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分析_课例分析报告怎么写
1.“课例”是什么?如何写课例?
2.音乐教学课例分析与反思_一诺千金教学课例与反思
3.于永正《祖父的园子》课例分析 - 草稿
4.课例分析怎么写
5.生命在场的语文课——《秋天的怀念》课例评析
6.《夏天里的成长》课例分析4
7.如何进行课例分析
语文课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课前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用问题、、演讲、小故事等形式。
2、教学重难点讲解:讲解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解答学生可能会遇到的疑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3、示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深入探讨课内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内知识。
4、讨论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过讨论和互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读写训练:通过朗读、写作等形式来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6、巩固复习:通过练习、作业等形式来巩固和复习本次课程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语文课设置的目的
1、语言基础与技能的培养:语文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通过学习语言知识、进行语音、词汇、语法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文学素养的培养:语文课程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包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鉴赏和欣赏能力。通过学习文学常识、名著阅读、文学作品分析等,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与理解,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3、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阅读、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方式。同时,也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展创新性的写作和表达活动。
4、人文精神和价值观的培养:语文课程倡导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通过学习诗词歌赋、古代典籍等,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例”是什么?如何写课例?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与改革中,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也有不少老师的“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徒有形式,没有实效。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和听课与评课,本人认为在教学中要锐意进取、大胆创新,既要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又要谨防流于形式。我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肤浅分析,愿与同仁共勉。
一、忌表面自主
这是某教师执教《卖油翁》导入时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生:卖油翁为什么“睨之”、“但微颔之”?与其地位、身份是否相吻合?
生:文中:“笑”的含义是什么?
生:卖油翁酌油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师:同学们在读书时都动了脑筋。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课文,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生:好!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疑问入手,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提问,让学生自由质疑,这是比传统课堂进步的地方。但问题是,教师没有指导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也没有提供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只是按部就班地把学生引入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学生思维的空间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显然受到了限制。这样的质疑,不过是展示“自主学习”的一张标签而已。如果教师总是让学生解决预先准备的问题,即使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解决问题时也会索然无味。实际上,学生的问题往往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老师作适当调整梳理,让自己的设计意图融进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自主性会在师生对话中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很多时候,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预设了很多问题,使得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但对程度好的学生来说,无效参与者居多。如上黑板写生字、注音、解词,或展示小组讨论结果等。
学生自主性原则的实质在于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惟此,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才是有价值的。目前的语文课堂中,有两种现象比较突出:一是学生整堂课都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忙碌”,交流、汇报、表演、操作、检查,很难看到学生静静地进行个体思考,“他主”迹象明显;二是有的课堂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其结果是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任之自流。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
二、讳无效合作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用。那种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
下面是教师执教《春》中的一个教学环节:
师:这篇课文描绘了春天的的哪些景色?
生: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人迎春。
师:请喜欢春草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春花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春风……(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找到了各自的集体,大多数坐到春草、春花、春雨、春风小组中,而人迎春那一组只有4位同学。接着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多数小组选派一名最能说话的同学发言,发言往往只代表他个人的观点。
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人,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合作学习要取得实效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恰当,是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解决的,也就是说,目标必须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二是小组已经形成合作的机制,小组内的学生熟悉合作的规则,明确自己的分工,学习要在民主、有序的状态下进行。三是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孩子有机会充分地讨论、交流、整合。四是合作目的是“双赢”,要让学生体验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合作学习的效益和快乐,凡是个体学习能解决的问题不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总之,组织合作学习,必须全盘考虑学习的目的、时机、机制、指导方式等因素,不能只追求形式。
三、禁随意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语文的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草船借箭》时的一个片断:
师:同学们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刚才又自由读了课文。请同学们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主要讲了诸葛亮运用计谋,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事。
生:周瑜想用三天造十万支箭的办法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草船借箭,击破了周瑜的阴谋。
师:读了课文后,大家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生:周瑜为什么要陷害诸葛亮?这对他们联合抗曹有好处吗?
生: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要陷害他,为什么还要去借箭呢?
生:鲁肃为什么会听诸葛亮的安排?
生:诸葛亮为什么要向曹操去借箭?还那么有把握?
师:同学们的问题都很有思考价值。老师觉得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怎样认识文中的这些人物,把握了人物的特点,问题也自然解决了。大家有兴趣来研究这些人物吗?
生:有!
师:文出现了四个人物。请你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来读书研究,注意抓出他的特点。(学生进入探究性阅读活动。七分钟后,展开读书交流。交流中,学生对人物的分析还有一定的见地,但对的理解比较分散。)
在这个片断中,教师明确了学生读书质疑的重要意义,且能对学生的读书质疑进行梳理,但没有根据文本所要体现的内涵价值来恰当归纳、提升学生的问题,而是将学生引导到教师事先设定的探究人物的特点上来。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人物的特点也是在具体的情节中体现的,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问题引导调整,以“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这个问题统领全文,贯穿整个读书探究活动,学习的目标将更加明确,文本价值也会有效体现。另外,学生各自探究的问题过于分散,在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探究成果时,必然导致各自为政的局面,如研究曹操的同学关注的是曹操的特点,而对其他人物的认识只能听听而已,因为自己没有探究的基础,对其他同学的探究成果就不能辩证地分析,更谈不上发表个性化意见了。适时抓住学生的阅读发现,积极创设适于研讨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题,是探究性阅读的前提与关键环节。
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要防止以下几种倾向:一是惟探究式学习,排斥接受性学习。整堂课事事探究及时探究,既没有效率,也没有必要。二是只重过程,忽视结果。有的教师让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但脚踩西瓜皮,“探”到哪里算哪里,最终不仅问题没有解决,连方向也模糊了,这样的探究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有何益处?三是不重课内重课外。由于探究性学习要花更多的教学时间,为了赶教学进度,有些教师就将探究活动由“课内为主”改为“课外为主”,进行“双轨运行”。这种做法初衷很好,结果却常常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效果很差。
总之,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辩证的看待课堂教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交流与探究学习,只要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都是有益的。
音乐教学课例分析与反思_一诺千金教学课例与反思
一、“课例”是什么?
简而言之,课例就是以一节课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解剖分析,从教学规律上得出一些有教者个性色彩的结论。具体而言,就是写给教师同行看的自己是如何上这节课的,它是以教学设计者为叙述者,把自己上这节课的背景、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平实的加以描绘和反思,让观者一起体验教者的成功和和不足,达到产生借鉴和启发的作用。
二、“课例”的性质?
课例的撰写属于“叙事研究”的范畴,它是从西方引进的“质的研究”的具体体现,是当前最流行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不强调一般性的规律性的概括和总结,着力于特殊性的个性的,能给人启发的细节和过程,和我们平时的研究不太相同。
三、“课例”的特点
课例的撰写,关键词是“叙事”,其实就是教师的教学故事。其特点为典型性、研究性和启发性。它在于对教者一节课教学设计的深度挖掘,有教者的思考、有教者的情感、有学生的互动、甚至有听者的反馈或争论。它给观者一种真实的“现场感”,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像**剧本是写给自己的教学设计,最多能让同科教师模仿或是借鉴;而课例则像**作品,是写给所有学科的教师看的一个接近真实的“过程”或“故事”。
四、撰写课例的基本要求
1.拟一个你课后总体感悟的标的性很明确的鲜活的课例题目。如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学生‘设计’了课堂”、“一节没上完的好课”、“一节脱轨的公开课”等等。它是你课
前课后思考的总的概括,是写好课例成功的前提。最好不要用“……的反思”等题目。
2.简要介绍一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情状况。教学内容为课题、课程标准、选用的教材、重难点内容,其中包括教材的分析和重难点如何突破的简要介绍,以及你的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还可以告诉读者你上这节课的由来和思考等,不一而同。学情状况包括你上这节课的(学生)受众的情况,即学情的特点,它对你这节课的设计有何影响,它是你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考点之一。3.正式的行文,是把你的思考、反思与教学实况结合起来叙写,以教者的思路为线索进行教学叙事。教学实况可以是教学全程也可以是结果片段的组合,其主线是自己的思考和学生对你教学设计的“突破”,不能是简单的教学过程介绍,也不用全程实录。它需要一些师生之间发生的“”作为支撑,必须是真实的场景。
五、课例撰写的过程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是真实的有感而发,即使是事后回忆也要尽量向真实的“课堂场景”靠拢,不能自己编撰细节。真实才能感人、真实才能反思深刻、真实才能让人思考和借鉴。
2.必须有些细节的描述,师生的对话片段尽量少用形容词,多用白描方式,让“对话”贴近真实少些教师的主观色彩。
3.要敢于面对教学设计的不同声音,勇于解剖自己的教学问题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
花”,况且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敢于坚持自己的设计,只要是站得住脚就行。
4.不要把教案+反思等同于课例,这种初级的产品仍是不是叙事研究,还是教案类的,对自己的提高不会有多大的好处,最多把自己训练成了一个录像机。
如何撰写教学课例
“教学课例”反映的是课堂教学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它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提出对某些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和个人反思,以便对课堂教学本身进行改进、优化和提高。通常,教学课例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围绕教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其中,其中,“教学设计”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学预期);“教学实录”是解决问题的做法(教学生成);“教学反思”则描述了“教学预期”的实现程度,即问题解决的效果,也就是对教学的评价。教学课例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了学科问题、教学法问题、认知水平问题、情感态度问题与背景问题等。为了给教师在课例研究中的讨论与反思搭建平台,能否提出针对性强的问题,也是课例撰写成功的关键。一个优秀的课例,应该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例,需要对设计和记录的原始文本资料做出选择。即:围绕着教学问题,对“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资料进行取舍和剪辑,以便集中反映教学问题及其解决过程。“教学反思”更需要集中在对这些问题解决的思考和讨论上。
教学实录、教学反思一般内容对本课教学设计的背景、意图和教学策略进行说明:我是怎样设计这堂课的?记录和描述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这堂课实际是怎样展开的?对授课过程及效果的反思与讨论:这堂课上得如何?围绕问题选择材料,本课遇到了哪些教学问题,我在教学设计中是如何预设的?问题是如何发生,产生了哪些教学冲突?教学场景是怎样的?教学设计与实际进程的矛盾是什么,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发现和揭示有意义的问题,不仅是观察研究(观课)的重点,也是写作课例的关键。如果教学课例不能够发现和揭示教学问题,那么,这种课例至多也只能用来供他人观赏,难以做到以课例为载体开展教学研究,组织教师讨论和交流。课例也将异化为“展示课”的记录文本,丧失了写作课例的本源意义。在写作课例前,要认真进行“问题分析”,结合“教学实录”(文本或)进行思考:课堂上产生了哪些教学冲突、问题是如何发生的、这些问题有没有研究的价值、是否能够链接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它的背景是什么等等。
我们经常强调教师要进行“课后反思”,包括对课堂教学过程(或文本实录资料)进行反思。反思是就是“回头看”,然而不是所有的人在“回头看”中都能看到存在的问题。“回头看”的方法很多,主要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敏感性与洞察力。发现问题需要有“眼光”,教师的“眼光”就是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正是写作一个优秀课例的基本前提——从似乎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从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行为中捕捉到问题,教学课例的写作才有了基础。
于永正《祖父的园子》课例分析 - 草稿
我县刚刚举办了一次音乐课堂教学比赛,总的来看都是在努力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看齐,但由于对新课程标准的种种误解,使得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些偏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改变。如何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方式,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积极交往、共同发展的课堂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美,从来不可能是被告知的,更不可能被强迫接受,这是审美活动的第一真理。”
审美不能依靠灌输,施教者与受教者凭借音乐审美媒介交流审美信息,这里没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那种权威性和强迫性,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建立这种良好教与学关系的关键在于施教者,音乐教师应把感情的纽带首先抛向学生,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气氛。
是否真正理解了什么是音乐?我们教的许多内容是音乐吗?在一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欣赏课中,老师的教案中写出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都没有问题,但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过程如下:①初听全曲。(没有提出要求)②分段欣赏,每段都提出同一问题:节奏、速度有何变化?表现了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发表议论后,老师接着展示多媒体课件――本段的段意,要求学生大声朗读一遍。③完整地欣赏全曲。(没有提出要求)④创造音乐(教案原话),要求学生击掌为音乐伴奏。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曾这样表述:“人的审美活动,不管是创作性的还是接受性的,都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的。无论是国家统治,还是神权政治,都无法强迫我欣赏或拒斥一件美的艺术品,都无法命令我按照规定的意义去阅读一件文学作品。因为不管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一幅画的意义都必须听凭读者或欣赏者内在的自由来评判,这种自由是无法转让的”。这说明一个道理,审美只有在审美主体获得自主心态时才发生。和理性知识不同,“美”从来不可能是被告知的,更不可能被强迫接受,这是审美活动的第一真理。音乐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现,唯有听到声音才能感觉音乐的实际存在,欣赏音乐需要体会音乐激发的情感并对音乐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老师对作品的理解像传授知识一样传授给学生,将一个唯一的答案告诉学生,这和审美活动的规律背道而驰,孩子们的想象力也将随之丧失。
二、掌声完全掩没了音乐,参与变得无效
音乐教学的元素是音乐,音乐教学中所有的活动必须是紧紧围绕音乐展开,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本身。即从音乐出发,通过音乐活动的参与,关注音乐的旋律、调性、曲式、织体等等。在一节课题为音乐综合课《小放牛》中(小学三年级),随着上课铃声响起,老师播放音乐《小放牛》,要求学生随着音乐拍掌,老师示范每小节拍四次,学生也就跟着热闹地拍了起来,掌声完全掩没了音乐。在随后的《小放牛》音乐欣赏中,才是第一遍听音乐,老师还是设计了拍掌为音乐伴奏的环节。这次是一小节两次。学生们大声地击掌为音乐伴奏,全然没有理会音乐的存在。课后跟该老师交流时,老师说这样急速地拍掌是为了在课前把气氛调动起来。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听音乐做各种动作,听音乐用色彩、线条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都是老师常用的一种参与体验方法,但是,我们许多教师在设计这些方法时较多考虑的是学生的参与热情,参与方式,很少会想到这个参与活动真正对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所起的作用。于是,在教室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边做动作边打闹的现象。参与音乐,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音乐审美体验,参与音乐,关注点必须指向音乐本身,否则必定导致参与无效,每一拍拍一次手,这样也是参与,但会导致学生参与到后来不听音乐也能参与,因为这是规律性击掌的延续。像这节课的参与方式就是完全无效的。教师要精心设计参与模式,给学生提出认真聆听音乐的要求,明确这个活动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活动过程,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参与音乐。
三、课堂机智――在“山穷水尽”的关头出现“柳暗花明”
课堂教学应变艺术是一种比较高超的艺术,由于课堂上的偶发是事先预料不到的,所以应随时因势利导,巧妙地将意外情况与讲授内容快速合理地融合,借题发挥做“文章”。这样灵感性的发挥创造,是课前备课在课堂上的随时延伸,是教师知识的积累、各方面修养及瞬间的高度凝合。
下面是我们这次的课堂教学比赛中的一些小插曲:①课前,由文娱委员发起学生自觉地唱课前歌,听到上课铃声响起,老师马上让学生停止了歌唱,这还是音乐教学比赛呢?②一节唱歌课《两只小耳朵》,该班已经学过,还没教学生就会了,这位老师不知如何是好,按部就班地按照原有的 教学设计 把这节课上完。如果可以变通一下,把它变成歌表演,或者编成一部小小的音乐剧,是能够实现的。③一节题为《雪绒花》的课,教唱几遍后,请几个同学起来演唱,明显地听出中间部分没有学会,老师一个劲儿地问学生:学会了没有啊?有学生回答:不会。老师接着说:谁不会呀?还有谁不会呀?学生马上说:会了,会了。就怕老师请他起来单独教练。老师为了能省下时间搞其他活动,没有理会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没有继续完成唱歌教学。这堂课连基本的教学任务都没有完成。④一位老(下转第44页)(上接第38页)师事先将学生分成四个组,然而,学生告诉老师他们有五个组,老师让第五组的同学参加到其他组。第五组的同学不知如何是好。
具有机智的教学,可以把偶发、失误等弥合在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活动中,并达到天衣无缝的妙境。甚至面临“山穷水尽”的关头,也只需急中生智地顺水推舟就能化险为夷,出现“柳暗花明”的喜悦。这些高妙的充满机智的教学大多是在风趣的氛围中实现的。教师要达到此境界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幽默含蓄地扭转尴尬局面,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四、扎实的基本功是音乐教师的立身之本
教学是要有准备的,教学的设计、教案的编制、教学课件制作、技能操作准备和教具与学具准备都应围绕音乐教学内容进行。下面几例是这次比赛中出现的。例①:在上课前没有做好准备的。一节《对十》的唱歌课中准备的小兔、小熊等教具和教学内容毫不相关。应该准备的教具是霸王鞭。例②:音乐基本知识不过关。在八分音符的节奏练习中,老师的示范没有节奏的强弱变化。例③:音乐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在弹奏《我的家在日喀则》、《信天游》、《一只鸟仔》时,三首乐曲的速度完全一样。
以唱歌为教学的综合课,本身就离不开唱和弹,一些老师的伴奏也是准备不充分。如果我们的音乐老师不弹琴不唱歌,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代替,那么任何人都能上这课了。就比赛而言,选手还是要将自己的看家功底拿出来。一个唱不好歌弹不好琴的音乐老师是不能把学生教好的。可见,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是音乐教师的立身之本。
从以上八节课中,看到了我们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差距,教学需要一种可持续的行为才能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没有正确的教学理念支撑的教学行为是不能在根本意义上起到教学改革的效果的。因此,今后在我县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下活动:加强师资培训,更新教师的思想观念;加强音乐教师的交流活动,互相听课评课;举办校园文化节,为中小学师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
我们已经起步,从这里开始向新课程标准靠拢,搞好瑶乡音乐教育,使得瑶乡的孩子都能受到音乐熏陶,真正地享受音乐!(责任编辑:符 洁)
课例分析怎么写
? 激发情趣重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在阅读课上,教师要送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即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交流对话,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从这一角度来分析于老师的《祖父的园子》,“重感悟”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理解字词重感悟
于老师在检查预习时强调“倭瓜”、“”这些词时,于老师就引导学生注重感悟,联系词典和倭瓜的来源地日本来理解这个词。这里的“感悟”就是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一个词,可以调动多方面的,真正内华为学生自己理解的东西。
二、书写指导重感悟
我们可以看出于老师非常注重书写的指导,书写的感悟也非常有必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再到实践去写,这样学生对一个字的书写感悟才会加深。我们在书写指导时不能只停留在讲解,一定要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去练习,学生才会真正感悟到一个字正确的写法。
三、朗读指导重感悟
于老师非常擅长指导学生朗读,能在有趣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调动学生的朗读体验。老师和学生比赛,老师和学生分解色等等,都是在引导学生去感悟字里行间的情感,让学生通过朗读去感悟并外显自己对感情的理解。这里的朗读不是硬生生地塞给孩子,而是通过激发学生情趣和体验,让学生自己感悟到的情感。尤其是表演性读,更能展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层次。
四、课文内容理解重感悟
“一千个读着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文学作品的感悟是有差异的。我们就是要引导孩子在阅读时调动自己的情感生活体验,和作者或者文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而不是填鸭式把老师或教参上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于老师在这里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我们可以看到于老师设计问题的高明,“你走进祖父的园子,看到了什么?”“你再次走进祖父的园子,用心看,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就是让学生带着感悟去读,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总之,重感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要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要恰到好处地运用。
生命在场的语文课——《秋天的怀念》课例评析
转贴]课例分析材料怎么写
1、教学设计(任课教师撰写)
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三维)、设计思路(及师生前期准备) 、简要的教学过程或流程设计
2、课例展示(不要写成师生对话的形式)(任课教师撰写)
必须体现新课程的要求,说明教师如何从实际出发实施三维目标,引导学生实施学习活动,要体现示范性、可操作性,具有问题性、情境性,体现出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闪光点等等.
3、课后反思:总结出成功之处与不完全成功之处,并分析原因;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向和措施.(任课教师撰写)
4、点评:(教研员撰写)
本课例是怎样设计的?组织结构如何(合作、分组、自组)?属于什么课型?激励强化行为如何?规范行为怎样?用了什么交互行为(讲授、对话、体验研究)?主要优缺点等?
《夏天里的成长》课例分析4
2022.5.19
2022年5月18日上午,在省骨干教师网络研修活动中,我有幸观摩了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璩艳霞老师的《秋天的怀念》一课,我感受到生命教育的内涵;感受到新课标所提出的教材、课标、学生三者有机结合与落实的理想课堂的模样;感受到这是生命在场的语文课。
璩艳霞老师是“生命语文”的践行者和创新者,她具有丰富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经验。她执教的这一节课,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学精品课堂研讨会上展示的优秀课例。品鉴璩老师的课,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反复品鉴学习,具体来说,我想从“三味课堂”(语文味道、精致味道、生命味道)的角度,来谈一谈我听了璩老师的这堂课后的收获。
一、语文味道
1.琅琅书声读出语文味
《秋天的怀念》一文中时时处处流淌着作者的真挚和深情,是朗读教学的最佳文本,再加上第二单元的目标是“继续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因此这堂课上璩老师开展了多次的朗读活动,并给予学生细腻的朗读指导,学生从精彩、投入、动人的朗读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读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课堂开始,璩老师用低缓深沉的语言朗读《我与地坛》中的一句“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一下子将学生带入了忧伤的情境中。接着,璩老师引导学生找出文章能够表现作者暴怒无常的句子:“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顺势用师生对读,把握重音,继而让学生在朗读时加上相应动作感受,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补白并朗读: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呐喊:________,体会史铁生的绝望。
璩老师在设计中以朗读为主线,展开对文本的赏析,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作者和母亲的情感。学生读、范读、对读、分角色朗读、变式品读、加入动作演读等多种朗读形式都体现了璩老师的匠心和巧思。每一次的朗读都是下一次的铺垫,璩老师指导极细腻,真正是在朗读中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避免了机械重复和平面滑行,使得朗读活动逐层深入,立体感,课堂上,我们能够看到学生朗读的进步,情感的融入,同时,学生也习得了实实在在的朗读方法,比如关注动作、语言等描写、关注叠词、关注环境、甚至关注标点符号。
2.字斟句酌品出语文味
王崧舟老师认为语文味的主要表现就是“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璩老师引领学生关注语言文字,细咀慢嚼,引导学生与文字和作者对话,发现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品味语文的耐人寻“味”。
璩老师在第二个环节,把语文课堂的教学落脚于语言的美、情感的美。她在引导学生品析母亲形象时,品词品句品段,引导学生在情感和文字里走几个个来回,体会到作者生命的觉醒。学生字斟句酌品出语文味后,自然能入境共情道出语文味,共鸣是语文课堂的最佳境界。
璩老师将语文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融合,让学生体会自己的母亲照顾自己的点点滴滴,从一个个细节中,感悟生命,体会感情,学会感恩,从而接受了系统而深刻的生命教育,诠释了语文教学的真谛。从学生学习的效果来看,本堂课学生们沉浸在生动的课堂中,充满的朗诵,顿悟后发自内心的声声感慨,师生们的情感与作者、教材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都表达了课堂达到了一个升华的境界。
二、精致味道
1.板块设置精致
璩老师这节课的四个学习板块是:生命的绝望、生命的觉醒、生命的忏悔、生命的救赎。这四个板块环环相扣,逐层深入,螺旋上升,以“生命”贯穿课堂始终,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契合文本的特点,彰显了璩老师“生命语文”的教学追求。
在“生命的绝望”这一环节,璩老师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感受史铁生的痛苦,落实了朗读训练;在“生命的觉醒”这一环节,璩老师带着学生深入文章的字里行间,捕捉刻画母亲的细节,体会母爱的伟大,分析了人物的形象;在“生命的忏悔”这一环节,璩老师围绕着“好好儿活”和菊花的深层含义,感悟到作者的愧疚和生命的宝贵,探究了文章的主旨;最后,璩老师联系实际,通过不断追问学生“我们怎么好好儿活”,引导学生读懂自我,珍惜当下的幸福,达成“生命的救赎”这一目标。
2.教学语言精致
徐杰老师说: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凭借,也是推进课堂教学进程的手段,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二文本”。可见,修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多么重要!它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璩老师的课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精致的有品质的教学语言。不管是师生对话,还是追问,她的口中,显露着对每一个孩子无限“宠爱”和“鼓励”。下面是我摘录的教师评价语:“你的思维最活跃”“我发现你的语文基础真的非常棒,非常好!”“你是火眼金睛”“只有敏锐的孩子才能够捕捉到这么敏锐的字眼!”“真是一个特别细心的孩子!”……
这堂课璩老师对学生的赞美几乎是不带重样的。据我观察,这堂课几乎每一个孩子都积极的参与到了课堂中来,做到了课堂发言。这不正是余映潮老师经常强调的关注集体活动吗?课堂不是几个优生的表演场,更是每一个活泼泼的生命的展台。有人说,课堂上没有优生话语霸权,就没有角落里失落的灵魂,在这个课堂里,我看到每一个孩子都尽情绽放着自我,他们真的是课堂的主人。
三、生命味道
1.巧设补白,挖掘生命的深度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情感深挚的散文,作者在写作时将内心非常复杂的情绪深藏在了文字的背后。观璩老师的这节课,感受到她解读文本的能力实在是太深入了。她精准地抓住了文本中的空白处、矛盾处,进行深入挖掘,巧妙地创设了多处“补白”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和创造文本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把握作品的精妙之处。第一处补白是让学生在“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后加一句话,想象史铁生当时内心的痛苦与绝望,我们听到学生声嘶力竭地喊出史铁生内心的绝望、不甘,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完全地沉浸情境中了;第二处是让学生补充母亲的那句“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中的省略号内容,思考母亲还想说些什么,体会母亲临终之时对儿女的无限牵挂与担心;第三处是创设情境——如母亲还在,史铁生多想对妈妈说:“妈妈,_____。”,引导学生补充史铁生想说但是再也无法说出口的话,感受他深深的忏悔和愧疚。学生在一次次的想象与补白中,仿佛看到了过去的史铁生,现在的史铁生,感受到那个“挡在窗前”的鲜活的母亲形象,读出了文字背后的深情,读懂了作者的心声。
2.妙用,拓宽生命的广度
璩老师的这一堂课是“1+X”整合教学的典范,整堂课通过教《秋天的怀念》,用史铁生不同书中的语段作为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真正实现了课内、课外阅读内容的联动。
导入时引用《我与地坛》中的“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让学生明晰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在“生命的忏悔”这一环节,通过引用《我与地坛》中的一句话:“那时他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让学生体悟到文中隐藏得极深的忏悔和愧疚;在“生命的救赎”板谨素娟随笔块,璩老师补充了两处——史铁生遗体捐赠说明和史铁生获得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时的颁奖词,加深了学生对于生命的理解,引导学生思索“我们要如何好好儿活”。这样,不仅加大了课堂的容量,而且加重了课堂的生命分量。
真挚的文字总是动人,真挚的课堂亦能唤醒人,照亮人。听完璩老师这一堂《秋天的怀念》,我久久沉浸其中,读着史铁生这字字动情的文字,我淌下了一行行滚烫的眼泪。再次回味书写课后感悟,让我更加深切体会到生命在场
如何进行课例分析
接着聚焦第三自然段,除了动植物,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围绕中心介绍了生物迅速生长呢?第三自然段中心句是第四句话:“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1~3句,三个相同的句式组成了一个排比句,用“一天一天地变丰满”表示山在“长”,用“一天一天地高起来”表示地在“长”,用“一天一天地变宽加深”表示河在“长”,用“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表示铁轨在“长”,用“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表示柏油路在“长”。这段话列举了非典型的事例,抓住事物在夏天的变化,写得独特又巧妙。
我们来看海老师本段教学的设计(海老师7:44-9:58)
海老师引导学生在前后事物的对比中发现本段列举事物的特点:列举了非典型事例:除了我们熟知的草、树,稻秧、甘蔗,水、瀑布会在夏天里迅速成长,山、地、河、铁轨、柏油路这些无.生.命.的事物也在长。这就再次让学生对中心意思“夏天的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既然是“万物”,当然要包括方方面面。并关注到了富有新鲜感的词语和表达,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丰富。这些不仅关乎本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单元教学重点,还关乎每次习作的技巧——使用有新鲜感的词语是学生一直以来的写作追求,也应该养成这样的习作习惯。
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在文章最后一句:“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作者引用谚语“六月六,看谷秀”“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来说明人要在青少年时期抓住时机,努力成长。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读这篇文章时,对于夏天中各种事物飞快的长,跳跃的长,这些句子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对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我们来看两位老师对本段教学的设计(王老师10:00-12:35)
因为王老师进行的只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所以她在对第二自然段进行重点教学后,让学生通读全文,知道第二、三、四自然分别从动植物、山河大地、人三个方面来体现课文的中心意思,这是引导学生站在全文的高度发现作者围绕中心意思表达、构文的写法。在学生对全文的结构有了整体感知后,王老师话锋一转:作者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继而从课文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入手,抓住对“长”的理解,结合题目,综观全文,并与单元篇章页萧统的话联系起来,多.管.齐.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在理解课文主旨的基础上,王老师再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举一反三,说出其它三个季节立意的关键词——这依然是指向习作能力的培养训练。
(海老师10:11-12:08)
而海老师则是通过深入读文,并借助文段关键句——两句农谚理解课题及课文最后一句的引申义。而这些都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两位老师在不同的课时不仅做了关注,还用适切的方法突破了这一难点。
当学到这里时,教学本课需要重点解决的第四个问题: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也就水到渠成般地迎.刃而解了。这个问题的最后,我们可以加以总结:课文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从三个方面层层递进来写,把课文的中心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更深入。
教学时要做的第三个关注是:
(三)灵活处理各板块之间的关系。
前面我们说到,习作单元六个板块组成了“整体感知——阅读习得——总结——初运用——巩固——表达”这样一个统整的习作训练系统,教学习作单元时,我们可以按照教材的安排顺序进行学习与实践,也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的安排,将一些内容前置后调或者选择性的使用,但是无论怎样安排都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围绕中心选材的能力。
我们先看海老师在总结环节的教学设计(12:18-13:36)
海老师通过一篇精度课文的学习,将习得的方法做一梳理,这就契合了交流平台的方法总结;并给出一个中心话题,让学生利用习得的经验初试身手,及时练习,训练学生围绕中心选材的能力。包括在理解文章立意时,王老师也及时调用单元篇章页中萧统的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难点内容——这些都说明,只要我们清楚单元整体以及每个板块的教学目标在哪里,完全可以灵活处理各板块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来看,两节课例都很好地领会了习作单元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设定合理,同时所设目标也得到了达成。
从以上课例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参训老师取得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教师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发挥了课堂教学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学习的机会。课堂教学各环节使用时间分配合理,舍得把时间让位于学生的课堂练笔。
2.紧扣课标,有大单元教学观,对习作单元的教学任务与目标把握精准。教师上出了习作单元课的特点,教学重点不偏不倚,把握准确。例如课例中两位参训老师讲的都是习作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两位老师就没有像教学普通单元的常规课文那样在理解内容、朗读课文、积累语言等方面做过多的要求,而是更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文本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并能很好地与单元语文要素对接,结合课后习题与单元导读设计教学。
3.能够站在单元整体上备教材,能够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备学情。
4.问题设计科学、规范,指向明确,学生学得轻松扎实。
5.教学形式多样,设计了比较丰富的教学活动。
6.很好地实现读写结合,习作单元最重要的是指向学习写作方法,最终是要能运用写作方法来进行写作。教师在教学中安排小练笔,让学生用学到的习作方法来进行习作训练,既让本单元教学重点得以实现,又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
1、课例研究的操作模式
基本操作模式: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总结。
问题。课例研究的问题产生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指导与点评等等产生的困惑与疑问。问题通常就是进行课例研究的主题。
课例必须把问题作为深入思考的对象,重点关注学生真实的课堂生活:
学生在学习什么;
学生是如何学习的;
学生学得怎么样;
我们能够为学生提供什么;
“课”怎样教才能更好地适合学生的需要,等等。
设计。简单而言就是备课、写教案,即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和学习掌握的新教学理念,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出具体详细的上课教学方案。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首先由一位教师进行设计,然后在小组会上介绍教学设想与意图,大家讨论研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教学设计;二是先进行小组集体讨论(集体备课),确定教学方案的框架结构和具体的教学处理细节,然后由上课教师写出教学实施方案。
实践。上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其它教师听课、观察、记录。
反思。召开反馈会议,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设计方案与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差距,提出修改的方案和细节,形成第二次上课的教案。
对一个问题的研究、解决通常需要多次“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
总结。对研究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及其过程进行全面反思,并撰写出课例研究报告。
2、常用操作模式
实际操作中的活动形式通常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一位教师围绕主题,就同一教学课题连续上多次研究课。适宜学科有:中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小学英语、社会、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
第二种,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就同一教学课题先后顺次上多次研究课。适宜学科有: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
第三种,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就不同教学课题先后顺次上多轮研究课。主要适宜于同年级教学班少的学科或者进行专题式研究,如:小学教学点,线作法、古诗文教学、阅读课教学、片段写作、试卷讲评方法、基本概念的复习教学等等。
第四种,一个教师围绕主题,就不同教学课题连续上多次研究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