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美文名词解释_周作人所提倡的“美文”有哪些特点
1.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把文学散文称为美文的是?
2.什么是美文
3.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提出的是美文的作家是
4.言志派散文名词解释是什么?
5.周作人美文欣赏
美文概念最开始是周作人从西方引入的一种说法,最开始仅指艺术性抒情散文,进入我国后经过冰心、徐志摩、周作人等著名作家的开拓,将美文的领域拓展到了白话文领域,但依然是一散文形势出现。
在网络时代人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微等很多网络文章也被笼统的列入美文行列。甚至在一些广义的美文解读中将新闻、公文、论述等带有实用目的的写作之外的文章统称为美文。
美文内容重感情,多是用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内心,或悲或喜都能给人一种触动,影响读者的内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对美文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人们对美文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从一开始《读者》杂志上的散文集,但如今例如“绿竹美文”这类订阅号都成为人们阅读美文的来源,同时,人们对美文的界定也越来越宽泛。不再将散文当作美文的唯一载体。
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把文学散文称为美文的是?
周作人最早在理论上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文艺性的叙事抒情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他的文学观念是:追求知识、哲理、趣味的统一。在理论上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文艺性的叙事抒情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创作实践上,他从自己的个性出发,从英国随笔、明末小品、日本俳文中汲取养料,形成了独特的成熟的艺术风格。
什么是美文
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把文学散文称为美文的是周作人。
开创期的散文理论建设周作人周作人率先把文学散文称之为“美文”。
周作人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的杰出代表。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提出的是美文的作家是
散文是美文,诗歌是美文,是美文,网文是美文,这里的网文包括哪些用心灵慢慢熬制出来的鸡汤美文,短信美文,有些短信写的也非常优美。
美文既有描写湖光山色的田园美文,这样的美文读之让人如沐春风。也有喜怒哀乐的情感美文,让人跟随着作者的心路跌宕起伏。哲理美文发人深思,令人思考。祝福美文让人心里暖暖的,熨帖之至。我们可以说一切美好的,有意境的,人们喜欢的都可以说是好的美文。
从狭义来说美文就是散文,美文这一用语是周作人从西方引入过来的一种称谓。于现代网络时代而言,只要是重情感,抒发情怀的都是美文。
美文就是靠读者的直觉感知来欣赏的,不但优美抒情生动,还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
好的美文是靠情感的输入,靠优美的意境来打动读者的。
言志派散文名词解释是什么?
周作人,鲁迅的弟弟,是他从西方把美文这个概念翻译到中国的。
周作人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尤其是他出任伪职后,他是“五四”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贡献一在小品文,一在翻译,然而他却在历史发展中沦为汉奸文人。另外,他在保护北大校产、掩护国民党地下工作者等方面也做出过贡献。在《周作人传》中就能看到3个周作人:一是“伪官吏”的“周督办”,一是“寻梦者”的苦住庵庵主,一是周作人自己塑造的“为国为民”的“殉道者”。
他清新淡雅,如话家常的白话文,洋溢着深厚的中国、东洋、西洋古典与近现代文化素养,轰动一时,中更发表影响深远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启蒙主义理论文章。可说是中国散文的一个高峰。
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在他的影响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
周作人一生当中研究日本文化五十余年,深得日本文学理念的精髓。钱理群指出周作人散文存在着一种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情”(调),“气味”,或者“境界”,“这种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情”(调),“气味”,或者“境界”,是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生命所在,它正是与日本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周作人的散文是更接近日本的。而这种难以言传的情调或者境界,就是“物哀”。周作人的文章,字里行间,深深浅浅的情思当中总是涌动着一股淡淡的“物哀”思绪。对日本文艺中的“物哀美”,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悲哀美”。悲哀只是“物哀”中的一种情绪,而这种情绪所包含的同情,意味着对他人悲哀的共鸣,乃至对世相悲哀的共鸣。在不同的层次里,“物哀”可能是悲哀的消解、超越或深化。正如叶渭渠所指出:这种无常的哀感和无常的美感,正是日本人的“物哀美”的真髓。
周作人美文欣赏
言志派散文是周作人提出的美文的结晶。他认为对性灵的表达乃为言志。言志派与左翼相对立,与京派也存在着互动关系。言志派借重评晚明小品来倡导言志文学,引发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晚明。言志派散文代表作家有周作人、冰心、朱自清、俞平伯、钟敬文、废名冯文炳、丰子恺、林语堂、梁实秋、梁遇春、钱钟书等。
中心思想
他们往往与政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常常本着内心的冲动和审美趣味把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记录下来,在意在表现自己朱自清语的审美原则下,或讲性灵幽默,或观人生百态,或更仆难数琴棋书画,寄寓了作家深层的个性,人格和心理的投影。
导言:周作人的散文共有三味,分别是辛辣之味、苦涩之味以及清淡之味,读来如品一杯浓茶,各种滋味,各人自知。
《镡百姿》
?中国讲艺术,每每牵联到道德上去,仿佛艺术的价值须得用道德,?而且是最偏隘的旧道德的标准去判定才对。?罗素说,?教育的目的在使心地宽广,不在使心地狭隘。人只为心地狭隘,才有这些谬误
《日本语典》
?我对于文法书有一种特殊的趣味。有一时曾拿了文法消遣,仿佛是一样,并不想得到什么实益,不过觉得有趣罢了。亚历山大培因曾说,文法是名学的一部分,于学者极有好处,能使他头脑清晰,理解明敏,这很足以说明文法在教育上的价值。变化与结构的两部,养成分析综合的能力,声义变迁的叙说又可以引起考证的兴趣,倘若附会一点,说是学问艺术的始基也未为过,因此我觉得欧洲古时教育之重古典文法不是无意义的。?
《文艺批评杂话》
?我以为真的文艺批评,本身便应是一篇文艺,写出著者对于某一作品的印象与鉴赏,决不是偏于理智的论断。现在的批评的缺点大抵就在这一点上。其一,批评的人以为批评这一个字就是吹求,至少也是含着负的意思,所以文章里必要说些非难轻蔑的话,仿佛是不如此便不成其为批评似的。?其二,批评的人以为批评是下法律的判决,正如司法官一般;这个判决一下,作品的运命便注定了。?这两种批评的缺点,在于相信世间有一种超绝的客观的真理,足为万世之准则,而他们自己恰正了解遵守着这个真理,因此被赋裁判的权威,为他们的批评的根据。?真的文艺批评应该是一篇文艺作品,里边所表现的与其说是对象的真相,无宁说是自己的反应。?
《地方与文艺》
?浙江的风土?仔细看来却自有一种特殊性。近来三百年的文艺界里可以看出有两种潮流,虽然别处也有,总是以浙江为最明显,我们姑且称作飘逸与深刻。第一种如名士清谈,庄谐杂出,或清丽,或幽玄,或奔放,不必定含妙理而自觉可喜。第二种如老吏断狱,下笔辛辣,其特色不在词华,在其着眼的洞彻与措语的犀利。?
《雨天的书》
?今年冬天特别的多雨,因为是冬天了,究竟不好意思倾盆的下,只是蜘蛛丝似的一缕缕的'洒下来。雨虽然细得望去都看不见,天色却非常阴沉,使人十分气闷。在这样的时候,常引起一种空想,觉得如在江村小屋里,靠着玻璃窗,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那时颇愉快的事。不过这空想当然没有实现的希望,再看天色,也就愈觉得阴沉。想要做点正经的工作,心思散漫,好像是出了气的烧酒,一点味道都没有,只好随便写一两行,并无别的意思,聊以对付这雨天的气闷光阴罢了。冬雨是不常有的,日后不晴也将变成雪霰了。但是在晴雪明朗的时候,人们的心里也会有雨天,而且阴沉的期间或者更长久些,因此我这雨天的随笔也就常有续写的机会了。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五日,在北京。?
?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