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搞好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

2.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方案(办法)

3.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

4.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方法

5.如何提高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效率57

六年级数学重点题型_六年级数学总复习

小学数学总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数的意义

自然数:

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即:a÷b= (b≠0)。

3、小数:

判断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把最简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在质因数中只有2和5两个因数组成的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的分母8分解质因数是2×2×2中,只有2,所以能化成有限小数。有如:中的分母20分解质因数是2×2×5中,只用2和5,也能化成有限小数。有如:中的分母15分解质因数是3×5中,不是2和5而是3和5,所以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

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如:六成==60% ,三成五=35%

折扣:“几折”就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如:五折=50%,七八折=78%。

注意: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只能表示分率,而不能表示数量,因此,在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上计算单位。

5、整数和小数的数位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 小数部分

… 亿级 万级 个级

位数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

计数单位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

6、除法、分数、小数、比的基本性质。

基本性质 应用

除法 被除数和除数同乘或同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计算小数除法和一些简便计算

分数 分子和分母都同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约分和通分

小数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把小数化简 如:0.3400

比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7、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第二部分:数的整除

1、因数和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如:15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5。)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如:31最小的倍数是31,没有最大的倍数。)

2、 是2、3、5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如302)

3的倍数的特征是:把各位上的数字加起来能被3整除。(如:324 3+2+4=9能被3整除)

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的数。(如:15、105、230)

在约分时的应用:,,观察分子分母的个位就很快知道能被2整除。

,,观察分子分母就知道这些数同时能被2、3整除。

,, 观察分子分母可以知道能同时被3、5整除。

3、素数和合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素数:一个大于1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这样的数叫素数。(如:31)

20以内的素数有:2、3、5、7、11、13、17、19,中最小的素数是2。

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25、30)最小的合数是4。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质因数:每个合数都能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素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如:18=2×3×3)

4、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互质数:

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如:5和7)

判断互质数的两种简单方法:

①两个数都是素数的一定是互质数。(如3和11是互质数)

②个数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8和9)

③较大数是素数的两个数一定是互质数。

5、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两种特殊的情况。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他们的乘积。

如果两个数中大数是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小的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7和11,2和17,5和7,8和9他们是互质数,所以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他们的乘积。

7和14,15和45,25和75他们就是倍数关系,所以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第三部分、数的运算

定律或性质 举例

加法 加法交换律:a+b = b+a

加法结合律:(a+b)+c = a+(b+c) 42+56=56+12

42+79+58=79+(42+58)

减法 减法的性质:a—b—c = a—(b+c)

或:a—(b+c) = a—b—c 8.29—3.6—6.7=8.29—(3.6+6.7)

13.42—(3.42+5.98)=13.42—3.42—5.98

乘法 乘法交换律:ab = ba

乘法结合律:(ab) c = a (bc)

乘法分配律:(a+b)c = ac+ac 4325=2543

865125=65(1258)

(+)×16=16×+16×

除法 除法性质:abc=a(bc) 326254=326(254)

第四部分:代数的初步认识

1、简易方程: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如:是方程,而3+25不是方程,5+36>100也不是方程。)

(2)解答方程的方法:有六种形式。

A、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B、被减数=差+减数 C、减数=被减数-差

  D、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E、被除数=商×除数 F、除数=被除数÷商

2、比和比例。

(1)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2)求比例和化简比的区别:

一般方法 结果

求比例 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 是一个商

化简比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方法是:整数比时,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分数比时,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最小公倍数,小数比时,同时乘以相同的倍数变为整数,再化。) 是一个比

3、比例尺: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比例尺。比例尺分数字比例尺 和线段比例尺。

 1) 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4、按比例分配: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先求出总份数。(各项比相加之和)

 (2)写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以总份数为分母,各部分比为分子)

 (3)求各部分量是多少。(用总量分别乘以几分之几)

第五部分、量的计量

1、常用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

(1)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2)重量单位:吨、千克、克

(3)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

2、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一般平年用“年份÷4”能整除的年份是闰年,不能整除的是平年。

整百年的年份要用“年份÷400”,能整除的年份是闰年,不能整除的是平年。

3、单位名称的转化:

×进率

高级单位的名数 低级单位的名数

÷进率

第六部分、几何初步认识

1、线:直线、射线、线段;

2、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3、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4、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5、圆形:(1)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

(2)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圆周率是一个固定的无限不循环小数,通常取值3.14。

6、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1)围成一个图形所有的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3)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

图形 周长 面积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c=d或c=2r s=

7、立体图形

(1)常见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

(2)表面积和体积:表面积:一个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体积: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容积: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3)各种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名称 表面积 体积

长方体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 ×2 体积=长×宽×高

v=abh

直柱体的体积

=底面积×高

正方体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6a2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3

圆柱体 圆柱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体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第七部分、简单的统计知识

(1)统计图分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2)各统计图的特点:

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部分量与整体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第八部分、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

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 总数-部分数=部分数

2、较小数+相差数=较大数 较大数-较小数=相差数 较大数-相差数=较小数

“多”可以有时根据具体情况说成“贵”、“超产”、“超过”等等;“少”说成“便宜”、“减产”、“节约”等等。

3、每份数(平均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平均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平均数)

有关“每份数(平均数)、份数、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又有具体的说法。如:

(1)行程问题:

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成反比例,

路程÷速度=时间(一定) 成正比例 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成正比例

(2)相遇问题: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一定) 《成反比例》

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一定) 成正比例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一定) 成正比例

往返的总路程÷往返的总时间=往返的平均速度

(3)售价问题:

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成反比例

总价÷单价=数量(一定) 成正比例 总价÷数量=单价(一定) 成正比例

(4)农业生产问题: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一定) 成反比例

总产量÷数量=单产量(一定) 成正比例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一定) 成正比例

(5)工作量问题: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一定) 《成反比例》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一定) 《成正比例》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一定) 《成正比例》 

4、一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倍数=一倍数 几倍数÷一倍数=倍数

5、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1)求分率 谁的分率=谁的数量÷单位“1”的量。

 (2)求数量 谁的数量=单位“1”的量×谁的分率。

 (3)求单位“1”(重点) 单位“1”的量=谁的数量÷谁的分率。

6、求分率(题目问题是: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应用题及文字题的方法:

 (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甲是乙的几倍? 甲是乙的百分之几?

方法:先把“是”字改为“÷”,然后甲÷乙

 (2)甲比乙多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甲比乙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方法:(大-小)÷比字后面的数。

第九部分、补充知识

1、常见的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分数

小数 0.5 0.25 0.75 0.2 0.4 0.6 0.8 0.125 0.375 0.625 0.875 0.1 0.05 0.04

百分数 50% 25% 75% 20% 40% 60% 80% 12.5% 37.5% 62.5% 87.5% 10% 5% 4%

2、1~20的平方值

12=1 22=4 32=9 42=16 52=25 62=36 72=49 82=64 92=81 242=576

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52=625

3、1~10的立方值

13=1 23=8 33=27 43=64 53=125 63=216 73=343 83=512 93=729 103=1000

4、常见的值。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就可以了。

6、一些特殊的正反比例的关系。

(1) 圆的直径与半径成正比例 ()

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成正比例 ()

圆的面积与半径(或直径、周长)不成比例

(2)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底面积成正比例。()

正方体的棱的总和与棱长成正比例。(棱的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体积与底面积不成比例。 ()

(3)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成正比例。()

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不成比例。()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宽)与周长不成比例

(4)铺地的面积一定,方砖的面积与块数成反比例。(每份数×份数=总数(一定))

铺地的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与块数不成比例。

(5)订阅《少先队员》的份数和钱数成正比例。(总价÷数量=单价(一定))

(6)工作时间一定,做每个零件的时间与所做的零件个数成正比例。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一定))

(7)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这两个数成反比例。

7、一些主要的运算法则

(1)整数加减法的法则:数位对齐 (2)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小数点对齐。

(3)整数小数乘法法则:末位对齐。 (4)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5)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加减法进行计算。

 (6)分数乘法的法则:用分子乘以分子得分子,分母乘以分母的分母。

 (7)分数除法的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8)带分数乘法法则:先把带分数化成分数,然后再按分数乘法进行计算。

8、几个重点公式。

1、长方形周长=(长+宽)×2 长方形面积=长×宽

2、正方形周长=边长×4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3、三角形面积=底×高÷2

4、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6、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7、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或者:底面积×高)

8、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9、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或者:底面积×高)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

11、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或 2×圆周率×半径 ()

12、已知圆的直径(d),求半径。半径=直径÷2()

13、已知圆的周长(c),求半径。半径=周长÷2÷3.14 ()

14、圆柱的表面积:(分三步进行计算)

 ①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

已知圆柱底面直径(d):  ()

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  ()

 ②底面积: ()

 ③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 实际应用中注意有多少个底面

15、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圆面积)×高 ()()

16、圆锥的体积=×底面积(圆面积)×高 ()()

17、环形面积=外圆面积(大圆)-内圆面积(小圆)

如何搞好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

到了小学六年级,孩子就要面临小升初了,因此要重视孩子各科的总复习工作,帮助孩子在小升初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数学作为小学阶段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更加应该得到重视。通过总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从而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但是总复习不同于单元复习,需要复习的知识量比较大,时间跨度比较长,而且复习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想要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必须掌握恰当的复习方法。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期末总复习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制定复习

总复习的特征要求在复习的时候制定复习,避免盲目复习,遗漏知识点。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制定周密的复习,并要求孩子严格执行。在制定的时候,要将各阶段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好,科学合理地安排复习进度,避免遗漏知识点或者时紧时松。

2、建立知识网络

数学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由浅及深,有严密的逻辑顺序的。因此,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把零散的知识进行整理,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知识网络。通过这种方法,孩子可以清楚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3、自主整理知识

复习并不是知识的简单罗列,也不是反复浏览,而是对已学知识进行精简,达到理解消化的目的。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动手动口动脑,对知识点进行整理,不要一直反复背诵和做题。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提高解题能力,才能提高复习效率。

4、针对性做题

复习时间短,压力大,因此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做题,提高复习效率。在复习的时候,不要盲目刷题,陷入题海战术,而是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和考试的重点进行复习。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知识短板,减少失分项,从而提高成绩。

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方案(办法)

一、注重指导学生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1、指导学生定好学习 复习前,教师应当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和小学数学复习指导说明,让学生明确毕业考试的方向、内容和题形,明确复习内容,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复习进度。这样让学生心中有谱,克服盲目性,积极的投入到复习中去。 首先我们用一半的时间指导学生复习课本的内容,重在复习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考点和疑点。方法是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复习相结合。学生在复习中注重查漏补缺,教师注重解疑和检查。在复习中注重发现学生在综合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对知识的运用的能力。并要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补缺补差,把遗漏点降到最低。然后用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阶段复习,把内容相关的单元内容分项复习。比如:数的复习,几何知识的复习等等。结合不同的复习内容。确定不同的复习重点难点分类整理、梳理,强化复习的系统性。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便于融合贯通。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最后用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综合复习,,各种题型,等等全面开展训练.在每一次综合复习中学生的能力呈现螺旋上升状态. 2、指导学生巧复习 数学学习中概念,公式,计算等等是很枯燥的。俗话说:“熟能生巧。”良好的复习方法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知识和技能。教师指导复习时要做到四点:第一是定调。给出复习“导引单”,学生依“纲”复习,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第二是给法。对复习方法给予具体指导。善于抓住重点组织复习。第三是树靶。对复习中的疑难问题展开辨论,审视真伪。第四是立样。对辨论的结果给出是与否的肯定回答,澄清模糊认识,树立正确观点。 3.指导学生摸索技巧与规律,提高能力 能力测试是现代数学测试的主要方面,如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定期做一些计算练习及创新练习。知道学生抓住解题的关键条件及应用题中的数学关系,归纳出规律和方法;指导学生排除障碍;对一些看似复杂的难题,引导学生斩枝去叶,找出其核心部分,更快,更准地对题意进行理解,从而有效地完成规定的答题。在这一过程中,提醒学生切勿死记硬背,重在开阔视野,培养实践能力,摸索技巧与规律。 二.注重研究教法,让复习省时、高效 1、教师要准备好每一堂课 不管是复习基础知识,还是复习重点,难点及要点;也不管是专题训练,还是试卷评讲,教师都要对所授内容认真分析,精心准备。教师要在课下仔细钻研教材与新《课程标准》,要把握教材内容,善于提炼和归纳教材的知识要点和训练重点,要把握准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对教材的使用,切不可抛开教材,大搞所谓的“标准化训练”,盲目追求学生能力的提高,轻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 2.准确处理好集中教学与精讲的关系 “集中教学是强化教学,它集中思想、集中时间、集中一切手段与方法,创造环境与条件,突破难点,带动全面”。根据这一原则,我觉得应该摆脱原有知识体系的束缚,打破原有知识结构,重新调整、编辑知识体系,将那些基础知识重新编排、重新组合。通过超前集中、随机集中、综合集中,以及启发、引导、讨论、归纳、综合等一系列双边活动使知识点、热点、重点具体化。这即夯实了基础,突出了重点,又给了学生新的感受。 精讲是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引导,尤其是针对前面的自主复习活动和讨论过程中思而不解或有误的问题进行讲解,目的在于扫除学生的学习障碍,指引学习的途径,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复习中选择一些恰当、新视觉、最能体现复习内容本质特征、唤起学生思维灵感而引起思维共鸣的例题而施教,达到温故而知新。择例时要做到“三性”。一是准确性;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谨防过深或过偏而加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二是典范性:体现重要知识点,其有“范例”作用;三是综合性:体现各类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一般而言,复习时应精选学生平时漏缺的知识,精选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精选带有关键性、规律性的知识。 3.精心编排练习题 我们应该把这一点作为重要的一点提出来,我觉得精心编排练习题是实施教学论断和反馈的好办法。要坚持每天布置适量的习题作业,从作业中发现问题,并且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利用课余时间针对问题进行个别纠正,这一方法行之有效。较好地贯彻了“因才施教”,易于操作,效果明显,复习中配以灵活多变的训练,能达到巩固知识、理解规律、强化记忆、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首先在训练的内容上要活。要选择内容新颖、规律隐藏、思路灵活的习题训练,创造新的思维意境。其次,在训练层次上要活。取巩固训练、模仿训练、变式训练和综合训练等灵活方式。再次在训练形式上要活。加强“一题多变”的训练。尽可能覆盖知识点、网络知识线、扩大知识面,增强应变能力。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寻找多种解题途径,择其精要解题方法,逐步提离学生的创新能力。练习题不在于多,一道好的题目,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里指的练习题也不仅仅指动笔的书面作业题,还包括动口的讨论题和动手的实践操作题等。要在众多的复习资料中挑选和重心组织质量高、针对性较强的题目(题组),要重视根据教学实际和当前的教改形势创造设计一些新颖的题目。 4,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复习,及时评价 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各异、互助评价,开展争辨。这样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在进行阶段性复习时,结合每一单元的内容进行专项训练,用自主复习的形式,反复巩固基础知识,强化运用能力,提高解题技巧和解题速度。学生不但可以自己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独立式学习,还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与方式,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和方向。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活动,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 另外,总复习期间,六年级数学组教师在每一节课之前互相研究每节课怎样上,如何组织,用何种方法,在上完每节课后,要用较少的时间及时交流课堂中的疑难点,处理方法,让教师迅速成长。在学生方面,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开展“四自”活动:自订一本数学改错本,自制一本数学笔记,自办一期数学小报,自出一份期末试卷,并进行交流、评比,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以不断的成功提高复习效果。 总而言之,用自主复习的形式,可以让“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能走的走起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小学毕业的最后阶段,就象长跑运动员最后的冲刺阶段,教师要及早精心安排,使学生的能量充分的发挥出来,才能得到最满意的结果。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小 数 1、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2、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小数的分类 1、根据整数部分划分:纯小数、带小数2、根据小数部分划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无限小数可以分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分为: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

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整 数 部 分 小数点 小 数 部 分

… 亿 级 万 级 个 级

数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

计数单位 …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一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 …

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2、多位数的写法: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1、小数的读法:通常是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顺序只读出数字。2、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 1、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在一个多位数的“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然后再写上“亿”或“万”字。2、省略“万”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又称为四舍五入到“万”或“亿”位;精确到“万”或“亿”位。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就是把千位上的数字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课题:数的认识(2)——数的整除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整除的意义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除尽的意义 甲数除以乙数,所得的商是整数或有限小数而余数也为0时,我们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或者说乙数能除尽甲数)这里的甲数、乙数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乙数不能为0)。

整除和除尽的联系和区别 整除和除尽,他们所有的结果都没有余数,这是他们的共同点。“除尽”包括“整除”,“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

约数和倍数 1、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b的倍数,b就叫a的约数。2、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它本身,它没有最大的倍数。

奇数和偶数 1、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例如:0、2、4、6、8、10…… 注:0也是偶数2、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基数。例如:1、3、5、7、9……

整除的特征 1、 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2、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3、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 整除。

质数和合数 1、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素数)。2、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3、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4、 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可分为:1、质数、合数5、 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奇数、偶数

分解质因数 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8=3×3×2,3和2叫做18的质因数。2、 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3、 特殊情况下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1)如果几个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则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2)如果几个数两两互质,则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小公倍数是这几个数连乘的积。

课题:数的认识(3)——分数和百分数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 1、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母;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2、 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用特定的“%”来表示。3、 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计量单位。4、 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分数的种类 按照分子、分母和整数部分的不同情况,可以分成:真分数、分数、带分数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关系及互化 小 数百分数 分 数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1、 联系:分数的分子相当除法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值相当于商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有运算符号;分数是一种数。因此,一般应叙述为被除数相当于分子,而不能说成被除数就是分子。2、 由于分数和除法有密切的关系,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可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3、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和通分的依据。

约分和通分 1、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2、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3、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4、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5、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倒 数 1、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 2、求一个树(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3、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分数的大小比较 1、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2、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3、 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数,通常是先通分,转化成通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4、 如果被比较的分数是带分数,先要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它们的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

课题:数的运算(1)——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四则运算的意义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乘法:a、一个数乘以整数,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b、一个数乘以小数或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四 则 运 算 的 法 则 1、加法a、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十进一b、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相加2、减法a、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退一当十再减b、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减;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相减3、乘法a、整数和小数:用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起,最后把积相加,因数是小数的,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位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b、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结果要化简4、除法a、整数和小数:除数有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不够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上。除数是小数是,先化成整数再除,商中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b、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

课题:数的运算(2)——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加 法 交换律 a+b=b+a

结合律 (a+b)+c=a+(b+c)

减 法 性 质 a-b-c=a-(b+c)

乘 法 交换律 a×b=b×a

结合律 (a×b)×c=a×(b×c)

分配律 (a+b)×c=a×c+b×c

除 法 商不变性质m≠0 a÷b=(a×m)÷(b×m) =(a÷m)÷(b÷m)

课题:数的运算(3)——四则混合运算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四 则 混 合 运 算 无 括 号 只有一级运算——自左而右,依次计算

含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二级运算

有 括 号 只有小括号 先内后外

含 有 两 种 括 号 先小(解小括号)

再中(解中括号)

后外(解括号外)

四则运算应用方法 在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应当选择最合理、最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课题:数的运算(4)——文字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文 字 题 根据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抓住叙述中的关键词语,列出算式,并能够正确计算

课题:代数的初步知识(1)——用字母表示数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用字母表示数意义 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基本特点。既简单明了,又能表达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

用 字 母 表 示 数 的 作 用 1、 用字母代表任何数:例:小红今年a岁,妈她大24岁,妈妈的年龄可以表示为(a+24)岁

2、 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例:路程、时间、速度表示为s=vt,v=s÷t,t=s÷v

3、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例;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4、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计算法则例:圆的周长:c=2∏r或c=∏d 圆的面积:s=∏r2

用字母表示数的注意事项 1、数字与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简写成“?“或省略不写。数与数相乘,乘号不能省略。

2、当1和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3、数字和字母相乘时,将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含有字母的识字及求值 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或利用公式求值,应注意书写格式

课题:代数的初步知识(2)——简易方程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等式与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含有未知数;二是等式。所以,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简 易 方 程 的 解 法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被乘数×乘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课题:代数的初步知识(3)——比和比例的性质和意义

一、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比 比 例

意 义 表示两个数相除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基本性质 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二、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比 “:”比号 前项 后项 比值

分 数 “——”分数线 分子 分母 分数值

除 法 “÷”除号 被除数 除数 商

三、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和联系

意 义 方 法 结 果

求比值 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 用前项除以后项 一个数(整数、小数、分数)

化简比 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 一个比(前项和后项)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相 同 点 不 同 点

特 征 关 系 式

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一定 Y/x=k(一定)

反比例关系 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乘积一定 Xy=k(一定)

五、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

课题:代数的初步知识(4)——比和比例应用题

复 习 内 容 知 识 点

按比例分配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解 题 策 略 按比例分配的有关习题,在解答时,要善于找准分配的总量和分配的比,然后把分配的比转化成分数或份数来进行解答

正、反 比 例 应 用 题 的 解 题 策 略 1、审题,找出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

2、分析,判断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3、设未知数,列比例式

4、解比例式

5、检验,写答语

课题:应用题(1)——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简单应用题 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应用题,叫简单应用题。它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解答时要依据四则运算的定义,求其和、差、积、商

复 合 应 用 题 1、复合应用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应用题组成的,因而它的数量关系,也比较复杂,必须通过两步或两步以上的运算才能解答。

2、解答复合应用题时,常用的思考方法有“分析法”和“综合法”

3、分析法是从应用题要求的问题出发,运用要求一个问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的知识,逐步推到已知条件上,即“探果索因”的思路。

4、综合法则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到问题的解决,即“由因寻果”的思路

但在解题时,往往两种方法并用,即用分析综合发,有时还要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答方法。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通过审题,找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分析已知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确定解题方法与解题步骤。

3、列式计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检验、写答——检查、验算、写出答案

课题:应用题(2)——典型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典 型 应 用 题 典型应用题一般是指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特定的解答规律的应用题。教材中出现的主要有求平均数问题的应用题,归一问题的应用题,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解答典型应用题同样注意分析数量关系,同时也要注意总结每类典型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解答规律,这样可以使分析题意时思维更加敏捷,思路更加宽广。

课题:应用题(3)——列方程解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概 述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未知量,根据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再解出来。列方程解应用题是简易方程的实际应用,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能拓展思路,化难为易,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解题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所求的未知数并用x表示2、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3、解方程4、检验、写答案

根 据 题 意 找 等 量 关 系 的 常 用 方法 1、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式,建立等量关系

2、根据已学过的计算公式,

3、根据题中的重点叙述句从整体上确定基本的等量关系

4、利用线段图、列表法等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建立等量关系

思考方法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一般用顺向思维,即根据题目的叙述顺序,把位置量用x表示暂时看作已知,同已知数量一样参与列式运算。

课题:应用题(4)——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概 述 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1)确定标准量(单位“1”)(2)找准“量率对应”关系,然后列式解答。

分 类 1、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2、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是多少3、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4、 工程问题

分数乘法应用题 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一个数×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单位“1”的量×分率=分量

分数除法应用题 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及(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即:“多少÷几分之几”。分量÷分率=单位“1”的量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用除法。即:“一个数÷另一个数”。分量÷单位“1”的量=分率

工程问题应用题 1、把工作总量用“1”表示,工作效率用单位时间内做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根据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就能求出合作完成工作的时间。

2、三量之间的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的时间=工作总量(单位“1”)工作总量(单位“1”)÷工作的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单位“1”)÷工作效率=工作的时间

课题:量的计量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量、计量和计量单位的意义 事物的多少、长短、大小、轻重、快慢等,这些可以测定的客观事物的特征叫做量。把一个要测定的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量相比较叫做计量。用来作为计量标准的量叫做计量单位。

常用计量单位及其进率 1、 货币、长度、面积、地积才、体积、容积、重量单位及其进率。(略)2、常用时间单位及其关系。(略)

同一类计量单位之间的化聚 1、 化法2、 聚法3、 化法和聚法的关系

测量距离的方法 1、 工具测量2、估测

课题:几何初步知识(1)——线和角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直 线 没有端点 向两方无限延长,无法度量

线 段 有两个端点 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线段,可以度量

射 线 只有一个端点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射线,无法度量

垂 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而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

角的分类(略)

课题:几何初步知识(2)——平面图形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三角形 1、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2、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3、 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4、 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 1、 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德望图形。2、 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3、 四边形的特征(略)4、 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圆 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同圆或等圆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扇形 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它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1、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窒息那叫做对称轴。2、 线段、角、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他们的对称轴条数不等。

周长和面积 1、 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2、 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3、 常见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如下:(略)

组合图形的面积 1、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比较复杂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2、 解题方法:合并求和法,去空求差法

课题:几何初步知识(3)——立体图形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分 类 1、立体图形分为:柱体和锥体2、柱体分为:长方体、正方体3、锥体有圆锥

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区别与联系 略

圆柱圆锥的特征 略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1、 侧面积2、 表面积3、 体积4、 容积5、 体积与容积单位的换算

求积公式 1、 表面积公式2、 体积公式

课题:统计的初步知识

复习内容 知 识 要 点

统计表 1、 什么叫统计表2、 统计表分类3、 制作统计表的步骤和方法

统计图 1、 统计图定义2、 统计图分类3、 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4、 如何制作折线统计图5、 如何绘制扇形统计图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方法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我校十分重视小学毕业阶段的复习整理工作,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一、复习的目标:

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二、复习内容的组织

苏教版九义新教材在教材的编排体系上给我们复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教材在统计的初步知识后安排了总复习内容,以多个知识点形成七大知识结构体系,并加以练习,这是旧教材所无法相比的。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组织内容,适当渗透,拓展知识面。

三、复习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我校实际,

第一轮总复习安排:[3月26日——5月16日]

(一)整数和小数(8课时)[3月26日——4月4日]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2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1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1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2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

(二)、简易方程(2课时)[4月5日——4月6日]

1、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的能力(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

2、辨析概念,加深理解(1课时),包括“列方程解应用题”。

(三)、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5课时)[4月9日——4月16日]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4、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机动)。

(四)、量的计量 (2课时) [4月17日——4月19日]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1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机动)。

(五)、几何初步知识(8课时)[4月20日——5月8日]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1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3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2课时)。

(六)、比和比例(4课时)[5月9日——5月14日]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提高解比例的能力(1课时),包括 “解比例”、“比例尺”。

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2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

(七)、简单的统计(2课时)[5月15日——5月16日]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1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求平均数的方法。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1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第二轮总复习安排:[5月17日——6月15日]

5月18日—5月25日 分类型测试 讲评

5月28日—6月1日 综合测试 讲评

6月4日—6月8日 毕业模拟测试 讲评

6月11日—6月15日 查漏补缺 错题反馈练习 考前指导

6月16日—6月17日 迎接区调研、毕业考试

四、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安排,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结合新课程标准,注意“三维目标”的达成,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3、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把握好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五、具体措施:

一、 提高认识,协作配合

学校领导早就把毕业班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开学初,我校及时召开了毕业班全体教师会议,对上学期的毕业班情况进行了小结,并对本学期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会上,各位任课课教师就如何处理好新授、总复习、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总复习的方法等,大家各抒已见,一致认为要以双基为准,重温《新课程标准》,并制定了系统的、科学的复习,用“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注意资料的积累,共同分析试题的类型,把握考试动态等等。全体教师思想上达成共识,力求达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形成最佳组合,确保大面积巩固和提高毕业班的教学质量。

二、 集体备课,个体实施

为加强毕业班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我校专门成立了毕业班学科备课组。备课组每周确定1-2节课为集体备课时间,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备课前,要求教师对指定教材进行钻研,因为钻研教材备好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集体备课时,先由一名教师主讲——分析教材,讲解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思路,再组织教师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勾画出本堂课的教学轮廓,然后各位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出本节课的教案。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选定一位教师进行个体实施,组织备课组教师集体听课,根据听课情况,展开讨论、评议,以改进教学。然后,每位老师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实施本课教案。用“集体备课,个体实施”的研究模式,既发挥了各备课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又能体现每位教师的教学个性,切实加强了备课的质量。

三、 重视研讨,减负增效

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学校建立了各种制度,坚持落实好“十字”方针:备课“深”,上课“实”,作业“精”,教法“活”,手段“新”,活动“勤”,考核“严”,辅导“细”,负担“轻”,质量“高”,使毕业班教学常规逐步达到规范化。

毕业班老师重温课标,注意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联系实例进行研讨,结合课改,组织多种形式的备课、教学交流研究活动,并注意向其它年级辐射。为提高研讨水平,毕业班教研组非常重视说课,分单元说课,定期组织教师对教材进行分析,从教学目标、怎样把握和突破重点和难点,安排教学环节,取什么教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说课,每单元进行一次课堂教学交流,教研组所有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由一人(说课人)牵头进行该单元的出卷、检测、成绩统计、试题分析工作,进行查漏补缺,从而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四、 提优补差,促中间

我们教研组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因材施、分层教学,将“提优补差”贯穿教学全过程,努力做到课内向课外延伸,并积极争取家长支持配合,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在“提优”方面,教导处制定了详细的辅导,认真做好辅导教师的培训,抓好竞赛辅导的跟踪检测、督促,学期结束统计各位教师辅导学生、班级学生在校级以上获奖情况,作为教师工作考核奖励的重要内容。在“补差”方面,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意识,针对上学期末测验中的一些后进生,了解本学期的近况,找出差距,进行补救,针对实际情况制订了“提优补差”的措施。教学时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兴趣激发,让学生差异参与,努力做到不放弃一个“后进生”,并有针对性地加强个别性指导,教师们能用爱心、耐心、恒心感化学生,以逐步转化后进生,取得一定的效果。

五、 增强信心,迎复习

毕业班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这是众所周知的。毕业的教学质量如何,这不仅仅是毕业班教师的事,更是全校教师看重的事。全体教师从全局出发,认真制订了复习,在总复习阶段,做到“六个统一”:统一复习、统一复习内容、统一复习进度、统一复习资料、统一测验考试、统一复习目标。把复习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复习过程,恰当选择复习方法,充分发挥复习的集体功能,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复习训练中严格落实“大纲”中的要求,每一节复习课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精讲精练,扎扎实实地抓好复习,上好毕业班复习研讨课,讲求实效,使学生每次复习都有所得,每节课都有新的收获。

如何提高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效率57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是对小学所学数学知识的巩固与升华,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将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使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发展数学思维和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数学奠定更好的基础。

总复习不同于单元复习,知识容量多、跨度大、以前所学的知识遗忘率高;因此复习做到有的放矢非常重要,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

1、认真制定复习

结合数学实际情况,制定周密而详尽的复习,并在复习过程中严格执行复习,力争将各阶段复习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好,科学合理地安排复习进度,避免复习进度的时松时紧。

2、注意知识点系统性

任何的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性,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把零散的知识加以整理,由数学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整体,从而清晰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达到知识理解的融会贯通。

3、学会自主整理知识

复习尽量做到“简”、“精”,复习过程中,在复习中充分动手、动口、动脑。也可以同学间思考交流、相互评议,而不是知识的简单罗列。

4、加强练习的针对性

由于复习时间相对较紧、压力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针对自己的薄弱点、考试的重难点进行重点复习,避免盲目做题,搞题海战术。利用好自己的易错、易混题进行练习对比。通过对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六年级总复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有针对性、能坚持练习,努力付出,当然也需要注意考前的心态调整,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数学考试,放轻松,相信自己能考好。

可以提供关于复习和学习的方法给你:

1、促进记忆,使学习的成果牢固地储存在大脑里,以便随时取用。有些学生总抱怨自己记性太坏,学过的知识,到了该用的时候却想不起来,对学习丧失信心。有些学生则认为,学过的东西反正要忘,早记没用,寄希望于考前突击。但由于临考前要记的内容太多了,又记不过来,感到很烦恼。

2、查漏补缺。影响学习的因素很多,在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很难保证各种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完整的学习内容学下来,难免出现漏洞和欠缺。通过复习,自己检查出来及时补上。凡是抓紧复习的学生。学习中的漏洞和欠缺,都及时得到了补足,因此,他们的知识总是比较完整的 。

3、最重要的一点,你可以通过提高记忆力和理解力,来让你学习事半功倍,这是提高学习成绩最关键的一点。前几年我的学习成绩很不好,记忆力也很差。然后下载了《尼古拉特斯拉大脑训练》,这是一套开发潜能的课程,通过课程的训练,我的内心变得非常平静,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都提高了,我掌握了各种高效率使用大脑的技巧,通过调理了自己的心态,轻松自学各科知识,同时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最终考上了武汉大学。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到你,望纳!