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写景全文解析全文_千古写景名句
1.关于梨花的诗句加鉴赏
2.“诗佛”王维最美禅意诗
3.古诗《凉州词》全文翻译
4.我要5首古诗的赏析
5.描写月亮的诗句
6.与东栏梨花中写景有异曲同工的古诗文
1.景色太美驻足诗句
春天到了,真美呀!这是一个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像蛇,熊,青蛙……之类的冷血动物都停止了冬眠,爬上地面欣赏春天。小鸟鸣春,百花争艳,小草发芽,燕子也飞回来搭窝了,春天使给大地恢复了万紫千红的气氛。连春雨,春雷都连绵不断地来为我们报春。春天正是播种的好季节,农民伯伯正趁着这个好季节开始播种了,到了秋天就有好的收成。
春天,是值得品味的季节。驻足一棵树前,面对着它的干练与沉静,在春风的吹拂下,在春水的浇灌下,它是那样的自信而优雅。它深知春天的深情与博爱,郑重地吐出嫩芽来表达感恩之心,用来日的绿叶、花朵和秋实来默然回报春的爱抚。凝视一棵小草,它是那样的纤弱,可万千棵小草已将被冬久久封闭的山川染绿。静观一棵麦苗,它是那样的孤单,可一行行一块块麦田谱写的绿意定然使人震撼而心醉!春之力不可多见,可谁能不叹服这春之力,谁又敢低估这春之力呢!
2.求三句驻足与行进的名言朋友快快走,你不要为眼前的美丽风景而驻足。
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 鲁迅
泰戈尔名言
1、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2、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3、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去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4、如你必须战斗或者在市场上取得最有利的地位,你就不能不冲锋、奔跑和大步行进。
3.关于美景的诗句一共两篇文章,第一篇或许有点长,你可以取其中有用的部分. 街边的风景 我是一个喜欢在清晨上街行走的女子,喜欢城市苏醒时的静谧和安详。
清晨,鸟儿在树顶上唧唧喳喳地歌唱,露珠在低矮的灌木丛中闪亮。马路上的车辆稀稀疏疏,晨练的人们披着朝阳的光辉。
这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芬芳,显示出朝气活力。 我喜欢看街边的风景,亦或自己也是这晨的风景之一吧,可自己总是不觉得的,眼里边全是人家的景。
(一)街角拉二胡的老人 一座工厂宿舍大院的小门头伸出宿舍楼1米多,门头的墙与紧挨街边的楼房之间,就有了一个小犄角。 小犄角里,停一辆整洁的小三轮车,三轮车上摆了些修自行车的家什:气筒、车胎、小工具箱之类;三轮车前,小木凳上坐了一位衣着整洁的老人,每天的早晨没什么生意的时候,他总在咿咿呀呀地拉着一把二胡。
曾经痴迷于吉他的低沉婉转,也喜欢萨克斯的悠扬雄浑。老人在清晨街角的二胡琴声,娓娓流连在我耳内的却是岁月的缕缕沧桑。
这位热爱音乐的老人,是在用琴声来追忆那如水消逝的从前吗? 老人常拉的曲子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 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像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
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
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这位老人为什么也拉这样悲哀的曲子?日复一日,老人的心如何承此重压?他的身世里是不是也有瞎子阿炳那样深重的痛苦吗? 整洁的衣服是老式样的的卡中山装,头发虽然花白,脸色却泛着健康的光泽。
我想,但愿老人不是因家境不好才来街边摆摊修自行车吧? 是怎样的从前,在这阴郁的晨曦中,凄厉地吟唱!在一个心情郁闷的早晨,我禁不住驻足不前,热泪盈眶,脸上的肌肤在清晨的寒风中,也觉着有一阵颤栗在缓缓地爬。 老人抬头望了望我,每天早上从他身边经过的我,应该也是他看惯了的吧? 他把一只脚放下,二胡声重起过门,再拉出的却是极优美的旋律——江南名曲《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夸……” 原来,《二泉映月》也可以用来自娱的吗?我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在轻快的琴声中逃也似地走开了。 “我有心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婉转的二胡声,仍追在我的身后许久。
(二)凉亭里吹笛子的乞丐 天气一天天的热了,街边休闲广场的凉亭里,不知从哪天起,多了个蓬头垢面的乞丐。 脏污的长发,脏污的外衣,脏污的赤膊,脏污的短裤,一切乞丐的特色他都具备。
不同的是他能吹笛,一管干净的竹笛,在清晨总放在他肮脏的嘴边,冲破薄雾,清远地吹响。 凉亭外,三三两两的穿白着红的晨练老人,舞剑,做操,手提录音机里播放着节奏明快的歌曲。
乞丐闭了眼自顾自的吹笛,吹的曲目分明是缠绵的《梁祝》。 彩虹万里百花开/花间彩蝶成双对/千年万代分不开/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中年的乞丐,为什么要天天吹奏这凄凉到极致的曲子呢? 因为他的存在,我远离了凉亭行走,但《梁祝》是我极爱听的曲子,而且他吹奏得十分精妙,饱蕴了忧伤的情感。
老人们轻松的音乐总掩盖不了他的竹笛声,缠绵的《梁祝》笛声像点点滴滴滚动的露珠,细细凉凉地从我的双耳内进入,清清冷冷地缭绕在我的心底,把凄凄惨惨戚戚灌满我的思绪。这折磨人的音乐啊,这莫名的乞丐! 一个大风的早晨,使我与那位乞丐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一只蝴蝶,躺在了我行进的路上,牵住了我匆忙的脚步。一只苍老的大蝴蝶,曾经的色彩斑斓如今却似黄叶般枯萎。
年华老去的蝴蝶哦,狂风把它吹跌在土地上,再也不能飞起,徒劳地扇动着无力的双翅。 阴霾密布的天空,晚春的早晨这样地阴郁,行人与晨练的人们寥寥无几,他们离这里也太远,没有人能帮助我,只有乞丐离我近一些。
我知道应该把老蝴蝶拾起,放到草丛或是树枝上,避免它被人践踏的命运,可我是个不敢用手去捉任何昆云和小动物的小女子啊,请谁来为我解困呢?只有这还在闭目吹着《梁祝》的乞丐。 “哎,你,你,请你过来。
帮个忙,好吗?”我高声地叫。 终于,他明白了我是在叫他,放下竹笛,迟缓地起身,犹犹豫豫地向我走过来。
就在这时,从街边的楼房里,一阵风似地走出了一位胖胖的老妇人。她快步的超越我,穿了皮鞋的脚,没有任何顾忌地踩在老蝴蝶的身体上,甚至还故意的用鞋底重重地旋转了一下。
“啊!”一声惨痛的呼叫从我的心底迸叫起来。 “我以为是片大黄叶子呢。”
胖妇人望着我一双冒火的眼睛,停下脚解释。 既然知道是踩了东西,干吗下脚那么重?难道落叶就可以随意践踏吗?我不忍心再看老蝴蝶的残片。
呆呆地站在一旁的乞丐,双眼里渐次泛。
4.关于写景的古诗大全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7、《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8、《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9、《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0、《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1、《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3、《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15、《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6、《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7、《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8、《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9、《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0、《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有一句名言说朋友快走,你不要为眼前的美丽风景而驻足主题:朋友快走,你不要为眼前的美丽风景而驻足.解冻心灵:留在你我心底的一道风景每天,我们都被紧张的学习弄得疲惫不堪,每天,我们都被各色的信息弄得眼花缭乱,每天,我们都被莫名的烦恼弄得焦躁不安……伴随这种种的现实,在日历一页页被撕去后,我们的心灵被冰冻了.阳光一直在门外等待,但门没开,它只能悄然离去;清风一直在窗外静候,但窗没开,它只能重归山间.世上种种美丽就这样却被我们的眼睛“视而不见”.我们一路飞奔,一心向前,殊不知路旁有鲜花盛开,妖娆动人.哲人说:一沙一世界.佛家说:一叶一菩提.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不信,朋友,放慢你的脚步,你会发现世界的色彩如此动人,自然的天籁如此动听!冰心老人为夕阳下的一瞬而热泪盈眶,郁边夫从扫帚扫过的条纹中感受到无尽落寞,老舍为一只麻雀而或喜或哀,苏东坡因一梦而写出《江城子》这一千古传诵的诗篇……他们之所以如此多情,只在于他们懂得解冻自己冰封的心灵,放慢脚步,用心去呤听自然的心声,用心去发现世界的色彩.快走虽然能够走远,冰冻心灵也能减少外界的干扰,但到了暮年,蓦然回首时,你会发现你的一生是空白的.你错过了人生路上的鲜花,流水里的以及那醉人的风中的鸟鸣.据说,洛克菲勤,这位富可敌国的商业巨子,一生忙碌,当老迈多病的他坐在自己亲手创建的石油帝国里时,却感到孤独,寂寞无助与凄凉,这时的他才幡然醒悟,决心好好享受人生路上最后的美景.他开始捐款,为各地慈善事业提供资金资助.终于,他看到了难得一见的“路旁风景”,有来自孩子的喜爱,有来自青年的崇拜,有来自友人的倾佩,有来自受接济者的感激……同样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美的时光,也是人生之路上最美的路段.父母老师是路上最美的鲜花,青春年少是路边宝贵的小草.如果心灵的冰冻使我们只知埋首于路途的奔波之中,不耐烦的对待父母深切的叮呤,浪费大量时间于嘻戏之中,不能体会学习的幸福和有趣,总把它看成是苦行,一种毫无乐趣的修道;那么,我们不但不能看到迷人的鲜花,不能倾听那风的絮语,更不能拥有美丽的作到.所以,让我们敞开心扉,放慢脚步,去感受每一缕微风,沐浴每一丝阳光,呼吸一下清爽的空气,听一听溪水的歌声,不错过人生的每一处精彩!独守一盏青灯品一杯香茗,香烟袅袅,清风吹扬了泛黄纸页上的墨香.一本词集,一幅幅留在我心底的风景.你罗裳轻解,莲步微抬,一举手一投足都像是妩媚凄迷的梦.你纤纤玉手摇动船橹,眉间是一缕化不开的愁意.远望天边,和丈夫相隔千里不得相见,垂头自视,人比黄花,未老心衰.你饮尽杯中残酒:你不怕颠沛流离的生活,你只怕今生都无法与相爱的人团聚!雁字归时,你寂寞独听芭蕉细雨,佳节重阳,你枯坐黄昏东篱把酒.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岂止秋雨,是春恨,恨“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是离愁,愁“物是人非事事休”!你荡舟向前,看见群鸥争渡,你真的醉了,可即使是模糊的醉眼中亦迷离了不堪回首的往事,“花自飘零水自流”,你喃喃地念着,两行清泪流下,才下眉头的愁意随着泪冲到了心头.这个奇女子用绝世才情道出一生的凄楚.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清照瘦影荡舟于万荷丛间,是留在我心底的风景.你有豪情万丈,赤壁千年的风吹动你羽扇纶巾,也吹动了你的心弦,于是你让脚下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仙道乘风,你在这份豪情中忘记了官场失意流离失所,你飘飘忽如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即使仕途一片黑暗,你已双鬓为白,却也愿意牵黄擎苍,挽强弓搭重箭,为大宋驱赶北方敌寇.但你空负八斗之才却无人赏识,你终于避世,田居于乡野.你也有感伤,感伤同为文人为什么王安石能翻云覆雨.其实你明白,你可以支持变法谋求高位,可是看着贫瘠土地上的百姓的恐惧疲惫的目光,你又怎能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天下黎民苍生?你独持异议,看到满朝文武同情也畏怯的目光,你嘲讽地笑了.赤壁的风凉啊,渐渐吹凉了你的赤子之心.你叹自己早生华发,望着奔腾江水,你只恨不能江海寄余生……赤壁之上,东坡舒展了俊逸眉宇,衣带布袍随风飘扬,落寞的背影仿佛碧波之魂是留在我心底的风景.“落花流水春去也”后主的国恨,“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的执著,“西城杨柳弄春柔”秦观的柔情,“深山夕照深秋雨”容若的达观……这些都是留在我心底的风景.青灯乍灭,茶香飘散,香烟燃尽.合上书本,这些词句如沧海遗珠般连缀成了一幅幅最美的画卷,似乎能从这些佳句中读出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一份独有的情感,这些应是留在我们华夏儿女心中永不泯灭的风景.。
6.速求一篇以名言:朋友快快走,你不要为眼前的美丽风景而驻足解冻心灵
留在你我心底的一道风景每天,我们都被紧张的学习弄得疲惫不堪,每天,我们都被各色的信息弄得眼花缭乱,每天,我们都被莫名的烦恼弄得焦躁不安……伴随这种种的现实,在日历一页页被撕去后,我们的心灵被冰冻了。
阳光一直在门外等待,但门没开,它只能悄然离去;清风一直在窗外静候,但窗没开,它只能重归山间。世上种种美丽就这样却被我们的眼睛“视而不见”。我们一路飞奔,一心向前,殊不知路旁有鲜花盛开,妖娆动人。
哲人说:一沙一世界。
佛家说:一叶一菩提。
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不信,朋友,放慢你的脚步,你会发现世界的色彩如此动人,自然的天籁如此动听!冰心老人为夕阳下的一瞬而热泪盈眶,郁边夫从扫帚扫过的条纹中感受到无尽落寞,老舍为一只麻雀而或喜或哀,苏东坡因一梦而写出《江城子》这一千古传诵的诗篇……他们之所以如此多情,只在于他们懂得解冻自己冰封的心灵,放慢脚步,用心去呤听自然的心声,用心去发现世界的色彩。
快走虽然能够走远,冰冻心灵也能减少外界的干扰,但到了暮年,蓦然回首时,你会发现你的一生是空白的。你错过了人生路上的鲜花,流水里的以及那醉人的风中的鸟鸣。据说,洛克菲勤,这位富可敌国的商业巨子,一生忙碌,当老迈多病的他坐在自己亲手创建的石油帝国里时,却感到孤独,寂寞无助与凄凉,这时的他才幡然醒悟,决心好好享受人生路上最后的美景。他开始捐款,为各地慈善事业提供资金资助。终于,他看到了难得一见的“路旁风景”,有来自孩子的喜爱,有来自青年的崇拜,有来自友人的倾佩,有来自受接济者的感激……
同样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美的时光,也是人生之路上最美的路段。父母老师是路上最美的鲜花,青春年少是路边宝贵的小草。如果心灵的冰冻使我们只知埋首于路途的奔波之中,不耐烦的对待父母深切的叮呤,浪费大量时间于嘻戏之中,不能体会学习的幸福和有趣,总把它看成是苦行,一种毫无乐趣的修道;那么,我们不但不能看到迷人的鲜花,不能倾听那风的絮语,更不能拥有美丽的作到。
所以,让我们敞开心扉,放慢脚步,去感受每一缕微风,沐浴每一丝阳光,呼吸一下清爽的空气,听一听溪水的歌声,不错过人生的每一处精彩!
独守一盏青灯品一杯香茗,香烟袅袅,清风吹扬了泛黄纸页上的墨香。一本词集,一幅幅留在我心底的风景。
你罗裳轻解,莲步微抬,一举手一投足都像是妩媚凄迷的梦。你纤纤玉手摇动船橹,眉间是一缕化不开的愁意。远望天边,和丈夫相隔千里不得相见,垂头自视,人比黄花,未老心衰。你饮尽杯中残酒:你不怕颠沛流离的生活,你只怕今生都无法与相爱的人团聚!雁字归时,你寂寞独听芭蕉细雨,佳节重阳,你枯坐黄昏东篱把酒。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岂止秋雨,是春恨,恨“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是离愁,愁“物是人非事事休”!
你荡舟向前,看见群鸥争渡,你真的醉了,可即使是模糊的醉眼中亦迷离了不堪回首的往事,“花自飘零水自流”,你喃喃地念着,两行清泪流下,才下眉头的愁意随着泪冲到了心头。这个奇女子用绝世才情道出一生的凄楚。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清照瘦影荡舟于万荷丛间,是留在我心底的风景。
你有豪情万丈,赤壁千年的风吹动你羽扇纶巾,也吹动了你的心弦,于是你让脚下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仙道乘风,你在这份豪情中忘记了官场失意流离失所,你飘飘忽如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即使仕途一片黑暗,你已双鬓为白,却也愿意牵黄擎苍,挽强弓搭重箭,为大宋驱赶北方敌寇。但你空负八斗之才却无人赏识,你终于避世,田居于乡野。
你也有感伤,感伤同为文人为什么王安石能翻云覆雨。其实你明白,你可以支持变法谋求高位,可是看着贫瘠土地上的百姓的恐惧疲惫的目光,你又怎能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天下黎民苍生?你独持异议,看到满朝文武同情也畏怯的目光,你嘲讽地笑了。赤壁的风凉啊,渐渐吹凉了你的赤子之心。你叹自己早生华发,望着奔腾江水,你只恨不能江海寄余生……
赤壁之上,东坡舒展了俊逸眉宇,衣带布袍随风飘扬,落寞的背影仿佛碧波之魂是留在我心底的风景。
“落花流水春去也”后主的国恨,“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的执著,“西城杨柳弄春柔”秦观的柔情,“深山夕照深秋雨”容若的达观……这些都是留在我心底的风景。
青灯乍灭,茶香飘散,香烟燃尽。合上书本,这些词句如沧海遗珠般连缀成了一幅幅最美的画卷,似乎能从这些佳句中读出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一份独有的情感,这些应是留在我们华夏儿女心中永不泯灭的风景。
关于梨花的诗句加鉴赏
1. 关于山川之美的诗句
2. 关于答谢中书书诗句的默写
关于山川之美的诗句 1.描写山川之美的诗句
诗中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2.赞美山川之美的诗句有哪些
1. 宋·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宋·苏轼《初入庐山三首其一》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蔼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识故侯。
3. 明·汤宾尹《同友人游黄山》
冒雨穿山羡未曾,息肩无寺寺无僧。
宽围白浪身千叶,峭入青天手一藤。
龙吼药炉舂急杵,猿调茶鼎煮孤灯。
与君伸脚量峰碛,踏着云光不记层。
4. 唐·王昌龄《送高三之桂林》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5. 清·袁枚《独秀峰》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3.描写山川之美的句子
1.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涛,汹涌澎湃,雄伟壮丽.
2.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
3.山有雄壮的风,山也有朴素的品格。山豪迈,山也俊秀。奇险是山,逶迤是山,平坦是山,突兀是山,温柔是山,呼啸是山。山,时而鬼斧神工,时而又平淡无奇。山的性格是刚强的,不惧怕任何压力,但平素却显得和蔼慈祥,文质彬彬,英俊而柔情。因为有山,流水乃为之改道,因为有山,城市才缘依环绕。大山以浑厚坦荡容纳万世汇聚百川。
4.人在山顶,你会觉得山再巍峨,人也能把它征服,而此时的山正默默无闻地向你展示,不远处它的伙伴比它更壮观。人在山谷,常会感叹山高不可攀,而此时的山却悄然无声向你披露,很多人正从它的峰头悠然而下。
5.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涛,是山对肆虐狂风之抗议;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对流逝岁月之记录。
6.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启迪万物。这是山给予我的厚重酬报。我对于门前的山,仿佛读懂了李白与敬亭山,产生了“相看两不厌”的情感。
7.山是一部辞典,年轻时读它薄,年长时读它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让人类读了千万年而永远读之不完。山依然那样虚怀若谷,山总是乐于把丰富的宝藏奉献给热爱它的人们。搜寻世上所有的形容词不足以涵括山的睿智。
8.山最朴素的品质是石头,而石头从不代表山,山是它身上所有存在的总和。山的身体潜藏无数的财富,金银铜铁,锡铝镍铬,鲜花美玉,矿泉温泉,钻石石墨,木材草药,珍禽异兽,只要你善于发掘,决不会宝山空回。即使普通如石头,也有许许多多的品格。山身上还有人类至今尚未发现的。珍贵出于山,平凡出于山,山的身上凝聚着人类物质和精神的丰厚成果。
9.大地何其广袤,而山其实更壮阔。山的面积是陆地的三倍。山虽然以石为怀,却从不嫌弃泥土,始终与泥土相依相伴。山虽然雄奇伟岸,却甘愿把泥土表露在自体周围。人们赞叹山之伟大,而山却把泥土捧在自己的峰巅。山因为有泥土,孕育了坚贞不渝的青松,青松以其苍翠葱茏描绘着大山永远不老的情怀。山正因为有泥土为伴,方衬出挺拔茂盛英姿勃发青春常在。
4.有关祖国山川美的诗句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简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5.山川之美的名诗名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6.描写山水之美的古诗词名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李白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关于答谢中书书诗句的默写 1.古诗文默写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望岳 登岳阳楼 鲁山山行 渡荆门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黄鹤楼 崔颢
昔 人 已 乘 黄 鹤 去,此 地 空 余 黄 鹤 楼。
黄 鹤 一 去 不 复 返,白 云 千 载 空 悠 悠。
晴 川 历 历 汉 阳 树,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
日 暮 乡 关 何 处 是,烟 波 江 上 使 人 愁。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答谢中书书 名句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赏析: 俊俏的山,直直耸立,有白云轻绕;俊美的水,清澈见底,有鱼儿嬉戏。溪水两岸的石壁,更是美妙绝伦:绿树、青草、翠竹、红花、蓝天、白云……四时不同、景色各异,五彩缤纷、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特别是青翠的丛林,碧绿的修竹,四季常青、生机盎然。这一句是概括描写,作者紧紧抓住江南景物的特点:高山、流云、溪水、青林、翠竹……用白描的手法,稍加点染,便组成一幅江南山川秀美图。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赏析: 早晨,群山叠翠、清雾朦胧:山,似出浴的西子,亭亭玉立、超凡脱俗;雾,似斜披的轻纱,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这是一天最美的开始。
山,阳光相拥,雾,紧紧依偎。 漫步崎岖的山间小路,看舒缓的溪水流淌,品轻巧的小鸟婉鸣,听通灵的猿猴长啸,乐趣无限。
山是质朴的、独特的,水是自然的、灵动的。多么清净的山水啊!一如梵音自天际间飘来,顿时让人耳聪目明,如悟禅机。
黄昏、夕阳,又是另一幅山水佳景。落日余辉铺就大地、淙淙溪流碧波荡漾;光和影巧妙的揉和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光下的水、哪是水中的光,波光一起粼粼生辉;调皮的锦鳞,时而在水底觅食、嬉戏,时而跳出水面,搅动阵阵涟漪,圈圈荡漾到远远的岸边。
独处如此美景之中,自觉不自觉的融入了自然,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人间仙境莫非在此?不然的话,为何这般清幽、脱俗,不带一丝人间烟火。语言简明、质朴、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扩展资料: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二、创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
谢中书(谢微)与陶弘景都卒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谢微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书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后。
因此这篇文章当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参考资料:
“诗佛”王维最美禅意诗
1.驿路梨花找出梨花描写的句子并赏析
文章开头对梨花的描写,是实写。
皎洁的月光,白色的梨花,朦胧的梨树林,构成了清新宜人的境界。这里以细腻有致的笔墨描写美丽洁白的梨花,决不是随意点染的闲笔,也不是孤立地描摹自然风光。
不仅揭示了“梨花”和人家的关系,还象征了在困境中看到希望。文章第二次对梨花的描写是虚写,“我”在睡梦中见到哈尼族小姑娘在梨花丛中唱歌。
在这里以花寓人,人花合一,不仅为全文形成了浓重的抒情氛围,而且赋予未出场的主人公以鲜明美好的形象。第三次描写梨花是在文末,也是实写,看着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文章戛然而止,寓情于景,梨花象征的是雷锋精神,开遍天涯海角。查看全部7个回答 美度 百年瑞士制表工艺-瑞士美度表Mido中国网站 美度,美度手表致力于开拓创新与设计美学和功能性相结合。
点击中国网站查看更多。瑞表企业管理(上海)..广告 主页︱广州维修服务中心_万菱汇国际中心 ? 美度·北京·上海·广州维修中心位于广州天河区天河路万菱汇国际中心A塔7层703室。
寻找维修中心_用户手册_享受我们的专属服务_保养您的腕表。上海讯菁通讯设备有..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赏析驿路梨花200字 《驿路梨花》描写梨花的句子赏析: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赏析:以自然环境美烘托出不平常的小屋。把读者带入优美的意境之中。
2、"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赏析:着意于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和人物相映生辉。 3“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赏析:文章结尾的引用语“驿路梨花处处开”,引用古诗词托物寓意,妙语双关。这"梨花"是边疆洁白盛开的花,是哈尼小姑娘梨花,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
以梨花的自然美,来烘托人物心灵的美。15 浏览2222019-06-02 《驿路梨花》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赏析"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赏析:以自然环境美烘托出不平常的小屋。把读者带入优美的意境之中。
50 浏览9232018-05-07 驿路梨花中有哪些景物描写并赏析 《驿路梨花》描写梨花的句子赏析: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赏析:以自然环境美烘托出不平常的小屋。
把读者带入优美的意境之中。 2、"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赏析:着意于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和人物相映生辉。
3“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赏析:文章结尾的引用语“驿路梨花处处开”,引用古诗词托物寓意,妙语双关。
这"梨花"是边疆洁白盛开的花,是哈尼小姑娘梨花,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以梨花的自然美,来烘托人物心灵的美。
《驿路梨花》标题出自陆游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创作背景: 绍兴三十一争(1161)九月,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
十一月,虞允文指挥宋军大败金兵于石矶。不久完颜亮为其部下所杀,金兵被迫撤退。
十二月,知均州武钜派乡兵总辖杜隐北进,曾一度收复西京洛阳。这时陆游在杭州任大理司直兼宗正簿,闻报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
53 浏览30092019-03-28 驿路梨花找出梨花描写的句子并赏析?《驿路梨花》,现已成为初一上学期的语文第九课。“驿路梨花”出自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原意为可以预料到来年寒食节,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驿路梨花》赞美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开遍神州大地。
扩展资料 1、“驿路梨花”极富诗意,梨花洁白如雪,香气四溢。想到梨花,我们就会想到纯洁和美丽,想到梨花,我们就会感到一股扑面的春的气息。
梨花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每次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2、文章开头对梨花的描写,是实写。
皎洁的月光,白色的梨花,朦胧的梨树林,构成了清新宜人的境界。这里以细腻有致的笔墨描写美丽洁白的梨花,决不是随意点染的闲笔,也不是孤立地描摹自然风光。
不仅揭示了“梨花”和人家的关系,还象征了在困境中看到希望。 3、文章第二次对梨花的描写是虚写,“我”在睡梦中见到哈。
2.东兰梨花 古诗文鉴赏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翻译
如雪偶般又轻又薄的梨花瓣烦刻间已飘飞满地。这一刹那的景象使我们顿悟了人生,最美的时刻也就是开始领悟到人生凄然的时刻。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募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
赏析
苏东坡最为得心应手且作得最好的诗体,自然七言古诗,然而苏诗另有一绝,在宋朝诗坛堪称独步的,那就是七言绝句。比起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七古,这些清新绝俗的小品诗或许更有它令人喜爱的特色。
苏东坡的七绝纯粹是性灵的流露、天才的横溢,不修饰,不用典故,几乎全是白话的作品,这些全是苏轼这位伟大的诗人,伟岸的心灵在闲暇时偶发的,对人生明澈观照。有的如晶莹浑圆的明珠,有的如清晨,有的如朝露,有的如儿童的嬉笑。。总之这些作品是我们一读就会喜欢的而且百读不厌的。 “东栏梨花”就是其中最有名的其中一首。
“东栏梨花”,看似很平淡,好像都写得出这样的诗,但古今以来却只有这一首写梨花的诗篇,传诵千古,至今仍脍炙人口。何故呢?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实在不容易,只觉得他所描写的景物很美,又很亲切,真是近在眼前。
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
柳絮飘飞,梨花亦开遍了一城的雪白这里更加强调的是白色——春色之美原在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如锦绣般的大地——但是这里单只描写雪白的梨花(柳絮只是陪衬),更着眼于自己家门口东栏边的一株梨花——它愈开得热闹,愈引人惆怅——到这里,此诗的获烈特色完全显现出来了,一株如雪的梨花,一味强烈的白色这引起人共鸣的主要关键所在,任何人面对如此一幅画面,也会稍然为之动容:
东坡此诗似伤春而实未伤春,一点也没有颓废衰飒的调子,只是纯美的欣赏与人生哲理的。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时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
3.关于风的诗句 带解释 赏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翻译: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赏析:
这首诗景色凄美。诗的起首四句特别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人带入风雪弥漫、景物新奇的境地。冬天,百花藏形匿影,百虫声销迹灭,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色:衰败的枯草,凛冽的北风,天空中愁云密布,大地上冰天雪地。面对此景,人的心境应该是惆怅、凄苦的,然而诗人却能别出心裁,笔锋一转,把这令人凄清的雪花化为春日之梨花,给全诗增加一点亮丽的色彩。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翻译:
春风拂过,又把江南岸的每一个角落吹的翠绿,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
赏析:
前一句为千古名句,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用疑问句式表现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思念家园的心情。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翻译:
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赏析:
“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十分有名的诗句,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把春风比作剪刀?本句将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4.古诗赏析《东栏梨花》(追加分)一、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翻译: 如雪偶般又轻又薄的梨花瓣烦刻间已飘飞满地。这一刹那的景象使我们顿悟了人生,最美的时刻也就是开始领悟到人生凄然的时刻。
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募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 诗人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这就抓住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 其实,这“一株雪”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吗?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
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你看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 二、古诗词赏析方法 1、古诗分类: 绝句: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律诗: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2、方法指导: (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 4) 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3、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 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
(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 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 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 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 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马致远、崔颢、苏轼、) 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
志向、心愿,抒发对。
愤慨、不满。
(曹操、李白、韩愈、) 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
之情)。
(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 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 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对。
的不满,或对。
寄予。
的愿望。 分析: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
5.东兰梨花 的语言赏析题目柳絮浪飞,柳树也已经长成深绿色(初生的有淡黄的茸毛覆盖与叶.“惆怅”?
回答,人生看得几清明,此时梨花方开:
1.清明时节春基本过半,这是自然春花悉已开遍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而当柳树飘絮则是夏天悄悄取代春日的时候,自己却韶华老去,而感到虽然年年岁岁花相似,所以看起来就像是黄的),请具体赏析。
1,但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
惆怅东栏一株雪,柳絮飞时花满城 。从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梨花开了谢,可以看出作者从年年清明时节(这本来就是个充盈着悲情的节气)看着梨花开落、前两句诗写春末夏初的景物特点?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
6.5句带花唐诗的诗句鉴赏1.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虞世南 《咏风》)
赏析:诗人通过写歌、影、香,巧妙地运用听觉、嗅觉和视觉,让人真正感觉到了风的存在。
2.解落三秋夜,能开二月花。 (李侨 《风》)
赏析:这首诗妙在句句写风,简直是呼之欲出,却又无一“风”字留在字里行间。
3.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张敬忠 《边词》)
赏析:写边地的荒冷,,流露出的感情却是对景色的欣赏,也蕴涵着对长安的怀念。
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春晓》)
赏析:诗人捕捉了生活中最平凡的一个镜头,而爱春、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全诗明朗自然,浑然一体,表现了一种超然的韵致。
5.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 《过故人庄》)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田园诗,描写了美丽、平静的田园生活和宾主之间的纯真友谊。
7.古诗中的花加赏析写花的诗句 咏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钱氏池上芙蓉 (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 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 别有池塘一种幽.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 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 待我泛红光. 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陆游 梅花绝句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桃花: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王维《田园》)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明·王冕《题墨梅图》) 水仙:送内弟袁德师 (唐)窦群 南渡登舟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 因君相问为官意,不卖毗陵负郭田。
板桥晓别 (唐)李商隐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水仙操 (唐)李咸用 大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 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 水仙缥缈来相迎,伯牙从此留嘉名。
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 檿丝相纠成凄清,调和引得薰风生。
指底先王长养情,曲终天下称太平。 后人好事传其曲,有时声足意不足。
始峨峨兮复洋洋,但见山青兼水绿。 成连入海移人情,岂是本来无嗜欲! 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金将轸玉。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关于花的诗句(带花字)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天地寂寥山再歇,几时修得到梅花。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
赏析自己按上面的找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种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8.120%正确 描写梨花的(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 桃花的(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江流.) 杏花的(一枝红杏出墙来 ) 桂花的(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菊花的(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月亮的(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黄鹤楼在现代的(湖北)省(武汉)市内 描写节日有关的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题临安邸诗题的意思是:(写在临安宅邸的墙壁上) 一个故事,一个农家孩子因画荷花而成才,这个人叫:(王冕) 填词语意思:四时(四季) 别样(特别,分外) 填诗句:(出淤泥而不染),耀清连而不妖. 西湖有关的诗,(填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写出三首反映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诗 杜甫的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千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关于送别的诗2首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描写春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西湖--(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根据称号写诗人 大杜(杜甫) 小杜(杜牧)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鬼(李贺) 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 唐朝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 ) 根据诗人当时的心情,写诗句 喜(漫卷诗书喜欲狂 ) 怒(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写诗里面含有下列字的诗句,诗题和所写的作者: 含有的字 诗句 作者 风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 雪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卢纶) 雨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 露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 花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唐寅) 红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 柳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 绿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
古诗《凉州词》全文翻译
王维的诗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风格鲜明。他的山水诗、边塞诗,意境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精品。下面是相关的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析:这首《辛夷坞》是王维《辋川集》诗二十首之第十八首。这首《辛夷坞》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王维写辋川诗时是在晚年,即安史之乱以前。全诗用比的手法,有优美生动的形象和乐府民歌的韵味,诗意极其含蓄。宋人方回认为此诗是辋川诗中的佳篇,“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瀛奎律髓》)。我想,其妙不在“幽极”,应在它的精巧寓意。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
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析:诗题一作《猎骑》。从诗篇遒劲有力的风格看,当是王维前期作品。诗的内容不过是一次普通的活动,却写得洋溢,豪兴遄飞。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至于其艺术手法,几令清人沈德潜叹为观止:“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唐诗别裁》)综观全诗,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析: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拆开来看,这首诗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析:这首诗是王维五言绝句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五首。鹿柴,是辋川的地名。《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十九说:“佳处不在语言,与陶公‘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王维此诗与陶渊明的空灵、隐逸是类似的境界。这就是说,此诗的优长之处在于苏轼评论王维时所说的“诗中有画”。王维长年在京师做官,又多与亲王贵主交接往来,文名盛极一时,被公认为、天宝时期的文宗。
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析:此诗描写诗人山行时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清浅的溪水,冷肃的秋意,水底粼粼可见的白石,山中逐渐凋零的红叶,再配以山岚翠色为背景,互相映衬,构成一幅远近有致、色彩鲜丽、富于实感的水彩画,寂静中见幽趣,清寒中有美感。
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和作者某些专写静谧境界而不免带有清冷虚无色彩的小诗比较,《山中》所流露的感情与美学趣味。
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析:王维的诗,“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涵泳大雅,无异天籁。这是一首知名度较高的小诗,很有艺术特色。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析:这是王维十九岁时写的一首七言乐府诗,题材取自陶渊明的叙事散文《桃花源记》。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王维这首《桃源行》,正是由于成功地进行了这种艺术上的再创造,因而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得以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世流传。试将这首《桃源行》诗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作比较,可以说二者都很出色。诗中展现的是一个个画面,造成诗的意境,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想象、玩味那画面以外的东西,并从中获得一种美的感受。
我要5首古诗的赏析
古诗《凉州词》全文翻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1、原文
凉州词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赏析
诗人以饱蘸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描写月亮的诗句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好,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文赏析
肃宗上元元年 (760),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草堂,总算有了栖身之所。不料到了第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创作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全诗分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 “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 响宏大,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使“卷我屋上三重茅” 富有动作性和感彩。“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一个接一个的动态组成一幅幅图画,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第二节五句,是前一节的发展。诗人眼巴巴地望着狂风把屋上的茅草一层 又一层地“卷”走,有的“挂罥长林梢”,有的“飘转沉塘坳”,已无法收回。 而能够收回的,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极深刻,也极 沉痛。“归来倚仗自叹息”中的“归来”,补写初闻风声,诗人即拄杖出门, 直至大风破屋,茅草丢失,才无可奈何地回到屋内。“自叹息”的“自”字尤 沉痛。如此不幸,却无人同情和帮助,只有“自”叹“自”嗟。世风之浇薄,意在言外。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宛然在目,而又今中含昔、小中见 大。成都的八月并不冷,然而“床头屋漏无干处”,布衾又旧又破,就感到冷。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词约义丰,概括了长期以来的贫 困生活。而这贫困,又与国家的丧乱有关。“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 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 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 残破不堪的国家; 一收,又回到 “长夜沾湿”,布衾似铁的现实,水到渠成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第四节以表现理想和希望的“安得”二字领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 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三句,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 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欢 颜”、“安如山”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 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温何由彻”的痛苦 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和火热希望。这种和希望,咏歌之不足, 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 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下简称《白雪歌》)可以说是唐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它既是一首边塞诗,又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雪与严寒,表现了送友惜别的深情。
这首诗景色凄美。诗的起首四句为诗的发端,“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沈德潜《说诗阵语》)特别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人带入风雪弥漫、景物新奇的境地。“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的《春雪》)和“洛阳梨花落如雪”(萧子显《燕歌行》)是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北国冬天的雪花比作南方春天的梨花,使严寒之中透露出盎然春意,别有一番情趣。冬天,百花藏形匿影,百虫声销迹灭,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色:衰败的枯草,凛冽的北风,天空中愁云密布,大地上冰天雪地。面对此景,人的心境应该是惆怅、凄苦的,然而诗人却能别出心裁,笔锋一转,把这令人凄清的雪花化为春日之梨花,给全诗增加一点亮丽的色彩。诗人能从雪花联想到梨花,目然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雪莱所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大雪纷飞,满眼是银白世界,然而,在这皑皑白雪中,中军帐上那一面鲜红的旗帜就格外引人注目。这冷色基调上的一星暖色,一方面衬得整个画面更加洁白、凄寒,另一方面又给人以活力,给人以火热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在这凄美的景色中,诗人设宴送别归京的友人,那场面该是何等的动人。
唐诗中送别诗较多,各有千秋。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勉友人别效儿女忸怩之态,反映出送别时的豪迈情怀;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而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石酸中含情,频频劝酒声中自有无限情意,诗中流露出一种别时的愁情。
而《白雪歌》的别时场面与众不同,诗人在冰天雪地的中军帐为友人设宴饯行,那友情当是非比寻常。
诗中对送别的具体情景着墨不多,用的是侧面烘托。诗中用音乐来烘托送别的场面,而写音乐又不是侧重其本身,而是选用几种有代表性的边塞器乐——胡琴琵琶与羌笛,引入无限遐想,这里既有边地音乐的韵味,又有急管繁弦的热烈欢快的场面。在这奇寒的荒漠边地,诗人曾和友人同甘苦,共患难,这关系自然更加密切,情意自是更加深厚,而那既热闹又略带凄苦的音乐声正是传达了这种欢快之中更有离别时的惆怅心情。
送行的酒宴一直持续到垂暮时分。诗人送友人出了辕门,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去时雪满天山路”,雪大风狂,归途遥远,诗人的心中既有惜别的深情,又有隐隐的担忧,情绪极为复杂。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一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友人已经上路,而诗人依然站在雪地里,久久望着友人远去的马蹄印而不愿离去,这是为什么呢?是感叹“相见时难别亦难,还是担忧友人“长路关山何时尽”?是在内心安慰友人?莫愁前路无知己”,还是怨恨“春风不度玉门关”?悠悠情思如同那茫茫白雪一样,绵绵不断,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首诗气势宏大,写景既从大处落笔,又从细处着墨,把美丽的雪景写得形象生动,同时写景中又抒发了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愁情,可以说是景中含情,达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艺术境界。
诗的语言优美。诗中利用换韵与送到场景的转换,形成跌宕多姿的旋律。起音入声韵,急促激烈,与风雪相映衬,继而是阳春白雪,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再是“冰泉冷涩弦凝绝”,出现滞涩的场面,末尾渐入徐缓,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三绝”的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鉴赏
本诗是针对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所作的回赠诗,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将前两句的沉郁转而为豪放,这一句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意指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作者在困苦失意中不意志消沉,而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泰然处之。全诗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对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课文评点”说:“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
其后“有关资料”中卞孝萱、卞岐两人对此联的赏析则为:“‘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这一联本是刘禹锡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
对“千帆”和“万木”的理解,我以为卞氏所言更为有理,我们可以联系刘的另外两首诗来看看。
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到元和十年(815),朝廷有人想起用他以及和他同时被贬的柳宗元等人。从朗州回长安后,他写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诗云:“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从表面上看,此诗前两句写看花的盛况,并暗赞桃花之繁荣美好,后两句由物及人,关联到自己的境遇,似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叹。其实骨子里诗人是将千树桃花当作十年以来由于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愈来愈得意的新贵。他在结句指出:这些似乎了不起的新贵们,也不过是“我”被排挤出外以后被提拔起来的罢了。他的这种轻蔑和讽刺是辛辣的,使他的政敌感到非常难受。所以此诗一出,作者和他的战友们便立即受到打击和报复,再度被贬。
又过了14年,即大和二年(829),诗人才被召回长安任职。诗人《再游玄都观》云:“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有意重提旧事,向打击他的权贵挑战。诗人仍用此法,表面上写玄都观中桃花之盛衰存亡和世事难料的感慨,实则仍以桃花比新贵,种桃道士则指当时打击革新运动的当权者。这些人,经过20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势了,因而被他们提拔起来的新贵也就跟着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煊赫声势,让位于另外一些人,正如“桃花净尽菜花开”一样,而桃花之所以净尽,正是“种桃道士归何处”的结果。而这时,“我”这个被排挤的人,却又回来了。对于扼杀那次政治革新的政敌,诗人再次投以轻蔑的嘲笑。(见沈祖语)
细细品味,“万木”“千帆”“千树桃”的比喻,对象是一致的。只是在两首“桃”诗中作者多了些轻蔑和嘲笑,而在白乐天这位老朋友面前,诗人则敞开肺腑,多了些愤激和沉郁。当然。刘禹锡始终是傲岸的、豪放的、坚忍不拔的,这在第四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上可以看出来。
观刈麦赏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弊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南),后迁下(今陕西渭南北),一身经历了代宗、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七朝。曾任过周至尉、左拾遗、左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子少傅等官。白居易前期有热情,有锐气,是个同情人民,敢于反映民间疾苦,敢于揭露官场贵族黑暗面的官吏和诗人。后期锐气消失,棱角磨平,潜心佛事,以知足长乐,"独善其身"自居。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浅显著称,今留有作品三千多首,他自己分之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元稹为之编辑为《白氏长庆集》。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收割。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妇姑:媳妇、婆婆,古时媳妇称婆婆叫姑,称公公叫舅。荷:肩挑;用篮子盛着食物,这里即指饭篮。壶浆:用壶装着水,这里即指水壶。田: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丁壮:成年的男劳力。烤。惜:珍惜.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秉:拿着。田家:这里指一个庄稼户的产业。输:交纳。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事:从事。岁晏:年底。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绝妙山水不朽诗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
世间有一种美妙不过的事情,那就是天才诗人与奇妙山水的遇合。碧水青山本是大自然的杰作,但它就像养在深闺的处子,有待天才诗人去发现。天才诗人才高八斗,锦心绣肠,但他们涌泉般的才思必须找到一个最佳喷发口。前者一直在默默等待,后者也在苦苦寻觅。一旦他们相遇合,碧水青山将成为激发诗人创作和灵感的绝好对象,而天才诗人也将以与世人不同的慧眼灵心和生花妙笔发现并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它的绝世风姿。于是,作为他们美满结合的结晶,璀璨夺目的诗章诞生了。因此,天才诗人与奇妙山水的遇合,实在是山水的幸事,诗人的幸事,也是诗坛及后世读者的幸事。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与杭州著名的西湖之间,就曾有过这样一段姻缘。穆宗长庆二年(822),因国事日非,朝中朋党倾轧,屡次上书又不被理睬,正任中书舍人的白居易请求外任,被出为杭州刺史。已值“知天命”之年的白居易不再是那个“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愤激的青年,他的人生态度多了一份恬淡、超然与从容,从而有了更适宜的心情静观世事、领略山水、品味人生。对于杭州,白居易并不陌生。青少年时代,因河南家乡藩镇战乱不休,他曾南下投奔在杭州作县尉的堂兄,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这段早年时种下的情愫,使他对杭州除了向往之外,更多了一份亲切感。三十多年过去了,西湖畔的一花一木都还风景如旧否?这一切无疑一直在令他梦魂萦牵。出刺杭州的任命,对他来说可谓正中下怀。他怀着极其轻松喜悦的心情赴任,途中就写下了《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这样的写景佳制。到杭州后,他更是诗兴,留下了一系列描绘这里佳丽风光的不朽佳作,《钱塘湖春行》就是其中之一: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此诗当作于长庆三年(823)春。白居易于上年年底到达杭州,大约有许多公务急需交接处理,加上西湖的冬景毕竟稍逊其它季节的景致,所以白居易没有留下游赏之作。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年的春天来临,大自然才刚刚吐露出些许春的消息,白居易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西湖边。
全诗第一句交待了诗人观赏西湖的立足点,也是诗人此次“春行”的起点,为以下整个画面的展开确定了角度。“孤山”在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因与其它山不相连接,故名。据五代王谠《唐语林》卷六:“贞元(785-804)中,贾全为杭州,于西湖造亭,为‘贾公亭’。”白居易此次春行距贾全造亭不过二十余年,“贾公亭”当还存在,但现在已难觅它的踪迹。据白居易此诗,则贾公亭大致也在孤山的西北侧,则白居易此行的起点大约在今里西湖西岸的北山路中段。到过西湖的人都知道,这是观赏西湖景致的颇佳角度。从这里人们的视线可作扇面延伸,既能一目了然地看清里西湖,又可透过白堤看到外西湖更开阔澹远的湖面,有近有远,虚实相参,西湖的美景可尽收眼中。
第二句是总写。诗人来到湖边,首先自然是放眼四望,以求对西湖此时的景象有一个完整把握。只见春水方生,湖面一改冬日的浅涸,变得满满荡荡,似蕴含着无限生机。“初平”不一定最满,但意味着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继续上涨的势头,这是比已达到稳定的饱和更能唤起观赏者兴奋之情的景象。因为事物最美好的时光不一定是它达到盛满状态的时刻,而往往在于它蓬勃向上之时。云脚低垂也正是春天特有的景象,它似乎随时都有可能霈然作雨,催生万物。总之,春天来了,大自然的一切都从冬眠中苏醒过来,都变得那么活跃,那样时刻滋生着变化。
更值得玩味的是诗人的笔法。无论是交待观赏的立足点,还是总体描绘湖上景象,他都不是呆板地描叙。写位置,他忽北忽西;写景致,他忽高忽低。左右变幻,上下呼应,跌宕多姿,隐约透露出诗人既兴奋又闲暇、既深情又从容的观赏心态,并为全诗定下了轻松活泼的情感基调。
如果说首联是长镜头似地总写西湖的山寺云水,那么颔联则是目光收回,进行局部特写,着意刻划早春西湖的花鸟。诗人仍然不作呆板静止的描绘,而是换以疑问的语气出之。写早莺争树,问“几处”,可见不是处处;写新燕啄泥,问“谁家”,可见不是家家。这不仅极有分寸地准确描绘了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色,而且诗人自身那忽为争树的早莺所迷、忽而又为掠过的燕子所吸引、完全沉浸在这一派莺歌燕舞的早春景色中、时惊时疑、时喜时笑的姿态神情,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目前。方东树评此诗“象中有兴,有人在,不比死句”(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引),是深得此中三昧的。
颈联两句,诗人将目光再次稍稍推开,有似中距离的观照,转而重点写早春西湖的花草。上联中的莺燕是灵巧飞动的,而诗人则基本不动,在那里左顾右盼,四处打量。本联中花草是静止不动的,而诗人仍不肯作静止的描写。他反客为主,让自身动起来,走马观花,于是不动的花草也动了起来。不了解诗人与景物之间这一动与不动位置的变化,就不能理解花为何是“乱花”,花怎能迷人眼;为何是“浅草”来“没”、“马蹄”,而不是“马蹄”踏“浅草”。其实花并不“乱”,也没有有意来迷人眼,这只是诗人骑马一路穿行而产生的主观感觉。前四句画面中的景物都是动的,但整个画面本身没有动。这一联则画面中的景物基本不动,而整个画面快速切换,构成一种动静交错之致。同时,“渐欲”、“才能”与“初平”等相呼应,再次突出了早春景色的特点。
尾联两句,诗人将视线重新推向远处的白沙堤和湖东,描绘西湖的总体轮廓,以与首联相照应,使全诗的内容更加完足。如果说前六句都是实写,那么这两句是虚写;如果说前六句是景中含情,那么这两句是情中有景。诗人终于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依恋,坦言自己的“最爱”。同时,它也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一个更广阔的境界,那里堤痕隐约,绿树掩映,一切是那样的清丽,又带着一层朦胧。读者在欣赏前面各种景致的基础上,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开丰富的联想。虚实相生,全诗的意境得到了拓展。
我们能够分析的是此诗的技法,诗人也很可能或经过精心的谋篇布局、或不思索地运用了这些技法。但仅靠技法写不出好诗。白居易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和不朽才思与西湖美丽风光的美满结合,是作为歌咏西湖最优美乐章之一的这首诗歌问世的根本原因。杭州西湖名闻天下,与众多文人学士对她的动人赞美是分不开的。在这个行列中,我们忘不了白居易,也不会忘记这首《钱塘湖春行》。
与东栏梨花中写景有异曲同工的古诗文
描写月亮的诗句
古往今来,流传着许多千古名句、优秀诗篇,古诗的原意是指古代学者所创作的诗。下面是我精选的描写月亮的诗句,欢迎参考!
描写月亮的诗句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琦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子由徐州中秋作)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被,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
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关于月亮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
这首 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
这首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王维所居辋川别墅在终南山下,故称山居。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此诗以一"空"字领起,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反衬了当今社会官臣惰,贪,写出诗人自己的高尚情操,写出那无忧无虑,表达了作者十分向往这种生活。也表达了作者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不愿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古代文人多借清秋而写悲伤之意,此诗则属乐秋之佳作。《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色韵清绝。"《唐诗解》:"雅兴淡中有致趣。"《唐诗矩》:"右丞本从工丽入,晚岁加以平淡,遂到天成。"《唐诗合选详解》王云翼云:"前是写山居秋暝之景,后入事言情,而不欲仕宦之意可见。"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王维的人生大志也隐藏在字里行间。
中心:写清幽安闲之境,表达了诗人顺应天性,怡然自适。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虽然像陶潜所说的?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诗人姑且暂时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潜饮酒诗序)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诗人已经渐渐进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诗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好像在他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诗人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诗人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表现了诗人难以排解的孤独。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孤独、冷清的感受。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翻译如雪偶般又轻又薄的梨花瓣烦刻间已飘飞满地。这一刹那的景象使我们顿悟了人生,最美的时刻也就是开始领悟到人生凄然的时刻。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募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
ˋ
赏析
苏东坡最为得心应手且作得最好的诗体,自然七言古诗,然而苏诗另有一绝,在宋朝诗坛堪称独步的,那就是七言绝句。比起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七古,这些清新绝俗的小品诗或许更有它令人喜爱的特色。
苏东坡的七绝纯粹是性灵的流露、天才的横溢,不修饰,不用典故,几乎全是白话的作品,这些全是苏轼这位伟大的诗人,伟岸的心灵在闲暇时偶发的,对人生明澈观照。有的如晶莹浑圆的明珠,有的如清晨,有的如朝露,有的如儿童的嬉笑......总之这些作品是我们一读就会喜欢的而且百读不厌的。 「东栏梨花」就是其中最有名的其中一首。
「东栏梨花」,看似很平淡,好像都写得出这样的诗,但古今以来却只有这一首写梨花的诗篇,传诵千古,至今仍脍炙人口。何故呢?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实在不容易,只觉得他所描写的景物很美,又很亲切,真是近在眼前。
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
柳絮飘飞,梨花亦开遍了一城的雪白这里更加强调的是白色-----春色之美原在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如锦绣般的大地-----但是这里单只描写雪白的梨花(柳絮只是陪衬),更着眼于自己家门口东栏边的一株梨花-----它愈开得热闹,愈引人惆怅-----到这里,此诗的获烈特色完全显现出来了,一株如雪的梨花,一味强烈的白色这引起人共鸣的主要关键所在,任何人面对如此一幅画面,也会稍然为之动容:
东坡此诗似伤春而实未伤春,一点也没有颓废衰飒的调子,只是纯美的欣赏与人生哲理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