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是什么意思

2.杜牧的《泊秦淮》全诗。

3.泊秦淮的翻译

4.《泊秦淮》(杜牧)文言文翻译

5.泊秦淮 杜牧 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杜牧泊秦淮中以弦外之音批评上层人物的句子是_杜牧泊秦淮

杜牧 · 泊秦淮 本文分类:古代诗 发布时间:2014/3/23 

泊秦淮

烟笼②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③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 *** 花》④。

——唐?·?杜牧

注释

①秦淮:即秦淮河。

②笼:笼罩。

③商女:卖唱的歌女。

④江:这里指的是秦淮河。 *** 花:舞曲《玉树 *** 花》的简称。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在金陵时,荒*腐化,不理朝政,命人作了这支舞曲,以供饮酒作乐,终于亡了国后人把它当作亡国之音。

解读翻译

轻烟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白沙,

夜晚,船停泊在秦淮河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得什么叫亡国之恨,

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 *** 花》。

?

?

赏析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期,唐帝国内忧外患很严重,但是统治阶级不顾人民死活,终日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杜牧夜泊秦淮,听到歌女唱曲引发了忧国忧民的感慨。第一句中,“烟”“寒水”“月”“沙”等事物在两个“笼”字的渲染下显得凄迷、朦胧。“夜泊秦淮近酒家”写出了在寒烟迷蒙的环境中人物的活动,为下文中的商女唱忧伤的亡国之曲埋下伏笔,同时与题目“夜泊秦淮”相对应。“商女”这里指歌女,无论国家的处境怎样,歌女还是照旧卖唱逐欢,唱着亡国之曲《玉树 *** 花》。此句看似批判歌女,实际上是在痛斥当时昏庸的朝廷,因为当时的统治者们面临着亡国的灾难还无动于衷,天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全诗在一种悲凉的气氛中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作业题

关于秦淮河的故事你知道多少?跟你的朋友讲一讲。

扩展阅读

秦淮河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远在石器时代,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在远古时代,秦淮河是扬子江的一条支流,新时器时代,沿岸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这里孕育了南京的古老文化,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隋唐以后,这里渐渐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咏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到了宋代,这里逐渐复苏为江南文化中心。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秦淮风光以灯船最为著名,河上之船一律彩灯悬挂,游秦淮河之人,必以乘灯船为快。

李商隐 · 夜雨寄北杜牧 · 赤壁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是什么意思

杜牧的泊秦淮原文及翻译如下

泊秦淮

朝代:唐朝 作者: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注释①选自冯集梧《樊川文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8年版)。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lì)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②[泊]停泊。③[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④[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音”。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溧水东北,横贯金陵(今江苏南京)入长江。六朝至唐代, 金陵秦淮河一带一直是权贵富豪游宴取乐之地。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这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渲染气氛,朦胧中透出忧凉。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后二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一个“犹”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忧虑之情。管世铭甚至称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秦淮河是六朝旧都金陵的歌舞繁华之地,诗人深夜泊舟河畔,隔江传来商女《玉树后庭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音,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而不以历景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非常和谐统一。

杜牧的《泊秦淮》全诗。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的意思是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这句诗出自唐代文学家杜牧的《泊秦淮》。

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轻轻的烟雾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水细沙,宁静的夜里把小船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酒家的地方。歌女不知道亡国的遗恨,还在对岸的酒店唱着亡国的《玉树后庭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表面上,诗人似乎是在斥责“商女”无知,但是诗人的矛头所向,却是那些身负天下安危,但醉生梦死的权势显达。在距陈朝覆灭已有两个半世纪之遥的晚唐衰世,竟又有人不以国事为怀,用亡国之音,自己,令人陡生历史悲剧又将重演的预感。

“不知”实为“商女”开脱之词,唱者无心,而听者有意。“犹唱”二字上溯历史,说明沉缅酒色的挥霍者古已有之;下照现实,揭示了当今的达官贵人像陈后主一样,如此下去,也将亡国;如不改弦更张,将要自蹈覆辙,不堪设想。抒发了诗人的振聋发聩的警示。

百度百科-泊秦淮

泊秦淮的翻译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

秦淮河自古为金陵(今南京)胜地:歌楼舞榭,鳞次栉比;画船游艇,南来北往。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歌艳曲,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七绝。

诗的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写轻轻的烟雾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水细沙。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设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

次句“夜泊秦淮近酒家”,写诗人的小船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酒家的地方。“夜泊秦淮”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同时也照应了诗题;“近酒家”开启下文,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可见,这七个字承上起下,结构全篇。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据说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隔江”承上一句“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在歌声女色之中,终于被俘亡国。这两句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这首诗写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构思精巧缜密。全诗景、事、情、意融于一炉,景为情设,情随景至。借陈后主的荒*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感情深沉,意蕴深邃,被誉为唐人绝句中的精品。

《泊秦淮》(杜牧)文言文翻译

泊秦淮

唐代: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创作背景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诗人夜泊秦淮河岸,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泊秦淮 杜牧 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作者或出处:杜牧 古文《泊秦淮》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 *** 花。

《泊秦淮》现代文全文翻译: 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 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 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 歌女如春,「游客」颠狂,《 *** 花》的歌声弥漫江上,可有谁想到了国破家亡? 评析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 *** 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尸,鞭笞权贵的荒*,深刻犀利。 注解 [1]秦淮:河名,源出江苏省溧水县,贯穿南京市。 [2]商女:卖唱的歌女。 [3] *** 花:歌曲名,南朝后主所作《玉树 *** 花》,后人亡国之音。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原诗出自于唐代杜牧的《泊秦淮》,以下为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诗人夜泊秦淮河岸,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二、后庭花

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