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控_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1.什么是内部控制
2.什么是企业内控管理,主要内容是什么?
3.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是什么
4.内控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内控指的是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环境下,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组织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程序和方法。
内部控制有五大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其中内部环境是控制的基础,风险评估与控制活动是重要的环节和手段,信息与沟通是必要的条件,内部监督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保证。
1. 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它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政策、企业文化和法律环境等。
人的性格有好有坏,企业文化也是一样,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员工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有经营风险就会有法律风险,企业应当对员工加强法制教育,培养法制观念,防范法律风险。
2. 风险评估
所谓风险评估,是要求企业准确识别并控制与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并确定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对企业来说,只要经营就存在风险,有内部管理失控带来的管理风险,有外部经营环境恶化带来的危机,也有国家导向变化产生的政策性风险,风险无处不在。企业首先要能分析和识别风险,应对风险也不能草木皆兵,风险管控也是有成本的,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什么都不能干了,我们先找出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并找出合适的应对策略。
企业应对风险的策略有四种: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承受。风险承受就是说风险在企业可承受范围内,或者权衡利弊后,出于成本考虑,不打算取任何降低风险的措施。
3. 控制活动
所谓控制活动就是为了控制风险而取的措施,企业为了保证政令通畅会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程序,这些措施大部分是预防性质的,比如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审批授权、财务监督、预算管理等,也有检查性的控制,对资产的日常管理与清盘,对经营成果的分析评价以及考核激励等。预防性的控制活动存在于每一个业务流程中,目的是防止错报和舞弊现象的发生。
4. 信息与沟通
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本质,而决策的下达需要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企业的信息传递与沟通是确保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关键。
5. 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指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并及时加以改进。有了内部监督制度就要有专门的监督部门,一般情况当然是审计部负责,如果条件不具备,财务部或经授权的其他监督机构也可以负责。内部监督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专项监督要视企业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日常监督有效,企业经营也没有出现大的变动,就可以减少专项监督,反之就要增加。
基本规范要求企业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这是内部监督的重要工作,主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每年都要对内控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并向公众披露。
什么是内部控制
内控制度包括内容:
1、控制环境;
2、风险评估;
3、控制活动;
4、信息与沟通;
5、监控。
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指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合法性有关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控制。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有些控制措施既可以用于会计控制,也可以用于管理控制。
内控制度包括内容:
1、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并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控制环境的因素具体包括: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评定员工的能力、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责任的分配与授权、人力政策及实务。
2、风险评估
每个企业都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这些风险都必须加以评估。评估风险的先决条件,是制定目标。风险评估就是分析和辨认实现所定目标可能发生的风险。具体包括:目标、风险、环境变化后的管理等等。
3、控制活动
企业管理阶层辩识风险,继之应针对这种风险发出必要的指令。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如核准、授权、验证、调节、复核营业绩效、保障资产安全及职务分工等。控制活动在企业内的各个阶层和职能之间都会出现,这主要包括:高层经理人员对企业绩效进行分析、直接部门管理、对信息处理的控制 、实体控制、绩效指标的比较、分工。
4、信息与沟通
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需按某种形式辨识、取得确切的信息,并进行沟通,以使员工能够履行其责任。信息系统不仅处理企业内部所产生的信息,同时也处理与外部的事项、活动及环境等有关的信息。企业所有员工必须从最高管理阶层清楚地获取承担控制责任的信息,而且必须有向上级部门沟通重要信息的方法,并对外界顾客、供应商、主管机关和股东等做有效的沟通。
5、监控
内部控制系统需要被监控。监控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及时的基础下,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的过程。监控活动由持续监控、个别评估所组成,其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能持续有效的运作。具体包括:持续的监控活动、个别评估、报告缺陷。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点
(1)建立和健全分工负责制明确职权,落实责任。
(2)不相容职务严格分离,并实行回避,主要的不相容职务包括出纳与费用、上入账目登记,实物保管与相关的会计核算,业务授权、授权与核算,业务操作与审核等。
(3)建立岗位轮换制度。
(4)完善凭证、账簿、报表体系,严格会计操作规程和凭证制度。
(5)坚持财务审批“一支笔”制度,落实专人负责。
(6)会计部门严格复核、审批制度。
(7)对重要财物设置限制接近措施,并责成专人妥为保管。
(8)设置内部审查或稽核部门,进行经常性的查核、监督工作。
三、企业内控制度的主要作用
1、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过程,从而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有效地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环节,是防范企业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它通过对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不断加强对企业经营薄弱环节的控制,把企业的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是企业风险防范的一种最佳方法。
3、维护财产和的安全完整
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从而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能有效地纠正各种损失浪费现象。
4、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利用会计、统计、业务等各部门的制度规划及有关报告,把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等各部门及其工作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整体的作用,以顺利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同时,由于严密的监督与考核,能真实地反映工作实绩,再配合合理的奖惩制度,便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及潜能,从而促进整个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
法律依据:
《控制对企业进行经济检查的规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机关对企业进行经济检查的行为,减轻企业负担,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经济检查,是指行政机关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遵守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的检查。前款行政机关包括经贸、财政、审计、价格、税务、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外汇管理、统计等部门。
第三条 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任何行政机关不得擅自对企业进行经济检查。
第四条 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对企业进行经济检查,应当统筹安排、注重效率、保证质量、避免重复。
第五条 行政机关对企业进行经济检查,应当事先拟订检查。检查应当包括检查依据、检查时间、检查对象、检查事项等内容。行政机关应当将检查报同级人民指定的部门(以下统称指定部门)备案。指定部门应当对有关行政机关的检查进行必要的协调,能够合并的,应当合并;可以联合实施的,应当组织有关行政机关联合实施检查。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的行政机关对企业进行经济检查,应当将检查报上一级机关备案。上一级机关应当对下一级行政机关的检查进行必要的协调,能够合并的,应当合并。
什么是企业内控管理,主要内容是什么?
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程序和方法。
控制要素:
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 :
(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五)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扩展资料:
内部控制原则:
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参考资料:
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是什么
企业内控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三大方面;
具体实施的环节步骤有组织结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记录控制、资产保护控制、职工素质控制、预算控制、风险控制、编制业绩报告控制、检查和评价控制等。
内控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企业内控是一套管理企业的程序、流程和规章制度。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指的是COSO对于内部控制提出的五个要素,分别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反馈系统。
内部控制五要素具体介绍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指的是在企业里,员工对于制度的态度,这方面主要是领导的态度和执行者的能力,领导者重视了再加上执行者能力强,那么内控就执行得好,否则内控制度就是一句空谈。领导的重视就体现在参与程度和对违规者的处理。而执行者的能力更多地体现在选人用人制度上。当然还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组织结构才能做好事情。
2、风险评估过程指的是企业是如何评估自己面临的外都和内部风险的,有没有注意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变化和新情况,企业有没有制度上的保障能够很快地识别和应对这样或者那样的经营风险。
3、信息系统与沟通。企业需要一套制度来规定自己内部的信息、数据如何收集、处理最后形成可以供决策之用的制度保证呢?如何保障将正确的数据识别出来、记录下来并能进行相应的处理,变成最终的财务报表呢?
4、控制活动指的是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可靠,有没有建立起授权审批、业绩评价、实物控制管理这样的制度,这样的制度保证了企业的信息安全、财产安全,并通过授权审批机制保证错误不发生,并降低舞弊和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5、反馈系统指的是只有形成闭环系统,才能让整个系统有效地运行起来,并且发挥长效机制。这样管理层通过持续的监督活动,单独的评价活动或者两者结合起来实现对内控的监督,从而让内部控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怎么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
熟悉内控五要素,制定相应的标准业务流程(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简称SOP),通过这些SOP把每个业务划分到每个岗位,并明确规定每个人的职责,SOP应该至少满足以下内容:
1、必须涵盖所有的控制点;
2、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实际工作就是按照这个制度执行的;
3、保证将每一个业务循环划分成各个岗位职责;
4、必须具备可操作性。
做好内控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做好内控工作的关键是最高管理层对风险的认知程度和规避的态度,这是给内控的整个框架定基调的部分。简言之,领导层必须放弃什么都要追求高效率的决策方式,一定要允许有人在头脑发热时泼冷水,否则基业无法常青的,这是内控有效关键首要因素。
内控制度包括:
1、 公司财务报表管理及披露制度。
2、 关联方交易制度,如关联方交易定价、交易审批等。
3、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如现金管理制度、资金的授权审批、资金预算管理、外部银行融资制度等。
4、 人力管理制度,如人员招聘、薪资、奖金激励等。
5、 供应商管理制度,如供应商档案管理、供应商评价体系等。
6、 客户管理制度,如客户档案管理、客户信用体系评价等。
7、 存货管理制度,如存货定期盘点、存货保管、残次品报废制度等。
8、 费用报销制度,如差旅费报销制度、费用审批制度等。
9、 资产管理制度,如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固定资产盘点、软著及专利等知识产权申请及管理等。
10、 对外投资管理制度,如投资的相关决议、投资回报率分析、标的公司尽调等。
11、 预算管理制度,以利润为中心,建议严格谨慎的收入、成本、费用等的预算管理制度。
内控制度一般分为两种模式:
1.金融企业的各级管理部门为了保护金融资产的安全完整,协调经济活动,利用企业内部因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并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2.公司企业为使公司的经营风险为零风险,而在公司企业内部对各部门流程/程序运作进行设定控制点作业,做好流程/程序的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企业内控环境,严格授权批准制度,
2、规范财务会计核算,全面推行预算管理。
3、健全财产保全制度,防范市场经营风险。
4、完善用人制度,加强信息管理。
5、建立内部报告制度,完善内部审计体制。
法律依据: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基本规范》第十一条 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