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资购供应管理制度

2.企业购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购管理制度

4.购管理制度。购岗位职责。购工作流程。

5.谁有公司购管理制度。

公司采购管理制度_公司购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说明

具体描述

一、目的

加强购业务工作管理,做到有章可循,预防购过程中的各种弊端,降低购成本,提高购业务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物品(原材料、辅料、备品备件、固定资产、劳保用品、办公用品)或劳务(技术、服务等)的购。

三、职责

3.1市场部根据销售订单编制销售并下发相关部门。

3.2生产技术部根据市场部销售,编制原辅材料需求清单。负责制版、模具、量板等外包产品、技术服务以及其它外协业务购申请及的编制。

3.3供应部根据生产部门报送的材料需求清单,核实仓库存量,结合材料库存安全定额,编制购,报经总经理批准后组织购。

3.4办公室负责编制公司劳保、办公用品的购和办公用品日常维修申请。

3.5设备工程部依据公司固定资产投资、设备运行状况以及生产经营需要编制设备的购、固定资产维修以及零星维修制造所用备品备件购。

3.6各物品、劳务需求部门根据需求物品或劳务的性质和权属向办公室、生产技术部、供应部、设备部提交申请,并经初审后交各分管副总或总经理批准。

3.7分管副总负责权限内的购审批和超出权限的购初审,总经理负责生产经营购、固定资产购置、维修等的审批。

3.8财务部负责日常购的价格审查,负责对价值10万元以上的购组织或上报集团公司进行招标。

3.9质量部负责原材料、辅料的验收,设备部会同生产技术部负责备品备件、设备、监视和测量工具及维修等劳务的验收。

3.10各购经办人负责索要、办理结算,并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四、购作业操作规程

4.1物资购的、申请与审批

4.1.1授权的请购部门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以及库存情况每月28日前报次月的购,报分管经理审核。

4.1.2经分管副总初审后的月度购报财务副总审批后执行。

4.1.3未列入月份购或超出的临时购申请需根据需求物品或劳务的性质和权属向办公室、生产技术部、供应部、设备部提交申请,并经初审后交各分管副总或总经理批准。

4.1.4对价值超过200元以上的办公用品及500元以上的配件、设备、仪器、劳务等需要由申请部门写出申请报告经分管副总签署意见报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4.1.5购或申请应列明购物品或劳务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技术要求、估计价值、交货日期、用途等。

4.2购比价

4.2.1购部门在购前须将购或申请,交财务部进行比价;在提交购或申请的同时,购部门应对新购物品提供至少3家以上的供应商报价和联系资料,有财务部队提供的供应商(但不仅限于)进行询价或实地调查。

4.2.2价值在2万元以上的维修、服务等劳务、5万元以上的单台(套)设备的购需召集三家以上的供应商报价,进行比价;10万元以上的必须取招标方式购。

4.2.3对常用大宗原辅材料实行招标比价购,公司根据市场行情每年至少举行2次招标,确定购价格和供应商,一经通过招标确定价格,只能在定标价格基础上根据市场行情下调,不能上浮;如属国家政策调整等客观原因所致购价格上涨,并且购物资属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价格可以上调,但必须经过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同意后才能执行。

4.2.4国家明码标价垄断经营的特殊商品购以及有收费标准的行政事业收费不实行比价程序,物价审计只对购物品或劳务的价格、收费标准、数量、质量的真实性进行审查。

4.2.5所有购业务应景物价审查后方可报总经理签批报销。

回复1:全面点的购管理制度

4.3购实施及物资验收

4.3.1公司的购业务统一由供应部门负责办理,其他部门或人员不得自行购。

4.3.2供应部门应根据生产技术部下达的原辅材料需用结合库存物资的数量编制购,报分管副总批准后执行。

4.3.3供应部门根据批准的购组织购,除零星购外,批量购业务必须先与供货方签订购合同,并与财务部、质量部、生产技术部等相关部门进行会审,购合同应包括品种、规格、数量、质量、价格、交货日期、运费承担、结算方式及经济处罚等项条款。在购合同有效期内,若因市场行情发生较大变化时,经过总经理批准可以与供货商签订《调价协议》,并报请财务部门备案。

4.3.4购物资运到本公司时,先由供应部门对照核对购,经确认无误后开具《请验单》交质量部或设备部进行质量检验,质量部、设备部在验收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组织物资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单,检验合格的物资由保管点数入库并办理入库手续,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不得办理入库。

4.4结算

4.4.1购按规定能够取得增值税的,且在我方能够抵扣增值税的购项目必须索取增值税,不能取得的,价格按扣除增值税以后执行。

4.4.2无论是现款购还是赊购,在结算付款时均需由供应部门填开《购付款申请单》,连同有关凭证报经财务部门审核,并经总经理批准后,出纳人员方可付款。

4.4.3财务部在对购物品结算付款时,应当认真审核《请购单》、《购合同》、《购单》、《购付款申请单》、《入库单》、《》或《收款收据》等有关单证,账目结算不清或未按合同规定期限付款以及不符合税务制度规定的结算凭证财务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4.4.4出纳员须在接到经总经理批准的付款凭证后办理付款手续,付款时必须认真审核是否具备签章齐全的条件,对签章不全的付款凭证不得办理付款手续。

五、责任

5.1不按规定程序未经审批购的,由经办部门和人员自行负责处理,已经与供方签订购销合同,导致公司因不能履约而发生的损失由经办人员全额承担。

5.2经审批的购和申请,负责购的部门和人员应在规定购期限内购到位,因没有人到责任不能按时购而影响正常经营的,没发现查实一次罚款100元,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按确定损失额的40%。

5.3未经比价即进行购的,购价格明显高于比价结果的,价格高出部分由购人员自行承担。提交供应商报价时,与供应商串通抬高价格,从中谋取私利;或未认真进行比价而导致购价格明显过高;经查实后购人员承担相应损失,损失额在5000元以上的责令其下岗。

5.4物品使用部门(车间)必须依据生产、生产管理实际需要,认真按照4.1.5条之规定填制购物申请单。填写不规范,导致无法确认请购物资须知信息的,购部门有权拒绝购。购及申请必须由请购部门主管签字,无请购部门主管签字,审批人不得予以审批。对贪图省事、乱报购,造成本公司流动资金使用浪费的,依照银行利率的两倍标准对有关责任人处以罚款。

5.5供应部门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变化和库存成本等因素,制定大宗物品的购方案,落实供货单位。并对购物品的品质、货款结算安全负责。若因玩忽职守,造成公司经济损失的,应负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特别是结算过程中产生的应收款项,有关购人员负有无条件的清收责任。

5.6财务部必须认真履行审核监督责任,对审核把关工作不严、不及时向总经理汇报有关事情真相,并造成公司经济损失的,给予相应的经济和行政处分。

5.7验收部门必须对所有运抵本公司的购物品,依照购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质量检验。若发现品质不符时,必须及时报告购部门(必要时直接报告总经理)处理。严禁品质不符的外购物品入库。因验收人员玩忽职守造成经济损失的,给予相应的经济和行政处分。

5.8仓库对验收部门验收合格的外购物品办理入库手续,并对入库购物品的数量负责。若发现数量不符时,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必要时直接报告总经理),同时妥善保管该批购物品等待处理。对仓库保管员工作马虎,未按本办法规定操作,造成入库数量短缺、超购或不合格物资入库的应负经济赔偿责任。

六、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自本制度执行之日起,原有相关规定同时废止。

物资购供应管理制度

购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对公司购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规范合格供方的选择、评定、控制活动,确保所购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2.1 对向本公司提供主要原辅材料的供方进行选择、评定以及对合格供方的控制;

2.2 公司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所需产品的购活动的控制(包括验证);

2.3 本公司生产中所发生的任何外协过程的监控。

3职责

3.1 发展工程部负责提供购活动中所需的有关技术资料及技术支持。

3.2 购部门负责组织对合格供方的选择、评估、控制;购的编制,并确保在合格供方中实施购活动。

3.3 购部门负责委外加工或服务的供方的选择、评价和监控。

3.4 质管部负责对购产品和外协质量进行验证,并参与对供方的评估及控制。

4. 程序

4.1 购输入:在产品实现策划活动时,发展工程部向购部门提供公司主导产品的《物料明细表》及技术条件或验收标准。

4.2 供方调查:购部门根据公司提品的技术规范及质量要求,在国内外同行业厂家或主要原材料生产厂家中,选择至少两个具有良好信誉及质量保证的厂家,作为候选供方,并发出《供方调查表》。调查内容应包括:供方基本情况;生产能力;检验和质量保证能力;交付能力等。

4.3 供方评审

4.3.1购部门会同质管部对合格供方反馈的调查表予以评审(必要时要求供方提交样件;执行生产件批准程序或对供方进行现场审核)。对供方的调查、初选评定及综合考核的条件为:生产范围、生产能力、检测手段、质量保证能力、交付能力等满足所购产品质量要求的综合能力。

4.3.2 具有ISO9001:2008或ISO/TS16949:2009;QS9000等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的单位,可直接作为其证书覆盖范围内产品的合格供方。

4.3.3审核时由参与者做出评估意见后填写《供方评审表》,购部门汇总资料后报总经理审批。

4.4 合格供方批准

4.4.1总经理对入选供方的资格予以审批。每种主要原材料最少应确定两个合格供方(特殊原因除外)。

4.4.2对顾客指定的供货单位,公司除直接实施相关购外,可用供货业绩统计方式来评定,具有良好业绩的单位,可经总经理批准直接进入公司的《合格供方名录》。

4.4.3经批准的合格供方应形成《合格供方名录》并发至购、生产、质量、技术等相关部门。

4.5 合格供方控制:

4.5.1在日常的进货/外协产品检验中发现批量不合格或严重不合格项目时,由质管部书面通知购部门,由购部门负责向合格供方发出《供应商质量问题通知》,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并限期改进。

4.5.2购部门根据质管部提供的进货检验报告,由(内外)顾客抱怨产生的退货报告,交付的时效表现情况,每月作《合格供方业绩统计表》。

4.5.3购部门根据供方业绩统计结果,对供方进行业绩评定。对供货业绩较差者,通过《供应商质量问题通知》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并限期改进。发出两次纠正预防措施要求之后,仍无明显进展者,报总经理批准,取消其合格供方资格。

4.5.4必要时,公司派出具有内审员资格的人员对合格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现场审核,不符合要求时,建议取消其合格供方资格。

4.6 供方质量管理体系开发:

4.6.1本公司要求供方推行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并获第三方认证注册。

4.6.2本公司鼓励并辅导供方推行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认证注册。

4.7 购信息控制

4.7.1购信息包括:

购合同/购单(其中应注明所购物料/外协件的名称、型号、规格、类别、数量、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名称及编号、交货期)。

购物品的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图样等,必要时可规定供方运用的质量体系标准的名称、编号及版本。

4.7.2购信息发出前应由购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以确保其适宜且明确。发放到供方的购资料如图纸,加工工艺等应按文件控制要求予以登记、确认。

4.8 购

4.8.1购部门编制《购表》,注明购物资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验收标准、交货期等,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8.2根据按购所下达的《购单》,购员在合格供方中进行选择,必要时,要求供方报价,议价,满足物美价廉要求时与供方签订购合同按购合同审批权限报批后实施购,以满足生产需要。

4.8.3公司购部门负责人在审核购时应确保拟购的产品或材料符合有关环境保护,安全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9 交期跟催:

4.9.1为确保交期,购部门必须要求供方具有100%的按时交付能力,且提供必要的交期要求(交期必须考虑供方的生产周期、运输周期等因素,并提前通知供方)、定单数量、产品资料,以使供方能满足此期望。

4.9.2购过程中购员应跟催交货进度,确保按期购入库。同时要求购人员按《购表》定期查询以便进行交期控制,并提前用电话、传真、信函或亲自到厂商处跟催,以确保购产品能按时的供应。

4.9.3供方的交货准确率应达100%,若未达此目标时,须发出纠正与预防措施要求 ,责成供方提出改善对策,并包含追踪记录本公司与供方额外费用及过多的运费。

4.9.4购物品入库按规定办理入库报检手续,经仓库管理员依据送货单对进货的供方、规格、型号、数量与标识的符合性予以检查、核对无误后填写《进货检验通知单》报检。

4.10购产品的验证

4.10.1公司对购物资的验证按下列方式进行:

4.10.1.1购物资进厂由仓库管理员验证物资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项目,并报检。

4.10.1.2质管部根据进货检验规范的要求,对物资进行必要的进货检验。

4.10.1.3必要时,质管部派检验人员前往供方现场进行购物资的验证,此时应在购文件中规定验证的安排及物资放行的方式。

4.10.1.4必要时,要求供方实验室或委托具有认可资格的外部实验室提供质量证明资料。

4.10.2若顾客要求对供方产品实行验证时,可用下列方法:

4.10.2.1提供合格供方评审文件、质量记录、供货业绩,质量体系等资料。

4.10.2.2质管部提供外购物品检验或试验报告。

4.10.2.3必要时,应按照顾客要求安排顾客到供方进行实地验证。

4.10.3 质管部检验员按照相关检验规范进行购物资检验并开具相关检验单,未经检验的物资,保管员有权拒收。经检验不合格的物资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置。

4.10.4 因特殊情况无法在合格供方购的,须经责任部门负责填报《购单》并经总经理批准,质管部进行严格的检验或验证,检验合格后由购员办理入库手续。

4.10.5 若直接在顾客指定的供方中购时,本公司承诺确保购质量的符合性。

4.11 对供方的监视

4.11.1 购部门应对所有供方的业绩进行监视,包括下列业绩指标:

A交付产品的质量:进货检验合格率和不合格记录;

B由供方导致的顾客生产中断包括外部退货;

C按交付的业绩(包括附加运费情况);

D关于质量或交付问题异常情况的顾客通知。

4.11.2 购部门每月对供方业绩进行统计评价并将结果传递至相关供方,以促进供方对其制造过程业绩的监控和改进。

4.12 购后管理

4.12.1仓库管理员严格按规定实施购物资入库、储存,按《仓库管理制度》定额发料,按《安全储备定额管理规定》确保合理的物资储备。

4.12.2 购部门负责对涉及合格供方选择、评估、审批、控制及购活动的有关记录和资料进行收集、建档、保管并按规定期限保存。

5 附则

5.1 本制度由生产部负责制定、修订和解释;

5.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企业购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为使本公司之资材购作业有所遵循,以能取得适质、适量及适价的货物,以符合生产作业及客户之需求,特制定本制度。

1.2

范围

凡公司物资请购、购等管理作业均适用之,各项物品依其分类、编号及使用特性区分。

2

购物品的分类

公司购物资按下列标准进行归类:

2.1

A类材料,提供构成产品的主要原材料、零部件且对产品使用性能及安全性能有直接影响,包括铸件、型钢、钢板等;

2.2

B类材料,是加工过程中的必要的产品,不构成产品主体的材料,包括包装物、工装、刀具及化工产品;

2.3

C类材料,生产材料

,包括五金电料、劳动保护用品等;

2.4

外协件,指公司外购成品,标准件等。

附件:物资购管理制度.doc

购管理制度

其目的如下:

1、实现成本控制:通过建立规范的购流程和审批机制,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购成本,降低购风险,并确保购决策的经济合理性。

2、优化购流程:购管理制度可以规范购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提高购效率,减少时间和浪费。

3、确保合规性:购管理制度能够确保购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遵守相关的行业标准和道德准则,防止腐败、不当竞争等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4、提高购质量和可靠性:通过制定明确的供应商选择标准和评估机制,购管理制度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减少供应风险,确保购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购管理制度。购岗位职责。购工作流程。

为规范集团物料购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具体事宜如下:

一、适用范围

集团总部及各分子公司所有生产原辅料、包装、用品、办公用具等一切物料的购。

二、购原则

所有需要购的物料一律归各购部门统一购。禁止谁用谁购买。

三、物料申报程序

1、申报程序图

2、设备、基建等专用物料申报程序:按照立项管理规定的程序办理立项完毕后,按签批呈流程上报专项物料,签批结果后转购部购。

3、突发用物料申报程序:除按上述程序申报外,按权限范围核准签批后交购部;对紧急生产物资可先请领导购买,再补报。

4、各单位物料申报;物料要将药品、疫苗类,劳保、、办公用品类,正常生产用物料分类申报。

5、各单位根据生产经营申报物料购,在每月20日前物料需求交仓库保管核库存并签字,购转交购员汇总,购经理审批,总经理(或授权)签批,总经理签批后购实施。

6、物料申报应包括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预计单价、建议厂家、到货时限及特殊要求、说明等主要内容,到货时限按物品购情况一般不低于7天(普通物料购周期7个工作日),路途较远和特殊物料可酌情顺延(并第一时间通知使用部门),涉及到版面印刷包装类和定做模具的物料购周期为一般为(15-25天)。

7、对新增加的或改变规格、版面技术标准的内外包装物及尚需品管部验质的其它大宗物品(或按新产品、新厂家、新技术开发流程验收)的申报应经品管部鉴定核准、签字。

8、一般生产零用配件、小宗辅料按正常性材料每月申报,在特殊情况下经分管副总审批后可临时申报,对于新成立的公司前期销量不稳定的可以以周购为准,进行购。对因市场不需要或客户变更造成的原辅料、包装等滞销库存,凡是申报部门按销售量申报购的,与销售主管考核挂钩;对于申报部门超出销售量申报的,与申报部门主管考核挂钩。

9、各单位除对购部上报月外,还需上报物资使用情况日报表(报表内容需注明品名、购进、出库、使用量、购进时间)和自购物资购日报明细表(应注明品名、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结算方式、供货厂家、品检结果)。

10、购部对未按申报程序申报的物料或对所购的物品应该特殊说明但未说明的物料有权退回,重新申报。

11、购物资与集团其他部门同类或同一供应商的,可执行联合比价与购。

四、购程序

1、统购物资购程序图

2、动态预警系统的建立:每月的24日前,物料保管员应根据下月的生产经营情况,设置主要物料的预警线并报送购部。进口用材料,库内至少存15天用量(特殊材料或购物所需时间较长的另定),其它生产用料至少存7天用量;库存低于规定库存量的,保管员立即向使用单位和购部报警,使用单位接到报警的当天要进入申报程序。

3、一式肆份:购部一份据以备查,财务部一份据以审批购用款,保管员一份据以验收入库、生产单位一份。

4、对技术性强、科技含量高的物资,品管部或工程师室要参与购和相关论证。对用现金购的大宗物品,必要时质检部门要到厂检验。

5、数量多、金额较大(批次购在5000元以上)而且经常使用的物资(如内外包装物、生产原辅料、药品、垫料、煤等),购部按要求询价和比价程序执行,购部要建立比价系统,随时掌握价格信息。

6、购过程要遵循“货比三家”的原则,以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质量比服务的选择方式进行购。

7、对大宗物资批量购金额超过5000元-(特殊情况报总经理批准)的一律实行合同供货制,按权责核批。供货合同一式肆份,公司存档、客户、购部、财务部各一份。

8、对药品、疫苗、生产原料的的购,由品管部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厂家或经销单位,购人员购;出现大批量购时,品管部需派人到厂验质、验货。

9、购物资需要运输时,购人员要签定货运合同,如出现不按规定签订货运合同货物丢失由当事人承担责任。

10、购物资与集团其他部门同类或同一供应商的,可执行联合比价与购。

五、验收入库程序

1、所购物资到货后属大宗材料的,如原辅料、纸箱、包装袋、清洁剂、打包带、煤等,购人员要通过品管人员(没有品管人员的由使用部门验收)与仓库保管员一起,按照批准后的购料或供货合同严格进行验质、验量,验收入库。

2、一般生产性常用零配件、辅料、办公用品、用品等,由仓库保管员根据批准后的购料或供货合同,按质、按量验收入库,对外购物保管员有权拒绝验收。

3、对专用电器、大型设备、土建材料等大型笨重物品,购人员购到厂后,要通知保管员及其它技术专业人员进行交接验收。

4、药品、疫苗、食品原辅料、包装、各种添加剂购到厂后,购人员要及时通知品管人员及保管员对所购物质尽快办理手续,妥善保管。

5、物料检验合格后,保管员要随时开具入库单;对货到未到的物资要先入帐,并在入库单上注明“未到”字样。

6、品管人员对验质合格入库的物料要随时开具验质报告单,以便购人员及时报票。

7、对不合格产品由品管通知购与供应厂商联系退货或让步接收(品管及使用部门领导、购三方参与鉴定,保证不影响产品质量)。

六、其它事项

1、购人员在实施购过程中,不准向客户吃请,索要回扣,不准接受馈赠,否则一经查出将从重处理。

3、对主要原材料供应商购部要建立客户档案,开拓多种渠道供货,真正做到货比三家。

4、建立科学的比价系统,真正做到同等质量比价格, 同样价格比质量的比价体系。所有的购合同中必须加入反商业贿赂,出现贿赂给予供应商20倍罚款。

5、各单位的大宗物料,同一供应商同期供货量不得超过公司总用量的40%-50%(研发指定品种除外),防止供应商操纵价格。

6、对购入质量差、不合格的物资,购人员要负责对其退货或换货。

7、在购过程中,因购员不负责任造成货物丢失、短缺,其损失由购人员自负。

七、本规定解释权归集团运营管理部。

八、本规定下发之日起执行。

谁有公司购管理制度。

一、购管理制度:

购管理制度是指以文字的形式对购组织工作与购具体活动的行为准则、业务规范等做出的具体规定。为了规范购工作,提高购工作的效率,必须建立健全多种购管理制度;

以此作为购人员与购部门的工作准则与行为规范,以保证购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运行,从而圆满地完成购任务,满足企业其他部门对购业务的要求。

二、购岗位职责:

多数企业管理部门和最高行政主管的职位由经验丰富的低层经理和行政人员替补,优秀的购员可以晋升为购经理,购经理可以平调至市场或营运经理等,也可以晋升为总经理,直至最高职位总裁或首席执行官。或者去其它的机构寻求更有竞争力的职位。

购员要求的教育背景相差很大,多数没有要求有专门的学位和学历,但是需要对需要购的产品非常熟悉,对这个行业来说,经验比学历更加重要。机械、国际贸易、商业和数学等课程是对这一职位的很好的准备。

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和英语很有用,出色的沟通能力和广泛的人际网络对这一职位也相当重要。如果要晋升为购经理或更高级的职位,获得商业和经济相关的本科或专业学位非常重要。

三、购工作流程:

1、购人发出购信息(购公告或购邀请书)及购文件;

2、供应商按购文件要求编制、递交应答文件;

3、购人对供应商应答文件进行评审,并初步确定中选候选供应商(中选候选供应商数量少于递交应答文件供应商数量,具体数量视购项目情况而定);

4、购人保留与中选候选供应商进一步谈判的权利;

5、购人确定最终中选供应商,并向所有递交应答文件的供应商发出购结果通知;

6、购人与中选供应商签订购合同。

扩展资料:

购管理制度的特点:

1、文字化:任何制度都是以文字的形式表示出来的,购制度也不例外。制度不是上级的口头命令或要求,口说无凭,应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大家共同的行动纲领,对任何人、任何购活动均起规范作用。

2、可行性:任何企业的购制度都应在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条件、企业发展目标、行业特点以及购人员本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应切实可行。

不同类型企业的购制度可以有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也应有不同的购制度,反对照搬照抄和一成不变的购制度,强调购制度在实施贯彻中的切实可行性,而不是僵化的教条与清规戒律。

3、严肃性:购管理制度一旦确定,购人员应不折不扣地执行,只制定制度而不加强执行与实施的监督,这样的规定、制度是毫无价值的。在实际运作中,对违反制度的购人员应有相应的制裁措施,应提倡购制度的严肃性。

4、协调性:购管理制度要注重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协调,把上下级工作、前后环节工作有机地协调与联系起来,以体现集体利益。

5、相对稳定性:购制度已确定,一般地,短期内不要变动,通常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应保持稳定,便于大家执行。如果经常变动,购人员刚刚领会了老制度,又出现了新制度,这样就会难以适应,容易造成购工作的混乱。

当然,购制度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条件的改进,购制度也可以适当进行调整。

百度百科-购管理制度

百度百科-购流程

百度百科-购员

百度百科-购管理(企业购活动执行过程的科学管理)

购管理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各项购活动的管理和控制,结合《预算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经公司研究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的购包括公司各项固定资产及其附属设备的购、车饰等商品购、配件及其他材料购、低值易耗品和办公用品购、各种广告和展示设计购。

第三条 公司所有的购活动统一由公司的所指定的相关专业部门负责执行。具体规定为:

1、广告和展示设计购由行政部负责执行;

2、生产车间、办公室物品由购部负责执行;

3、电脑、软件等电子信息设备的购由行政部负责执行。

4、其他上述未包括的购全部由行政部或其他公司另行指定部门负责执行。

第四条单项(含综合项目购,整车和配件购及整车供应商指定的购除外)购金额超过10万元的购项目,应由相应的购部门会同有关购需求部门、财务部、审计部和总经办举行购听证会或合同评审会,购部门应在会前准备好充足的资料,如项目方案介绍,供应商询价记录或招投标情况,各供应商优惠办法,性价比意见书,其它相关资料等。

第五条 本制度购管理主要指购预算管理、购询价管理、购合同管理、购入库和付款、供应商评审等几个重大方

二、购询价管理

第六条购部门接到批准的购申请单后,优先到公司指定的供应商处购买,如指定供应商无货供应时,必须进行多方比价,1千元以上的物品,货比三家,作好市场询价记录(市场询价记录表附后),择优择廉购买,同时保管好《市场询价记录表》以供以后参考和审核,保管期限为一年。

第七条审计部和财务部定期或不定期联合进行市场信息调查,作好市场信息调查记录(记录表附后),对前期购买活动进行评审,做好评审工作总结,报总经理参考。

第八条 定期评审分为季度评审、半年度评审、年终评审。不定期评审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由总经理或审计总监决定。

三、购合同管理

第九条购价格选定后,购商品单位价格在5000元以上或购合同金额在5000元以上的或有经常供货行为的(一年内有3次以上)必须与供应商签订购合同,广告、展示设计购必须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第十条购合同必须进行合同评审会签,各职能部门对合同的内容和条款逐一进行审查,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合同进行联合会签,并对会签结果负责。只有经过会签同意的合同才能加盖公司的合同专用章或公章。

第十一条 参加合同会签的职能部门:总经理、审计总监、财务部、行政部。合同会签的经办人为相关购责任部门。

第十二条 购合同的保管:购合同原件由购责任部门保管,留复印件在财务部备案,合同原件保管时限为3年。

第十三条 购合同条款的执行跟踪:日常跟踪由购责任部门负责,审计部对合同条款的执行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计。

第十四条供应商给予公司现金折扣和销售折让的情况,必须在合同条款中反映。严禁购人员私自收取或索要供应商回扣、佣金等,一经查明发现将由公司视具体情况给予责任人开除、降职或其他行政处罚。

四、购入库和付款

第十五条属于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必须办理固定资产验收手续(附固定资产验收单格式),验收合格才能入库。

第十六条属于公司商品、原材料(车饰精品、配件、车间辅料等)的必须办理入库手续,认真填写入库单,仓管员对入库数量负责,月末盘亏时需进行赔偿。

第十七条办公用品和其他不需入库的零星物料(数量在5个以下金额在10元以下且不属公司商品、原材料的物料),必须有两人以上在送货单或上签名确认。

第十八条 购金额超过50元的,必须取得合法的,尽量取得增值税专用。

第十九条付款注意事项:固定资产付款必须附上、合同复印件、《固定资产验收单》;公司商品付款须附上、入库单;未签订购合同的须附上〈〈市场询价记录表〉〉,否则财务部不得付款。广告、展示设计付款时必须附上合同

五、供应商评审

第二十条每年年初,由审计部组织,对上年度的各类供应商进行评审,对价格高、服务差的供应商进行淘汰替换。列出合格供应商名录。

第二十一条 评审委员会的组成:行政部负责人、售后服务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审计总监、总经理共五人组成。

第二十二条 评分标准:

序号 评分项目 评分标准及标准分

1 产品报价 1、 合理最低价(几家相比后确定,详见备注)50分

2、 比合理最低价相差0-1.9% 45分

3、 比合理最低价相差2-3.9% 35分

4、 比合理最低价相差4-6.9% 30分

5、 比合理最低价相差7%以上 0分

2 付款方式 能遵循我方提出的付款方式 30分

若供货单位自己提出付款方式,则根据其付款方式酌情加减分,但最多只能加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