,用不到5分钟的时间,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几句优美的诗句来歌颂母亲。
在以后的路途中,肯定还会有失误和不足,希望各位同仁能给予帮助和批评指正。
荷叶母亲教学反思3最近听了特级教师林春曹老师的讲座,感觉那是多高的境界。林老师把上课分为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海是山,看水还是水。自问自己在何境界,自己有没有能力修炼三重而得道?
晚上发现自己备课有三个步骤,因为肤浅,谈不上什么境界。写出来只是希望得到同行的指正与批评,贻笑大方了。
前三年我备课,都是先通过各个途径收集别人的教案,吸取精华,为我所用。浑浑噩噩,唾沫横飞了三年。
这一学期听了一些讲座,越发对自己不满意,一直在别人的精神营养哺育下能成长成什么样子呢?就想自己的课能有一点自己的东西,渐渐地养成了备课三个步骤的习惯。
以《荷叶母亲》为例。
首先,熟读文本。我翻开这一课,细地读,慢慢地品,每有感悟便圈出来,写出来。一遍再一遍地读,以前早就翻参考资料了。《荷叶母亲》这篇文章读读,你就会发现这是一篇借物喻人,歌颂母爱的文章。文章的重点是从第四节到最后;“我”的心情随着情节的发展也发生着变化,这些都不是很难。稍微要揣摩的是文章的1、2、3节有什么作用呢?想一想,作用似乎不大,去了也行,了不得有点铺垫作用,这也不是太难。让我感到意外发现的是这篇重点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为什么会加上第六节的第一句:“对屋的母亲唤我,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的旁边——”经过考虑,这句话是多么的重要。我认为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我”坐在母亲旁边与红莲在荷叶旁边是何等的形似;第二、“我”被母亲唤回来是因为外面下雨了,母亲怕我淋着,这和荷叶护花何等神似;第三、如果这句话删去,那么后文对母亲的歌颂显得太突兀了。简单的一句话有如此作用,冰心真是独具匠心啊。我在这里着重做了标记。
第二步骤很简单,还是和原来一样,搜集别人的成果,来消化,增强对文本的解读,学习别人好的上法。当我对《荷叶母亲》感觉凭我的认知能力再难有新的发现时,我的同事要把这一课作为公开课,听了她对文本的解读,感到汗颜,又虚心地沉下心去学习了一下。
最后一步是取舍的阶段,文章可讲的那么多,我到底讲什么?能不能够给学生留下印象。也就是我们王主任说的“走得进去,出得来。”《荷叶母亲》最后我就围绕夜晚看莲,“我”的心里变化及原因是什么?其中穿插了第六段第一句能不能去掉这样一个问题,然后直接过渡到最后一段,教给孩子借物喻人的方法。
以上是我现在备课的三个步骤,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荷叶母亲教学反思4作为一名新教师,每一次公开课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因为对冰心的喜爱所以选择了《荷叶母亲》这篇文章。荷叶,莲花的叶子。文题之所以用“荷叶母亲”,是因为文中作者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书写心中的感触,抒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文章语言清新自然,隽永淡雅,显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中,得失兼有,下面做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处:
在讲授这节课时,我决心把课堂交给学生,新课程强调学生要“读”,朗读、诵读、默读、精读……在课堂上,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运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借助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受到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表现力,又提高审美情趣。以读带思,用朗读声贯穿整个课堂,使学生在朗读中,去感受这篇课文的文质之美。在反复对文章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中,体味文章的情感,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层次。
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文章的美,体会语文的美,在讲课的过程中,配和柔和动人的音乐。如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在讲述汶川大地震时候一位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而牺牲自己的故事的同时,配以舒缓感人的音乐。学生听读文章的时候,也有背景音乐的伴奏,使学生在音律和文字美中,迅速进入文章。在本课结尾学生做练笔的时候,播放《烛光里的妈妈》,升华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此外,在本节课的讲述中,我试着改变语文教学中解题、了解作者、梳理情节等传统教学模式。在适当的时候,把作者介绍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得学习作者不只为了单纯的机械记忆,而将文学常识的讲述变为进一步推动学生兴趣,加深课文理解的一个环节。
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感悟出荷叶对红莲的荫蔽也就是母亲对儿女的庇护,从而清楚地认识寄情于景的写法,并且通过阅读题目巩固着一写法。在课堂上学生动脑还动手,运用同类写法发表个性化的见解,抒发对母亲的爱。
二、不足之处:
以上对课堂的一些可取之处进行了分析,但本节课也着实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在准备阶段过于急躁,一心所想的是自己想要的效果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实际的教学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忽略了文本重点,在组里老师的帮助下一而再再而三的进行了修改,才使得最后的教学较成功。
其次,在授课时与学生的交流及配合欠妥,对于学生的回答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不能迅速的做以反映,并加以引导。这也说明了我的应变组织能力有待提高,相信这一点会随着课堂经验的提高而改善。自己通过这次的公开课,以后也会注意这方面的锻炼。
三、创新和改进
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角色转变成了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要求尽最大可能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这堂课之后,我自己觉的轻松,学生也学的愉快。我深切地感悟到,做为教育者,要不断探索适合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使教与学成为一种生命的活力。
未来如果再上这一课,我会更加注重情感和美景的融合。如果能把这样一篇优美的小文变成学生能够借鉴模仿的范文,更有价值,若能够多举例类似的文章,更能让学生顿悟。如史铁生的《合欢树》。
四、总结:
本文的教学效果总体不错,源于有预案,工作细化。但实践起来发现,还是有许多地方考虑不周。知不足,而后改,希望能促成教学的一点一滴的进步。
荷叶母亲教学反思5一、成功经验
流程清晰,先整体感知,后精读赏读。在精读环节,有教师示范,启发学生通过抓本体和喻体的相似处找到事物的特征,结合全文整理句子,理解句子深层含义。
二、失败的原因
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这次《荷叶母亲》的疏漏之处就有:如(1)表达含混。备课组长提到:在给学生提出问题时,语速缓慢些,提问两遍。这一项作为本周亟待整改的地方。(2)字词处理欠当。这节课字词部分超时了。原因在于:(1)字词较多,不但有新授,还顺带复习了上一课的部分内容;(2)第一次在课上使用磁性粘贴的田字格,经验不足。以前都是在黑板上自己画田字格,今天为了落实集备精神,第一次在课上字词环节用上了这个新式武器。方便倒是方便,省得画格了每次,可没意识到四个格子在一联啊!本课有四个学生容易写错的字,我自己示范写了一个,另外三个叫学生上来写,以便更好的反映学情。没想到第一个学生写的太慢,写完不对,用手抹去,又反复改了两回才下来,第二、三个学生呢只有在后面干站着看的份儿。耗时较多。
下次,我可以自己直接板书,或是让学生课前写好,上课我再将其贴在黑板上让其他同学纠错。这样,即使有错,改正耗时恐怕也较之前要少得多。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调整吧。
荷叶母亲教学反思6荷叶,莲花的叶子。文题之所以用“荷叶母亲”,是因为文中作者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书写心中的感触,抒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文章语言清新自然,隽永淡雅,显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前教课,我都是用解题、了解作者、梳理情节、划分段落、归纳中心等传统教学模式,讲得多,分析细,结果往往是老师累、学生烦、效果很差。
在讲授《荷叶母亲》这节课时,我决心把课堂交给学生,按照“朗读——探究——发现”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篇课文的文质之美,探究诗文的构思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层次。
新课程强调学生要“读”,朗读、诵读、默读、精读……总之要多读。在课堂上,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运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借助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受到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表现力,又提高审美情趣。
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感悟出荷叶对红莲的荫蔽也就是母亲对儿女的庇护,从而清楚地认识借物抒情的写法。在课堂上学生动脑还动手,运用同类写法发表个性化的见解,抒发对母亲的爱。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角色转变成了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要求尽最大可能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这堂课之后,我自己觉的轻松,学生也学的愉快。我深切地感悟到,做为教育者,要跟上时代步伐,转变教学观念,使教与学成为一种生命的活力。
荷叶母亲教学反思7① 课堂容量过大
其实本课就如一开始的时候分析的那样,并不算难懂,在讲前面问题的时候,学生就已经能咀嚼出更深层次的“味道“了,后面的那个分析三看红莲的图表,就很多余,完全可以分散在前面讲解构思之美的时候带过,不需要过多关注,因为学生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相关的知识点(都在书上),教师只要稍加点拨一下即可。
② 用的还不够“尽情“
虽然用大展示莲花、荷叶,让学生深深体味到了美的震撼和母爱的深浓。但是这还很不够,在后面播放歌曲的时候,如果能加上展现母爱的温馨画面就更能够融情入境了。可惜思虑未周,没有想到这方面可以进一步慢工雕琢,失掉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授课之前,就已经发现多媒体教室的投影仪色彩失真得很厉害,三蒂莲的投影上去,像是黑白底片一样(实际上是颜色比较艳丽的彩色),同时多张文字幻灯字也显示得不甚清楚。因此,特地设计了一张浮雕效果的偏浅灰白色的作为背景(是用一张荷叶莲花的摄影照片作为原版底稿的),并且在打铃之前,还稍稍对个别地方做出了修改。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学,绝对不为了所谓的美观而买椟还珠。此外,由于身体不适请,其实在上课之前,笔者并未有任何时间来督促。
荷叶母亲教学反思8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主要抓住“朗读美文”和“体味深情”两个环节,引导学生反复细读,让他们自然理解作品的情感。实际教学中,得失兼之,反思总结如下:
一、好的方面
①准备:上课之前准备充分,认真制作课件,这样细致的备课过程使自己对教材足够熟悉,教学环节也流畅。
②拓展:在理解文章情感后,又阅读了冰心(20xx年《鞋匠的儿子》教学反思)的`诗《纸船》,加深学生对冰心作品的理解。
二、不足之处
① 本文借红莲的际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为什么作者会想到母亲,我并没有在课题上
做拓展,如果这里插入冰心母亲在病中的事情,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中心了。
②我们课堂上学过的东西,就是希望学生学以致用。这一课没能让他们在课堂上去仿写最后一段,也是一个遗憾。这段借用比喻表达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是很好的仿写段落。
荷叶母亲教学反思94月22日,在苏集镇中讲了《荷叶 母亲》一文,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洗礼。
在上课前,我一直在思考:这堂课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上课时,真没想到学生竟然大多数都能参与到其中,虽然不像安呈平老师和袁永波老师那样在课堂上做到轻松自如,但对我来说,却是接受新的理念以来比较成功的一堂课。
课后的研讨与反思中发现还存在以下不足:
其一,课文未读到位
我是用中午的第四节课,由于担心拖堂,会造成学生的急躁不安,影响课堂效果,于是把学生读书的时间缩短了。这一做法,我觉得违背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应该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自己悟,这不仅把读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我发现能力。我在《再悟语文教学的基本要素》中也提到:每个教师只有理解保证学生“多读”、“多自读”的深远意义,才能改革教学,还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却在上课时,剥夺了学生阅读的时间。所以,在读课文这个环节上,做得不够到位。
其二,课堂上有被遗忘的角落
在这堂课中,大部分学生能参与其中,可还有几个学生被课堂“抛弃”,我平时也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可到现在也是没有很理想的结果,总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离队”。很多课堂都有这种现象,也包括一些公开课,老师总是忽略那些不愿参与学习的学生的存在,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作为老师平时就应该让全班学生参与,不能忽略任何一个人的存在。这一堂课我也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深感遗憾。
在以后的路途中,肯定还会有失误和不足,希望各位同仁能给予帮助和批评指正。登高教学反思灯光教学反思倒数教学反思
荷叶母亲教学反思10①准备到位
上课之前准备充分,亲手制作课件,一张一张地慢慢充实起来,在这个过程中逐一搜集素材,甚至为了克服教室投影仪色彩失真的不利条件动手PS作为背景。教案也是在参考了有限的资料后独立设计的(相关资料不多,因为本文07年才进入人教版七年级上的教材)。这样细致的备课过程使自己对教材足够熟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环节清晰连贯,内容交代清楚,展开完整。没有出现拖堂、冷场、中断这样的尴尬情景。
②多媒体运用实效和美感并重
坚持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兼顾实效性和对学生美的震撼,尤其是为白莲红莲命运的对比设计了一组美轮美奂的全景大图,直观展示了雨打白莲、白莲飘散、荷叶挡雨、红莲无恙这几幕在文章中4、5自然段表现得的最为让人动情的画面。此外,教参上写的祖父说家中开了三蒂莲的时候正好大家庭里面添了三个姊妹是“花瑞人祥”,这样的过于书面甚至带文言色彩的词汇实在难于让学生理解,于是笔者寻找资料,对比众多信息,查到了多条有关三蒂莲的新闻和相应的,择优使用。同时,又发现有材料说三蒂莲的出现概率竟然是百万分之一,虽然难于证实,但是,这种情况出现极少应该是可以肯定的。物以稀为贵,由此向学生说明这样的稀罕物儿出现了,在老人的眼里肯定是非常吉祥的事情,怪不得他过了多少年都记得,也就很容易说通了。
③真情动人
笔者在教学设计中不仅仅选用配乐朗读,缓缓将学生领入课文的情境中,还在讲授结束后播放《母亲是最美的春天》这首优美抒情,词曲皆极为扣题的歌曲。升华了主题,更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共鸣。不少学生跟在后面哼唱,有的则动笔记下来歌词,真正做到了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
④师生互动率性、深入
在预案中精确设计了多处互动环节,在教学中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让学生自己找出最喜爱的原文中描写莲花、荷叶的语句这个部分,学生认真地做了,很快就能够发言,富有感情地朗读出自己选择的好句好段,并且独立分析的有声有色,比设想中的效果还要好。在播放完歌曲后,已经临近下课,笔者即兴问学生母亲为你们付出了这么多无私的爱,你以后要怎么回报她呢?学生都很激动,纷纷发言,有的想为母亲做点小事,有的认为自己好好学习就是最好的行动、最好的回报。笔者总结,不管你想做的事情是大还是小,都请你记住今天说的话哦。在会心的笑声中,这一堂课圆满结束了。
如何才能读透一篇文章求解答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以读为本,培养语感
“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既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必经之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意境美、文章结构的严谨美,都需要通过有指导、有要求的反复吟诵,品尝“文中味”,悟出“文外意。”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1、范读
夏丏尊先生说:“国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传语感于学生。”教师的范读,体现了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其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会看得到,听得清,可以模仿、学习。教师读得好,可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起到“情染语感”的作用。有位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先用诵读创设情景,使学生觉得仿佛在送行的人群中,教师也恍若置身十里长街。然后再用哀婉的语调朗读着:“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随后问:“幸福应该是愉快的感情,‘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是赞美的语调,为什么老师读得反而低沉了,轻了,慢了。”教师意在读中。学生动情地说:“因为这种幸福人们再也享受不到了!”“因为周总理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再也看不到了!”“悲痛中回忆快乐,使我们悲上加悲!”
2、自由读
培养学生的语感,自由朗读比齐读更加有效。朗读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感受来读,边读边品味课文的感情,如果觉得还存在没有充分领悟的地方,可以慢慢读,多读几遍,从而不断加深学生的感受。《黄继光》一文中,有一组重点句子:“他感到指导员在看着他,战友们在看着他,朝鲜人民在看着他,祖国人民在看着他,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一位老师教学时,抛开繁琐的提问和分析,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个句子,去体味文意,领悟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朗读声随着排比的推进,由小到大,感情也越来越强烈。当读到“黄继光站起来了”时,“站”字很自然地吐出了最强音。此时,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崇高形象也“站”在了学生的心中。
3、分角色读
分角色朗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朗读中可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速,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感受。如《狼和小羊》一课,狼说得话要嗓子粗,声调高,语速快,还读出恶的、蛮不讲理的神情;而小羊说的话要读得慢而轻,读出善良、温和与可怜。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与主人公一起思考,一起感受,对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体验的真切深刻,不但培养了朗读的热情、兴趣,还发展了他们的语感能力。
4、引读
有的班级学生朗读整体较弱,语感普遍不强,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不能很快产生共鸣。此时可用“引读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在教师情感的感染下,相对集中感悟某些重点词句,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情。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炸暗堡”部分:
师: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战士冲上来了,可是,敌人的机枪还在扫射。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
生:昂首挺胸,站住桥底下,左手托起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师: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
生: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师:1秒钟,2秒钟……董存瑞——
生: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师:董存瑞抬头眺望远方,仿佛看到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的上空高高飘扬,他用尽力气高喊着——
生: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此段朗读,学生在教师的“引读”下通过对董存瑞炸暗堡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集中感受,在学生的情感深处刻下了一个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惜粉身碎骨的光辉形象。
(二)品词析句,训练语感:
咬文嚼字,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朱熹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见《朱子语类》)。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由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品析文本,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在文本、师生、作者和编者间形成平等的对话,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感悟语句的意境,体验语句的情感,增强语感的灵敏度。具体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加、减、调、换”等方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感。
1、加。就是加进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再与原句比较。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一句,让学生在“走”前面加上“我们”,把这句话改为“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然后比一比,两句话在情味上有什么不同,通过揣摩比较,学生领悟到在当时环境险恶的情况下,一个“走”字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五壮士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2、减。就是把原句中的某个词语减去,再与原句比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开来的方向”一句。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然后与原句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明白这三个“都”不写,句子也通,意思也一样,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有了这三个“都”,就突出地表现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爱戴是一致的,是人同此心,无一例外的。
3、调。就是把前后几个词语调换位置,然后进行比较。”《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有这么两句话:“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能不能调个位置?学生通过调序朗读,通过思考,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原句比较,就知道这两个词不能换位置。因为,是由于他们与日寇英勇顽强的搏斗,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已安全转移,“眺望”写出了五壮士心中充满的无比自豪,和对人民对部队的无比热爱、留恋。回头“望望”向上爬的敌人,表达了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蔑视。
4、换。就是将句子中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然后进行比较。《燕子》中有这么一句话:“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正在演奏的曲谱啊。”为让学生体会到“痕”字好在哪里,可先启发学生思考:电线一般用什么量词?(根)然后换成“根”后与原句比较:在这里用“根”好还是“痕”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对生活的联想,学生体会到了用词的妙处: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现了出来,与后面描写“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
(三)联系生活,汲取语感
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训练语感,应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真切。” ⑤茅盾先生也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中去。由此可见,培养语感必须联系生活经验,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也就是说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师提出 “‘焦急’、‘耐心’这两个词是一对反义词,老奶奶为什么会焦急,又为什么会耐心地等待呢”这样一个问题来诱发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果去火车站接亲人,你提前等候在车站,可是到时间火车却晚点了,这时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坚持等候,没有回家,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由此点拨学生即能顿悟此处的“焦急”是表现出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从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对总理的爱戴和怀念。
再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游园不值》一课时,就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来激活体验,培养语感的。
师:同学们,诗人没能进到朋友的园子里,没有观赏到满园的春色,多令人遗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园里是什么样的吗?
生1:我想园子里一定有一个大花坛,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花儿上面还飞舞着蝴蝶、蜜蜂。
生2:园中间会有一条石子铺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还有一个大水塘,里面有鱼儿在游来游去。岸边种着桃树、杏树、梨树,散发出花的清香,枝头还传来鸟的鸣叫。
……
学生的描述不是凭空虚构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切身体会。教师在这里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使学生融入到了诗所描画的意境之中,迸发出了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想象参与,激发语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叶老曾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可见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
可以说联想和想象是培养语感的翅膀。想象的过程不但是引发学生调动知识储备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在感知作品内容的表象形式的过程。
如教学《月光曲》一文,要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经过一段时,就可配上轻柔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小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四周是那般幽静。在这境界中,贝多芬手抚琴键,音符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倾诉着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再如《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如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穿、越”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美丽神奇的蝴蝶聚会的场面。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去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多么活泼!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
我在讲授《水乡歌》一课时,也用了联想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中这样写道:“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师:请你们自己读这段话,老师相信你肯定能读懂的。(学生读)你刚才读的时候,眼前是不是出现了什么情景?什么画面?(此时,老师出示一幅水乡的图画,很美,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请你对着画面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新的体会,新的发现?(生读)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生1: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一叶叶小舟在碧绿的清波上荡漾。
生2: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一株株水草在碧绿的河水里摇曳。
生3: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的小河边,看到了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水中嬉戏。
师:如你真的来到了水乡,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1:我想把它画下来。
生2:我想弯下腰尝一尝水乡的味道。
生3:我想把它拍下来,挂在自己家客厅的墙壁上。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丰富的想象,流泻出了诗一样的语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绘就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水乡人民的欢声笑语,让我们仿佛嗅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气息。
(五)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熟读成诵,广泛阅读,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熟读成诵
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情感丰富。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地欣赏,读出其中的韵味、体验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诵。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已证明这一点。正如古人所说:“文章读之故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交,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课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如此,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深化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
2、广泛阅读
语感的培养从“读”开始,不仅体现在课内,还要引导学生课外进行有效的阅览。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阅读量的不足。如学习《草船借箭》后,可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的有关故事;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等。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断等。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生动的故事,可推荐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喜欢文质兼美的内容,可推荐读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大量的课外阅读能使小朋友吸收众多的词汇和句式,培养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难怪王尚文在《语感论》中说:“感受优秀言语作品的言语是培养语感的摇篮。”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飞到书籍的百花园中尽力汲取营养和甘露,去感受、体验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境,去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久而久之,头脑中的语言丰富了,自然会有较强的语感。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
(六)言语实践,积淀语感
“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读促写,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书面写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言语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言语之神妙,把握言语之精髓,也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自身的语感得以发展。
1、口语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可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深化感悟。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朗读、说话、演讲,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转述等,深化感悟。如在教学《云房子》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畅谈自己想象中的云房子的样子,随后可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文中的“有的……有的……也有……”句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云房子。这一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而且使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内化了语言,培养了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勤于动笔
“勤于动笔也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⑥当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用心用情去感悟语言文字时,已经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因为每篇文章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作者,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实质是与作者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传递,经验的融通,这必将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唤醒沉睡在学生内心当中的与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经历、经验和感受,从而会产生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此时教师要为学生腾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将积蓄于胸的所思所感彻底地宣泄出来,以达到升华感悟,积淀语感的目的。如《半截蜡烛》一文以小女儿拿走蜡烛,走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为结尾,给人一种意尤未尽之感,教师可在此设计让学生续写结尾,要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也就进一步理解体悟了课文内容,感悟了人物形象的魅力。
总之,培养学生语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因为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使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初中阅读教学怎样善于捕捉写作特点
金东方学校李发玉古人云“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是强调要多读书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则强调不观察、不多读,写作时就无米下锅了。可有的家长反映,他的孩子读了许多文章仍然难以下笔,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他(她)没有真正的“破”书,没有“剖析”文章,读文章只是猪八戒吃人参果般囫囵吞枣。怎样才能读透一篇文章呢?
首先,我认为要用脑“写”
学生应该广为涉猎文章,只要是健康的书,应该博览,更要精读千字文。最好是一天一篇。如何精读呢?我把精读分为六步:1、构思:见一文章标题,想想自己将会如何写。2、抢读:迅速阅读全文,一饱眼福。3、通读:再次认真品读,圈点勾画。4、对贴:把此文思路与自己的构思进行对比。5、质疑:思考我为何与本文的思路不一样,谁做得好?6、挑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找出此文几处自己认为值得商榷的地方,然后和老师、同学讨论。
有了以上六步的阅读与思考,一篇美文就理解清楚了。
这样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写作能力。
其次,我认为是要动笔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文章内容要掌握清楚,必须动笔。对于精读的文章,我认为可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做。1、内容简介: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提高概括能力。2特别留意(多音字、易错字、生僻字):由于网络、某些广告等的影响,学生的错别字较多。3
词海拾贝:挑出文中精彩的词语、成语、歇后语等。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4:精言萃语:
把文章中精彩句子抄下来,仔细品味。5
佳句仿写:仿写句子是提高作文的基础,而且现在每次语文考试都有仿写训练。仿写多了,自己笔下也会慢慢生动,慢慢灵动。6
创新质疑:前面说了要挑刺,有时理解了的问题也应该记录下来.而且有时意会未必能言传。7推荐词:
这篇文章成功在何处,你有何心得、联想,都可以写出来。加深对文章的印象。也让自己潜移默化地受到美文构思的影响。推荐的过程既是练笔,又是学习别人创作方法的过程。
如何阅读散文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板块,两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然而当前不少教师却将两者孤立分开,把阅读教学仅仅定位在对课文的分析和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上。其实阅读教学除了以上功能外,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意义,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最有效的阵地。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吸收写作知识。
学生要写好作文,除了有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外,还要有坚实的写作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写作经验,然而阅读教学正是学生获得写作知识经验的有效途径。历来初中语文教材所精选的都是名家名篇和优秀文章,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规范而优美的语言材料,而且给学生提供了精妙绝伦的写作技法。琅琅上口的美文佳句;精妙奇巧的篇章结构;丰润有神的情感主旨,这都是学生吸取写作知识经验的好素材,是训练学生写作的“凭借”。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所以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善于捕捉文章的“闪亮点”有效地指导学生欣赏教学课文的精髓,从中吸取可借鉴的写作知识经验。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揣摩推敲文章遣词造句中得到美文精句的滋补;可以指导学生从欣赏体会文章精巧结构中学到巧妙的构思方法;也可以指导学生从领悟文章选取典型材料中获得名家的选材方法;甚至还可以指导学生从感悟作者丰富情感中获得深刻的思想启示……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不能机械地将课文作简单的肢解,仅仅定位在对学生感知、理解、分析能力的培养上。应该有效地引导学生认真地细读课文,一遍、二遍直到读熟为止,深刻地感悟课文,细细品味欣赏课文,寻找课文的“闪亮点”。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阅读课文的魅力所在,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课文在写作上可借鉴之处,引导学生畅谈自己阅读欣赏后的收获,从中吸取大作家的写作精髓。例如我教《海燕》这篇课文时,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品味文章的“闪亮点”,启发学生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本文最值得我们借鉴的写法是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写得很有特色。通过各种形象的象征,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如用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用大海象征人民群众的力量,用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形形的革命者;有的学生说,本文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的手法写得很好,为了表达勇敢而乐观的海燕,运用了大海的变化来烘托和用了海鸥、海鸭、企鹅来作对比,这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写法;还有的学生说,读完本文使人有一种美的享受,琅琅上口,很有。这是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所能达到的效果,这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林黛玉”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谈出自己的看法,认识到文章的美妙之处。说明学生在欣赏文章中,已经领略到文章的可借鉴之处和名家写作的魅力所在。在这欣赏品味中无形地把这些可借鉴的写作知识经验有效地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丰富了自己的写作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另外,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品味课文时,要注意做到一课一得。可以针对课文中的某一方面的写作特色,有重点的欣赏,以便使学生重视这一方面的写作经验。比如为了让学生重视写作上用词准确形象的表达效果,可以引导学生专门揣摩推敲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例如我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刻意引导学生欣赏描写孔乙己掏钱付酒账的两句话:“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和“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引导学生领略一“排”,一“摸”,用之形象传神之所在,“排”字淋漓尽致地“排”出孔乙己穷酸而又好炫耀的性格;而“摸”字却彻底地“摸”出孔乙己穷困潦倒而又无可奈可的性格。引导学生领悟到课文用词准确形象的表达效果。这样,学生有了这些写作经验后,就会在今后的写作训练中注意遣词造句,用心推敲了,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总之,只要语文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品味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欣赏的目光去审视每一篇课文,定能从中领略到课文的魅力所在和可借鉴之经验,从而内化成自己的写作知识,提高自己写作水平。
二、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拓宽写作思路。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获取写作知识,拓宽写作思路的重要源泉。课本只是一个范例,是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更加生动、更加绚丽多彩的世界还在课外阅读。学生可以运用课内获得的学习方法,去开发课外阅读的宝藏,去品赏领略更多课外作品中精妙的写作技法和精彩魅力,吸取更多的写作知识经验,拓宽写作思路。不管是外国文学,还是中国作品;不管是古典文学,还是现代作品;也不管是名家名著,还是一般的报刊杂志,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精妙的写作技巧,教师都要指导学生去阅读。阅读内容越广泛,写作思想就越充实,写作经验就越丰富,写作思路就越宽阔,写作底蕴就越深厚。因此,语文教师每学期都要有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每个学期初,我都对学生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在阅读内容上,要求学生要打破“学科”的界线,不能只限于文学作品,只要有兴趣就去读。只有博古通今,知晓内外,才能在比较和鉴别中吸取“精华”。但在“杂”中也提出一些写作知识丰富的书目给学生参考,如《读者》、《中学生阅读》、《青年文摘》、《语文学习天地》等杂志和中国四大名著及一些中学生优秀作品等。在阅读方法上,要求学生注意浏览和精读的运用。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要用浏览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猎取更多的知识。遇到精美的作品要认真细读,逐字逐句地去读懂,弄清文章的结构思路,揣摩文章精彩佳句,欣赏文章的思想魅力等,并写一些心得体会。总之,只要教师有并持之以恒地去指导学生阅读,经过艰辛的耕耘后,一定能换来丰收的喜悦,学生的写作思路就会不断拓宽,写作水平就会不断地提高的。
三、让学生在阅读摘抄中积累写作材料。
阅读、积累、写作三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阅读是吸收,积累是储存,而写作是倾吐。要想倾吐得好,倾吐得千言万语,倾吐得豪情澎湃,就得注重平时的阅读吸收积累。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要多读多吸收,而且要吸收得精当,要储存得牢,储存得丰富,做到厚积才能薄发。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没有丰厚的积累就难以写出好文章来。因此,要想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指导学生积累作文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常言道:“好脑瓜不如烂笔头”,学生在广博的课内外阅读中,要把繁若星辰的精言佳句,精彩片段牢固积累下来,作阅读摘抄是很必要的。因此,我在平时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读到精彩处要记录下来,引起自己心灵共鸣处要学会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建立自己的“作文材料库”。要求学生分门别类的收集好名言佳句、精彩片段、精典人物描写,甚至巧妙的构思方法。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可做读书卡片或读书日记。如人物描写可按外貌、气质、言行、心理、性格等来分类摘录。景物描写类可按人文景观,山川水秀,日月星辰,四季变化,气象万千等来摘抄。议论文的论点、论据方面可按爱国壮志,远大理想,勤学好问,立志成才,珍惜时间,尊老爱幼等论点论据材料来积累。
只要有充足的作文材料,日常温习之,做到存于心,化于身,运于手。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时时流淌在自己笔下,运用消化,内化成学生自己的写作知识。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会迎刃而解,左右逢源,就会有“下笔如有神”的感觉,作文水平也就会不断提高了。
四、在阅读练笔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抓住有利的时机。在学生写作欲望最浓,兴趣最高,思维状态最佳的情况下,结合课文内容,借题发挥,为学生提供一些练笔的场所,开展生动活泼的写作训练。是强化学生写作技能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最佳途径。在阅读练笔中我主要取以下几种途径:
(一)写续补类训练。在阅读教学时,教师抓住教材的有利因素,在课文中一个地方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为课文“添枝加叶”进行补写。要求学生不要游离原文的中心,按原文的情节向前延伸,发挥合情合理的想象但又不拘泥于原文进行补写。例如我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学生对课文结尾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进行争论孔乙己的死活,兴趣正浓时,我抓住时机,就势出一道训练题:如孔乙己还活着,再次来酒店的话,酒店会是怎样呢?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个个都成了编故事的能手,一气呵成,编出了许多有新意又生动的“续文”来。这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技能。
(二)写感想短评类训练。在阅读教学时,教师捕捉教学内容的精彩片段,抓住学生兴趣正浓的有利时机,借题发挥,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写感想和短评训练。这种训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技能,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例如,我在教《陈涉世家》一课时,我抓住学生正讨论起义原因的有利时机,向学生投去一“石”:如不是“遇雨失期”,是否还会发生“大泽乡起义”?这一“石”更激起了学生讨论的层层浪花。我趁热打铁,让学生用十分钟写一段分析理由的短评。大多数学生都写出有理有据且极有创见性的短评,这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三)改写训练。是指在阅读教学时,指导学生对原作的体裁样式,结构顺序,叙述人称等进行改换,写出与原作内容相似,表达有异的新作品的写作训练。这种改写训练不仅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叙述角度对不同的素材进行剪裁,而且要求学生有沟通各种文学样式的能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更是训练学生写作技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如教完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词后,从改变文体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将这首诗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如教完《最后一课》后,从改变人称的角度考虑,要求学生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上课”的一些内容。
(四)设题编写训练。教学时,教师抓住课文中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人物或设一个话题,让学生顺着这个话题去编写新故事。这种饶有趣味的话题,学生看后很感兴趣,总有写作的冲动,写作欲望很浓,思维处在最佳状态。这种状态下去编写故事,他们就会一气呵成,创造出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如我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根据文中人物性格特点,设题为《如于勒叔叔发财了》让学生去编写新故事。还可以把题目编得更“离奇”更“荒唐”一些,这样更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
(五)仿写训练。模仿是人类学习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模仿,借鉴范文的“闪亮点”进行创造性地仿写训练,不失为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举措。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数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都是学生模仿的好素材。每篇课文都有一些用词准确,句式优美,结构整齐的句子或段落,对照这些典型的句子或段落进行仿写,学会灵巧地用句组段,准确表情达意,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很有效的。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仿照范文中用词准确传神的句子进行创造性的仿写。例如教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引导学生欣赏这一特写镜头:“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体会“攀”、“缩”、“倾”几处动词对表达爱子心切的那种情感的妙用后。要求学生用几个动词仿写一段话,表达一个中心。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仿照范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精彩语句去仿写。例如教《春》一文时,让学生模仿课文“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的句子。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一处景物。甚至还可以指导学生仿照范文的布局谋篇,立意取材等写作技巧去仿写。例如我在教《社戏》一课时,我是这样刻意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偷豆—煮豆—吃豆”这一情节,特意让学生思考:同是滴着露水、带着泥土的普通罗汉豆,为什么会出现第二天吃的豆“没有昨夜这么好的感受”呢?原来“昨夜的豆”是由童心和野趣酿造的无比美味。这样写是为了突出那夜生活的难忘。我强调这种写法是值得借鉴模仿的。于是在写作训练时有位学生写《一件难忘的事》,便有创造性的学习了一写法。写他小时候与小伙伴一起玩打仗,他打赢后带领伙伴们去偷自家的杨桃吃。第二天,他母亲摘回和昨天同样的杨桃,他却觉得比不上昨天的鲜美可口。这里很显然小作者多多少少领略到了大文豪鲁迅所表现童趣的这一取材技法了。实践证明,通过一段时间的仿写学习后,学生从最初的仿词、仿句到仿神、仿意,且在仿中有变,仿中创新,把名家的写作技法逐渐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最后能创造性的独立作文,写作水平就不断地得到提高了。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块丰富的宝藏。在阅读教学中,只要语文教师合理开发这块丰富的宝藏,有效利用这块宝藏的价值。夯实学生写作的功底,充实学生写作材料的积累,增添学生写作训练的乐趣和强度,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发展和提高的。
小学全学段精读教程怎么选?别急,选它就对了!
问题一:做散文阅读的方法 1:把握作者感情的波澜 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心灵历程,以饱满的、诗情画意的感情波涛来激起读者心潮的浪花,因此,阅读抒情散文,首先要把握作者的感情波澜。作者一般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展示感情波澜。 第一,借助画面吐露真情,即寓感情于物象之中,以情为经,以词为纬,织出充满 *** 的风景画、风俗画、人物画。阅读时要善于把握作者这种构图的主体形象。比如《白杨礼赞》作者为读者构造的西北白杨树的画面,就是抓住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的经线,用含蓄、形象、鲜活、生动的语言作为纬线织成的。其中写了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内在气质的不平凡,西北白杨树伟岸、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凝结作者诗情的警句或为表达中心思想而反复出现的中心句。读者抓住了这些语句就能抓住作者抒情的脉络。比如《白杨礼赞》开头讲:“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中间讲:“那就是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接着又说:“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文章最后又说:“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作者用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的线索,并用这句话贯穿始终,抓住这一中心语句,就抓住了抒情的脉络。 第三,通过曲中见直、欲扬先抑、虚实相生和浓淡相衬等手法表现。 2:挖掘生活哲理 阅读抒情散文,要挖掘作品蕴含的深刻的生活哲理,要以把握作品的意境为基点,以发掘作品的哲理为目的。阅读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探寻作品所蕴含的哲理。 (1)警句剖析。 (2)从篇末结语中探寻升华主题的语句。 (3)从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象征作用中探索深化的哲理。 (4)发掘作者寓于形象中的哲理。比如《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就是蕴含着丰富哲理的形象。 3:品读语言 揣摩、品味作品的语言色彩、音韵、节奏、句式结构、修辞方法等,这些都是抒情的表现形式。感情是倾注在语言中的,语言是表达感情的凭借和媒介。比如《白杨礼赞》的语言色彩是庄重、严肃,富于韵律,结构严密,巧用修辞方法。而《月迹》的语言色彩则与《白杨礼赞》的语言色彩有很大区别,《月迹》的语言色彩清新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给人一种轻松、甜美的感觉。 4:赏析艺术手法 欣赏抒情散文,要重视艺术手法的赏析。艺术手法因文而异,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将自己的情怀植根于生存环境当中,通过这些环境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追求。象征是抒情散文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要充分理解抒情散文中的形象和事物、景物的象征意义。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种独特的地方也是需要我们着力思考、探讨的地方,是我们鉴赏的重点。 其实做散文阅读是没有捷径的,记得高中的时候我的散文阅读得分都是很不稳定的,有的散文很合我的胃口,我答的就很好,可是有些我却不是能完全的看懂的就得分少得可怜,不过,经常的练习,大量的阅读到了最后还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学习散文阅读在于学习技巧和方法,在与语言的运用和文章内容的整合,慢慢练习,最后会慢慢变得容易的,这其实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希望你能理解。
问题二:如何读散文 散文是文学中的精品,浓缩了文化大师精美的文字、精妙的语言和精深的思想。阅读优秀的散文,就是欣赏一种美。譬如,行走在字里行间,你眼前陡然一亮,心胸豁然开朗,不知不觉你就到达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看到一片无与伦比的荷塘月色;你还可以认识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无法忘怀父亲的那一幕背影;欣赏百花斗艳的春;感悟故都清静悲凉的秋散文就是这样的一些文字,不仅拥有深邃的精神见解和优美的意境,还展现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可谓 *** 了哲理、诗情、画意于一身,美不胜收。你在欣赏美文的时候,身临其境,就像走在玫瑰园里,芳香扑鼻。其实,散文不管怎样写,它都是作家心灵的反映。要读懂散文,就得先让心灵靠近,用心去聆听作家的心声。那么,我的一个体会是散文不适合在吵闹繁杂的环境去读。你可以选择在一个午后阳光或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一杯清茶,一本散文集,让你品读地如痴如醉。读散文就是这样,需要静心素读。静心素读有人说: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人是不写散文的,同样,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人也是不读散文的。这句话说的很精辟,我也深有同感。散文是作家抒写人生内蕴最真切、最自由、最富美感的一种精纯的文学性作品。在文化大师的笔下,人间天上,草木虫鱼,无不可谈(郁达夫语),风景静物,乃至一花一叶皆可入文,如周立波所说:举凡国际国内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历史,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朝的欢快,都可以移于纸上,贡献读者。散文创作来源甚广,正如冯骥才所定义的那样: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然而,正因为来源于生活,散文成为作家阅历的体现,经验的 *** ,冷静的思考和智慧的沉淀。读他们的散文,就能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踏入他们的知识领域,感悟他们的灵性与智慧。所以,阅读优秀的散文,就好比是跟智慧大师在交谈。过于功利或者心浮气躁的人是无法与大师真正以心会心的。只有放下心中欲望,静心素读,才能真正聆听到大师的心声,得到大师思想的启迪,享受美的感受,陶冶高尚的情操。披情精读郁达夫曾这样评价散文: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其实,散文不管怎么写,总离不开一个情字,不管是借景抒情还是融情于景,作家都让自己的情有所寄托。那么,我们要完全赏析一篇精美散文,就要把握作家所表达的情。所以,这就要我们从情字这个角度去阅读,从情入手,披情精读,情意贯穿。如《文心雕龙?知音》篇所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既然情感是虚的,那么作家所想表达的情感,则免不了要借一个实体来寄托。所以,我认为一个阅读散文、感悟作家情感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寻找情物。此情物并非男女恋爱中的定情之物,而是散文作品中所记述的中心物,它可以是一个人、一处景、一棵树凡能让作家寄托情感的事物都是情物。阅读一篇散文,找到作品中的情物以及它的象征意,基本领悟作品的基调,对于掌握整篇文章的精髓是大有帮助的。寻找到了这个物就可以从中去体会作者所寄托的感情。正所谓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对于一篇优秀的散文而言,作家所提到的物,都是有用的。它是作家表达文章的中心载体,也是为作家寄寓自己的感情服务的实体。离开了这个载体,作家就无以表情达意,也就无法感染和打动读者。比如说,在《荷塘夜色》中,朱自清为什么要写那曲折的小煤屑路、那田田的叶子、那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那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这一切的景物、事物的描写都是为了烘托他当时的心情。如果没有这些景物的描写,我们也无从知晓作家的情感变化了。总而言之,散文是以情来感染读者的一种文体。我们在阅读散文时,由情入......>>
问题三:如何进行散文阅读教学 散文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叙述来直抒胸臆、明理言志的一种文体,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阅读散文并不是随意而为,而应该注意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学习者建构知识具有重要价值
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水平
勤劳的分享君周一至周五在微信群里给大家分享优质的小学生学习,本文为第2周第1天(2月14日)的分享。
如海,接下来分享君仍然会继续为大家甄选、分享优质的学习,为各位宝爸宝妈们提供便利。
2月14日分享主题:精读
精读,顾名思义就是精细地读,精致地读,它是区别于泛读的一种阅读方式。
泛读重“量”,是快速、广泛、大量地读,它可以打开我们的眼界,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孩子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精读重“质”,它是一种以提升阅读水平、发展阅读能力、提高思考深度的一种阅读方式。
在日常阅读中,精读和泛读缺一不可,在孩子能够顺利开展读以后,就要将精读和泛读结合在一起。
根据文章篇幅的长度,我们可以粗略地分为长篇的整本书精读和短篇精读。下面为大家分享这两个方向的部分精读优质。
01? 整本书精读
在小学的整本书精读领域里,目前颇受各位家长们认可的是享学乐的整本书精读,从浅至深,依次包括《窗边的小豆豆》、《山居岁月》和《草房子》。
《窗边的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自传体,讲述了“问题学生”小豆豆转学来到巴学园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这部作品曾被孙云晓、曹文轩、梅子涵、伍美珍、张弘等教育专家联袂推荐,入选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中文简体版已突破1100万册,连续10年名列开卷全国畅销书排行榜。
它不仅是世界儿童文学作品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而且它还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
注重关爱的学校,总会将“爱的巴学园”作为学校教学理念的目标,而孩子们也总会被亲切地叫做是老师的小豆豆们。这个爱的巴学园不仅影响了作者,还影响了千千万万的教师与孩子们。
这本书故事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描写简洁优美,很适合用来作为小学生第一本开始精读的书籍。
适合年级 二年级
用书版本 南海出版公司
《山居岁月》
这是新蕾出版社推出的“国际大奖系列”书之一,曾获1960年纽伯瑞银奖。
这是一本关于自由与冒险的书。主人公山姆独自一人在荒无人烟的山上生活了一年,在那里,他学会了各种野外生存的技巧,包括制造树屋、获取和制作食物、用鹿皮给自己缝制衣服。。。
这本书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每个阅读它的孩子都会痴迷地跟随着山姆深入森林的脚步, 在野外生存的秘境里探险,它的真实、艰辛和迷人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所有没有勇气和机会进入的我们。
不同的成长经历,使这本书本身就具有了精读的价值。探险、勇气、智慧,是这本书赋予我们的意义。
选择版本 新蕾出版社。新蕾出版社有两个版本,分享君买的版本内容与精读讲解中所提到的内容有少许不一样,介意的亲可以选择另外一个版本。
适合年龄 三年级以上
《草房子》
《草房子》是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长篇。
2019年,《草房子》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典藏”。
2020年,又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数目(2020年版)》。
《草房子》被称作是诗化的典型作品,沈从文、汪曾祺是这类的代表。这类的重要特征就是情感抒发和故事讲述并重。这样的作品,最适合帮助孩子从情节式阅读,过渡到思考式阅读,共情式阅读。
《草房子》整本书精读,从阅读情感体验、发现问题意识、探寻解决途径、建构逻辑思维这四个方面着力,结合阅读理解训练,让孩子在感受美的同时,学习做题的方法和思路。
选择版本 国内作家的作品,不涉及到翻译,只要是正规出版社都行。
适合对象 建议4年级以上。
短篇精读
《洪镇涛语感培养教程美文品读(小学卷)》
著名的老一辈作家、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著名的老一辈教育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洪镇涛先生是我国语感教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本书中集录了128篇国内外经典美文。所谓美文,即思想美、情感美、语言美的文章。本书名为美文品读,这里,品读是精读的一种方式。
每篇美文设计了四项练习,分别是:
语言品味: 语感训练的重点,文旁有批注,提醒读者停下来欣赏文章中
? 的“风景”;
主旨把握: 训练读者把握主旨的能力;
问题探究: 训练读者质疑问题的能力;
语言积累: 提醒读者积累语言。
这本书正版几乎买不到了,据说只能蹲点靠抢。影印版也是可以用的,就是在某宝买的影印版,基本能用,字体偏小,纸张和印刷质量也肯定和正版相去甚远。据说某宝上有大字版,大家有兴趣自行搜寻。
总结
第2周第1天分享的已列出在上面,如果你也觉得推荐得很棒,请分享到朋友圈,并扫码加分享君拉入群,共享,抱团前进。
*生有涯,而知无涯。
不管是育儿,还是育己,日日求知,日日新。*
一、明确阅读的目的,认清阅读的作用。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喜欢阅读,是觉得阅读和自身的素质,能力没有什么瓜葛,总觉得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实际上,一个人的阅读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曾记得欧阳修有这样一句话:“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就是让小学生要懂得阅读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让读书的人能从书中懂得更多的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以及让一个人树立正确的道德风范、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丰富自己的知识,一个人若想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要多读书,读好书。冰心曾经说过:一个人从小就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可见读书对一个人的生活乃至生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本好书,就好比自己忠实的朋友,好像是自己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更是自己最好最贴心的老师。读好书既能够让自己增长知识,又能够清洗自己的心灵,让自己拥有心胸坦荡的情怀,乐于进取,勇于拼搏的意志。
因此,阅读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一个人从小就应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而不是等到自己想读书的时候再随手拈来一本书略微翻翻,这个时候恐怕更多的心思是在如何做好工作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改善生活上面,而并不是认真读书上了吧?所以说读书的习惯是必须从小就要养成的,现在新课标规定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的确,从小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也是身处农村小学以及学生迫在眉睫的事情。
二、学会阅读的方法,专心致志去读书。
人常说:教之有法,学之有道。任何学习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这是一个漫长而美好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知识,丰富思维,提高能力,培养品格性格,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这是朱熹说的一句名言。这就是说“阅读”的过程并不是把书拿来一看了之,“阅”读要求自己在看的同时,借助字典、词典,真正看懂、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读”有诵读、默读、浏览之分,但重要的是明确文章的真正含义和文中所表达的感情。这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强化理解能力的培养。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就是说在读文章的时候自己一定要读懂,明确作者写的文章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做到真正的读懂文章,与文章的思想融为一体,将别人的文章学习并能够有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的能力!
三、勤学博览,扬众之所长,补己之短。
俗话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一个人要有渊博的学识和技艺,就要多读书,读百家书,学百家艺,这就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学会收集书中信息,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以知识来武装自己,使自己的头脑更充实,意志力更坚强,学习能力越来越强,受挫受打压能力也越来越强。因为只是可以带给人们力量!
适合小学生的读物应以童话故事、小学生作文、军事、科技、文学、名人等方面的书籍为主,这是因为“童话”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增强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思维,懂得故事中的寓意,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故事”中一些情节可打动孩子的心灵,进而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故事特点容易口述,这样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军事、科技方面书籍可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进步有所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保家卫国的情感;文学类书籍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如名家名作被选入语文教材中来自朱自清的《匆匆》、《春》、巴金的《海上日出》、《小鸟的天堂》、以及许地山《落花生》等一些文章,读后就能着实让人感受一种美,一种快乐,并且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既要珍惜时间也要享受生活所带来的美,并且能够学习到做人的道理,能够也肯默默地为家庭为学校为社会作贡献,还可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加以消化,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四、学会自我欣赏,增强记忆,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义若见,情文并见”。课外阅读关键在于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读,才能达到读的目的,用心去感受,才能感受文章的意境和美感。
阅读,表面上看是学习的方法,实际也是一种学习中的自我享受、自我陶醉,所以学生要会欣赏自己阅读,学会自我欣赏,一方面欣赏能把自己放在舒适而清静的环境里像蚕一样啃食知识的桑叶,在时光里有所得,有所获,有所悟。另一方面学会欣赏文中的词美、句美、文美、情感美、乐感美。从中去感到一丝丝快乐和惬意。
阅读,除感受文中“文美”、“情美”之外,还需养成记忆、整理所获信息的好习惯,这样不仅增强自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对自己的习作也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学习的方法比直接教给孩子们知识要好得多,当他们掌握了学习以及阅读的方法之后,就会养成独自学习的能力,一天不读书就感觉好像缺少些什么似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尽量的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而不只是简单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我教给学生一下几种学习和阅读的方法。
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落花生》一课,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到了做人的道理,应该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并且也要做一个默默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的人。并且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关于科学、做人的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为锻炼学生默读的速度和能力,我在进行课文中的略读课文时,提前布置让学生在家预习并且出示预习方案,在课堂上再让孩子默读课文,并且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默读,默读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所讲的内容,既锻炼了学生的默读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摘抄评价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并且把自己的“美文摘抄本”交上来,我再进行批阅,好的同学及时表扬,摘抄的太过粗糙总结文章的中心不明确的再进行指导,并且让学生下去之后将自己的“美文摘抄本”进行传阅,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再次学习,彼此取长补短,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团结互助。
写心得体会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有时候我会布置一些好的文章让学生统一阅读,并且写阅读后的体会,并模仿文章进行二次写作,将文中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慢慢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习作能力也跟着提高了,有时候还会开展一些辩论会以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