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继军的大丰市语文老师

2.怎样做好教学反思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成功与不足改进措施_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相较于教案,教学反思也很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一)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时,让我感慨挺多。

 教学本课,我让学生查阅历史资料,了解故事背景,让学生背诵学习过的写的《长征》诗,出示带领红军过草地的相关,使学生对长征有进一步的认识。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

 在揭示课题时,我先出示鱼钩,问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鱼钩?学生们纷纷回答:铁的鱼钩,塑料的鱼钩。这时,我在鱼钩前迅速出示金色的,让同学们齐读课题,随机问: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给学生留下悬念。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故事性强,上课时我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初读课文时,要求大家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同学们边读边想,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二)

 本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教学前,我提前让学生查阅历史资料,了解故事背景,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文章篇幅较长,故事性强,上课时我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要求学生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在理解这一问题时,我先引导学生通过任务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而顺理成章地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的含义。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三)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本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教育,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训练简要复述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难点是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为了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运用了“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具体步骤如下:

 一、激趣明标。对于这个环节,我是这样做的,先请学生齐背写的《七律·长征》,然后请学生讲一讲长征的时间,经过的省份和一些重要的战斗,在学生了解长征的基础上,老师作一个小结从而引出课题,并提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四道题,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小组中的成员可以互相讨论,时间是8分钟。这4道题是这样的: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3)本文的哪些内容让你深受感动,找出来,并说一说让你感动的原因。

 (4)把描写老班长神态的语句找出来,并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讨论的也很热烈,与平常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合作展示。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派一名代表上台来展示本组自主学习的成果,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这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欲望,迸发出了创造的火花,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事实证明,学生的`表现出奇地好,他们的发言简直可以用“妙语连珠”来形容。

 四、当堂测试。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一道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题。题目是这样的:在革命烈士纪念馆中,陈列着那枚金色的鱼钩,你是一名讲解员,请你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解“金色的鱼钩”的故事。这个设计既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又训练了学生的复述能力。学生一看到这道题,情绪高涨,都想上来试一试,有些同学的讲解非常到位。有位同学开头是这样的:朋友,这是一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也是一个不平凡的鱼钩,就是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包含着一个十分动人的事故……学生的表现让想起了一位科学家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我觉得学生也可以自豪地说:给我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我会表现的很出色。

 五、提升小结。这个环节既是老师对课堂情况的总评,也是课堂的延伸。当学生谈了自己在这堂课中的收获之后,我适时的总结了一下,并提了一个要求。我是这样说的:在长征途中,还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课后去搜集一些,我们准备组织一次长征故事会。几天后,这个故事会开得很成功,同学们都踊跃上台,争着讲述自己搜集到的故事。

 从以上事实证明,运用“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不仅把课堂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以前我上这类课文时,要么叫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解决课后习题,要么会直接将课后习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这两种做法都存在许多弊端,前者是一味的放,让学生在读课文和做习题时增加了难度,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到位,往往不能准确的回答问题,一遍,两遍……老是不对,结果搓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者则没有充分的给学生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只是被动的接受答案,并不知道课文里讲了些什么,问题的意思是什么?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依靠老师说答案的懒惰思想,不再主动的朗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而运用“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避免了这个弊端。

 另外,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那就是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去质疑。这样,就使得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还不是那么主动。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如果学生无所疑,无所惑、无所求,那么,老师的启发是不会生效的。所以,我觉得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作为主导的老师还应该给他们质疑的机会。

 在我县教体局的引领下,在我县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县中小学“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的课改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在这一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的实惠,也惊喜地看到了学生的变化。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把自己的教学水平升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陈继军的大丰市语文老师

《金色的鱼钩》的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当我教学完这篇课文 后,自己静下来进行对自己的教学反思一下,我体会到以下四个方面。接下来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范文五篇,望大家喜欢。 ?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范文一 ?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15课 。课文中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金色的鱼钩》的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当我教学完这篇课文 后,自己静下来进行对自己的教学反思一下,我体会到以下四个方面。 ? 1、《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非常感人的故事。因此在教学本课之前,我先交代学生查阅历史资料,了解故事背景,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并且提示学生联系写的《长征》这首诗,根据自己的了解讲一讲长征的时间、经过的省份和一些重要的战斗等,使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长征。 ? 2、《金色的鱼钩》篇幅较长,故事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 3、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大概理解了课文内容,我再要求学生把感受较深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在旁边。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受到感动。 ? 4、 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在读写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从读学写。如,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神态,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思考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神态有什么不同,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从而使学生领会神态描写对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 金 色的鱼钩教学反思范文二 ?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二是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 1、本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教学本课,我提前让学生查阅历史资料,了解故事背景,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让学生联系学习过的写的《长征》诗,根据自己的了解讲一讲长征的时间、经过的省份和一些重要的战斗等,使学生对长征有进一步的认识。 ? 2.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故事性强,因此我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 3.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再让学生把感受较深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在旁边。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受到感动。我适时给予朗读上的指导,通过范读拨动孩子的心弦,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师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 4.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在读写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从读学写。如,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神态,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思考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神态有什么不同,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从而使学生领会神态描写对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 5.教学最后,我虚拟了一个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场景,请学生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解?金色的鱼钩?的故事。讲解时让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叙述的条理要清楚,可用倒叙方法进行叙述。如,?朋友,这是一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也是一个不平凡的鱼钩,就是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鱼钩,曾挽救了三位年轻的红军战士的生命;就是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包含着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2)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渲染出故事的情境,从而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 6.学完本课,学生一定会被老红军崇高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动。于是我便顺势再介绍一些红军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请学生课下继续搜集长征故事,组织了一次长征故事会,使学生对这段历史铭记在心 ?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尊重了学生的多元解读,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感受长征的艰辛,感受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多元解读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交流中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挖掘。 ?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范文三 ?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二是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 1、本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教学本课,我提前让学生查阅历史资料,了解故事背景,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让学生联系学习过的写的《长征》诗,根据自己的了解讲一讲长征的时间、经过的省份和一些重要的战斗等,使学生对长征有进一步的认识。 ? 2.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故事性强,因此我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 3.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再让学生把感受较深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在旁边。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受到感动。我适时给予朗读上的指导,通过范读拨动孩子的心弦,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师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 4.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在读写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从读学写。如,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神态,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思考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神态有什么不同,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从而使学生领会神态描写对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 5.教学最后,我虚拟了一个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场景,请学生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解?金色的鱼钩?的故事。讲解时让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叙述的条理要清楚,可用倒叙方法进行叙述。如,?朋友,这是一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也是一个不平凡的鱼钩,就是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鱼钩,曾挽救了三位年轻的红军战士的生命;就是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包含着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2)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渲染出故事的情境,从而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 6.学完本课,学生一定会被老红军崇高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动。于是我便顺势再介绍一些红军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请学生课下继续搜集长征故事,组织了一次长征故事会,使学生对这段历史铭记在心 ?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尊重了学生的多元解读,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感受长征的艰辛,感受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多元解读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交流中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挖掘。 ?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范文四 ? 通过网上研修学习,乘着我县课改的春风,我上了一堂教改课?《金色的鱼钩》。上完之后,我感受颇多。 ?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本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教育,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训练简要复述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难点是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 为了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运用了?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具体步骤如下: ? 一、激趣明标。对于这个环节,我是这样做的,先请学生齐背写的《七律?长征》,然后请学生讲一讲长征的时间,经过的省份和一些重要的战斗,在学生了解长征的基础上,老师作一个小结从而引出课题,并提出学习目标。 ? 二、自主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四道题,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小组中的成员可以互相讨论,时间是8分钟。这4道题是这样的:(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3)本文的哪些内容让你深受感动,找出来,并说一说让你感动的原因。(4)把描写老班长神态的语句找出来,并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讨论的也很热烈,与平常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三、合作展示。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派一名代表上台来展示本组自主学习的成果,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这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欲望,迸发出了创造的火花,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事实证明,学生的 表现出奇地好,他们的发言简直可以用?妙语连珠?来形容。 ? 四、当堂测试。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一道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题。题目是这样的:在革命烈士纪念馆中,陈列着那枚金色的鱼钩,你是一名讲解员,请你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解?金色的鱼钩?的故事。这个设计既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又训练了学生的复述能力。学生一看到这道题,情绪高涨,都想上来试一试,有些同学的讲解非常到位。有位同学开头是这样的:朋友,这是一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也是一个不平凡的鱼钩,就是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包含着一个十分动人的事故?学生的表现让想起了一位科学家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我觉得学生也可以自豪地说:给我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我会表现的很出色。 ? 五、提升小结。这个环节既是老师对课堂情况的总评,也是课堂的延伸。当学生谈了自己在这堂课中的收获之后,我适时的总结了一下,并提了一个要求。我是这样说的:在长征途中,还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课后去搜集一些,我们准备组织一次长征故事会。几天后,这个故事会开得很成功,同学们都踊跃上台,争着讲述自己搜集到的故事。 ? 从以上事实证明,运用?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不仅把课堂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以前我上这类课文时,要么叫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解决课后习题,要么会直接将课后习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这两种做法都存在许多弊端,前者是一味的放,让学生在读课文和做习题时增加了难度,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到位,往往不能准确的回答问题,一遍,两遍?老是不对,结果搓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者则没有充分的给学生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只是被动的接受答案,并不知道课文里讲了些什么,问题的意思是什么?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依靠老师说答案的懒惰思想,不再主动的朗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而运用?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避免了这个弊端。 ? 另外,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那就是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去质疑。这样,就使得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还不是那么主动。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如果学生无所疑,无所惑、无所求,那么,老师的启发是不会生效的。所以,我觉得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作为主导的老师还应该给他们质疑的机会。 ? 在我县教体局的引领下,在我县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县中小学?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的课改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在这一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的实惠,也惊喜地看到了学生的变化。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把自己的教学水平升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范文五 ? 教学《金色的鱼钩》,让我尝试到了新课标的一点成功的乐趣。在教这一课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了朗读教学,要求学生找出感受最深的部分进行朗读,并谈谈为什么要这样读。 ? 在教学活动中,我也不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当读到?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时,我说:?老班长为什么照顾三个伤员走出草地,自己啃鱼骨头,直到眼睛看不见了,还摸索着为伤员挖野菜,为了伤员他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伤员,这会儿,你有怎样的感受让我也试读一次吧!?我哽咽着声音读:?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这时,教室里格外沉静,只见有的学生在擦腮边的泪水。 ? 这时,我接着说:?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就要走出草地,他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呢?学生们个个情不自禁:?老班长──老班长──?呼叫声悲痛欲绝,余音在教室里久久回荡。这时我又追问:?你们为什么多叫一声呢我们希望喊声能唤回老班长,只有这样读,才能表达对老班长无限感激之情。?我这是提议,全班同学起立,深情地为老班长默哀。 ? 深情发自每个人的肺腑,深情也打动了课堂里的每一个人。抓住朗读这个环节,让学生说好,加深感悟,教学效果已经一目了然了,由此,我感到,文质兼美,情感丰富的文章,不仅要复读,而且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 ? 我觉得这堂课好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 一、问题设计得针对性强 ? 本课篇幅较长,做事性强,我撇开了枯燥的分析,而直接抓住最动情的文字捐多表情朗读,整堂课我只设计了两个问题: ? 1、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 2、把感受深的片段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感动。 ? 这两个问题给了学生问候,思考,表达的最大空间,学生有机会自由说,自立表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二、充分地给学生以自由 ? 整堂课,学生自主地投入阅读实践,一遍比一遍好,感悟一次比一次深。 ? 三、教师深情并茂的范读 ? 教师的范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具对于文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神?,?风格?等,通过朗读传递给学生,可收到以声示范,以情激qing的功效。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范文五篇相关文章:

1. 金色花教学反思五篇

2. 光的传播教学反思范文五篇

3. 加速度教学反思范文五篇

4. 开学第一课的教学反思五篇

5. 孔子和学生教学反思范文五篇

6. 进位加法教学反思范文五篇

?

怎样做好教学反思

姓名: 陈继军(枫叶子)性别: 男

学历及职称: 大学本科 中学语文一级

个人网站: 语文查询中心

工作简历

19、8――2005、12 沈灶中学

2006、2――2010、8 大丰市初级中学

2010、9--现在 苏州高新区 1、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之友》《教研参考》以及中学生学习报语文周刊、语文学习报、语文周报、学习周报、求是报、升学指导报等报刊、杂志上文章、试题、阅读等近百篇。并当选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封面人物。参加国家级课题“创作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的研究。《行进在铁轨上的马车——反思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等多篇论文获得国家、省级、区级一、二等奖。主编教辅用书《中考档案》,《学科王》七下、八下,《周末总动员》九上、九下、《教材解析》九下、《暑总动员》七年级、《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八下。  3、为中学生学习报(语文周刊)、语文学习报制作一百多个优秀课件,已经刻制成光盘全国发行,另有《中考文言文复习》《中考议论文复习》FLASH课件获得国家级、省级一、二等奖。建有个人网站:语文查询中心。参加大丰教育局网页制作专业比赛获得三等奖。

2、指导学生作文获奖、发表近百篇:2007-2008指导何琰《小鸭“哭”了,我也“哭”了》发表于《语文学习报》;《学生和“考”的不解之缘》发表于《初中生写作》,《枫叶让我陶醉》发表于《少年作文辅导》;《我的旅行》发表于《新语文学习》。《为睡眠设定目标》《奶奶在楼梯口等我》发表于作文评点报。《在双休日里》发表于《作文报》。2009――2011年指导韦红梅《爱,不需要言语》包智健《尴尬》发表于语文学习报,曹樱子《有一种生命让我感动》郝琦《有一种生命让我感动》发表于《升学指导报》;沈杨的《变化》发表于语文周刊。郝琦《三月转身离开》发表于《语文建设》;吴蕴《品味黑暗》包智健《爸爸,想说“爱你”不容易》发表于《美文阅读》《上课看**》发表于帅作文。吴洁《家有三鬼》陈俊峰《一路有你,一路有幸福》吴蕴《我们一家子》发表于《新语文活页》;吴蕴《分享》施康旖《我的青春我作主》发表于《作文周刊》。09、10年指导束越婕、袁子杰参加‘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三等奖。11年指导李靖、施康旖获“小荷杯作文”特等奖,另有郭永庆等8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11年指导杨奕华等15名同学发表文章于《中外少年》。12年有吴洁的《照镜》发表于《新作文》,陈月的《父亲的目光》和梁欢的《忘记阳光的日子》发表于《美文周刊》陈俊峰的《牵挂》发表于《升学指导报》、另外有陈俊峰等近二十名同学获得一、二等奖等(更新中)

3、中篇《回家》获得首届文心雕龙杯全国教师文学奖类二等奖。中篇《将爱》发表于文学网站“榕树下”并被多家网站转载。参与策划市委宣传部组织的暑期“1+1”实践活动,并负责编写感悟集,课本剧《呼唤》获得大丰市教育局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汇演系统一等奖。 1、《告别梦的所在 留下唯美诗境》发表于2011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五期。并入选为该期封面人物。《做一名时尚的语文老师》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年第八期。《例说课堂生成的“变数”和“定数”》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年第1-2期。

2、《众“成”皆备,美丽生成――漫谈“生成性模仿作文教学法”》发表于《教研参考》2011年第一期。

3、《语文课堂生成攻略连连看》发表于2012年《语文教学之友》第3期。

4、《羊的哲学,青春的方向》--《中外少年》2011年第6期 《成长的药寮》发表于《新作文》2012年第5期。

5、《奇哉、伟哉、美哉,天下第一楼》

6、《梦里沙场,寂寞英雄空舞剑》

7、《美的天籁,爱的挽歌》

8、《来自宇宙的微笑》

9、《巧用生花笔,添加腾龙色》

10、《意满富春江,情系山林处》

11、《巍巍中山陵,悠悠伟人魂》

12、《一曲英雄的赞歌》

13、《用智慧开启智慧的大门》

14、《“论点”与“论题”的区别》

15、《“科学小品文”自述》

16、《客观的解读,理性的思考》

17、《一首写满睿智的哲理诗》

18、《一身济世才,难销万古愁》

19、《铁血英雄相思泪》

20、《圣诞精神的呼唤》

21、《文贵乎情,情源于真》

22、《中国民俗文化的奇葩――地方戏》

23、《美文读品悟》

25、《乱红无情章台路》

26、《山载相思水载愁》

27、《一生精忠求报国,风波亭里“莫须有”》

28、《自古多情伤离别》

29、《曲调凄婉,语言清丽》

30、《禅意绘景,情意写别》

31、《漫漫无尽长安路,暮钟沉响倦鸟归》

33、《一颗红烛心,敢向死水奔》

34、《客观的解读,理性的思考》

35、《口语交际——古诗文朗诵》

36、《口语交际——商讨“毕业晚会”活动方案》

37、《解密亲情》

38、《“得”与“失”的辨证学》

39、《散文中的议论和抒情》

40、《孝文化知多少》

41、《笑朽木成神,叹芸芸众生》

42、《冬日恋歌》

43、《时文赏析》

44、《经典阅读》

45、《美文赏析》

46、《描写细腻,情深意长》

47、《动静结合,情感含蓄》

48、《流光溢彩的建筑艺术》

49、《与兽共舞》

50、《猫专题》

51、《借物抒怀,咏物明志》

52、《时文选读》

53、《论点与论题的区别》

54、《世界克隆史》

55、《罗迦。费。因格访谈录》

56、《意气风发,慷慨激昂》

57、《暮色中燃烧中的火――<教我如何不想她>赏读》

58、《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59、《漫漫无尽长安路,暮钟沉响倦鸟归》

60、《回家真好――澳门回归专题阅读》

61、《童年牧歌》

62、《字字珠玑,文质兼美――《人琴俱亡》语言》

63、《见微知著话爱国》

64、《妙手剪裁非刀尺,浓妆淡抹自巧手。――“详略处理” 写作手法的应用》

65、《引洞庭之水,流“求仕”之意》

66、《灵魂的守望》

67、《<雷雨前>的冲突技巧》

68、《智慧加理性的思考――<克隆技术的问题>的说理技巧》

69、《科普读物的特点》。

70、《<蓝蓝的>的“无缝焊接”技巧》

71、《雾里寻花,花更美 ――《枣核》中设置悬念分析及练习》

72、《跨不过的台阶――台阶的赏析》

73、《关于成功的定律――<犟龟>给我们的启示》

74、《想象――解读文学作品的密码》

75、《拿起叙述针线,编织天章云锦。-中考记叙文写作指导》

76、《高度浓缩,一目传神--新闻两篇赏析》

77、《解读<潼关怀古>的兴亡之道》

78、《跨不过的台阶》

79、《茶馆》节选比较赏析

80、用“求异”的思维写“生命的感动”

81、《你会察言观色吗?——怎样写好人物的神态》

82、《<苏州园林>——建筑学与美学的完美统一体》

83、《孩童的目光,成人的批判——<格利佛游记>》

84、《一字一句沧浪景,化却心中寂寞情》

85、《临行拳拳语,伴君蜀地行。》

86、《和谐乐章》

87、《错过》近义词辨析

88、《美丽的西双版纳》近义词辨析

89、《都市精灵》近义词辨析 1、《松树金龟子》06 4 5

2、《七律长征》06 7 5

3、八上第一单元07 7 19

4、中考版 上 第三单元07.8.8

5、中考版 上 第四单元07.8.15

6、八上 第六单元 07年11月8

7、《多一些宽容》08 2 7

8、七下第四单元 08.4.23

9、七上 第二单元 09.8.19.

10、《本命年的回想》08 9 3

11、中考上期中测试08 10 1

12、《三个太阳》、《录音新闻》:09 5 6

13、《赵普》课课练 10.1.18

14、中考版 下 第六单元09.9.2

15、《大堰河我的保姆》

16、《干将莫邪》、《茅山道士》

17、《醉翁亭记》课课练

18、《绞刑架下的报告》课课练

19、期末文言文专项训练

20、古诗文阅读(八年级暑期专版)

21、《为你打开一扇门》、《古代寓言二则》

22、“古今异义”中考复习 中考版

23、《人琴俱亡》课课练

24、本命年回想同步训练

25、枣核同步训练

26、《斜塔上的实验》练习

27、《鲁迅自传》《的少年时代》测试题

28、《文言文特殊句式解析—中考复习》更新中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倡导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成为反思型实践者。也就是说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经常性地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教学效果等进行反思,以发现其中的当与不当,以明白其中的得失利弊,以探讨其中的规律,以阐发自己的心得体会……经常性的、有效的良性反思必能使教师积累经验,增长智慧,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  一、让反思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很多时候,不少人写教学反思都是为了应付而写,为写而写,特别是一些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不能说这样的写没有一点好处,只是往往这样的心态下我们的教学反思更多的是缺少理性的思考,显得随意,虚,缺乏客观,也很难真正触及到深层的问题。这样的反思注定是没有实效的,起不到明显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写教学反思不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更主要的是为了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本人的经验是坚持每天写,客观公正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一开始的时候显得很难,往往是有了一点感受和想法,可拿起笔又不知该如何下笔,或三言两语。不过写习惯了就自然了,话也多了。什么事情坚持久了就成了一种习惯。当然一定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多读多看,用丰富的理论作保障,让反思更有深度更有实效。  二、让反思的内容更丰富  通常,我们多数教师都认为反思就是对一堂课教学中显性问题作技术层面的思考。比如说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有何差距,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等等。其实教学反思的内容还可以再广泛些。如教育观、价值观的反思。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是否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充分给予学生自由表达、自我诠释的机会,是否做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等等问题。也就是说,反思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教学技术层面的,更要包括教育观、价值观等隐性层面的反思。  我们读了很多的理论文章,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实施教学,指导教学。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不是万能的,它必然会在实际操作中与教学实践产生冲突。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并被我们重新认识和掌握。教学反思就变成了联系理论与实践两者的桥梁。我们可以从经常的反思中更深刻地认识理论,补充理论,使书本的理论更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还应不断地对个人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每一位教师由于自身理论修养、学识水平、主动构建的不同,必然会形成其不同于他人的教学风格,这种风格就是教师的个人经验,是一个教师最宝贵的个人财富。但一定要注意不要让自己的这种经验变成一种永恒不变,妄想能受用终生的固定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对自己的这种个人经验进行反思。以发现不足,找出改进点,不断优化,使个人的经验更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也使自己的教育智慧越来越多。可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让反思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究竟在什么时候进行反思?通常的理解是,一节课教完了进行反思,其实不然。教学前就可以进行反思,教学中也可以进行反思。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课备好了,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先对自己的教案进行反思。教学设计的可行性,教学流程的流畅度,问题设置的合理性,文本拓展的广度,资料补充的多少等等。这个时候的反思其实就是一种预设。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的进行。课前的反思、预设很多时候与实际课堂出现的状况不可能完全吻合,需要及时地进行反思。这时候的反思就表现为一种调控。预设的过程难以实施了,问题设计得深了,课堂氛围欠佳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了……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反思,并做出调整。如本人在教学《七律·长征》一文时,本来安排上课初始先让学生读几段《长征组歌》,可当读时,学生明显不在状态,热情不高,马上意识到,长征毕竟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学生对此是很陌生的。于是立即调整,放弃原来的思路,讲了几个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很快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致,又为后继对课文的理解作了铺垫。所以,教学反思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成为新课程所倡导的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  在新课程的倡导下,教学反思已成为教师必须的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